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初始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初治AL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率、感染率、呕吐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AL患者初始化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双敏 《妇幼护理》2022,2(18):4266-426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中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32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KPS)、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服务理念运用于白血病患者护理中,能提高白血病化疗后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常规口腔护理、常规口腔护理+蒙脱石散含漱护理用于预防白血病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17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1次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病人98例,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取0.05%氯己定漱口液漱口,观察组采取0.05%氯己定漱口液漱口+蒙脱石散含漱。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后口腔黏膜分度、疼痛、影响进食程度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化疗后口腔黏膜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进食的影响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常规口腔护理+蒙脱石散含漱护理对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患儿进行干预,能够降低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患儿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有利于减轻甲氨蝶呤化疗患儿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俞海燕 《妇幼护理》2022,2(18):4212-4214
目的 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儿童白血病化疗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40例儿童白血病化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化疗依从性以及化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白血病化疗患儿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改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化疗依从性,降低化疗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引导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PICC置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IMB引导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MB引导预见性护理干预对PICC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PICC置管的白血病化疗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化疗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治疗时间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86例,根据患儿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家属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家属检查中SAS评分较检查前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检查中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家属心理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a 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肺功能,促进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临床指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肢体抖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识别及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2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用四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危重护理、病区环境、护理文书书写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912-2914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减少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将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腹股沟疝患者的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联合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将126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传统开放手术内固定。比较两组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arris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预见性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窒息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神经发育状况、家长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可在新生儿窒息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艳辉  蔡盈  李婉丽 《全科护理》2016,(35):3764-3766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在儿童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儿童白血病PICC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置管并发症、置管风险事件、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PICC导管维护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置管依从性、家属对PICC维护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血流感染、穿刺部位血肿、血栓形成、导管滑脱、导管破损、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教育信息支持、导管维护操作、沟通/情感支持及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及家属同步教育能有效提高白血病PICC患儿置管依从性及家属对导管维护的认识,减少患儿置管并发症及意外事件,提高家属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白血病行腰穿鞘内注射术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程度及患儿家长的穿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穿刺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桂玉芳  马娟 《当代护士》2018,(9):113-115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大龄白血病患儿初次化疗心理状况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初次化疗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团体辅导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初次化疗的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各项心理评分指标都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其中研究组患儿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86.00%,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4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团体辅导干预可有效改善大龄白血病患儿初次化疗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集的门诊输液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情况、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门诊输液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及家长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门诊输液患儿进行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提高一次穿刺成功情况,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肺癌全肺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全肺切除术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卵巢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尿路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阴道分泌物持续时间和导尿管留置时间,排尿功能与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分泌物持续时间和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尿功能0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较好地预防卵巢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