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在中医属“胸痹”、“真心痛”范围,是中医内科危重症之一,近年来我院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参照巫君玉教授的临床经验,以中药活血化痰为主对本病进行治疗,对临床42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其中10例与西药治疗组对照,重点观察∑S-T、T的变化及血清酶的变化,结果满意。1 临床观察1 一般资料按WHO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做为对象。42例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在30~39岁者1例,40~49岁者2例,50~59岁者6例,60~69岁者17例,70~79岁者13例,80~89岁者3例。本组病例中诊断为前壁及前间壁心梗者19例,下壁心梗者13例,同时有两个壁以上梗塞者8例,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1978年以来,我们从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西医西药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和观察。现将1978~1979年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6例观察资料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性别:男26例,女10例。年龄:53~59岁7例,60~69岁16例,70~79岁11例,80岁以上2例,最小53岁,最大83岁。2.梗塞部位:膈面15例,前壁10例,前间膈7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峰  宗洁 《四川中医》2000,18(4):20-21
1995年8月~1998年9月,我院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补阳还五汤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AMI的诊断依据是WHO1981年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均有典型的AMI临床症状;心电图有AMI的症状性Q波,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变化;心肌酶谱升高。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8岁~79岁,平均52.4岁;病程3~5个月12例,6~10个月8例,11~12个月5例;心电图证实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12例,前侧壁心肌梗塞5例,下壁心肌梗塞5例,前间壁心肌…  相似文献   

4.
<正>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QT离散度明显增大。急性心肌梗塞后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本文回顾本院1996年1月~1 997年12月,52例急性心肌梗塞的QT离散度的变化。 1 临床资料 1996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病人52例,均为急性心肌梗塞,男46例,女6例,年龄32~81岁(53.4±7.4岁)。梗死部位:前壁24例,下壁21例,下壁+后壁6例,下壁+后壁+右室1例,10例未溶栓治疗,40例使用尿激酶150万~U溶栓,2例使用链  相似文献   

5.
自拟心梗方合中药注射剂为主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重、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1〕。由于老年人心肌退行性变,对应激的适应能力下降等,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治疗效果比青壮年患心肌梗塞差。近几年笔者用自拟心梗方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为主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1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均为我院1993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81年WHO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2〕。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63~82岁,平均72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6h1例,>6h14例,平均3667h入院时诊断前壁心肌…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将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西医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岁~50岁11例,51岁~65岁27例,66岁~84岁12例;合并心衰者8例,合并心律失常者19例,有高血压病者9例,第二次心梗者2例;发病部位:前壁、前间壁心梗15例,前侧壁11例,广泛前壁9例,下壁13例,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3月~1998年6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75例,经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临床治愈65例,死亡10例占13.3%,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5例中男59例,女16例,年龄在31~76岁。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塞36例,前间壁心肌梗塞6例,下壁心肌梗塞15例,右室心肌梗塞4例,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2例,下壁十右室梗塞6例,下壁十后壁十右室梗塞4例,单纯右室梗塞2例。2诊断方法全部病例经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同时经床旁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早搏32例,窦性心动过缓9例,房性早搏4例,心房纤…  相似文献   

8.
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梗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彦萍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1):512-513
黄芪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为了了解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笔者自1995年4月~1998年6月对40例AMI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3~80岁,平均61.3岁;病变部位: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4例,下壁3例,高侧壁1例,广泛前壁+下壁2例,下壁+后壁3例,下壁+右室2例,下壁+后壁+右室1例。对照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0~79岁;病变部位: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5例,下壁5例,…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从1977年1月至1980年3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和抢救,取得了一定效果,现简介如下。一般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24例,女8例。31~40岁3例,41~50岁12例,51~60岁11例,61~70岁4例,71~80岁2例。2、职业:农民7例,工人13例,干部8例,家属4例。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自1993~1996年收治了34例院外抢救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33~74(平均53.5)岁。心前区疼痛、胸闷、压迫窒息感伴冷汗者26例,左胸痛并向左肩放射4例,上腹痛伴憋气2例,牙痛2例。就诊与发病时间间隔2小时至3天。12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11例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例有糖尿病史,3例有肺心病史。34例均符合AMI诊断标准,其中前壁13例,前间壁8例,广泛前壁7例,下壁4例,下壁合并前间壁2例。34例中8例并发频发室性早搏。院外除2例猝死抢救无效外,其余32例经抢救病情平稳后送医院治疗。院外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11.
自拟冠心愈汤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急危重症 ,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自拟冠心愈汤治疗本病 36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 1998— 10~2 0 0 1—10月住院患者 ,均符合 1979年WHO制定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 ,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中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34岁 ,最大 80岁 ,平均 (6 2± 9 2 )岁 ;心肌梗塞部位 ,根据心电图定位标准 ,前壁心梗 10例 ,前间壁心梗 12例 ,下壁心梗 9例 ,无Q波心梗 5例 ;心功能按Killip分级标准 ,心功能Ⅱ级 2 0例 ,Ⅲ级 13例 ,Ⅳ级3例。…  相似文献   

