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男性非淋患者CT DNA和UU DNA流行病学特征。方法:FQ-PCR用于定量检测男性生殖道样本中的UU DNA和CT DNA。结果:非淋病原体感染率UU DNA(26.64%,517/1941)显著高于CT DNA(9.26%,177/1911)(χ2=196.78,P=1.05E-44),而载量比较显示UU DNA(4.47±1.36)显著低于CT DNA(4.72±1.85)(t=4.913,P=9.47E-7);UU DNA阳性率逐年上升(r=+0.87,p=0.028),载量逐年下降(r=-0.75,P=0.020);CT DNA阳性率无统计学变化(r=+0.48,P=0.19),载量逐年下降(r=-0.88,P=0.0016)。结论:UU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CT急性感染的比例高于UU,UU感染流行有增加的趋势,CT感染趋势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在女性不同群体中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33例宫颈炎患者和84例健康对照的阴道分泌物,分别测试UU和CT的阳性率。结果宫颈炎组UU(24.9% vs 9.5%,χ~2=7.30,P<0.01)和CT(20.2% vs 3.6%,χ~2=10.93,P<0.01)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年龄段在18~35岁的患者UU(32.0% vs 12.0%,χ~2=6.46,P<0.05)和CT(27.3% vs 8.4%,χ~2=7.07,P<0.01)感染率亦显著高于高年龄段(36~65岁)的患者。结论性活跃女性UU和CT感染率较高,且与宫颈炎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在女性不同群体中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33例宫颈炎患者和84例健康对照的阴道分泌物,分别测试UU和CT的阳性率。结果宫颈炎组UU(24.9% vs 9.5%,χ~2=7.30,P<0.01)和CT(20.2% vs 3.6%,χ~2=10.93,P<0.01)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年龄段在18~35岁的患者UU(32.0% vs 12.0%,χ~2=6.46,P<0.05)和CT(27.3% vs 8.4%,χ~2=7.07,P<0.01)感染率亦显著高于高年龄段(36~65岁)的患者。结论性活跃女性UU和CT感染率较高,且与宫颈炎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杭州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一种新的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杭州地区1 45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拭子UU-RNA和CT-RNA。结果 1 45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阳性率为50.55%,CT阳性率为5.91%,UU阳性率显著高于CT(P0.01);其中女性阳性率分别为63.86%、7.27%,男性阳性率分别为30.14%、3.83%,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UU+CT混合阳性率为3.99%,女性阳性率为5.80%,男性阳性率为1.22%,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在CT阳性患者中,UU、CT混合阳性率占67.44%。结论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感染率显著高于CT,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其中CT以伴随UU复合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殖医学科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预防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生殖医学科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与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的6 661例女性患者病例资料,年龄17~61岁。结果支原体总感染率为48.64%(3 240/6 661),UU、MH及UU+MH感染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2.26%(2 815/6 661)、0.62%(41/6 661)、5.76%(384/6 661)。支原体总感染率及UU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岁的人群具有最高的感染率(70.97%,44/62),支原体的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7,P0.001)。UU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9,P0.001),其次是氧氟沙星,但呈现下降的耐药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95,P0.001)。MH、UU+MH对红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且稳定,UU+MH对氧氟沙星、异帕沙星的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生殖医学科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UU为主要感染类型,支原体感染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岁女性支原体感染率最高。对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要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切实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了解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对2367例患者进行UU、CT及NG病原体检测.结果:UU、CT及NG感染率分别为56.6%、8.37%、13.48%.单一病原体的感染率为58.85%,以UU的检出率最高.混合感染率12.33%,以UU NG的检出率最高,而在NG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感染率UU>NG>CT,而女性NG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男女患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查松华 《中国保健》2006,14(4):30-3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中的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分布情况及各成年女性年龄组感染的差异.方法对白带异常者取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以聚合酶连反应(PCR)方法对上述3种病原体进行DNA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45.2%,UU占总阳性率84.7%,CT占总阳性率6.2%,NG占总阳性率2.7%,混合感染占总阳性率6.4%.不同年龄组25岁以下成年女性阳性率44.4%,26-40岁女性55.5%.41岁以上女性阳性率27.8%.经统计学处理25岁以下成年女性与26-40岁女性感染率(P>0.05)无明显差异.41岁以上女性与25岁以下成年女性及26-40岁女性感染率(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UU、CT、NG 3种病原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尤以UU感染为甚,NG感染则有相对比例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RNA(CT-RNA)和解脲脲原体RNA(UU-RNA),分析其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采集2193例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解脲脲原体RNA和沙眼衣原体RNA。结果:CT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1),UU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CT+UU混合感染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1)。结论:本院泌尿道感染患者CT和UU感染率较高,其中CT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UU阳性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同时≤25岁年龄段CT、UU、CT+UU阳性率皆最高,宜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英国立明视窗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回顾性分析法。结果(1)各年龄段男性CT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各年龄段女性CT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2)在门诊病人中,男性CT感染率(21.93%)明显高于女性(16.56%)(χ2=7.88,P<0.005);而其中皮肤科门诊病人中,男、女CT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1,P>0.05)。(3)来自皮肤科的女性患者感染率(22.33%)明显高于来自妇科的患者(16.56%)(χ2=4.28,P<0.05)。结论龙岗地区男性感染CT的机会各年龄段均等,而女性2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达18.75%;男性CT总体感染率比女性高,来自皮肤科的女性CT感染率高于来自妇科的女性。  相似文献   

10.
