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3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336例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8.04%(27例),其中对照组感染率12.50%,明显高于研究组的3.57%,x2=9.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的感染部位及感染时间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指导术后康复训练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使用SPSS1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个案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个案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1、2个月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1、2个月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个案护理中实施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曹兴红  李玉鸽 《妇幼护理》2023,3(14):3313-3315
目的 分析应用心理干预进行乳腺癌手术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4 月 90 例乳腺癌病例作为研究 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 的如期手术率、负性情绪、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的如期手术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1.11 %。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 DASS-A、DASS-D、DASS-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提高如期手术率, 缓解负性情绪,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乳腺癌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康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3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危机、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危机、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积极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心理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确诊为胃肠道肿瘤且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8例,感染率为12.3%;干预组2例,感染率为3.1%,2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P=0.048)。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小组干预在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小组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情况、护理效果、术后感染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及医疗纠纷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小组干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且预后效果佳。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与康复训练,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经护理干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患者,患者对疾病有充分认识,心理负担大大减轻,临床配合康复训练,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康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150例乳腺癌手术后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术后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情志护理配合松弛疗法。2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量表(QOL)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志护理配合松弛疗法可改善乳腺癌术后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肾穿刺术患者1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术前集体宣教及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术前一对一训练及心理指导及术中、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肉眼血尿、腰痛、尿潴留、烦躁、失眠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强化术前一对一训练及心理指导及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可提高肾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乳腺癌化疗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结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评,并在干预后对干预组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干预前干预组SDS得分为(59.13±7.95)分,对照组为(61.33±5.6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75,P >0.05);干预后干预组 SDS 得分为(51.87±5.67),低于对照组的(60.07±4.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5,P=0.000)。深度访谈显示五行音乐干预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有积极作用。结论中医五行音乐干预能作为缓解乳腺癌患者抑郁状态情志护理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尝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为三组,每组60例。即常规组(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按摩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和加压组(在按摩组的基础上,增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观察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患肢水肿的护理效果。结果3~12个月加压组明显降低了上肢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发生率,并提高了上肢功能康复的程度,且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按摩和\或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展程度及发生率下降,上肢功能康复提高。结论采用手法按摩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更好地预防及治疗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提高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间歇期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伴抑郁情绪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9周的音乐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析音乐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为23.33%,SDS得分为(35.60±5.62)分,均低于对照组83.33%,(42.87±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0,t=-3.8;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间歇期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乳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QQ平台、电话访问、家庭访视等一整套延续护理,采用简易疲乏量表( BFI)和乳腺癌患者特异量表( FACTB)测评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两组患者间的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性疲乏量表中认知、情感、感觉和行为评分分别为(3.24±1.51),(3.15±1.42),(3.13±1.58),(3.11±1.31)分,对照组分别为(4.02±1.81),(4.23±1.72),(4.15±2.01),(4.14±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04,2.98,2.46,2.8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87.24±6.53)分,对照组为(82.67±5.3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0,P<0.01)。结论通过QQ平台、电话访问、家庭访视对患者实施动态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用药指导等一整套的延续护理服务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健康行为情况、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健康相关行为总分为(115.56±11.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1.43±18.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PICC相关知识掌握率、疾病治疗的信心、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90.48%,97.62%,95.24%,97.62%,2.3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95%,30.95%,73.81%,40.48%,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19,38.03,3.37,32.08,9.72;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以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护理质量、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确保了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的60例骨科老年患者按前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患者 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与16.67%(5/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与40.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抑郁、焦虑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焦虑的影响,为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保肝,增强凝血机制,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全身瘙痒的程度。结果经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全身瘙痒率比较,干预组瘙痒率为18.75%,对照组瘙痒率为3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焦虑程度及全身瘙痒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1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A组)、心理支持组(B组)、健康教育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各30例。A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力U行为干预,B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心理支持,C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D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结果A、B、C、D组干预后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A、B、C组干预后MOAS下降值显著高于D组,且MOAS下降分值以A组最高,其次是B组和C组;A、B、C组干预后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措施均能降低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其中,以行为干预的方法最为有效,其次是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