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其依从性。方法:将7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硝苯地平缓释片组(I组),每日服用10-30mg,每日2次,氨氯地平(II组),每日服用5-10mg,每日1次,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个人问卷调查,结果:硝苯地平缓释片组和氨氯地平组分别使舒张压降低15.7mmHg和15.2mm Hg,漏服24小时以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明显上升,而氨氯地平组舒张压仅轻度上升,临床血压仍低于140/90mm Hg,两组降压效果无差异,但在漏服药物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副作用大致相同,问卷调查显示,两组对药物的疗效满意度均达到75%以上,但愿意长期用此药物维持治疗者,硝苯地平缓释片组36例(78.3%),氨氯地平组仅9例(27.3%),结论:硝苯地平片和氨氯地平均可有效地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疗效安全可靠,在漏服24小时以后,氨氯地平仍能使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但氨氯地平价格昂贵,大部分患者难以承担,故其依从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张静  陈岩  高传玉 《临床医学》2002,22(9):42-43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6例,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服药2周后来这标准者,则增至160mg每日1次,共治疗4周。于服药前及服药后每1周分别测偶测血压及心率。结果:缬沙坦治疗4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69.6%,其中显效48.2%,有效2l.4%,而心率在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口服,能有效的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胡兵  叶国成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0):884-885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服用吲达帕胺2.5-5.0mg,每日一次,记录服药前及服药后第4、8周血压变化,结果:服药后第4周有效率86.2%,第8周后有效率达90%以上,治疗前后血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肝 肾功能,尿酸无明显变化。结论:吲达帕胺对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6月0-2006年6月我院心血管门诊中264饲琢发性高血压经过2周药物清洗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0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 1次/d,晨服,治疗2周末如束达标加用氨氯地平5mg,继续服用,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25mg1次/d,晨服,2周末如为达标,加用氨氯地平5mg,继续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肝肾功、血糖、血钾、心电图。结果: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10%/75%),并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氨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Levamlodipine Besylate)降压疗效及对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86例轻中度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疗程34周。治疗期间监测血压,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彩超测量LVH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A/E值明显下降。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并能使高血压所致的左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1例1~2级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实验方法。所有患者停药2周后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5mg1次/d)、氢氯噻嗪(12.5mg1次/d)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显效3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2%。前后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配伍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服药方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联合治疗1、2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副作用及其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0例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级高血压患者单用依那普利5~10mg,每日2次,2级高血压患者单用依那普利10~20mg,每日2次。第2组:1级高血压患者给依那普利5mg加尼群地平5mg,每日2次,2级高血压患者给依那普利10mg加尼群地平5mg,每日2次。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测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结果: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联合降压的总有效率(94.0%),较单独用依那普利的总有效率(7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明显减少,且对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尼群地平联合治疗1、2级高血压较单用依那普利更有效,副作用少,对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东堂 《临床医学》2006,26(2):72-73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降低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132例高血压患者,每天1次口服施慧达2.5mg,服药2、4、6、8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压、心率。结果 132例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降幅分别为22.5mm Hg、14.7mm Hg,服药8周后与服药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降压总有效率为88.6%。心率较基线时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与两药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一2009年12月人选268例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少数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选者在用药前停用其他降压药1周。A组:左旋氨氯地平2.5~5.0mg,每日1次;B组:替米沙坦40mg,每日1次;C组: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日早上1次,替米沙坦20~40mg,每日晚上1次。治疗4~6周血压平稳,连续观察3个月,每日监测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89例,平均年龄(61±8)岁,总有效率67.4%;B组89例,平均年龄(60±7)岁,总有效率60.6%;C组90例,平均年龄(59±9)岁,总有效率80%。3组相比,C组总有效率高,副作用少。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口服氨氯地平5 mg/d,晨起顿服,实验组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12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12周后实验组血压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辅以生活方式干预对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5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人组本研究,应用卡维地洛治疗6月。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2周后根据舒张压情况可将卡维地洛剂量调整至20mg,30mg和40mg。结果:25名病例全部完成随访,总有效率为76.0%。副作用轻微,包括头晕4人、乏力2人、恶心2人,与基线相比血脂和血糖无显著变化。结论:卡维地洛为新型α、β阻滞剂,从我们的临床研究中可见,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过程中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病人能很好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国产L-门东氨酸氨氯地平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并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络活喜 )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加以比较。方法 3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坐位舒张压95~114mmHg坐位收缩压<180mmHg)患者随机分组给予L-门东氨酸氨氯地平片16例(观察组 )和络活喜16例 (对照组)。