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RT-PCR方法检测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BMP)对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BMP植入Balb/C小鼠肌袋,取材后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检测bBMP在体内对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组VEGF3种亚型的扩增产物的表达皆高于对照组。结论:体内环境下,bBMP可上调VEGF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修复过程中的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苦参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接种S180肉瘤细胞后,随机分成4组,即单纯肿瘤组(对照组),苦参碱组,环磷酰胺组.苦参碱组+环磷酰胺组,连续10日施加处理因素,停药后次日断颈处死小鼠。采用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瘤体内血管数目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内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苦参碱具有明显的抑制S180肉瘤小鼠作用.其抑瘤率为34.7%;免疫组化显示瘤体内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表达均明显低干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论:苦参碱对S180肉瘤小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S180内瘤小鼠血管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VEGF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硫修饰和脂质体包裹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Lewis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表达的效应,减少肺切除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发生的可能性。方法:将经脂质体包裹并部分硫代修饰后的VEGF ASODN,正义寡核苷酸(SODN),错义寡核苷酸(MODN)加入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检测肺癌细胞中VEGF蛋白及VEGF mRNA表达,同时测定各上清液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受抑情况。结果:VEGF ASODN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VEGF蛋白及VEGF mRNA的表达,而且可以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并对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5,10,20μmol/L浓度组的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约为13.77%,48.85%,76.29%。VEGF SODN和VEGF MODN却无此作用。结论:VEGF ASODN抑制肺癌细胞表达VEGF,进而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可以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1)观察哮喘小鼠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2)研究细辛脑干预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细辛脑干预组(C组),每组各8只。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VEGF进行定量分析;Western blot检测VEGF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哮喘组的VEGF在血清和BALF中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辛脑干预组的VEGF含量比哮喘组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哮喘组VEGF表达量相比于对照组升高(P<0.05),细辛脑组小鼠VEGF表达量相对于哮喘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哮喘组大部分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周围VEGF均呈阳性表达,细辛脑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对照组几乎没有。结论 VEGF在哮喘小鼠的肺组织内高度表达,可能参与气道重塑过程,细辛脑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气道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本噻羟脲(齐留通)、塞来昔布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荷瘤小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MP-2的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塞来昔布治疗组和齐留通治疗组及相应的干预组VEGF和MMP-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其各自对照组(P <0.05),两组联合用药组与各单独应用塞来昔布及齐留通组相比VEGF、MMP-2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05).联合用药、单独应用塞来昔布及齐留通3组干预组与各自治疗组相比VEGF、MMP-2的基因表达下降(P <0.05).结论 齐留通与塞来昔布都可以抑制肿瘤组织VEGF与MMP-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齐留通与塞来昔布各自的剂量减半联合应用抑制效果优于单用任意一种全剂量药物;无论联合用药还是单用任意一种药物,其干预组对VEGF、MMP-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均优于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内皮祖细胞(EPC)促血管新生主要因子HIFla、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AT1受体阻滞剂的干预效果.方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VEGF和bFGF存在条件下培养7~8 d得到EPC;随机分对照组、AngⅡ组(10-6mol·L-1),AngⅡ 氯沙坦预处理组.半定量RT-PCR检测EPC内血管紧张素原(ATG)mRNA表达情况;血管紧张素受体AT1、AT2以及HIFla、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脐血EPC表达AT1受体、AT2受体,不表达ATG.外源性AngⅡ作用后,EPC的AT1受体、AT2受体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HIFla、VEGF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用氯沙坦预处理细胞后再用AngⅡ刺激,与单纯AngⅡ刺激组比较,HIFla、VE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RT-PCR结果显示,人脐血来源的EPC不表达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因而不能产生内源性AngⅡ;外源性AngⅡ通过AT1/AT2受体下调EPC的促血管新生主要因子HIFla和VEGF的表达,但详细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后烫伤小鼠创面的变化及其对小鼠创面炎症介导因子VEGF、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烫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其中激光照射组行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烫伤创面,能量密度15J/cm2,对照组采用假照射,能量密度0J/cm2,每天一次,每次15min,连续14d。分别在烫伤后0、1、3、7、14d记录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全层创面组织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VEGF、Caspase-3的基因表达。结果:激光照射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激光照射组VEGF基因表达在烫伤后1d时降低,3d时开始增加(P0.05),7d时达到高峰(P0.01),随后降低,在14d时,VEGF基因表达已低于对照组(P0.05)。