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为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5所中学1 5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基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态度、饮食习惯等方面。结果多数中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比较肤浅,营养知识总及格率为32.9%,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学生达47.6%。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早餐的食用率仅为37.2%。女生比男生对营养知识掌握更多。结论中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中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日常饮食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小学生1864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情况。结果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正确率仅为41.6%。中小学生边吃饭边看电视比例达到52.9%,有30.9%、23.6%和25.4%的中小学生经常吃零食或喝含糖饮料、挑食或偏食和经常喝生水。中学生不良饮食习惯比例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应对中小学生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培养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海淀区1019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不全面,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稍高于小学生。电视是中小学生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母亲、科普/专业书籍、报纸/杂志也是主要途径,此外,广播对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电脑网络对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中小学生的营养态度总体上较好,小学生的营养态度稍好于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结论]应积极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干预,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错误的营养态度,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日常饮食行为习惯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6所小学和6所中学学生1909名作为研究对象。干预形式为专题培训、讲座、健康教育大课堂、发放宣传资料、版面巡展、知识竞赛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基线调查和干预5个月后效果评估。结果营养知识知晓率方面,小学生干预前后分别为40.5%和66.1%(P=0.003),中学生分别为42.6%和71.6%(P=0.009)。不良饮食习惯方面,小学生干预前后分别为24.6%和21.6%(P=0.602),中学生分别为32.3%和33.8%(P=0.754)。不良健康状况方面,小学生干预前后分别为11.3%和6.5%(P=0.149),中学生分别为14.1%和7.6%(P=0.083)。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明显提高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是今后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点干预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及饮食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四川省某地区7所学校共1740名中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饮食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总正确回答率为67.5%,知识得分及格率为71.5%,其中小学为68.5%,中学为74.7%。94.9%的中小学生认为好好吃饭对健康重要,27.7%每天食用新鲜水果,20.0%每天摄入乳制品,40.0%经常饮用含糖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生中独生子女(OR=1.864)、母亲高文化程度(OR=4.262)的学生知识及格比例高,中学生中住校生(OR=1.672)知识及格比例高。结论该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较低,饮食态度较好但行为有待加强,应对不同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及家长健康素养,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华社区某校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以及行为情况,为进行学生营养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问卷对大华某中学756名在校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等3方面的调查。结果中学生营养知识贫乏,其主要来源于书籍/杂志和家长,其中来源于书籍/杂志的为30.81%,来源于家长的为22.52%。大部分学生具有端正的营养态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但是也存在不定时定量进食、偏食,常吃零食和油炸食品等不良饮食行为,其中吃零食的占41.85%,油炸食品的占22.34%。结论大华某中学学生营养知识缺乏,且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学校应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营养知识,加强学生的健康营养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学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对合理营养的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以便指导学生正确的饮食行为,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样本进行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93.3%的中学生对了解营养知识的态度积极,营养知识测试最高分为50分(满分),最低分为5分,平均分为42.06分,比较理想;有50%以上的中学生选择食物时最关心的是个人口味和爱好,其次是价格。把既有营养又卫生,有利于健康作为第一考虑的仅有19.1%。结论:本次调查中学生常识性营养知识得分较高,饮食行为较合理,但选择食物的标准欠合理。  相似文献   

8.
学生良好的饮食行为需要正确的引导,营养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资料表明,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为了解大同市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的基本情况,作者在山西省大同市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生关于营养的态度、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为有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8所中小学1747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仅为58.70%,随学段升高知晓率明显提高;学生普遍认为营养知识很重要,对营养知识很感兴趣;有16.00%的学生不是每天吃早餐,学生早餐食物主要有米饭、面包等,蔬菜、水果较少。大部分的学生存在挑食、偏食的行为,37.70%的学生不喜欢吃猪肝,52.00%的学生喜欢吃煎炸食品,吃零食的时间多为"不定时"。近两成的学生喝老火汤不吃汤渣。50.70%小学生每天吃得最多的一餐是晚餐。结论南海区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营养知识比较感兴趣,但是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存在不合理的进餐行为。营养健康教育有必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以培养其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0.
