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在3.0T磁共振上,分析评价自由呼吸背景抑制弥散序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T1WI、频率饱和脂肪抑制T2WI、MRCP、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三维LAVE平扫,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术前行常规T1WI、频率饱和脂肪抑制T2WI、MRCP、DWI、三维LAVE及增强三维LAVA扫描,DWI序列基于SE-EPI序列及b值为0和600s/mm2,应用自由呼吸背景抑制技术,统计学比较分析正常胰腺、胰腺癌、邻近胰腺及远端炎症区的ADC值。结果:不同组织的ADC值从低到高依次为胰腺癌、正常胰腺、远端炎症及邻近胰腺组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值为17.936,P值为0.0003,两两比较分析显示胰腺癌分别与正常胰腺、邻近胰腺及远端炎症的ADC值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591、0.000347及0.00211。结论:在3.0T磁共振上,自由呼吸背景抑制DWI序列有助于病灶筛查,其ADC值能够较好的反映胰腺癌、正常胰腺、邻近胰腺及远端炎症的组织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在3.0T磁共振非脂肪抑制憋气DWl序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与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在3.0T磁共振上,术前行基于SE-EPI的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b值为0和600s/mm2,统计学比较分析正常胰腺、胰腺癌及远端炎症区的ADC值.结果:不同组织的ADC值从低到高依次为胰腺癌、正常胰腺、远端炎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值为18.716,P值为0.0004,两两比较分析显示胰腺癌分别与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ADC值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483及0.00191.结论:在3.0T磁共振上,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有助于病灶筛查,其ADC值能够较好的反映胰腺癌、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组织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正常胰腺在3.0T MR不同DWI序列上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方法:在3.0T MR上,对30例正常志愿者行基于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的不同DWI扫描(b值为0和600s/mm2),包括X、Y、Z三轴扩散梯度憋气DWI(BH600ALL)、Z轴扩散梯度憋气DWI(BH600SI)、呼吸门控DWI(TRIG600ALL)、呼吸门控反转恢复脂肪抑制DWI(TRIG600ALL+BS)及自由呼吸反转恢复脂肪抑制DWI(FB600ALL+BS),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分析不同DWI序列中正常胰腺及胰腺不同部位的ADC值。结果:正常胰腺在BH600ALL、BH600SI、TRIG600ALL、TRIG600ALL+BS和FB600ALL+BS 5个DWI序列中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864,P<0.001),胰腺ADC值在FB600ALL+BS序列上最高,BH600SI序列上最低;各序列胰腺不同部位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胰头的ADC值最低,且与胰尾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常胰腺在3.0T MR不同DWI序列的ADC值不同,且在胰腺不同部位呈现不均衡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胰腺癌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共32例。DWI选用b值分别为50、400、700s/mm^2,分别测量胰腺癌组织、癌周胰腺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的ADC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测量胰腺癌组织在T2WI,DWI(b=400s/mm^2)及磁共振增强扫描图像中病灶最大直径,并进行分析。结果:3组b值所测得ADC值统计结果示胰腺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癌周胰腺组织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与癌周胰腺组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织在T2WI,DWI(b=400s/mm^2)及动态增强图像中最大直径测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WI可以较清楚地显示胰腺癌病灶,b值为400s/mm^2时图像效果最佳,与ADC值测定共同分析对胰腺癌病灶的检出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3.0 T MRI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MRI检查不同脉冲序列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7例临床怀疑胰腺病变的病人应用3.0 T MR设备进行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双回波T1WI(同相位与反相位成像)、脂肪抑制T1WI(T1WI+FS)、脂肪抑制T2WI (T2WI+FS)、磁共振胆胰管水成像(MRCP)、快速多层面扰相梯度回波(FSPGR)动态增强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析不同脉冲序列的MRI所见。结果 正常胰腺15例,急性胰腺炎27例,慢性胰腺炎30例,胰腺癌15例。T1WI+FS显示胰腺形态与信号最佳,正常胰腺呈稍高信号。在双回波T1WI上,胰腺与周围组织对比度降低。胰腺病变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50例,T2WI+FS显示胰周渗出性病变34例。