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AFP、HA、PⅢP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了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AFP、HA、PⅢP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132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AFP、HA、PⅢP的含量,并以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肝癌组为甚(P〈0.001),且与AFP、HA、PⅢP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Ⅱ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对6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Ⅰ和HA、PⅢP含量测定,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HA、PⅢP水平显著地升高(P〈0.01),且与HA、PⅢ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218、-0.4115,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和HA、PⅢP水平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HA、PⅢ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和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eptin与HA、PⅢP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78.0.5706,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的升高与肝脏炎症病变严重程度有关,leptin测定可作为—个判断肝脏炎症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和AD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PCⅢ和ADA含量,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PCⅢ和ADA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78、0.6211,P〈0.01)。结论: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和ADA是反映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于判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透明质酸(HA)、胶质蛋白-Ⅲ(PⅢP)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B、CTGF、HA和PIII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TGF.13、CTGF、HA和Pnl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13、CTGF、HA和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TGF-B水平与CTGF、HA、P11IP水平呈正相关(r=0.6018、0.5784、0.5584,P〈0.01)。结论: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Ⅲ、CTGF、HA和PIIIP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可提高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HA、PⅢP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6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Ⅱ和HA、PⅢP含量检测,并以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与HA、PⅢP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GF-Ⅱ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Ⅲ型胶质前肽(PⅢP),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本文对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A、PⅢP含量的检测,并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ⅠGF-Ⅰ)水平进行相关性探讨,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ⅠⅠⅠP和ⅠGF-Ⅰ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据文献报告,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Ⅲ型胶质前肽(PⅢP)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本文对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A、PⅢP含量的检测,并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水平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P和IGF—I水平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PO、SOD和IGF-Ⅰ水平的变化及分析研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6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的测定,并与同期收集的72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PO、IGF-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SOD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两个月后血清LPO、SOD和IGF-Ⅰ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LPO、SOD和IGF-Ⅰ水平的变化,对分析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0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ELISA法对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IL-6、IL-10和HA、PⅢP含量检测并与30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10和HA、PⅢP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昆示,肝硬化患者血清HA、PⅢP水平与IL-6、IL-10 呈明显正相关(r=0.6216、0.5127、0+4875、0.4715,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10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NO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生化法对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Ⅱ和NO水平检测,并与30例正常老人作比较。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GF-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NO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2周与正常人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血清中IGF-Ⅱ和NO水平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白细胞介素IL-6、IL-10在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为无创伤的血清学指标,对丙型肝炎患者提供新的肝纤维化指标.方法分别应用ELISA法对92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轻度38例,中度31例,重度23例)进行IL-6、IL-10检测,放射免疫分析检测HA、PⅢP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0、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P水平与IL-6、IL-10浓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52(P<0.01)、-0.3124(P<0.05),0.2526(P<0.05),-0.2914(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IL-10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了白细胞介素IL-6、IL-10在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为无创伤的血清学指标,对丙型肝炎患者提供新的肝纤维化指标。方法:分别应用ELISA法对92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轻度38例,中度31例,重度23例)进行IL-6、IL-10检测,放射免疫分析检测HA、PⅢP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0、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P水平与IL-6、IL-10浓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52(P<0.01)、-0.3124(P<0.05),0.2526(P<0.05),-0.2914(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IL-10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HCV感染者中50%~70%可成为慢性肝炎患者,且具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胆管癌的危险。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的发病机理是HCV感染引发机体中各种细胞免疫和免疫分子的改变,以免疫病理损害为主。血清HA、PⅢP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慢性肝炎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Ⅰ(SICAM-Ⅰ)与细胞的黏附、浸润、跨内皮移动等过程关系密切。SICAM-Ⅰ与黏附分子有某些相似之处,SICAM-Ⅰ可以作为许多炎症疾病病情观察的重要免疫指标。本文报道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ⅢP和SICAM-Ⅰ测定的结果,并与ALT、AST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其相互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F—I、PDGF、HA和PⅢP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IGF—I、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HA、PⅢP检测,以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实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脂联素和透明质酸(H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7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IGF-Ⅰ、脂联素和HA含量测定,同时设6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脂联素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P<0.05),而HA水平明显升高,且二者与HA水平呈负相关(r=-0.737、-0.692,P<0.01).结论: 检测血清IGF-Ⅰ、脂联素和HA水平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AFP、HA和PⅢ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IGFS家族成员之一,在胚胎发育、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及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AFP早就被认为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2].HA、PⅢP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两项重要检测指标[3].本文报告PHC患者血清IGF-Ⅱ水平与AFP、HA和PⅢP水平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了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HA、PⅢP联检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ADA和HA、PⅢ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肝硬化为甚(P〈0.01)。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DA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3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内毒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透明质酸(HA)、Ⅲ型胶元前肽(PⅢP)水平进行同步检测,初步分析内毒素和CTGF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