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红  丁洁  杨丽亚 《全科护理》2021,19(26):3681-3683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机械通气病人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48例AECOPD机械通气病人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2月)及观察组(2019年3月—2019年5月)各24例,对照组实施早期活动、营养护理、心理干预,观察组在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的24 h内开始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在病人机械通气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用B超监测呼气末膈肌厚度及活动度,通过动脉血气分析病人的氧合指数.结果:两组病人第7天氧合指数、膈肌移动度及呼气末膈肌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ECOPD机械通气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能够延缓膈肌萎缩,增加膈肌的收缩力,改善肺通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共47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天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从机械通气第3天开始直至撤机,追踪随访至出院后30d。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时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失败人数、住院时间、死亡人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膈肌厚度(cm)[(0.21±0.05)vs.(0.16±0.05)]、膈肌移动度(cm)[(1.38±0.37)vs.(1.11±0.48)]、膈肌增厚分数(%)[26(19,32)vs.18.5(10.25,20)]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d)[:10(7,15)vs.13(10.2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撤机失败人数(例)[(7 vs.9)]住院时间(d)[22(15,30)vs.24(17.25,34.25)]、死亡人数(例)(8vs.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体外膈肌起搏,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患者膈肌功能,延缓膈肌功能下降,增加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3.
高频通气是指用低潮气量高频率机械呼吸维持气体交换的方法。它是以气体的高速正压向气道内喷射 ,提高肺泡的氧分压 ,使动脉血氧分压升高 ,从而改善低氧血症[1] 。体外膈肌起搏是一种用于改善肺通气、增加膈肌活动度的新技术 ,膈肌起搏通过体表电极刺激膈神经 ,增加膈肌收缩 ,使膈肌活动幅度增加 ,从而使胸腔容积相应增加[2 ] 。单独使用高频喷射通气可提高氧分压但二氧化碳分压也增加。单独使用膈肌起搏 ,长时间因缺氧可引起膈肌疲劳。由中国广州天河电子产品技术部制造的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器具备高频通气和体外膈肌起搏两种性能 ,是90年代…  相似文献   

4.
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老年慢阻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老年慢阻肺的护理体会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161005)张佩娟,蔺振伟,王海燕体外膈肌起搏是一种用于改善通气,增加膈肌活动度的新技术。我院应用此方法治疗老年慢阻肺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本组3...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腹肌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体外膈肌起搏组(n=18)和联合治疗组(n=18)。3组均接受常规呼吸训练,体外膈肌起搏组增加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和腹肌电刺激治疗,共2周。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吸气压(MIP)和最大呼气压(MEP),超声检测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厚度。结果 对照组3例、体外膈肌起搏组2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治疗后,3组FVC、FEV1、PEF、MIP、MEP和膈肌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t|> 3.366, P <0.01),联合治疗组和体外膈肌起搏组FVC、FEV1、MIP和膈肌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治疗组FVC和FEV1...  相似文献   

6.
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器(HDP)是将DPR膈肌起搏呼吸仪之技术,移植至高频喷射通气(HFJV)中,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处理,把HFJV和体外膈肌起搏(EDP)新技术的优点融为一体。HDP系综合性多功能  相似文献   

7.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体外膈肌起搏长程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华  方宗君  蒋浩明 《临床荟萃》1999,14(10):439-441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长期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肌功能疗效。方法30例COPD缓解期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2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然后分为家庭继续治疗组和停止治疗组各15例,每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或停止治疗6周及16周分别测定口腔最大吸气压,负荷呼吸时间、膈肌移动度和6分钟行走距离。  相似文献   

