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消散治疗小儿厌食症15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小儿厌食症好发于 1~ 6岁小儿 ,是儿科常见病 ,且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长期厌食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 ,一直以来尚未有一种公认的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自 1995年 10月~ 1998年 5月 ,笔者应用五消散治疗脾失健运型和脾虚夹积型厌食症患儿 15 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儿 ,男 83例 ,女 6 7例。年龄 1~ 3岁 76例 ,3~ 6岁 5 4例 ,6~ 12岁 2 0例。其中城市患儿 10 2例 ,农村患儿 4 8例。独生子女 12 4例 ,非独生子女 2 6例。 15 0例患儿均以厌食为主症 ,无主动觅食欲望 ,食量明…  相似文献   

2.
健儿咀嚼片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曼曼 《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0):597-598
笔者近年用健儿咀嚼片治疗小儿厌食症 50例 ,观察了治疗前后微量元素、生长发育指数的变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本院儿科住院和门诊 ,1 0 0例患儿根据随机抽样、对比齐同的原则分组。治疗组 50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2 6例 ;对照组 50例 ,男 2 3例 ,女 2 7例。两组年龄均为 1 .5~ 1 2岁 ,平均 3.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年 ,平均 1年。参照《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拟定。 (1 )以厌食为主证 ,无主动进食欲望 ,食量较同龄儿童显著减少 ,约 1 /3~ 1 /2以上 ;(2 )厌食病程 1个月以上 ;(3)面色…  相似文献   

3.
厌食症是小儿的常见病 ,独生子女中尤为多见 ,笔者随机调查几乎超过 5 0 %以上 ,这已成为年轻父母的一大头疼事。小儿家长虽经多方诊治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1992年以来 ,笔者用中草药治疗该症 10 0例 ,临床效果显著 ,现予以报道。1 临床资料1.1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儿。男 42例 ,女 5 8例 ;最大年龄13岁 ,最小年龄 3岁 ,以 5~ 10岁多见 ;病程均在 6个月以上 ;身高与体重均低于正常发育儿童。1.2 全部病例均有明显不思食 ,纳差 ,乏力等厌食症状。5 8%患儿合并异食癖。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方剂 :党参 15 g、白术 10 g、苍术 15 g、茯苓 …  相似文献   

4.
厌食症是小儿的常见病 ,笔者随机调查几乎超过5%以上。1992年以来 ,笔者用中草药治疗该症 10 0例 ,临床效果显著 ,现予以报道。1 临床资料1.1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儿。男 4 2例 ,女 58例 ;最大年龄 13岁 ,最小年龄 3岁 ,以 5~ 10岁多见 ;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 ;身高与体重均低于正常发育儿童。1.2 全部病例均有明显不思食 ,纳差 ,乏力等厌食症状。 58%患儿合并异食癖。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方剂 :党参 15g、白术 10 g、苍术 15g、茯苓2 0 g、厚朴 8g、枳实 8g、玉片 8g、莱菔子 10 g、焦参芽15g、焦楂 15g、焦神曲 15g、鸡内金 10 g、薏 艹…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87~1989年,采用推揉夹脊与背部俞穴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收到了理想疗效。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具有以厌食为主,食量较同龄儿童明显减少等症状(排除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所致的厌食)。其中男11例,女19例。1~8岁9例,4~6岁16例,7岁以上5例。病程在2月~1年以内3例,1年以上6例,2年以上5例,3年以上3例,4年以上3例。  相似文献   

6.
小儿厌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 ,儿童长期厌食易致营养不良、贫血 ,影响机体免疫力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我们采用适贝高治疗厌食症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对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1 2月间在本院就诊的小儿厌食症患儿 86例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 6版 )进行观察。其中男 5 8例 ,女 2 8例 ;年龄在 1~ 3岁者 2 2例 ,4~ 7岁者4 8例 ,8岁以上 1 6例 ;其中伴有轻度营养不良者 31例 ,伴有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者 1 8例 ,伴有轻度贫血者 2 6例 ,伴有中度贫血者 8例 ,伴有腹泻者 2 5例。并随机分成 2组 ,其中治…  相似文献   