患者先进行为期两周的清洗期观察 ,然后分别给予L-门东氨酸氨氯地平片或络活喜片每日5mg,两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第三周起改为每日10mg,总计6周。每周随访1次。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坐位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的幅度分别为(19.8±11.3)mmHg,总有效率87.5% ,对照组下降(23.6±13.7)mmHg,总有效率87.5%。两组患者服药前后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常规、心电图、心率、心律等无明显变化。结论 L-门东氨酸氨氯地平片 ,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荣耀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41-1142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60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证实血肿量均大于30mL,对该组病人进行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溶栓等治疗。结果:未昏迷病人76例,术后1周内偏瘫症状明显改善48例(63.2%),2周内完全恢复21例(27.6%)。昏迷533例,血肿量30—60mL者186例,术后1周内清醒136例(73.1%),1—2周清醒45例(24.2%),死亡5例(2.7%);血肿量60—80mL者221例,术后1周内清醒60(27.1%),1—2周清醒93例(42.1%),2周后清醒22例(10.0%),植物生存或死亡33例(14.9%),中途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13例(5.9%);血肿量80mL以上者126例,术后1周内清醒7例(5.6%),1。2周清醒13例(10.3%),2周以上清醒21例(16.7%),植物生存或死亡63例(50.0%),放弃治疗22例(17.5%)。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与出血量、年龄、高血压时间、手术时机等密切相关。该方法简单、快捷,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坎地沙坦酯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组和依那普利组,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经过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坎地沙坦酯8mg/d或依那普利10mg/d。4周后若达到预期降压效果,则继续原剂量服药至8周。如降压效果不理想,加用氢氯噻嗪片(每次12.5mg,每日1次),继续服药4周。观察所有入选患者8周内的血压、不良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坎地沙坦酯组收缩压下降20.2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下降13.9mmHg;依那普利组收缩压下降19.6mmHg,舒张压下降13.8mmHg。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评价国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40例),口服2.5 ̄5.0mg/d和氨氯地平组(40例),口服5 ̄10mg/d。观察5周,每周1次上午延迟1 ̄4h用药并测谷值坐位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5周末左旋氨氯地平组与氨氯地平组治疗有效反应率分别为88%和84%,两组平均谷值坐位舒张压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和1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左旋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程度更轻微。结论国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相近,但不良反应程度更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药两周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及氢氯噻嗪12.5mg/d)。单药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每组28例,疗程8周。在治疗第1、2、4、8周末记录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7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能有效控制血压,用药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是值得临床推广的联合降压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长效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 ,将 4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左旋氨氯地平组 (2 4例 )口服 2 .5~ 5mg/d ,氯沙坦组 (1 7例 )口服 50~ 1 0 0mg/d ,观察 8周。结果用药 4周后治疗效果即已达到有效 ,至 8周末试验组偶测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1 7.9± 7.3)mmHg、(1 6 .0± 3 .4)mmHg,动态血压显示试验组 2 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 (2 4 .4± 40 .4)mmHg、(1 7.33± 2 7.7)mmHg。治疗前后比较 ,试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血压负荷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试验组的显效率为 85 .8% ,总有效率为 1 0 0 %。试验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无明显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现。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不良反应少 ,与氯沙坦相似 ,但降压效果更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男51例,女46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33例)、苯那普利组(30例)及两药联合治疗组(34例)。在24周的观察期内,患者根据接受的药物剂量分为3个阶段进行。前8周,苯那普利组1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2.5 mg;联合组苯那普利10 mg 左旋氨氯地平2.5 mg,若尿蛋白能控制,则维持治疗,不能控制者进入第2阶段治疗。在第2个8周内,给予患者加倍剂量:苯那普利组2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5 mg;联合组苯那普利20 mg 左旋氨氯地平2.5 mg或苯那普利10 mg 左旋氨氯地平5 mg,尿蛋白仍不能控制者进入第3阶段治疗。最后8周内,给予再次加倍至每日苯那普利组4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10 mg;联合组苯那普利20 mg 左旋氨氯地平5 mg。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P均<0.01),并可减少24 h尿蛋白排出(P<0.05)。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减少24 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并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莹莹  王浩 《新医学》2010,41(7):448-451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氢氯噻嗪三种不同类型降压药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135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替米沙坦组(40mg/d,n=48)、氨氯地平组(5mg/d,n=45)、氢氯噻嗪组(12.5mg/d,n=42),治疗4周后,如血压仍高于140/90mmHg(1mmHg=0.133kPa),剂量加倍,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及氢氯噻嗪组血压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各组间的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baPWV均明显下降(P〈0.05),而氢氯噻嗪组治疗前后ba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及氨氯地平均能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酌动脓掸性日此种作用部分涯千茸隆压以外的颜.制.  相似文献   

20.
陈伯钧  丁邦晗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97-1200
目的:观察络德(国产卡维地洛片)的降压疗效。方法:服用安慰剂2周后口服络德20-40mg,每日分两次服用,总疗程4周,共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结果:治疗4周后血压下降显著,总有效率为88.6%,其中显效率69.7%,有效率18.9%。动态血压监测表明,络德对白天的血压降压作用较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与对照药美托洛尔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对心率影响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络德是一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疗高血压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