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侧支循环代偿方式对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MCA区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患者TCD检查提示的代偿方式分为ACA代偿组(n=45)、ACA+PCA代偿组(n=17)、PCA代偿组(n=12).比较3组侧支循环分级、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功能残疾程度(MRS)评分情况,分析NIHSS评分、MRS评分与梗死体积、侧支循环等级的关系.结果 PCA代偿组患者侧支循环等级主要集中在Ⅰ级,ACA+PCA代偿组以Ⅲ级为多,ACA代偿组以Ⅱ级为主(P< 0.05).PCA代偿组梗死体积为(67.2±19.7)cm3、ACA代偿组为(41.6±9.1) cm3、ACA+PCA代偿组为(21.7±6.2) cm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发病后6个月时,ACA+PCA代偿组NIHSS评分、MRS评分明显低于ACA代偿组,ACA代偿组明显低于PCA代偿组(均P<0.05).NIHSS评分、MRS评分与梗死体积均呈正相关(均P< 0.05),与侧支循环等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侧支循环代偿方式对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ACA+PCA代偿能更有效的改善梗死区血流供给,缩小梗死灶体积,保护神经细胞,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张浩江  罗云  徐运 《江苏医药》2012,38(16):1917-191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患者严重程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合并心房颤动的脑栓塞患者80例,于入院时查血浆Fib,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定义NIHSS评分≥15分为重症脑栓塞,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Fib的危险相关度。入组患者经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后,以腔隙性梗死作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其他亚型Fib的水平相对危险度。结果脑栓塞患者Fib与NIHS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264,P<0.05)。重症脑栓塞与Fib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OR(95%CI)为2.404(1.107-5.222),经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多因素校正后为3.292(1.322-8.200)(P<0.05)。完全前循环梗死组Fib水平是腔隙性梗死组的3.166倍(95%CI为1.259-7.961,P<0.05)。结论血浆Fib水平可一定程度的反映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卒中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05~ 2020-05收治的5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进行连续性随访,记录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4例患者存在有卒中病史,有10例患者存在有心房纤颤病史,有21例患者存在有高血压病史,有23例患者存在于糖尿病病史;所有患者在溶栓前的平均随机血糖水平为(7.23±2.83)mmol/L,所有患者在溶栓前的平均NIHSS评分为(14.83±5.83)分,在溶栓24h后的平均NIHSS评分为(11.02±3.28)分;有15例患者存在CT早期梗死征象,患者发病到给药的平均时间为(204.38±68.34)min,在溶栓治疗后有8例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在溶栓治疗3个月内有5例患者死亡9.26%,3月随访结束后有26例患者48.15%结局良好,有28例51.85%患者死亡或残疾.在单因素分析中,症状性颅内出血、CT早期缺血征象、溶栓前血糖>11.1mmol/L、心房纤颤病史、糖尿病、溶栓时间> 120min、入院时NIHSS评分等都是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发病至溶栓给药时间>120min和有房颤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等都是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7.58,95% CI:1.023 ~ 53.293;OR=0.14,95%CI:0.023 ~0.893;OR=0.59,95%CI:0.043 ~0.993).结论:对于急性卒中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而言,发病至溶栓给药时间、房颤病史、溶栓前NIHSS评分等都是影响其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燕  陆学胜 《安徽医药》2015,(5):943-945
目的:探究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135例,根据NIHSS运动项目评分将患者分为PMD组(n=30)和非PMD组(n=105)。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入院运动项目评分、梗死的具体情况和进展和大脑动脉闭塞情况等。结果因素分析发现,无卒中史、放射冠梗死、梗死层数多、梗死复发、梗死变大、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闭塞的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发生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放射冠梗死(OR=10.433,95%CI=3.005~18.220)、梗死复发(OR=2.846,95%CI=1.499~5.043)、梗死变大(OR=3.235,95%CI =1.804~5.801)、大脑中动脉闭塞(OR=4.627,95%CI=1.673~9.797)是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结论放射冠梗死、梗死复发、梗死变大、大脑中动脉闭塞是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对预测PMD发生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STEMI患者心肌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NSTEMI患者67例,按照Rentrop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侧支循环形成不良(Rentrop 0~1级,n=51)组和侧支循环形成良好(Rentrop 2~3级,n=16)组。对可能影响NSTEMI患者侧支循环的2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和血管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P<0.01),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P<0.01),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的中远端病变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患者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率(P=0.008)、梗死前心绞痛(P=0.002)和Gensini积分(P=0.001)是NSTEMI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出现过梗死前心绞痛且心率慢的NSTEMI患者更易形成侧支循环,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以期为急性脑梗死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氯吡格雷75mg,1次/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第21天检测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结果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1d较治疗前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深穿支梗死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d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3d后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对皮层支梗死及深穿支梗死均有效,而深穿支梗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和近期预后的评价。