7.
运脾散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食又名恶食 ,是指小儿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 ,甚至厌恶进食的病证。厌食可发于各年龄儿童 ,尤以 1岁~ 6岁小儿多见 ,临床以食欲不振、甚则拒食 ,食量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病程多在 2个月以上为特征 ,多伴有体重减轻 ,抗病力弱 ,锌、铁、铜等微量元素可较正常低下。本病虽病因多样 ,但病机关键在于脾失健运。笔者采用自拟运脾散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儿 5 7例中 ,男 31例 ,女 2 6例 ;年龄均为 2岁~ 6岁 ;病程 2个月~ 6个月。1 2 诊断要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资生丸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年来 ,笔者采用资生丸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2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0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正本的诊断标准[1] ;均为未婚女性 ;年龄 1 7~ 2 0岁 ;文化程度高中 1 3例 ,大专 7例 ;个性内向者 1 5例 ,外向者 5例 ;病程1~ 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 ,极度消瘦 ,营养不良伴继发性闭经 ,进食障碍表现为厌食、少食、拒食主食。患者出现营养障碍后均伴有烦躁、焦虑不安和易激惹等情绪障碍 ,其中 6例对生活失去信心而产生消极自杀意念。入院体重较正常体重平均下降( 4 3± 9…  相似文献   

9.
厌食贴是我们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研制而成的一种外用敷脐制剂 ,近年来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滞型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 ,甚则拒食 ,面色少华 ,形体消瘦。舌质淡红或有齿痕 ,舌苔白厚或薄黄。均排除因疾病、药物引起的食欲不振。全组共 80例 ,男 42例 ,女 3 8例 ;年龄 1~ 1 2岁 ;病程 3个月~ 4年。治疗方法用厌食贴适量均匀地涂于脐部 ,以纱布及胶布固定 ,贴好后用掌心摩腹 ,顺时针、逆时针各 3 0次 ,1天换药 1次。脐部有感染者禁用。1 5天为 1疗程。在用药前后进行食量、进食速度、血色素、…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以中药制剂腰突平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 ,此将 5 0例临床观察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0 0例患者均为门诊治疗病人 ,其中男 78例 ,女 2 2例 ,年龄 30~ 4 0岁者 32例 ,4 0岁~ 5 0岁者 4 8例 ,5 0岁~ 6 0岁者 16例 ,6 0岁以上者 4例。年龄最小者 30岁 ,年龄最大者6 5岁 ,平均年龄 36岁。病程 1a以下者 2 2例 ,1~ 3a者 4 2例 ,3~ 5a者 2 6例 ,5a以上者 10例。有腰部外伤史者 5 4例 ,有明显受凉史者 2 6例 ,原因不明者 2 0例。发病部位 :L4~ 5突出 6 4例 ,L5~S1突出 33例 ,L3 ~L4突出 3例 ;左侧突出 4 6例 ,右…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洪  周红勤 《河南中医》2003,23(1):36-37
乳腺增生病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乳腺病之一 ,而且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 2倍 ,其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则可升高至 10倍以上。因此 ,有效地治疗乳腺增生病必定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我们自 1997年 8月~ 2 0 0 1年 11月采用疏肝理气 ,调和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6 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女性 ,未婚 12例 ,已婚 5 6例 ;年龄在 2 1~ 30岁者 18例 ,31~ 4 0岁者 31例 ,4 1~ 5 0岁者 17例 ,5 1岁以上者 2例。全部病例均有基本规则的月经周期 ,且在近期内未曾服用治疗本病的激素类制剂。1.2 …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水平与近视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杏蕊  陈小华  董旭  贾海波 《河北中医》2003,25(12):940-940
近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 ,认为微量元素缺乏与近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微量元素中锰、锌、铜有保持眼组织正常形态及功能的作用 ,硒可保持视敏度 ,钙有助于维持眼球壁硬度。因此 ,微量元素缺乏促进近视的发生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 2 0 0 0 0 1~ 2 0 0 3 0 6,我们对 1 5 0例发病早、无遗传因素、近视度数加深快的近视患者进行微量元素测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5 0例中 ,男 72例 ,女 78例 ;年龄8~ 1 9岁 ,其中 8~ 1 4岁 60例 ,1 4~ 1 9岁 90例 ;1 32例有明显的偏食、厌食现象。对 1 5 0例进行微量元素 (包括铜、锌、…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民间验方治疗小儿厌食症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3~12岁,其中3~6岁者19例,7~10岁者10例,11~12岁者3例;病程3个月~4年。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标准》:1以厌食为主证,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显著少于同年龄儿童;2有喂养不当史,病程达2个月以上;3体重低于正常标准体重8%以上;4排除其它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食欲低下。治疗方法天胡荽鸡肝汤:鲜天胡荽全草30g、鸡肝1具盛于碗中,加水150ml,蒸熟后分1~2次连汤服用。每周用药2次,连续…  相似文献   

