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与单用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H.pylori阳性胃溃疡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经常规四联疗法(即兰索拉唑片,30mg/次,2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0.5 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1 g/次,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200 mg/次,2次/d)杀菌治疗2周后,对照组继续使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ylori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1年后胃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H.pylori根除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治疗后1年,观察组H.pylori相关性胃溃疡的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3%(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能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降低胃溃疡的复发及提高H.pylori根除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兰索拉唑15mg,每日一次,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兰索拉唑15mg,每日2次。于治疗后4周评价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兰索拉唑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比兰索拉唑加倍剂量组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我院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 30例 ,效果良好。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治疗组 )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2 3~ 71岁。均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 ,病程均在半年以上 ,并排除食管肿瘤性疾病。近期未用抗胆碱能药物、胃动力型药物、镇静剂和抑酸剂。另选取对照组 2 2例 ,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2 3~ 6 9岁。二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较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兰索拉唑 30 m g,口服 ,每日 1次 ;西沙比利 5 mg,口服 ,每日 3次 ;对照组用兰索拉唑 30 mg,口服 ,每日 1次。疗程均为 3周。…  相似文献   

4.
黄映娇 《内科》2007,2(5):752-753
目的评价小剂量兰索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30例FD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兰索拉唑15mg每日1次和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后,兰索拉唑组和莫沙必利组的反酸、饱胀、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兰索拉唑组的反酸和上腹痛/不适症状积分下降值显著高于莫沙必利组。兰索拉唑组和莫沙必利组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76%(P<0.05)。结论小剂量兰索拉唑对溃疡样消化不良较莫沙必利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溃疡愈合质量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方法:将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先给予标准3联疗法根除H.Pylori,1周后试验组,兰索拉唑30mg每日2次,联合铝碳酸镁(商品名,达喜)1000mg每日3次;对照组,兰索拉唑30mg每日2次;继续治疗4周。停药4周后观察内镜下溃疡愈合率、胃粘膜组织学改变;随访1年内溃疡复发情况。结果:停药4周后内镜下溃疡愈合率分别为,试验组94.7%,对照组80.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粘膜层厚度、腺体密度和腺管形态恢复,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1年内溃疡复发率,试验组2.8%,对照组2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用铝碳酸镁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显著优于单用兰索拉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含左氧氟沙星的10 d序贯疗法与7 d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前5 d予兰索拉唑3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后5d予兰索拉唑3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对照组予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mg,2次/d,疗程7d.疗程结束后至少4周复查14 C-UBT,评估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3%,对照组为74.3%.治疗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的10 d序贯疗法Hp根除率高,疗效优于7 d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7.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IADs)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确诊的76例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应用康复新10 ml,3次/d,兰索拉唑30 mg,1次/d;对照组38例,应用兰索拉唑30 mg,1次/d,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记录症状转归,胃镜复查评估溃疡愈合情况。[结果]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和97.4%,对照组为78.9%和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兰索拉唑治疗NSIADs相关性溃疡可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潘志刚  陆才金  苏东星  肖晨 《内科》2009,4(6):877-87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胃镜确诊为RE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兰索拉唑胶囊15mg,2次/d;吗丁啉片10mg,3次/d。对照组单纯口服兰索拉唑胶囊15mg,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28/30),内镜下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21/30),内镜下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头痛各1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兰索拉唑胶囊联合吗丁啉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兰索拉唑是新的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抑制壁细胞泌酸的最后步骤,抑酸彻底。为进一步观察其近期疗效,我们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PU)患者3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具有典型PU症状并经胃镜证实的PU住院患者68例,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18岁~71岁,平均388岁;治疗组36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胃溃疡16例;对照组32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16例。均无心血管疾病及非孕妇和哺乳妇女。二、治疗方案:(1)治疗组晨一次口服兰索拉唑130mg;(2)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150mg,每日二次。两组均不加服其他药物,十二指肠溃疡的…  相似文献   

10.