65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在女性生殖道的主要寄生部位。方法:采用载量相同的标准棉拭子分别于女性阴道穹窿和宫颈口采样,用法国生物梅里埃ID试剂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及半定量计数,对不同部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穹窿部位标本中两组UU和MH的检测(结果分别为:χ2=10.102,P=0.001、χ2=12.006,P=0.001,总阳性数和≥104ccu/ml)半定量阳性率均高于宫颈口标本。结论:对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时应采集阴道穹窿部位标本,以提高检出率,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解脲脲原体(UU)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且合并肺炎的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105例,男63例,女42例。住院期间首次诊断肺炎后即留取气道分泌物进行UU核酸检测,分为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围产因素、合并疾病、抗菌素治疗、临床结局等指标,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105例早产儿肺炎中,确诊UU肺炎37例(35.2%),UU检测阴性的肺炎68例(64.8%)。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患儿胎龄 [28(27,30)周 vs 29(28,30)周, Z=-0.98, P>0.05] 及出生体重[(1 282.03±292.49)g vs (1 196.62±322.89)g, t=1.34,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母亲单胎率(86.5% vs 50%,χ2=12.15)、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10.8% vs 1.55%, χ2=4.61)、胎膜早破>12 h比例(32.4% vs 11.8%,χ2=5.37)及阴道分娩率(59.5% vs 35.3%, χ2=4.75)均较高( 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阴道分娩是UU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694, 95 %CI: 1.113~6.525)。UU阳性组比UU阴性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12.85(9.32,17.22)×109个/L vs 9.06(7.06,13.37)×109个/L, Z=-3.01, P<0.05];用氧时间延长[(46.8±19.8)d vs (37.8±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77, P<0.05);UU阳性组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29.7% vs 57.4%,χ2=6.265)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54.1% vs 75.0%,χ2=4.801)低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UU阳性组与UU阴性组相比,细菌培养阴性率(62.2% vs 50.0%, χ2=8.826)以及三代头孢的使用率(48.6% vs 47.1%,χ2=1.3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阿奇霉素治疗气道分泌物解脲脲原体转阴时间为(9.00±3.14)d;两组间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3.0% vs 69.1%,χ2=0.036)、早产儿视网膜病(10.8% vs 26.5%,χ2=2.66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7% vs 1.5%,χ2=0.195)、脑室内-脑室周围出血(69.4% vs 72.1%,χ2=0.003)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1% vs 8.8%,χ2=0.016)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2 h、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经阴道分娩出生的小于32周的早产儿,UU感染风险增加。小于32周早产儿UU肺炎,可表现为用氧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升高,经过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后,能够有效清除UU,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其他生殖道常见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4例2011年6月~2012年8月于杭州市妇女医院妇科就诊患者,采集阴道及宫颈部分泌物,检测HPV DNA并分型,检测其他妇科常见病原体,刮片检查宫颈脱落细胞。结果 :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阳性及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患者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沙眼衣原体:χ2=10.990,P=0.001;解脲支原体:χ2=35.780,P=0.000;细菌性阴道病:χ2=4.477,P=0.034)。对HPV感染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沙眼衣原体阳性、解脲支原体>10 000 CCU/ml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沙眼支原体阳性:OR=2.790,P=0.005;解脲支原体>10 000 CCU/ml:OR=2.968,P=0.002)。结论 :预防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对预防由HPV感染诱发的宫颈癌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中期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小于胎龄儿(SGA)的相关性,以期为早期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2例分娩SGA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分娩正常新生儿产妇112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进行CT、UU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GA发生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产妇UU感染率、CT感染率及UU+CT感染率(40.18%、24.11%、15.18%)均高于对照组(7.14%、4.46%、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6、17.646、9.278,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入住新生儿病房、早产、胎膜早破及早发型败血症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4.573、8.518、9.475、7.146、4.16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U感染、CT感染均是影响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74、2.762,95%CI:1.149~6.223、1.139~6.698,P<0.05)。结论 孕中期UU、CT感染与SGA有一定联系,对育龄及孕期妇女进行早期UU、CT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70例CHB患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联用贞芪扶正胶囊和阿德福韦,对照组为单用阿德福韦,两组疗程均为2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生化指标:ALT、G...  相似文献   

15.