14.
厌食膏外敷治疗小儿厌食症21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厌食膏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80例均系门诊确诊为厌食症的患儿,病程在1年以内。将380例随机分为两组:厌食膏组210例,男120例,女90例;年龄1岁以下44例,6岁以下130例,1...  相似文献   

15.
王春生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 3年来 ,我们运用江西省名中医王春生老师自拟经验方爵床胃喜汤治疗小儿厌食症 30 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采集的 30 0例均为门诊患儿 ;男 172例 ,女 12 8例 ;年龄 1~ 3岁 135例 ,3~ 6岁 95例 ,6~ 10岁 70例 ;其中独生子女 2 2 6例。30 0例厌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无主动觅食欲 ,甚至厌食、拒食 ;食欲明显下降 ,进食量显著减少 ,仅为同龄儿的 1/ 2或更少 ;病程均为持续 2个月以上者 (其中最短者 2个月 ,最长者达 5年 )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面色不华 ,形体偏瘦 ,易出汗 ,夜寐不宁 ,精神尚好 ,活动如常 ;…  相似文献   

16.
<正>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中药煎剂小儿不易接受。笔者采用自拟薯蓣散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4例,女26例。1~3岁32例;3~6岁18例。病程1~2个月的14例;2~5个月26例;5个月以上的10例。均有食欲不振、厌食、面黄消瘦、大便不调等症状。2 药物组成及用法 炒怀山药220g、生鸡内金80g、炒车前子60g、芦荟30g、黑胡椒10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1~3岁6g,3~6岁9g。用沸开水加少许砂糖调服,一日三次,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任何其它药物。用药三个疗程评定疗效。3 疗效评定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窥镜的普及 ,以胸骨后痛和吞咽痛为主诉的由药物引发的食管病变逐渐被人们认识。现将笔者1992~ 2 0 0 0年对 13例药物性食管损伤患者的临床与内窥镜资料以及尝试中药治疗的结果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3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6例 ,女 7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76岁。均有明确的服药史 ,其中服用四环素 3例 ,服用甲烯土霉素 2例 ,服用消炎痛缓释剂 3例 ,服用头孢拉定 2例 ,服用巴米尔 2例 ,服用卵磷脂胶囊 1例。服药方式均为无水或少量饮水吞服。症状表现为服药 2~ 4 8小时后胸骨后疼痛、烧灼感 ,吞咽痛而困难。其中 1例伴…  相似文献   

18.
“厌食”指纳呆、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而言,为儿科常见病。“厌食”长期得不到改善,机体失养,对小儿健康影响颇大。我们应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4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4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均在1~4岁之间,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6个月,均有经中西医治疗史。厌食伴有形体消瘦、腹胀腹痛者19例,伴有泄泻腹痛12例,伴呕吐干哕6例,单纯厌食7例。按中医辨证,属虚型29例,实型15例。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儿,共36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排除神经性厌食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厌食,其中男性19例,女17例;年龄2~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  相似文献   

20.
运脾方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索研究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药。方法 :以临床观察结合动物实验进行研究 ,临床用药以苍术、白术、焦山楂、当归、黄芪等组成运脾基本方 ,加工制作为糖浆制剂 ,30 d为 1个疗程 ,治疗 4~ 6岁儿童厌食症5 1例。同时以利血平建立脾虚模型 ,几组对照 ,观察运脾方对小鼠食量、体重、血浆 Zn、红细胞 Zn、肝 ATP- ase的作用。结果 :临床治疗 30 d后患儿食量显著提高 ,血清 AKP、唾液 Zn含量检测也有明显上升 ,与治疗前比较 ,均为 P<0 .0 5 ,差异显著 ,总有效率为 88.2 3%。动物实验表明 ,该方可促进脾虚小鼠体重增长、提高 Zn、ATP- ase含量。结论 :运脾方是治疗儿童厌食症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