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加味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EPO治疗,治疗组加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卡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外周血中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量提高,KP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联合EPO能明显改善癌性贫血,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味人参养荣丸对维持性血透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全部患者均每周透析8~12 h,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每次2片,每日3次,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每次4000 IU,每周1~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加味人参养荣丸治疗,每次20粒,每日3次,每个月为一个疗程,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后进行病情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在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血清铁、不饱和铁结合力、铁蛋白、铁调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人参养荣丸可以显著降低肾性贫血患者铁调素水平,改善肾性贫血及微炎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U/kg;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2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静脉用蔗糖铁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有缺铁的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蔗糖铁治疗,将蔗糖铁100mg透析结束时缓慢滴入,2次/周,直至完成补铁总量。联合EPO治疗,3000IU/次,3次/周,于血液透析结束时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红蛋白上升情况调整用量,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铁、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蔗糖铁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铁、转铁蛋白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治疗,其血红蛋白、铁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上升幅度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作为肾性贫血患者长期补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焕  袁捷  程小红 《河南中医》2014,(3):549-550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肾衰竭(CKD4、5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次3000IU,每周2次,待血细胞比容(H)上升至30%后减量至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免煎剂:黄芪(10g)2包、当归(10g)2包,冲服,每次200mL,2次/日,治疗周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50U/kg;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2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可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川芎、水蛭、丹参、三七)水煎服,1 d l剂,分2次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在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1);治疗后,治疗组血内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中药(从肾补血汤)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与单纯应用rHuEPO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CKD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中药从肾补血汤,每日1剂;联合rHuEPO,剂量为80~120 u·Kg-1·周-1,每周分2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纯应用rHuEPO,剂量为80~120 u·Kg-1·周-1,每周分2次皮下注射.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贫血指标的改善情况、铁指标的变化、肝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贫血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略高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升高,血尿素氮、肌酐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从肾补血汤)联合rHuEPO治疗CKD 4~5期脾肾两虚型患者的肾性贫血较单纯应用rHuEPO疗效更好,且能明显降低毒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使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情况下,比较静脉用铁剂蔗糖铁(铁泰)、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速力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静脉组患者于透析时使用100 mg蔗糖铁,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口服组患者服用琥珀酸亚铁200 mg,3次/d,共12周。2组患者均使用EPO治疗,剂量为每周120~150 IU/kg。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平均EPO用量无差异,治疗后2组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静脉组Hb上升幅度、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UN、SCr、AST、ALP、ALB和CRP等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蔗糖铁是一种比琥珀酸亚铁更有效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肾活络补血方治疗脾肾阳虚、血虚夹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7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结合促红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肾活络补血方进行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并根据中医症状评分评估2组疗效;同时测定2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8.58±1.77)分、(14.10±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Hb、RBC、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温肾活络补血方可有效改善脾肾阳虚、血虚夹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症状及贫血情况,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中药(从肾补血汤)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与单纯应用rHuEPO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CKD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中药从肾补血汤,每日1剂;联合rHuEPO,剂量为80-120 u.Kg^-1.周^-1,每周分2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单纯应用rHuEPO,剂量为80-120 u.Kg^-1.周^-1,每周分2次皮下注射。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贫血指标的改善情况、铁指标的变化、肝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贫血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略高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白蛋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升高,血尿素氮、肌酐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从肾补血汤)联合rHuEPO治疗CKD 4-5期脾肾两虚型患者的肾性贫血较单纯应用rHuEPO疗效更好,且能明显降低毒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78-81
目的探究益肾补脾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来该院诊断并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补脾法为原则的中药汤剂,1剂/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红细胞压积(Hct)血象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人核转录因子(NF-kB)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微炎症指标、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Hb、Hct、SI及TSAT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经治疗,两组患者IL-6、IL-8、NF-kB及CRP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各项指标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经治疗,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均升高(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25/38)低于治疗组92.11%(35/38)(P0.05)。结论益肾补脾法为指导原则的中药煎剂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益肾补脾、调和气血之功效,改善肾性贫血临床症状、肾功能相关指标及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肾宁心汤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5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微炎症状态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4例5期2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OBERS-3000血液透析机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液为碳酸氢盐,4~4.5 h/次,3次/周,血流量为250~300 mL/min。患者透析期间饮食保证低盐优质蛋白,每周皮下注射r-HuEPO 300 IU/kg,给予叶酸、铁剂等纠正贫血,同时控制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肾宁心汤(药物组成:熟地黄、甘草片、枸杞子、山萸肉、郁金、龙骨、山药、合欢皮、白芍、黄柏、知母、五味子),水煎,1 d 1剂,分早晚温服。两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MICROS 60 OT血液分析仪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对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G3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监测对比L2~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味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大柴胡汤加味,每日1剂,浓煎100 mL,早晚餐后分2次口服。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麻仁润肠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肌肉痉挛发生率及Kt/V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6.67%(20/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增多、蹲厕时间减少(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每周排便次数、蹲厕时间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Kt/V明显提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Kt/V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味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症状,改善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40例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乳酸亚铁片、叶酸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药物治疗。结果:用药4周后观察纠正肾性贫血总疗效,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当归补血汤联合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生血将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8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按100-120U/(kg·周)皮下注射,每周2次,治疗组联合口服生血宁片1g,每天3次,对照组联合口服富马酸亚铁片0.4g,每天3次,持续治疗观察8周。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fs)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完成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Hb、Hct、SF、Tfs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Hb、HCT有显著提高(P0.05),SF、Tfs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较富马酸亚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疗效有一定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  相似文献   

17.
赵立昌 《河南中医》2014,(10):2049-2049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气血两虚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速力菲、叶酸、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RBC、HB、HCT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肾性贫血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当归补血汤加味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治疗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清蛋白排泄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采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的各项血脂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2%)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血脂的各项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重组人促红素联合多糖铁治疗血液透析后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收治的110例血液透析后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重组人促红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促红素联合多糖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27.27%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后肾性贫血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重组人促红素联合多糖铁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指标,联合用药方案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肾性贫血(RA)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38例。对照组给予透析及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Hb、Hct、SF、TS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OD高于治疗前(P<0.05),MDA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MD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百令胶囊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可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并改善患者造血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