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RA33抗体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定量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了140例RA患者、90例SLE患者、70例非SLE和非RA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RA33抗体的水平。结果SLE患者组与RA组抗RA33抗体水平分别为0~102.8U/ml和0~162.5U/ml,正常对照组为0~21.2U/ml。SLE患者组和RA患者组抗RA33抗体敏感性分别为21.1%(19/90)和34.3%(48/140),特异性分别为76.2%和86.9%。SLE患者组和RA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抗RA33抗体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组血清抗RA33抗体结果与RA患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RA33抗体检测在SLE和RA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视为RA早期诊断新的血清学指标,抗RA33抗体阳性提示SLE患者已经有骨或关节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中其患病率列首位。我国初步调查该病患病率在0.24%~0.40%之间。大多数RA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头2a内是发生不可逆关节破坏或畸形的关键时期,早期诊断和有效合理的治疗可减少RA致残的发生[1]。该病传统治疗方法是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如果无效则换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或两者合用。目前临床上主张该病一旦确诊后,尽快使用DMARDs二线药物,以便尽早控制病情发展[2]。本文就RA药物治疗现状作一介绍,以期合理治疗RA。1 非甾体抗炎药(N…  相似文献   

3.
郭培霞 《医药论坛杂志》2024,(7):719-723+729
目的 评估体重波动(weight fluctuation, WF)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 C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9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489例,根据患者WF状况分为五组,随访调查患者的CV状况,对比分析每组患者的CV发病率,探讨WF对RA患者CV发病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非WF患者,体重减轻>10%或体重增加>10%的患者发生CV的风险更高;年龄大、男性、DAS28评分高、高血压、高脂血症、CVD家族史、吸烟、WF是RA患者CV发病的危险影响因素(P<0.05,OR>1);相较于非WF患者,减重>10%、增重5%~10%和增重>10%对RA患者CVD的OR分别为1.372、1.245和1.311;减重>10%、增重5%~10%、增重>10%对BMI≥24RA患者CV的OR分别为1.226、1.183、1.205。减重>10%、减重5%~10%、增重5%~10%、增重>10%对BMI<...  相似文献   

4.
国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u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病变不但侵犯关节、肌肉、肌腱,还可累及各种脏器,伴随关节外的多系统损害.RA的发病率在我国约为0.4%,全球为0.5%~1.0%[1],据报道,我国目前至少有RA患者300~400万人,并且以年轻女性多见[2].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在发病的最初几年内RA患者劳动能力完全丧失者约占10%[3],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能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所以合理的临床综合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疾病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检索国内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拟从心理、生活及用药等方面总结RA的临床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u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病变不但侵犯关节、肌肉、肌腱,还可累及各种脏器,伴随关节外的多系统损害.RA的发病率在我国约为0.4%,全球为0.5%~1.0%[1],据报道,我国目前至少有RA患者300~400万人,并且以年轻女性多见[2].国外统计资料显示,在发病的最初几年内RA患者劳动能力完全丧失者约占10%[3],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能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所以合理的临床综合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延缓疾病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检索国内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拟从心理、生活及用药等方面总结RA的临床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RA伴甲减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82例住院R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182例患者有83例患者进行了甲功检查,甲功异常者21例,占25.3%;83被检患者中67例有怕冷或乏力,占80.72%,43例有水肿表现,占51.81%。经慢作用药治疗后11例患者甲功改善,占47.82%。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是RA疾病过程中的特殊表现或类型,RA伴甲减患者治疗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我国的患病率为0.3%~0.4%,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目前抗RA化学药物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和糖皮质激素等.而中药在治疗RA的研究也初见成效,同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周瀛 《安徽医药》2013,34(7):1044-104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病理为关节滑膜炎,软骨及骨侵蚀,导致关节破坏。关节之外RA还可以造成多系统的损害,如心脏、肺、肾脏及神经系统等。RA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占RA患者的0.5%~30%[1],国外曾对新近诊断RA的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发现有明确神经损害依据的患者占总人数的9%[2]。