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通过PWI扫描,根据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将患者分为低灌注组28例和高灌注组32例,比较两组灌注参数和侧支循环建立率,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短期预后。Spearman相关分析rCBV、rCBF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与低灌注组相比,高灌注组rCBV和rCBF显著增加,rTTP和rMTT显著降低(P<0.05)。入院后15d高灌注组侧支循环建立率明显高于低灌注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明显低于低灌注组(均P<0.05)。Spearman相关表明,rCBV与NIHSS评分(r=-0.427;P=0.000)和mRS评分(r=-0.324;P=0.000)呈弱负相关。rCBF与NIHSS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94;P=0.000),与mRS评分呈弱负相关(r=-0.305;P=0.000)。结论 PWI能有效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8.
胡家朝 《黑龙江医药》2023,(5):1074-1077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对侧支循环、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研究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支循环微血管分级、NIHSS评分、ADL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82例经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组(NIHSS评分降低≥4分,25例)和神经功能无改善组(NIHSS评分降低<4分或者增加,57例),并应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影响溶栓早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82例患者平均(63.29±9.82)岁,溶栓前NIHSS平均分为(12.46±7.51)分,发病到用药时间平均(170.48±62.41)min。单因素分析中,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组和无改善两组高血压例数(9例vs.36例,P=0.031)、糖尿病例数(1例vs.18例,P=0.022)、发病到溶栓时间[(145.20±7.81)min vs.(183.30±8.23)min,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只有糖尿病(P=0.044,OR=8.736)和发病到溶栓时间(P=0.038,OR=1.01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发病时间长的患者静脉溶栓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颗粒蛋白前体(PGR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脑梗死病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并接受急诊溶栓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将病人分为出血组(n=30)和未出血组(n=64),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溶栓治疗15 d后PGRN、MMP-9、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GRN、MMP-9及入院时NIHSS评分对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梗死面积、溶栓时间窗、病发前抗凝药物使用、随机血糖值、NIHSS评分、PGRN水平、MMP-9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时间窗>3.5 h、随机血糖值>8 mmol/L、NIHSS评分>12分、PGRN水平>65μg/L、MMP-9≥110 mg/L均是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出血组入院时及溶栓治疗后15 d时PGRN、MMP-9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ROC结果显示:入院时PGRN、MMP-9及NIHSS评分预测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AUC分别为0.819、0.851、0.791,95%CI分别为0.727~0.912、0.752~0.950、0.684~0.898,Cut off值分别为64.905μg/L、106.51 mg/L、11.85分.结论 PGRN、MMP-9及NIHSS评分均是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脑梗死早期检测PGRN、MMP-9及NIHSS评分对预测脑梗死出血转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或狭窄程度大于85%)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脑梗死组),共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65.02±14.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蛋白(a)[LP(a)]水平与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将其分为轻度卒中组(NIHSS评分<5分)、中度卒中组(NIHSS评分5~15分)、严重卒中组(NIHSS评分>15分),均40例,对比3组HbA1c、LP(a)、脑梗死直径、NIHSS评分及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分析HbA1c、LP(a)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直径、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组HbA1c、LP(a)、脑梗死直径、NIHSS评分、MRS评分大小为严重卒中组>中度卒中组>轻度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HbA1c、LP(a)水平与其NIHSS评分、脑梗死直径、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865、0.743、0.725,0.842、0.816、0.736,P<0.05).结论 HbA1c、LP(a)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神经功能及脑梗死程度越严重,其HbA1c、LP(a)水平越高,因此可作为脑卒中预警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予以降低颅内压力、营养神经细胞、抗凝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n=5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剂,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比78.0%,P<0.05);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或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10%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静推,其余90%在1 h内静点完毕,随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 mL;24 h后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用药。观察组50例,在相同方法静脉溶栓后立刻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 d;溶栓24 h后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用药。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90 d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BI)指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未见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用药后14、90 d,对照组、观察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下降,BI指数显著升高(P<0.05);用药后14 d,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未见显著差异;用药后90 d,观察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性高,且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蒋孝宗  张守成  马兰 《安徽医药》2023,27(2):370-374
