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为记录医疗设备的全生命流程信息,提高管理效率,提出了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方案。方法 依托云原生,基于前后端分离的软件架构,设计分账号、分权限管理医疗设备的模式,集成维修工单、运营报表等功能,结构化、平台化管理医疗设备数据。结果 对比系统运行前后设备故障率、维修响应时间及盘点单台设备平均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系统可实现维修工程师、设备使用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协同,并可对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追溯。  相似文献   

2.
设计与开发了医疗设备巡检维护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医疗设备的巡检、报修,维修工单登记,调度分配,接单,核对,维修登记,维修记录,评价关单,抽查、计量、清点等中期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系统包括电脑端及微信服务号,电脑端主要实现系统的基础设置,设备管理,巡检周期设定,维护接单,派单,数据的统计分析,微信服务号主要实现账号绑定,移动巡检,移动报修,接单,维护记录,系统与医院HRP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共同实现了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现状的分析与总结,引入目标管理的理论,并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明确指出在二甲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如何实现对医疗设备维修流程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采集云浮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购置、使用、维修及报废等信息,分析医疗设备购置、使用、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构建节约型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探讨其经济价值,为医疗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和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奠定研究基础。方法:2021年6月~2021年11月实施传统医疗设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21年12月~2022年5月实施节约型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设备使用情况、故障情况及维修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每月设备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每月设备故障率低于对照组(P<0.05),每月医疗设备维修费用、平均每月设备维修费用占据临床管理维修费比例、平均每月医疗设备维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约型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及设备维修支出,提高维修效率,可推广至项目所在医院的所有医疗设备日常管理中,实现设备预算实际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 ,医疗设备管理已不是过去单纯购与用的管理 ,它包括目标管理、组织管理、维修管理以及经济管理等等。从管理形式上又分为动态和静态管理。当今的医疗设备管理已成为医学与其他学科边缘的综合性管理学科 ,生物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管理对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保证正常的临床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维修队伍和科学的管理手段 ,要搞好维修工作是不可能的。本文根据本人近20年的管理经验谈几点体会。1维修管理的确立维修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最首要的工作之一。医学工程科本身就是一个技术部门 ,它的每一项工作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基于云计算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方法:采用云计算的SaaS平台服务、Restful应用服务、RabbitMQ消息中间件和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构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选取医院在用的84台医疗设备,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台。研究组采用基于云计算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自制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医疗设备故障次数、平均维修时间和医护人员对两种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疗设备故障次数和维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7,t=4.165;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设备使用流程、维修管理和总体管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7,t=6.300,t=4.528;P<0.05)。结论:基于云计算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可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确保临床科室设备安全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7.
张峰  曹阳 《医疗装备》2022,(3):78-79,8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关医疗设备的精密程度也不断提升,故维修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价值日益显现.在维修管理中,重视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专业维修部门的建立以及高水平维修人员的培养等相关措施至关重要,其不仅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还可降低医院开支、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同时提升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研究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戴明环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使用的50台医疗设备参数指标进行分析,并实施戴明环管理法,对比干预前后医疗设备运行完好率、档案完整率以及维修养护及时率。结果:据统计,干预后医疗设备运行完好率为98%、档案完整率为100%、维修养护及时率为94%,明显高于干预前医疗设备运行完好率88%、档案完整率78%、维修养护及时率60%,干预前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执行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维修管理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质量管理评分明显比干预后质量管理评分低,干预前后质量管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采用戴明环方法可有效提升设备运行完好率、档案完整率以及养护及时率,确保医疗设备运行正常,维护医院诊疗工作秩序,促进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质量提升,具有规范化、科学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华德茂 《医疗装备》2014,27(11):55-56
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内容主要有设备选型、验收、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定期维修、利用等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给出了强化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维护保养与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156台正常使用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质量管理,研究组进行设备维修、保养、质量综合管理.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型设备成本结构状况,提出有效管理方法.结果:对照组、研究组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方法:分析设备维护的任务分工,建立维护管理制度,围绕设备生命周期内做好维护管理提出办法与思路。结果:按照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的办法和要求,确保设备计量准确、性能完好和安全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益。结论:通过为临床提供良好的设备及维护服务,确保了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更好地发挥设备效能服务于患者,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与维护策略。方法:运用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和维护策略,提升医院的整体维护管理水平。结果:科学的管理降低了医疗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结论: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检测及治疗工作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有效发挥和充分利用医疗设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医院医疗设备购置和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医疗设备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医疗设备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医疗设备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增加医院收益的同时,也必然出现一系列设备购置和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从设备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提出改善意见,用以改善设备购置和设备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过去粗放式管理模式改变为全过程式跟踪管理模式,采用C/C/S 3层架构、Microsoft SQL Server2005软件及Delphi7软件,实现医疗设备全程动态信息化管理。方法:对设备管理需求进行分析,设计全流程管理工作流程图,包含设备购置管理、购增、使用、质量控制、维修、计量、财务等功能模块。结果:实现了对设备从申请采购到审批报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使医疗设备在全寿命周期中处于良好的管理状态,同时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多方位数据,进而推动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结论:该管理系统使设备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规范化,减少了随意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计划作业的准确性及科学性,为医院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计算机的应用方式和管理要求。方法:通过介绍医疗设备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做好医疗设备计算机维护工作的办法和思路。结果:提出了医疗设备计算机的维护管理办法和要求。结论:医疗设备计算机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医疗设备也就无法工作,势必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医疗设备计算机的维护及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医院设备精细化的新模式,加强维修管理,为现代医院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方法:分析当前医院医学工程人员和设备维修管理保障现状,从医院的现行维修管理模式出发,通过设备维修流程、维修管理的各个环节,用精细化理念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阐述,提供必要的信息化支持,为设备的科学论证提供统计等数据支持,同时展望设备精细化维修管理新趋势。结果:强化了医院设备的维修管理能力,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结论:促进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购进的大型医疗设备50台,对比管理前后设备维修率以及服务好评率.结果:在开展管理之后,设备维修概率为90.00%(45/50),服务得到好评的概率为86.00%(43/50),管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医院中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过程中,需要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以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有效和可靠。方法:通过分析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各个把控环节,提高医疗设备质量管理水平。结果:加强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促进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结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是医疗设备正常工作的有效保障,需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9.
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与维修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医疗设备集计算机、电子学、机械学、光学、材料科学等学科于一体,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与维修是医院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流的服务需要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技术,本文以大型影像设备CT为例,以质量控制为中心,通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采用符合实际的维修维护方法,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在此谈谈我们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