蔡彦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68-2069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予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8 w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和74.0%;显效率分别为65.0%和43.8%,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镜评比黏膜修复效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6.0%。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疗效优于单用兰索拉唑,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疗效观察。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使用兰索拉唑片30 mg bid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25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 bid,对照组25例使用雷尼替丁胶囊150 mg bid联合甲硝唑片400 mg bid、阿莫西林胶囊1 000 mg bid:;连续服药2周,停药4周后,复测病人H.pylori、CPM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根除率91.89%;对照组有效率84.00%,根除率60.00%,观察组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治疗H.pylori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联合治疗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替普瑞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兰索拉唑(30mg,2次/d)、阿莫西林(500mg,2次/d)及替普瑞酮(50mg,3次/d)的3联疗法。连服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9例胃溃疡患者中愈合25例,好转1例,无效1例;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愈合40例,好转1例,无效2例。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替普瑞酮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且耐受性好,是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浓度升高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危险因素,而PGⅡ升高及PGⅠ/PGⅡ比率降低是胃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在Hp根除前后的Hp IgG抗体滴度、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的变化,迄今尚缺乏研究。本研究对36例经内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和组织学检查证实的Hp阳性胃溃疡病人给予兰索拉唑每日30mg,阿莫西林500mg每日4次,克拉霉素400mg每日2次或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共2周。于治疗结束后4周、12周分别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应用莫沙比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返流行食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4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为返流性食管炎。男38例,女26例;年龄19~73岁,平均42.5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内镜检查排除BE或有显著异型增生、胃肠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早餐前30分钟服用;治疗组加服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服药2、6周时复查胃镜。 结果:根据反酸、烧心、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4度,0度:无症状;Ⅰ度:症状轻微,可以忍受;Ⅱ度:稍重,但不影响工作;Ⅲ度:重度。治疗后症状改善Ⅰ度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及兰索拉唑联合应用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方法:59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其中30例口服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另一组29例口服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用法均为每日2次,疗程1周,继而口服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共1周。疗程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巨大溃疡的疗效。[方法3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消化性巨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兰索拉唑15mg,阿莫西林1.0g,2次/d;痢特灵0.1g加康复新液10ml,3次/d,联用7d后改用兰索拉唑15mg,2次/d,加康复新液10ml,3次/d,联用28d。对照组32例,给予兰索拉唑15mg、阿莫西林1.0g,2次/d;痢特灵0.1g,3次/d,联用7d,改用兰索拉唑15mg,2次/d,胶体果胶铋100mg,3次/d,联用28d。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疗效、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溃疡病灶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巨大溃疡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含庆大霉素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敏试验显示庆大霉素具有良好的抗幽门螺杆菌(Hp)作用[1]。本文应用庆大霉素缓释片 兰索拉唑 羟氨苄青霉素组成三联疗法,与其他方案作比较,观察其根除Hp感染的疗效。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与治疗方案受试对象205例为1997年6月~1997年12月之间在我院作胃镜检查诊断为Hp阳性而入选,其中137例为初治患者,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两组,A1组治疗方案为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50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A2组为A1组治疗方案中的甲硝唑改为庆大霉素缓释片80mg每日2次,疗程均为2周。另68例为B组,已经质子泵抑制剂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和兰索拉唑联合曲美布汀组,各25例。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15mg,1次/d,餐前口服,1周为1个疗程;兰索拉唑联合曲美布汀组给予曲美布汀0.1g,3次/d,餐前口服,同时口服兰索拉唑7.5mg,1次/d,餐前口服,1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兰索拉唑组有效率为76%,兰索拉唑联合曲美布汀组有效率9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独应用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103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4d。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0.5g、阿莫西林1.0g,均1日2次,共7d。5~6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按治疗意向(ITT)分析的根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GU)患者Hp清除率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 Hp阳性GU患者74例,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治疗,治疗2周后予以兰索拉唑治疗2周;观察组予以磷酸铝凝胶+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治疗,治疗2周后予以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MMP-9、GAS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GAS、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磷酸铝凝胶联合兰索拉唑治疗Hp阳性GU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Hp清除率,降低血清MMP-9、GAS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