RA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双手及腕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8例初诊的RA及疑诊为RA的多关节炎/痛患者进行双手和腕关节行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评价,并对未确诊患者进行1年临床随访,研究MRI在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在28例初诊RA患者中,27例(96%)在MRI扫描中显示RA异常征象;在60例多关节炎/痛患者中,有24例在随访期间证实为早期RA,其中23例(96%)MRI提示早期诊断,并且15例(62%)的患者已出现MRI骨侵蚀。与已确诊RA患者相比,此24例早期RA患者在病程、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双腕关节受累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MRI表现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的骨侵蚀可以出现在病程早期,双手及腕关节MRI扫描是RA诊断的可靠方法,并可提示早期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银屑病关节炎(PsA)中的阳性率,探讨抗CCP抗体与RA、PsA疾病活动指标、骨侵蚀的关系。方法收集RA110例,PsA48例,4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抗CCP抗体浓度,并分析RA、Ps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与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疾病活动指数(DAS)及骨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抗CCP抗体在RA阳性率为82%(90/110),在PsA阳性率为15%(7/48),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RA抗CCP抗体阳性率与PsA、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与正常对照组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SJC、TJC及DAS28评分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SJC及TJC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抗CCP抗体阳性的PsA患者均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RA及PsA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骨侵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A,抗CCP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抗CCP抗体可出现在Ps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阳性的PsA患者多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且与SJC、TJC有关。  相似文献   

11.
余芳  费樱  师萍 《贵州医药》2005,29(5):409-411
目的探索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124例血清抗CCP抗体和IgM-RF,其中52例确诊RA患者,29例临床怀疑但未确诊RA患者,43例确诊非RA风湿性疾病患者,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抗CCP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为63.5%,特异性为97.67%,IgMRF敏感性为73.08%,特异性为67.44%,二者对RA的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怀疑但未确诊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者经2年随访有77.78%确诊RA,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结论(1)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有高特异性;(2)抗CCP抗体阳性者有发展为RA的高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吸附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免疫吸附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6 7例RA患者随机分为RA免疫吸附剂治疗 35例 (治疗组 )和非吸附治疗 32例 (对照组 )。将治疗组患者动脉血流经RA免疫吸附剂 ,吸附后由肘静脉回输入体内。随访 8~ 30个月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经 1~ 2次吸附治疗 ,有效率 97% (34/ 35 ) ,较对照组 6 9% (2 2 / 32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完全缓解率治疗组 83% (2 9/ 35 ) ,较对照组 5 0 % (16 / 32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其中病史 <2年并关节功能状态Ⅱ级者 2 2例 ,完全缓解率 10 0 % (2 2 / 2 2 ) ,较对照组病史 <2年并关节功能状态Ⅱ级者 2 0例 ,完全缓解率 70 % (14 / 2 0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病史≥ 2年治疗组完全缓解率 5 4 %(7/ 13) ,较对照组 17% (2 / 12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关节功能状态Ⅲ级者治疗组完全缓解率 5 8% (7/ 12 ) ,较对照组 18% (2 / 11)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免疫吸附剂治疗RA ,优于非吸附疗法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我国RA的患病率约为0.34%~0.36%。近年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2]显示,RA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其老年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心血管病发病率与病死率亦高。甲氨蝶呤(MTX)是临床常用治疗RA的有效药物之一,与羟氯喹合用可有效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羟氯喹对RA患者血脂有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疑诊为RA的多关节炎患者进行腕关节和双手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评价。结果在26例疑诊为RA患者中,25例(96.2%)在MRI扫描中显示RA异常征象;26例在随访期间证实为早期RA,其中25例(96.2%)MRI提示早期诊断,并且l7例(65.4%)的患者已出现MRI骨侵蚀。此26例早期RA患者在病程、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双腕关节受累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手及腕关节MRI扫描是(RA)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并可提示早期RA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ATP结合盒转运蛋白1(ABCB1)等位基因在宜昌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分布情况,及其与甲氨蝶呤(MTX)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2019年6月宜昌某三甲医院基因检测室进行MTHFR C677T、MTHFR A1298C、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检测的RA患者病例64例,回顾性分析相关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基因多态性与疗效的影响。