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贵阳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态度及行为(KAP),以便为儿童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0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格率为60%,蔬菜水果、人体所需营养素、儿童肥胖等知识点正确率更低,低于26%。79.6%的家长具有较好的饮食态度,但儿童家长均存在一些不良饮食行为。结论应积极向家长宣传儿童健康所需营养知识和/或进行营养干预,纠正家长错误的饮食态度及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帮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乌鲁木齐市4个区的4所维吾尔族中学学生887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分数为(4.23±1.99)分,男女生的营养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58.8%)和钙元素的良好来源(51.8%)等知识掌握比较好;喜欢喝饮料(59.4%)和吃西式快餐(39.9%)的程度高于喜好吃零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料、奶油甜食食用频率较高,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饮食习惯不太合理,应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开展各项措施,培养中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2.
金坛市小学生膳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江苏省金坛市小学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饮食习惯.方法 选取金坛市2所小学307名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膳食指南相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选择其中1所学校为干预学校,进行相关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另1所学校作为对照,3个月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学校学生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营养知识得分分别为(4.51±2.32)、(9.82±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4,P<0.05);对照学校学生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营养知识得分分别为(5.18±1.98)、(5.86±1.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学校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后的营养知识明显提高,饮食行为趋于合理,听说过膳食指南的学生由15.5%(17/109)提高到84.4%(92/109)(χ2=103.21,P<0.05),每天吃早餐的学生由59.8%(65/109)上升到72.5%(79/109)(χ20=4.01,P=0.045),每周不吃膨化食品的学生由16.5%(18/109)上升到35.7%(39/109)(χ2=10.4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可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饮食理念和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包头市城郊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K-A-P问卷,对包头市城郊41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总分值分别为31.4±13.0、70.9±16.1、51.7±10.4;表明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较低,但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为积极,同时存在某些不良的摄食行为。[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营养宣教工作,以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玉龙县初中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况,为开展营养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问卷的方式,抽取云南玉龙县石鼓镇中学229名学生,调查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情况。结果营养KAP综合评价好、中、差的比例分别为4.37%,68.12%,27.51%,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水平偏低,膳食营养知识正确率为57.35%,一周食物频率和饮食习惯正确率分别为52.26%,54.85%。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当地中学生加强营养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贵州部分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了解贵州省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开展大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贵州省685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学生营养态度良好,营养知识女生优于男生,医科院校学生优于普通院校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营养知识,并且愿意为了健康而改变饮食习惯。结论贵州省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科学,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宜春学院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宜春学院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问卷,对宜春学院医学院386名一~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回答正确率总体上在50%左右,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行为,有27.2%的学生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而且早餐质量较差,早餐品种较单调.另外,每天喝牛奶的学生仅有9.8%,但他们具有良好的接受营养教育的态度,有89.6%学生愿意为了健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92.5%的学生愿意以后更多地关注营养知识.[结论]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不合理,但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好,应加强医学生营养知识教育,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炊事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炊事人员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原南京军区)基层部队的143名炊事人员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炊事人员营养KAP水平较差,及格率为63.5%,优秀率为39.7%;营养态度的及格率及优秀率最高,分别为94.3%及87.6%;饮食行为的及格率及优秀率最低,分别为17.1%及1.9%。饮食行为与营养知识、态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不同特征的炊事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比较,肥胖者知识得分明显高于消瘦/正常者及超重者,初中以上学历者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初中学历者,35岁以上者饮食得分明显高于35岁及以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基层部队炊人事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其营养技能水平,进而有效保障部队官兵的饮食健康。  相似文献   

18.
郑州某高校护理专业学生营养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教育和临床营养护理提供依据及指导。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对郑州某校的52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K)、态度(A)及行为(P)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营养知识及格率为66.9%,营养知识各题回答正确率最低达28.3%;护理专业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营养态度及格率为88.5%;行为评分较差,及格率50%,各题回答正确率最低为11.2%。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三者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探讨适宜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1-6月抽取海南省五指山、白沙、陵水、乐东、昌江5个市县黎、汉族中小学生1 775名,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 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小学、初中组汉族学生营养知识评分比黎族学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学生具有渴求营养知识的良好态度;黎族地区学生常吃早餐、吃鸡蛋、喝生奶的比例分别为60.2%,6.8%和9.5%;黎族地区学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营养知识得分的线性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应在当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中小学生营养相关状况,为有针对性的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5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的5所小学、7所中学1 348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营养行为的调查。结果 低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9.57%(129/1 348),9.72% (131/1 348)、5.27%(71/1 348);仅有57.72%(778/1 348)的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身的体重;营养知识知晓率低,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和饮食营养行为。结论 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