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中益气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义 《河南中医》2007,27(10):70-70
补中益气汤乃李东垣《脾胃论》之经典名方,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治疗内科杂病每能获效,兹举例如次.  相似文献   

2.
赵俐 《广西中医药》2005,28(4):31-32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名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所致的诸多病症。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该方应用广泛,证属气虚气陷者,辨证使然,每获奇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内科杂病证治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义 《河北中医》2002,24(8):595-596
补中益气汤乃李东垣<脾胃论>之经典名方,以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组成,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此方治疗内科杂病每能获效,兹举例如次.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源于金元名医李东垣之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是以甘温为主的培中举陷之名方。临床以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为辨证要点,根椐异病同治的原则,应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肛肠科多种病症,每获良效。兹举验案三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临床治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汝成 《河南中医》2004,24(2):69-69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名方。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辨证论治多种疾病,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方由黄芪15~20g,炙甘草5g,人参10g,当归10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白术10g,8味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为补气升阳之代表方。近年来,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肛肠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保元汤溯源     
补气名方保元汤,由人参、黄芪、肉桂、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其益气补虚培元,肺脾肾并补的组方法度,涵括了中医补气之要,实属一补气之经典方剂。《张氏医通·祖剂》将此方列为补气类诸方之首,治虚扶弱名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等,均列于该方之下,堪称一方加减出入,总括补气诸法。但是,目前对保元汤源流发展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即从文献角度对该方进行溯源,旨在促进保元汤的理论研究,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此外,这对于进一步探讨补气类方剂的用药规律和组方技巧,以及研制新方等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为中医十大经典名方之一,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证。笔者将补中益气汤在妇科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补中益气汤在妇科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等各个方面多有应用。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甘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为补中益气之代表方.近年来,笔者临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补中益气汤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系李东垣《脾胃论》名方,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屡获奇效。现举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向东 《陕西中医》2009,30(5):612-612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主,根据病情巧妙配伍,灵活加减,拓展了补中益气汤的使用范围,收到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乃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一则名方,笔者通过临床辨证,以补中益气为治疗的立足点,治疗诸多疑难杂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特举隅探讨。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是治疗脾胃病的经典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等症。徐慧媛教授防治疾病多从后天之脾入手,而补中益气汤恰依后天之脾功能而立,故而被徐慧媛教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拓宽了补中益气汤的应用范围,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列举徐慧媛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之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4.
《医宗必读》是李中梓的代表作,是其一生学验的结晶。本文分析《医宗必读》中李中梓应用升阳益脾治法的三则医案,其中以大半夏汤扶脾补气升阳治疗呕吐,以升阳散火汤、补中益气汤举陷升阳、益气健脾治疗肠癖,以升阳除湿汤加人参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疗飧泄。体现了李中梓运用升阳益脾方法,以强后天之本,以实化源之根,以使疾病速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体会益阳县中医院(413002)贺罗生主题词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方。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甘温除热之功。主治因气虚发热,中气下陷所致的多种病证。笔者曾运用本方治疗不寐、心悸、石淋、月经过多等而获奇功。兹择...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临证加减治疗耳鸣、恶露不绝、口疮等,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丁晓宏 《新中医》2003,35(6):51-51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炙甘草组成,是补气升阳之名方,主治脾虚气弱,清阳不升,气虚发热诸证。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疗效卓著,现举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为临床常用方,出自《脾胃论》,是李果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方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及气虚发热等证。笔者运用此方治疗相关杂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的"异病同治"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 《江西中医药》2007,38(6):60-60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金代名医李东垣所创立的升阳补气的名方,该方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八味药组成.本方升举阳气,补中固卫.劳倦得之,寒热自除;脾虚得之,气陷自举.笔者遵循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一些临床疾病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首载于《脾胃论》。由炙甘草、当归、黄芪、人参、白术、陈皮、柴胡、升麻组成。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升阳举陷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引起的各种疾病。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综上方之意,运用该方加减治疗气虚病证,疗效满意。现择其5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