目的探讨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1(sLOX-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IS)表达及与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20年 6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AIS病人 104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 sLOX-1水平,比较 sLOX-1表达高低与病人临床资料的关系,分析 sLOX-1与 AIS病人静脉溶栓预后和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关系。结果相比于低 sLOX-1表达组,高 sLOX-1表达组病症更加严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显著增大,白细胞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 eGFR)尿酸(UA)显著降低(均 P<0.05);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 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组 sLOX-1表达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18±0.71)比( 1.67±0.5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经过年龄、溶栓时间、 NHISS评分、 eGFR等校正过后, sLOX-1[OR=3.83,95%CI:(1.77,5.12)P=0.007]仍然是行 rt-PA静脉溶栓 AIS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年龄、 NHISS评分、溶栓时间等校正过后, sLOX-1[OR=1.84,9,5%CI:(1.12,2.54)P= 0.020]也仍然是 AIS病人发生脑出血性转化( 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sLOX-1是行 rt-PA静脉溶栓 AIS病人预后立危险因素,也是 AIS病人发生脑 H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现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23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溶栓24 h后采用头颅CT检查.将病人分为出血转化组(n=25)和非出血转化组(n=98).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溶栓前后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发病到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等,明确脑梗死病人行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在性别、烟酒史、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时间等基线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组在发病年龄[(71.64±10.56)岁比(63.85±12.42)岁]、溶栓前NIHSS评分[11(6,14.5)分比7(4,12)分]、溶栓后2 h NIHSS评分[11(3,14.5)分比5(2,9)分],出血转化组均大于非出血组(P<0.05).但是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差值低于非出血组[0(0,2)分比1(0,4)分,P<0.001]、溶栓前收缩压出血转化组较高[(160.88±20.24)mmHg比(150.79±21)mmHg,P=0.033],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大于非出血转化组[(34.88±22.51)mmHg比(24.58±16.56)mmHg,P=0.01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溶栓前后收缩压差值、溶栓前后NIHSS评分变化值是脑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和NIHSS评分变化值均对病人愈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变化值小、溶栓后收缩压变化值大是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龄病人,应充分考虑到病人血压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变化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干预手段、积极预防出血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卒中严重程度及梗死灶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将发病48 h内且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周以上的3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PL-11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反应性,阿司匹林抵抗即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定义为花生四烯酸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AA)大于35%.梗死灶体积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计算软件,卒中严重程度采用NIHSS评分.结果 HPR见于26.6%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组初始NIHSS评分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10 [IQR 4~ 15]比4[IQR 2~6],P<0.001);阿司匹林抵抗组梗死体积显著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5.3 [1.2 ~ 9.6]比1.8[0.8~8.8],P<0.01);多变量中位数回归分析显示HPR增加NIHSS评分中位数6分(95% CI3.68 ~ 8.31,P<0.001),增加DWI梗死体积中位数2.8 cm3(95% CI0.6 ~ 6.2,P< 0.01).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及梗死灶体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指导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汕头市中心医院于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部收治的首次发病的1389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青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年龄在18~49岁青年1200例非脑梗死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探讨青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OR=3.604,95%CI:0.916~15.721)、高血压(OR=12.305,95%CI:2.219~49.709)、糖尿病(OR=3.155,95%CI:0.829~13.081)、TG增高(OR=2.583,95%CI:0.482~9.620)、TC增高(OR=2.795,95%CI:0.718~11.360)、Ldl增高(OR=5.094,95%CI:0.921~26.720)、Hdl降低(OR=5.646,95%CI:1.028~31.860)、吸烟史(OR=4.513,95%CI:0.814~23.509)、饮酒史(OR=3.267,95%CI:0.861~15.708)及房颤(OR=7.330,95%CI:1.421~37.530)为青年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性因素。结论青年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对可控因素的干预,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