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特图在老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性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呼吸内科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性管理;选择2014年1~12月呼吸内科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甘特图实施护理管理。比较两阶段护理质量、护士压力评分及患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压力总评分、工作量、护理专业、时间分配、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特图能有效提高老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缓解护士工作压力,降低医院性感染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生殖中心层流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某院生殖中心层流手术室实施CQI护理措施,观察实施CQI前后手术室环境卫生合格情况、手术室物品合格情况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与实施CQI前相比,实施CQI护理措施后手术室环境卫生合格情况、物品合格情况明显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明显降低(P0.05)。结论:生殖中心层流手术室应用CQI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容易被忽视的护理风险,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日间普外科腹部Ⅰ类切口手术治疗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行常规护理的120例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的1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基本依据,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选择2015年1~12月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将手术时间、是否连台手术、是否术前应用抗生素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手术时间、是否连台手术、是否术前应用抗生素、不同切口类型患者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是普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管理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持续质量改进前265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12月持续质量改进后309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VAP感染率。结果:观察组VA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VAP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改进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25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改进组进行手术室护理改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改进组实施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改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手术切口愈合,降低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医院手术室施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分析控制感染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手术室开展精细化管理,以其结果作为观察组,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同手术室行常规管理结果作为对照组,评估手术室相应工作的管理质量,分析差异情况,同时计算对比两组样本采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物品管理质量评分(95.58±1.03)、人员管理质量评分(96.89±1.05)、环境管理质量评分(94.35±2.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样本采集检测各项合格率均相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医院手术室施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减少感染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998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1032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模型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手术室收治的16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医院感染管理。以2017年1月~12月手术室收治的161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患者满意率及两组流程风险指数(RPN)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后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管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及洗手依从率,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在防止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术后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TKR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TKR患者行改进后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降低其感染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2):304-306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7238例,持续质量改进前进行常规感染质量管理的3594例设为对照组,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36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感染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病率(0.4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进行的10 000例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将2009年6月~2010年12月的5000例病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5000例病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管理对提高手术室管理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且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11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前收治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3月我院实施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后接收的手术患者37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感染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患者感染率,促使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对手术室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生风险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并设为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的手术室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下肢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较对照组更快;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室管理在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3个月内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管理后3个月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实验组.观察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后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为3.00%.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0.67%.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临床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3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91例)和对照组(190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事故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5月31日于手术室成功完成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于手术室成功完成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模式,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均相同。比较两组手术室工作效率、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接送患者时间与等待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准备失误、术前意外伤害、术中操作不当、护理文书记录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患者对手术室整体管理满意度,从而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12月收治的70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将2011年1~6月收治的76例行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观察两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RI)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C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实施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正确选择皮肤消毒剂、合理更换敷料等措施,增加医护人员的宣教力度、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考核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减少长期深静脉置管患者CR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手术室预防护理对策,并检验预防护理对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5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由此提出手术室预防护理对策;2011年1~1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57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提出的手术室预防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4.9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 h、接台手术是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观察组根据手术室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后,切口感染率为2.09%.对照组和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针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可显著降低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371-1372
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为6%,对照组共发生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复杂,通过开展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明显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