MRCP显示胰管扩张35例,胆管扩张20例,双管征9例。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动态增强显示胰腺癌13例,肿块在动脉期表现为相对低信号,延迟期轻度强化,周围血管受侵2例。结论 合理应用MR扫描序列有助于提高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21例胰腺小肿块病灶患者(胰腺癌13例,胰腺炎8例)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上腹部常规MRI扫描、三维容积插值屏气检查(3D VIBE)及DWI扫描,DWI基于SE-EPI序列,b值为50,800s/mm2。比较三组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胰腺癌、胰腺炎标准化ADC(病灶ADC值/周围胰腺ADC值)。结果: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胰腺、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和小胰腺癌。不同组织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50,P<0.001);胰腺炎、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的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和小胰腺癌的标准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DWI序列有利于小胰腺癌(1A期)的早期发现,ADC值和标准ADC值均有助于鉴别小胰腺癌(1A期)和小肿块型局灶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确诊的27例胰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胰腺癌3.0T MR影像学特点。结果 MR直接征象T1WI呈低信号22例,等信号2例,T2WI稍高信号21例,等信号6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呈相对低信号,门静脉期、平衡期病灶中心低信号,边缘强化不规则,程度不等,延迟扫描图像与平衡期相似;肝内外胆管扩张者16例,远端胰管不同程度扩张9例。ADC平均值正常胰腺组织与胰腺癌、瘤周组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胰腺癌与瘤周组织ADC平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WI可清晰显示胰腺癌病灶,对直径2.0cm的小病灶显示较好,结合定量分析ADC值可区分肿瘤与正常胰腺组织,对胰腺癌早期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水成像技术结合薄层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胰胆道梗阻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及薄层T2WI、DWI对36例患者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及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技术后处理。结果水成像及薄层T2WI、DWI定位诊断率达100%,定性诊断率达88.6%,此技术可清晰显示胰胆管的形态,显示各种胰胆道疾病的异常改变,诊断正确性高。结论对胰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患者进行MRCP结合薄层T2WI、DWI扫描,诊断胰胆管梗阻的原因更为准确,可以作为常规检查序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姚秀忠  曾蒙苏  孙非  王鹤  饶圣祥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2010,25(10):1153-1156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1H-MRS探查胰头癌及正常胰腺的代谢特征。方法:在3.0T磁共振上,平均年龄匹配的28个正常志愿者的胰头与25个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癌进行呼吸门控1H-MRS检查,单体素定位通过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呼吸门控T2WI成像完成。所有波谱资料应用SAGE软件后处理。位于4.7ppm的非水抑制的内参水作为参照物进行其它代谢物的相对定量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正常胰腺与胰腺癌的不同代谢物峰下面积之比。结果:在正常胰头及胰头癌的1H-MRS谱线上,主要观察到4个波峰:位于5.4~5.6ppm的脂肪酸峰、位于4.7ppm的残余水峰、位于3.2ppm的胆碱代谢产物峰,以及位于1.3ppm的(次)甲基脂类代谢物。正常胰腺的脂水峰下面积比(6.754×10-3±0.007)与胆碱内参水峰下面积比(1.897×10-3±0.002)统计学上高于胰腺癌[(3.162×10-3±0.004),P=0.039;(0.544×10-3±0.001),Pp=0.000013)];正常胰腺的脂肪酸与脂类代谢物峰下面积比(40.349×10-3±0.057)统计学上小于胰腺癌[(102.904×10-3±0.140),P=0.028)];正常胰腺与胰腺癌的脂肪酸与内参水峰下面积比及胆碱与脂肪峰下面积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3.0T磁共振上,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的脂水比及胆碱内参水比较小,而脂肪酸与脂肪之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胰腺MRI:技术及诊断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不同序列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胰腺检查包括 5 0例正常胰腺及 3 4例临床怀疑有病变的胰腺 ,其中包括 15例胰腺癌 ,2例胰岛细胞瘤 ,1例粘液性囊腺瘤 ,4例胰周肿瘤 ,12例胰腺炎。MR扫描序列包括常规SET1WI ;FSET2 WI ;增强前、后的脂肪抑制T1WI和GRE。结果 :3 4例异常胰腺中的 2 7例 ,增强前、后T1WI脂肪抑制像提供了最好的诊断信息 ,其次为增强后立即扫描的GRE像。未增强的GRE像极好地显示了急性胰腺炎的特征 ,SET2 WI像对胰岛细胞瘤及胰腺癌的肝转移显示较为敏感。结论 :增强前、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及动态增强的GER序列 ,应为胰腺MRI的标准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