肖会辉 《中国校医》2021,35(10):765
目的 对比放射状与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美观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手术行放射状切口,观察组手术行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乳房美观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9%高于对照组85.54%(χ2=7.801,P=0.005),切口瘢痕(2.37±0.54)分高于对照组(1.45±0.49)分(χ2=11.495,P=0.001)、色素沉积(2.21±0.59)分高于对照组(1.16±0.35)分(χ2=11.258,P=0.001),乳房外形(2.04±0.61)分高于对照组(1.23±0.24)分(χ2=13.945,P=0.001),并发症发生率4.82%低于对照组15.66%(χ2=5.308,P=0.021),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中采用环乳晕切口效果更好,对乳房外形影响小,美观度更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6.
贾雪珂 《中国校医》2021,35(1):57-59
目的 探讨在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对质量控制及医院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人员30名,于2018年7月-2018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均选用骨科手术相关器械200件,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评分、科室满意度及医院手术器械感染率.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开封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方法 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作为调查点,将杞县的幼儿园分为农村和城镇两层,综合幼儿园儿童数量、工作配合度等因素情况,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7年随机抽取4个城镇幼儿园和3个农村幼儿园;2019年随机抽取1个城镇幼儿园和2个农村幼儿园。以幼儿园及全部儿童和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幼儿园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儿童基本情况、其个人及家庭卫生习惯及幼儿园卫生情况等,其率间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共调查幼儿园儿童1 160名,发现蛲虫阳性79人,阳性率6.81%(79/1 160);2017和2019年的感染率分别为7.68%(52/677)和5.59%(27/483)(χ2 = 1.942,P = 0.163)。城镇幼儿园感染率为4.27%(27/632)低于农村的9.85%(52/528)(χ2 = 14.095,P = 0.000)。男童和女童感染率分别为6.80%(42/618)和6.83%(37/542)(χ2 = 0.000,P = 0.984);大、中、小班的感染率分别为9.28%(36/388)、4.61%(19/412)和6.67%(24/360)(χ2 = 6.874,P = 0.032)。有喝生水习惯(9.90%,41/414)、咬笔习惯(8.71%,42/482)、咬指甲习惯(8.63%,56/649)的儿童蛲虫感染率均高于无此类不良习惯的儿童(均 P<0.05)。每周洗澡的儿童感染率最低,为4.16%(17/409)(χ2 = 6.417,P’ = 0.011)。有肛周瘙痒症状儿童感染率(18.00%,9/50)高于无该症状儿童(6.31%,70/1 110)(χ2 = 8.548,P = 0.003)。公立幼儿园蛲虫总感染率为8.56%(68/794)高于私立幼儿园的3.01%(11/366)(χ2 = 12.197,P = 0.000)。餐具每餐消毒的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4.27%,27/632)低于1 d消毒一次的幼儿园(9.85%,27/632)(χ2 = 14.095,P = 0.000);学校负责清洗被褥的幼儿园感染率(3.24%,9/278)低于由家长清洗的幼儿园(7.94%,70/882)(χ2 = 7.354,P = 0.007);室内地板砖材质感染率最低为4.27%(χ2 = 9.095,P’= 0.003)。 结论 河南省开封市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感染主要与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及幼儿园卫生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段秀玲  柳怡  颜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13-4416
目的:分析对妊娠少女进行人工流产医学干预的效果,探讨适合评价妊娠少女人工流产医学干预的效果指标。方法:通过奇偶号将500例样本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干预效果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提升分为(4.53±1.58),高于参照组的(2.3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30,P<0.05);干预组的流产后首次性生活避孕措施使用率为85.1%,高于参照组的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11,P<0.01);两组避孕措施的使用频度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7,P<0.01),参照组、干预组的无效避孕措施率减少百分比分别为24.4%、52.2%,干预组的频度提升幅度和无效避孕措施率减少百分比均优于参照组,且人工流产后1年内再次妊娠率(10.5%)低于参照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结论:医学干预对妊娠少女流产后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流产后首次性生活避孕措施使用、避孕措施使用频度、流产后1年内无效避孕措施率百分比和再次妊娠率等5个指标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