激光组1d时Caspase-3基因表达减少(P0.05),3d时Caspase-3基因表达持续降低(P0.01),7d时开始增高(P0.05)。结论: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可以加速烫伤创面愈合,可能与其调节VEGF和Caspase-3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俐  叶俊材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98-479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ll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建立闭合骨折髓内固定动物模型,分活血化瘀汤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在24,48,72h,5,7,14d取骨折区组织,通过RT-PCR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VEGF的表达。结果:VEGF在前24h表达开始增强;实验组24,48,72h VEGF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弱(P&;gt;0.05),5,7,14d活血化瘀汤组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强(P&;lt;0.05);5,7d VEGF表达到峰值(P&;lt;0.01)。结论:骨折早期活血化瘀汤促进VEGF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KD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RT-PCR方法提取KDR胞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区编码基因,构建真核分泌型表达质粒PQE40-KDR,即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KDR,脂质体法转染HUVEC,经G418抗性压力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VEGF结合活性,筛选稳定表达sKDR的HUVEC。RT-PCR检测细胞KDR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和鸡胚尿囊膜(CAM)试验分别测定sKDR对HUVEC增殖及其对CAM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稳定表达sKDR的HUVEC KDR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质粒对照组,细胞增殖水平下降,新生血管数目减少。提示sKDR可抑制KDR刺激的HUVEC增殖,并遏制KDR诱导的CAM血管生成。结论 sKDR具有与KDR结合的生物学功能,KDR有望成为基因抗血管形成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siRNA沉默K562细胞中VEGF的表达,观察其对K562细胞凋亡及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成功构建的携带特异性VEGF 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5-VEGF siRNA)感染K562细胞,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K562/Ad5-VEGF siRNA组)、空载体组(K562/Ad5组)、对照组(K562组).通过RT-PCR法检测细胞内VEGF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组细胞VEGF及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1121±15)pg/ml]低于空载体组[(1290±28)pg/ml]和对照组[(1303±28)pg/ml](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0.26 ± 0.11)较对照组(0.74±0.10)也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 应用RNA干扰沉默K562细胞中VEGF基因表达后,survivin的表达也随之降低,同时细胞凋亡率相应增加.VEGF可诱导K562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可能是survivin基因表达的上游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VE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10在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骨折不同阶段(3,6,12,24,48d)骨痂组织中VEGF基因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结果:VEGF mRNA在骨折后3d开始表达,24d达到高峰,其与B—actin表达量比值在骨折后3,6,12,24,48d分别为0.654-0.22,0.784-0.23,3.814-1.04,5.204-2.15,0.984-0.46,其中12d组、24d组与3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48d组与3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VEGF参与调节骨折愈合的修复并可能在骨愈合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凋亡和c-fos基因的影响及保护机制。方法:将85只同龄Wistar大鼠,采用Auens的weight dropping(WD)法挫伤大鼠T11节段脊髓,于术后0,15min,1,2,4,8,12,24h经蛛网膜下腔导管各注入VEGF溶液15μL(含VEGF20μg),并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照。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脊髓损伤前后发生凋亡的脊髓神经元。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脊髓损伤前后c-fos基因的变化。结果:正常组脊髓前角中未发现凋亡细胞,生理盐水组于伤后2h始出现凋亡神经元。VE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凋亡神经元明显减少(P&;lt;0.01,t=24.25)。c-fos基因表达在正常脊髓组织中呈弱阳性,在生理盐水组中表达明显增加,VEGF组c-fos基因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P&;lt;0.01,t=12.03)。结论: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凋亡增多和c-f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VEG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凋亡和c-fos基因表达,从而保护损伤的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Mizolastine(MIZ)对小鼠肥大细胞(M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作用。方法 分离小鼠MC及IgE的获得、ELISA测定、RT-PCR。 结果 (1) OVA诱导MC对VEGF的释放呈现时间依赖性增长。30min的抗原诱导,MC即可结构性表达VEGF,1h前MC对这些细胞因子的释放缓慢增长,1~4h时间段对VEGF的释放呈现急剧增长现象,峰值在4h,4h后VEGF释放值呈现滞长或逐渐降低,6h后比4h略降。(2)MIZ对IgE依赖方式诱导的小鼠MC VEGF的释放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3) MC结构性表达VEGF mRNA,经抗原诱导后mRNA表达增强明显,经不同浓度MIZ阻断后表达明显降低,呈现浓度依赖的方式。结论 MIZ对体外MC展示很强的抑制其VEGF的表达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关键的促血管形成因子。