结果64例RA患者中MTHFR C677T基因位点CC、CT、TT型分布频率为46.88%,40.62%,12.50%;MTHFR A1298C基因位点AA、AC、CC型分布频率为78.13%,18.75%,3.12%;ABCB1 C3435T基因位点CC、CT、TT型分布频率为51.56%,34.38%,14.06%,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MTHFR C677T、MTHFR A1298C、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未观察到明显相关性。64例RA患者中至少发生一个基因位点改变为51例,基因突变率为79.69%,基因突变的发生可能影响红细胞沉降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数值改变。结论相同地区同种疾病患者间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MTHFR、ABCB1基因多态性的改变可能与小剂量MTX的治疗效果或毒副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抑郁水平及其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80例RA患者。采用健康评估问卷(HAQ)和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估RA病情活动度。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测量抑郁严重程度。依据HAQ及DAS28评分高低,分析RA患者抑郁程度与疾病活动度间的关系。结果 80例RA患者中,女性62例(78%),男性18例(22%)。患者年龄(50±12)岁,病程(5.8±4.1)年;红细胞沉降率(38±24)mm/h;C反应蛋白(14±5)mg/L;BMI(27.8±2.2)kg/m2;DAS28评分(4.4+1.3)分;类风湿因子(RF)100%阳性。RA患者中患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有52例,占65%。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分别为18例(22%)、20例(25%)和14例(18%)。高度病情活动组的VAS评分、BDI-Ⅱ评分以及HAQ评分均高于低度和中度病情活动组,且均与RA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HAQ与BDI-Ⅱ评分(r=0.35,P=0.001)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中约有65%(52/80)的RA患者合并有抑郁症,且RA的疾病活动度与抑郁程度间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积极联系精神卫生科对RA患者行抑郁筛查是必要的,帮助医生慢病管理同时,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RA组),根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分为活动期患者143例(RA活动期)和非活动期患者77例(RA非活动期),另外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CRP水平,同时比较RA活动期患者治疗前后的CRP水平.结果 RA组患者CRP水平为(24.10±7.83)mg/L,CRP阳性率为86.8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90±0.21)mg/L,3.75%](t=8.281,χ2=40.194,均P〈0.05);RA活动期CRP水平为(60.20±9.15)mg/L,明显高于非活动期(7.30±0.68)mg/L(t=11.375,P〈0.05);RA活动期患者治疗后CRP水平降为(7.90±0.59)mg/L,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61,P〈0.05).结论 检测血清CRP水平对早期诊断RA活动期、判断RA治疗疗效、预测RA愈后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敖琴  李龙  刘俊  李俊媛  李培霆 《贵州医药》2022,46(2):180-181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四肢小关节,随着疾病发展,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其中ILD是最常见的关节外改变。RA患者中有2%~10%可发展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rheumatoid arthr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1];近年来RA的总体死亡率有所下降,但ILD却成为RA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占所有RA相关死亡的7-13%[2]。RA-ILD表现为肺部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活动,该过程被认为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19.
李小燕  邵体红  陈曦  徐亮 《安徽医药》2013,34(2):127-130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322例RA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按有无间质性肺病分为RA无ILD组283例,RA-ILD组39例。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322例RA患者合并ILD的患病率为12%,且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85%);RA-ILD组中男性患者的比例较RA无IL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A-ILD组的发病年龄显著高于RA无I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A-ILD组RF滴度较RA无ILD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间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BPC)、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抗SS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病情反复发作,其中男性2例(17%),女性10例(83%)。结论老年、男性、RF滴度高可能是RA并发ILD的危险因素;女性患者病情易反复,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炎性自身免疫疾病。RA的患者约占全球总人口的0.5%~1%;我国的患病率在0.32~0.36%。发病高峰年龄在25~55岁,女性的发病几率约是男性的3倍[1]。机体中的病原体抗原被巨噬细胞吞噬→抗原递增→T细胞受体识别→T辅助淋巴细胞被激活→一系列免疫反应。早期滑膜红肿渗出大量液体,关节明显肿胀;滑膜炎继续进行,富有血管的肉芽组织向软骨面伸展,最后可将软骨完全覆盖;软骨发生溃疡,软骨表面的肉芽进一步组织纤维化,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硬;关节附近的骨骼呈脱钙和骨质疏松,肌肉和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