8.
徐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45-28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体外膈肌起搏采用超低频电刺激来刺激COPD患者的膈神经,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对15例COPD患者实施了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订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探讨其对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VID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制订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便利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入住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病区的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共干预5 d。比较两组干预后VIDD发生率、膈肌厚度分数、膈肌位移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 共纳入74例患者,脱落10例,最终纳入64例,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32例。干预后,试验组VIDD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膈肌厚度分数、膈肌位移大于对照组,PaO2、K+高于对照组(两组K+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能降低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VIDD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其膈肌与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婷  张会杰  陈玉格 《全科护理》2023,(13):1779-1782
目的:探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干预的效果及对病人膈肌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支持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临床疗效、膈肌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干预3周末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周末观察组病人气道阻力、呼吸压力、气道峰压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病人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呼吸力学相关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EDP)联合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骨骼肌功能的影响,以及膈肌功能变化与外周骨骼肌功能、活动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7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临床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肺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肺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EDP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膈肌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肱二头肌厚度(BRT)、股四头肌厚度(QMT)、医学研究理事会量表(MRC-score)、莫顿活动指数(DEMMI),机械通气(MV)和ICU入住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DE、DTF、BRT、QMT、MRC、DEMMI均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E、DTF、BRT、QMT、MRC、DEMMI均升高(P<0.05),MV和ICU入住天数均降低(P<0.05)。DE、DTF的提高与BRT、QMT、DEMMI的提高成正相关(P<0.01)。结论:体外膈肌起搏联合肺康复能够通过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外周骨骼肌功能,间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活动能力,缩短机械通气和ICU入住时间,且膈肌运动和收缩力的提高可明显改善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厚度和DEMMI。  相似文献   

12.
李磊  李静  喻鹏铭  何成奇 《中国康复》2019,34(6):299-302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膈肌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ICU获得性衰弱患者6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观察组A 21例、观察组B 2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早期心肺康复,常规治疗+早期心肺康复+体外膈肌起搏。在2周后进行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最大吸气压(MIP)、Barthel指数、ICU住院时间测量,并记录。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膈肌活动度、MIP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膈肌活动度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示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A无统计学差异(P=0.362),观察组B分别与对照组及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P: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1);膈肌厚度及Barthel指数比较: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1);ICU住院时间:观察组B观察组A对照组(P0.01)。结论:体外膈肌起搏能够有效增加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膈肌肌力和耐力,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膈肌起搏治疗顾固性呃逆35例报告宁乡县中医院刘寿良笔者1989年以来,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顾固性呃逆病人3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8岁,平均626岁。呃逆持续1~15天24例,16~30天11...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体外膈肌起搏采用超低频电刺激来刺激COPD患者的膈神经,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对15例COPD患者实施了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体外膈肌起搏促进慢阻肺病人的排痰是一种新方法.笔者介绍了治疗方法,提出治疗前应做好心理护理,以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与抗拒心理;治疗期间应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并指导掌握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及缩唇呼吸以提高疗效;治疗后的咳嗽排痰护理,介绍排痰量的观察及效果判断标准.100例慢阻肺病人在常规抗炎祛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促进排痰,患者咳嗽力量增强、排痰量增加、胸闷气促减轻、活动耐力提高.排痰量在膈肌起搏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肺心病患者应用高频通气膈肌起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老年肺心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对3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 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老年肺心病患者经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康复治疗后,PaO2增高,肺功能改善,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是老年肺心病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体表电刺激膈神经起搏膈肌装置的设计基础,系统结构以及临床康复治疗慢性通气功能不全的呼吸衰竭疾病的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EDP-Ⅱ型体外膈肌起搏器是通过体表电极传入特定的电脉冲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有规律地收缩,从而达到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它具有同步起搏方式。要求首先将两对刺激极板固定在指定位置上,然后将同步探极插头插入起搏器上的同步孔,带有热敏电阻的  相似文献   

19.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观察(附60例报告)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湘,楼忠明,林美姣,赵云娟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diaphragmpacemaker,EDP)最近年国内新发展起来的用于改善肺通气量的新技术[1],系非创伤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3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分二组治疗,Ⅰ组常规治疗组,Ⅱ组常规治疗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前后观察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肺功能等,发现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提示体外膈肌起搏对COPD病人呼吸肌的恢复及肺功能改善有很好的效果,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可作为呼吸肌疲劳恢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