12.
<正> 我院从1994年11月-1995年10月应用国产尿激酶与阿斯匹林联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例患者全部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1-70岁,平均60±6.9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3例,前壁3例,前间壁1例,下壁4例,下壁+前壁2例,下壁+右心室2例。其中广泛前壁2例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致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引起坏死。溶栓疗法是通过静脉内给药,依靠药物的作用,使栓塞的冠状动脉再通,迅速恢复梗死发展区的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塞面积,从而改善心肌梗塞预后。我院自1995年开展溶栓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1995年开始,我们对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3±岁。12例患者中,前壁梗塞6例,下壁梗塞4例,广泛前壁十高侧壁梗塞1例,前壁十下壁梗塞1例,于发病后1~5小时内入院,均收住CCU监护病…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改善室壁活动,降低病死率。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取尿激酶、肝素钠加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共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组24例发病在6小时以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无溶栓禁忌证。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50~70岁。梗塞部位:前间壁4例,前壁6例,广泛前壁4例,下壁5例,下壁十前壁2例,下壁十正后壁3例。给药方法:人院后吸氧,止痛。应用极化液的同时,给予尿激素50万u十生理盐水20mL静注,然后尿激酶100万u个生理盐水150mL静滴,30分钟滴…  相似文献   

15.
耳贴治疗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等运用耳贴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2~12岁者11例,13~20岁者8例,21~30岁者4例,31~40岁4例,41~50岁者21例,51岁以上者12例。病程在5年以内者20例,6~10年者9例,11~20年者13例,21年以上者8例,11~20年者13例,21年以上者8例。耳贴在5次以内者23例,6~10次者27例,11次以上者4例。  相似文献   

16.
<正> 我院于1979年11月至1980年11月,以中西医两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0例,取得一定疗效,病死率由17.14%下降为5%,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资料分析一般情况:本组男18例,女2例。年令最小40岁,最大69岁。职业:工人6例,干部12例,农民2例。17例急诊入院,3例因冠心病住院期间发病。梗塞部位:前间壁11例,广泛前壁1例,下壁5例,高侧壁1例,心内膜下2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6年 9月~ 1 999年 9月采用硝酸甘油加血塞通注射液合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48例 ,取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8例中 ,男 3 7例 ,女 1 1例 ;年龄 46~ 76岁 ,平均 61岁 ;病程 2 1~ 5 2天 ;梗塞部位 :下壁梗塞 2 2例 ,前间壁梗塞 5例 ,前壁梗塞1 0例 ,广泛前壁梗塞 8例 ,高侧壁梗塞 1例 ,心内膜下梗塞 2例 ;合并房颤 2例 ,频发室早 4例 ,偶发室早 6例 ,左心衰 1例。全部符合《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 :1典型症状 :心胸疼痛与背相疼痛如割、如刺、如绞 ;痛在膻中虚里 ,或沿心经、…  相似文献   

18.
自1987年至1994年,我病房采用辨证治疗为主的方法,治疗真心痛,取得良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按1980年广州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专业组,根据WHO通过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择5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分辨证论治组和西药对照组.其中辨证论治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49~88岁,平均65岁.合并中风病者10例,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10例;符合下壁心肌梗塞者17例;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塞3例;前壁心肌梗塞15例;  相似文献   

19.
<正> 泵衰竭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常见并发症,自1991年以来我院采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与多巴胺治疗AMI并发泵衰竭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住院的AMI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8~76岁,平均56.4岁。梗塞部位(按WHO标准),广泛前壁10例,下壁5例,后壁3例,多部位2例,泵衰竭分级(Killip法)Ⅱ级7例,Ⅲ级9例,Ⅳ级4例。对照组18例其年龄,性别、就诊时间、梗塞面积及泵衰竭程度与治疗组统计学均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有研究发现一些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过程中出现ST段漂移,本文分析了这种心电图改变,对早期预测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有帮助。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确诊并收治住院的AMI患者56例,男45例,女11例,年龄42~70岁(平均56.7岁)。前壁梗塞24例,前间壁梗塞16例,下壁梗塞2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