我们通过观察氨氯吡咪(Amiloride)对K562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内pH值(pHi)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主要试剂RT-PCR检测试剂盒、MTT和氨氯吡咪购自Sigma公司,BCECF-AM荧光染料和尼日利亚菌素(Nigeri-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半定量检测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12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20例正常人骨髓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表明,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标本有2例表达VEGF基因,表达率为28.57%,而12份正常人骨髓标本有10例表达VEGF基因,表达率为83.3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VEGF基因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都显著低于正常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活检组织无1例表达VEGF,而正常人表达率为25%(5/2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活检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正常人(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VEGF在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都有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血管生成减少和造血减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邢邯英  王超  魏聪  张会欣 《临床荟萃》2014,29(12):1382-1384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自发糖尿病KK/Upj-Ay小鼠视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KK/UN-Ay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通心络低(1 g/kg)、中(2 g/kg)、高(4 g/kg)剂量4组,通心络灌胃给药12周.以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VEGF和PEDF的基因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和PED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 mRNA、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PEDF mRNA、蛋白则明显下降(P<0.01);通心络治疗1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PED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通过抑制自发2型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VEGF的表达及提高PEDF的表达来改善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奥沙利铂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沙利铂(L-OHP)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H22小鼠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组4组,5%葡萄糖20 mL/kg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20 mg/kg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0.75 mg/kg和1.5 mg/kg组,腹腔等容积注射给药,连续10 d,第11天处死小鼠,计算瘤重抑制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CD34的表达。结果1.5 mg/kg奥沙利铂组的瘤重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而且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CD34的表达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奥沙利铂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明显,能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小剂量奥沙利铂在体内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血管新生及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or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生理盐水组(MI组)、心肌梗死+DFO组(DFO组).开胸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DFO组和MI组术前24 h分别给予DFO (200 m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TTC染色后检测心梗面积;RT-PCR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肌VEGF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肌微血管密度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DFO组心梗面积明显低于MI组,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高于MI组、Sham组和Nor组.MI组心肌组织VEGF蛋白表达明显比Nor组和Sham组高;DFO组心肌组织VEGF蛋白比MI组表达进一步上调.VEGF mRNA的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DFO可以减少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梗面积,促进缺血区域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与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及曲古菌素(TSA)对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KDR或FLK-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白血病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 分析不同浓度VPA、TSA处理Kasumi-1细胞3 d后VEGF及其受体KDR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RT-PCR检测bFGF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VPA能够下调VEGF mRNA(3 mmol/L时处理组VEGF121 0.034±0.004、VEGF165 0.015±0.001,对照组分别为0.632±0.014、0.526±0.021)、KDRmRNA(3 mmol/L组0.038±0.000对0.258±0.034)及蛋白的表达,下调bFGF mRNA(3 mmol/L组0.086±0.015对0.228±0.017)的表达;TSA对VEGF、KDR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与VPA相似,较高浓度的TSA能够下调bFGF mRNA的表达.结论 HDAC抑制剂可能通过调节血管新生相关因子及受体的表达,阻碍白血病患者的血管新生,从而抑制白血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对白血病细胞裸鼠体内生长和肿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抗 VEGF 发夹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RZ 转染白血病细胞系 K562,G418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抽提基因组 DNA,用 PCR 方法验证核酶基因已转入 K562细胞;荧光定量 PCR 和免疫印迹反应检测白血病细胞中 VEGF mRNA 和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将白血病细胞皮下接种 BALB/c 裸鼠,观察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及生长情况;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抗 VEGF 发夹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pcDNA-RZ 转入白血病细胞系 K562(K562/RZ),G418筛选两周获得阳性克隆,PCR 检测证实核酶基因整合入白血病细胞基因组 DNA;与 K562及 K562/PC 细胞(转染空质粒的 K562细胞)相比,K562/RZ 细胞 VEGF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接种 K562、K562/PC 和 K562/RZ 细胞组小鼠肿瘤终体积分别为(3.21±0.89)cm~3,(3.42±1.01)cm~3,(1.71±0.94)cm~3;肿瘤重量分别为(4.43±0.87)g,(3.96±0.94)g,(2.24±0.56)g;瘤体内 MVD 分别为4.70±1.25,4.67±1.31和1.80±1.55。以上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转导抗 VEGF 发夹状核酶基因能减少白血病细胞中 VEGF 的合成,细胞裸鼠致瘤能力明显减弱,瘤体内血管形成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