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参对胃粘膜屏障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对胃粘膜防御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4.
肝硬变与胃粘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应激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在大鼠30%Ⅲ度烫伤诱导应激性溃疡模型上,观察血PAF含量与胃粘膜溃疡指数(UI)、胃粘膜电位(PD)、胃粘膜血流量(BF)及胃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烫伤后血PAF含量显升高与胃粘膜UI升高显正相关(r=0.94,P<0.01),与胃粘膜PD和BF降低呈显负相关(r=-0.93,r=-0.97,P<0.01)。应用PAF拮抗剂WEB2170能显提高伤后胃粘膜PD和BF,有效降低胃组织MDA含量及胃粘膜UI,且明显减轻胃粘膜病理损害程度。结论 PAF是导致烫伤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胃粘膜血循环障碍及大量氧自由基释放则是PAF引起应激性溃疡的重要中间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全麻患者胃粘膜pH(i-pH)和胃粘膜-动脉CO2分压差(Pg-aCO2)的影响.方法选择后腹腔镜下行肾及肾上腺手术患者20例,监测气腹前、气腹后30、60 min以及放气后30 min患者i-pH和Pg-aCO2的变化.结果气腹后动脉血CO2分压(PaCO2)较气腹前明显增加,pH值明显下降(P〈0.05).气腹后30、60 min i-pH较气腹前显著降低,而Pg-aCO2显著增加(P〈0.01).放气30 min i-pH虽较气腹期间有所回升,但与气腹前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CO2气腹可引起高碳酸血症和胃粘膜血流灌注降低.  相似文献   

8.
9.
重视急性胃粘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10.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A组)、假手术+浸水组(B组)和TCST+浸水组(C组)。A、B组暴露并分离右颈交感神经干,不离断;C组在距颈上神经节下3mm处离断颈交感神经干并将断端结扎。B、C组大鼠垂直浸水6h取出,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肉眼下按Guth标准评价胃粘膜损伤程度,计算粘膜损伤指数(UI),光镜下观察胃粘膜病理性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B、C组GMBF降低,血浆ET-1浓度升高,B组血浆NO浓度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GMBF升高,UI及血ET-1、NO浓度降低(P〈0.01)。A组胃粘膜无明显损伤,C组粘膜损伤程度较B组减轻。结论TCST对浸水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与降低血中ET、NO水平,增加GMBF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2.
1989年3月至1994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519例肝脏手术者术后共发生急性胃粘膜出血25例,其中除1例为肝海绵状血管瘤行肝中叶切除加捆扎术外,其余24例均系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变患者。全部病例经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营养支持、保肝、输血、补充血容量、应用止血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治愈21例,死亡4例。4例死亡者均为重度肝硬变病人。由此提示,急性胃粘膜出血的发生与门脉性肝硬变以及肝硬变的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肝硬变程度越重,手术后全身状况越差,肝功能损害就越明显,其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及急性胃粘膜出血的机会就越多。  相似文献   

13.
14.
15.
研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细胞内钙含量及丹参提取物F对两者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灌注后后胃粘膜有明显的出血性损伤和细胞内钙超载,单纯失血性休克组未见上述损伤;丹参提取物F能明显降低胃粘膜损伤指数,且与细胞内钙含量的下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贾玉清 《腹部外科》1993,6(2):89-89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死亡率较高。发生于腹部疾病术后者治疗更为棘手。我院共遇3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 病例简介 例1:男,35岁。胃切除术后3周解柏油样便入院。3周前因球部溃疡住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纳佳,大便正常。术后21天排柏油样便约400g。给予止血、制酸等处理。第22天仍排柏油样便约500g。第23天置入胃管,呕血及胃管引流血液共1200ml,出现休克症状。拟诊AGML行探查术。术中见胃肠吻合口周围粘膜水肿、有多处小出血点。给予胃肠吻合口加缝一圈。术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围术期胃粘膜pH值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例全麻下行腹部盆腔手术的病人,用液体分压计在麻醉前,麻醉后30分钟,术中,术毕,术后最初24小时测定pHi,同时经桡动脉,颈内静脉测定血液动力学,代谢和氧指标。结果:麻醉手术期间胃pHi明显下降,且大多数低于7.32,pH-gap,CO2-pag明显升高,在术后最初24小时可恢复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手术应激可引起急性胃粘膜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大出血。本组以不同剂量的洛赛克和25%PH 葡萄糖,对腹部手术病人预防性用药以减轻胃粘膜损害。结果表明:用药组病人胃粘膜损害明显减高轻,术前口服洛赛克3次的病人效果尤为显著,胃液隐血“ ~ ”者明显减少,且其胃液 PH 值(?)维持4.0以上可达3天;术前给洛赛克1次的病人也有明显作用,但胃液 PH 值为4.0以上只能维持1天;消化道单一应用25%葡萄糖者临床效果不佳。对照组病人胃粘膜损害较严重。但人类的应激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在药物保护的同时,还应重视避免术中发生低血压及预防和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随其解剖部位的不同,其血流分布及抵抗酸的能力也不同,现已知,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可致包括胃粘膜在内的多器官发生损伤。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胃粘膜体部、窦部再灌注损伤情况,探讨胃粘膜前列腺素的不同含量在组织损伤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动物模型复制选用Wistar系雄性健康大鼠,体重260~300g,按Itoh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前禁食24小时,20%乌拉坦(5mg·100g~(-1)w·t)腹腔注射麻醉,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颈动脉插管监测MAP,股动脉插管放血及血液回输,尾静脉穿刺以0.03ml·min~(-1)速度输注生理盐水,25分钟后胃内灌注0.1mmol/L HCl,5分钟后放血,至MAP2.67~4.00kPa,维持20分钟,回输全部放出的血液,20分钟后处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