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脏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2003年4月,我院首次为1例心脏换瓣术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次行心脏移植手术,48d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脏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我院2004年7月23日为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完成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0年9月我院为1例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至今存活已3个月,无并发症,现就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6~2009年心脏移植手术15例,现将麻醉管理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扩张性心肌病13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所有患者诊断为心功能Ⅳ级。终末期心脏病。入院时活动明显受限。夜间不能平卧。颈静  相似文献   

5.
自1967年人类首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开展以来,心脏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疗法[1].截止2006年,全球心脏移植例数已超过73 000例[2].美国器官分享联合网络(UNOS)制定了明确的心脏移植手术指证[3]:内科或其他外科治疗手段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射血分数(EF)<0.20;预计生存时间大于1年的可能性<75%;年龄不宜>55岁;肺血管阻力必须<6Wood;其他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目前心脏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接近90%,7年生存率接近75%[4].如何在有限的供体中筛选合适的心脏,达到供一受体的最佳匹配,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是目前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心脏移植术供体选择的研究结果,旨在了解供心选择标准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1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体外循环体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杜剑之刘燕廖崇先1995年8月,我院为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施行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至今已存活一年余,病人情况良好。现将该例手术的体外循环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受体:男性,3...  相似文献   

7.
心脏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我院2004年7月23日为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完成了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结果 .1996年1月-2006年4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87例,占同期全部心脏手术的1.7%.其中男性31例,女性56例,年龄15~73(49.2±6.9)岁.良性肿瘤83例,占95.4%,其中心脏黏液瘤81例;恶性肿瘤4例,占4.6%.结果 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2.3%.其余病例顺利恢复.术后54例心脏良性肿瘤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0年,心功能Ⅰ~Ⅱ级(NYHA),无肿瘤复发病例.4例恶性肿瘤患者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心动图对其诊断有特殊价值.一经诊断应首选手术摘除肿瘤.心脏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良好,恶性肿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心脏压塞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 1.2 %~ 3.4%〔1〕。若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势必影响手术效果。在 1984年 12月~ 1998年 7月 ,我们共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2 46例 ,术后发生急性心脏压塞 9例 ,占3.6 5 % ;迟发性心脏压塞 3例 ,占 1.2 1%。现就心脏压塞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8~ 5 8岁。术前心功能 级 3例 , ~ 级 9例。心胸比率 0 .5 0~ 0 .80。急性心脏压塞 9例中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法乐氏四联症 2例 ,二尖瓣替换术 …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心脏肿瘤极为少见,其发病率约占普通人群的0.0017%~0.28%[1].1992年2月至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心脏肿瘤12例,均为心房肿瘤,现就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艳春  许敏  张媛  章放香  范伟 《贵州医药》2007,31(8):764-764
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共实施5例肝移植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6~56岁,术前诊断:肝癌4例、布加氏综合症1例。5例患者中2例为背驮式移植手术,3例为原位经典式移植手术,手术均获成功。目前3例患者健在,另2例生存时间分别为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进行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10例,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进行心功能评价.患者进行手术同时抽取骨髓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在桥血管远端吻合完成后,分别将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注射到静止的心肌组织内.术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术中采集骨髓血45~60 m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2.8~7.1)×107,连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LVEF术后1周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心脏MRI检查发现左心室明显缩小.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与骨髓血采集以及细胞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桥血管进行心肌内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都在体外循环心脏完全停跳下进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我院自2001—06-2005—05共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63例,其中59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完成。仅有4例在体外循环下进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进行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10例,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进行心功能评价.患者进行手术同时抽取骨髓血提取单个核细胞,在桥血管远端吻合完成后,分别将单个核细胞经桥血管注射到静止的心肌组织内.术后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脏MRI等检查评价心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术中采集骨髓血45~60 m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2.8~7.1)×107,连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LVEF术后1周明显升高,术后3个月显著升高,心脏MRI检查发现左心室明显缩小.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与骨髓血采集以及细胞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桥血管进行心肌内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11月-2003年5月成功实施了4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4人均存活至今。现将原位心脏移植的手术配合总结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罗政 《江苏医药》2007,33(2):215-215
我院冠脉中心ICU自2003年2月组建以来,已为6例病人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经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均顺利渡过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出院后身体状况稳定,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穿透性心脏外伤由枪弹、弹片、刀刃等锐器所致。病情危重,需要迅速而有效的急救处理.我院从1983—1994年共收治穿秀性心脏外伤共3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3例中,男27例,女6例,平均年龄24岁.心脏刀刺伤28例,枪弹伤3例,其它2例.外伤创口绝大多数位于胸骨左缘至腋前线及第二肋间至第七肋间之间的区域.心脏各室损伤情况为:右心室19例,占总数57%,左心室10例,右心房3例,左心房1例.就诊时血压低于12.0kPa者21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全部病员都实施手术治疗,21例血压低于12.0kPa者,其中包括11例心包填塞严重者,立即送往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术前营养调整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8月共手术治疗207例心脏瓣膜病,其中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入院时心胸比率0.58~0.98,平均0.68±0.54,>0.7者22例,心功能均为Ⅲ级或Ⅳ级;术前全部给正规营养支持治疗,手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果:住院死亡1例,死亡率1.8%;术后急性心包填塞1例,低心排6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重症换瓣病人术前的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缩短其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心脏粘液瘤占心脏良性肿瘤的40%,而左心粘液瘤约占心脏粘液瘤的75%~78%[1],虽多为良性病变,但可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体、肺循环栓塞,甚至猝死,故应及早发现,及时手术.1987年1月至2007年7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左心粘液瘤患者34例,均经外科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其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罕见.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外科共收治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10例,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1~72岁.病程为3个月~1年.10例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促、心悸等心功能不全表现,颜面及上下肢水肿3例,颈静脉怒张3例,心前区收缩期杂音6例,舒张期杂音4例,持续性低热1例,四肢关节疼痛1例,杵状指1例,偏瘫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