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额窦瘤方     
《家庭医药》2008,(1):I0063
名方普济消毒饮合苍耳子散方药:生石膏、双花各30克,白芍、女贞子、苍耳子、大青叶、连翘各12克,生牡蛎、龟板各30克,川贝母、桔梗、甘草、马勃、薄荷、谷精草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养阴散结,清热解毒,佐以化痰。  相似文献   

2.
《家庭医药》2008,(1):I0064
验方1.柴夏莪甲汤方药:北柴胡、莪术、三棱、广木香、桃仁、红花、牡丹皮各9克,栀子、川郁金各12克,赤芍15克,夏枯草、鳖甲、煅牡蛎各30克。用法:水煎,每日或两日1剂,分2次服。功效:活血化淤,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清热养阴。主治:甲状腺肿瘤。  相似文献   

3.
偏方验方     
方药及用法:沙参30克,甘草、炙麻黄各3克,杏仁10克。水煎分2次温服。主治:久咳、燥咳。沙参有南沙参和北沙参之分,南沙参的祛痰作用较强,北沙参则养阴作用较强。久咳痰多宜用南沙参,燥咳则宜用北沙参。  相似文献   

4.
甘露止咳汤     
方药:僵蚕、桔梗、白鲜皮各12克,浙贝母15克、乌梅、桑白皮、诃子肉、蝉蜕、木蝴蝶、罂粟壳、生甘草各10克,北沙参、玄参各20克。 功效:养阴清肺,润燥止咳。  相似文献   

5.
面肌痉挛方     
《家庭医药》2008,(1):I0029
荐方白芍知母汤方药:白芍100克(常用量为10克),知母15克,蝉蜕12克,炙甘草30克,夜交藤24克,朱砂2克(冲服)。用法:加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3~5剂即愈。功效:养阴平肝,息风止痉。主治:面肌痉挛。  相似文献   

6.
2.7 胃阴不足 (萎缩性胃炎 )刘某 ,女 ,5 0岁 ,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 5 2 94 4 9。初诊 :1991年 12月 2日。主诉 :胃脘痛半年余。病史 :近半年来胃脘阵痛发堵 ,口干咽痛 ,食后还饱 ,大便干。胃镜、病理示 :萎缩性胃炎 ,胃息肉。否认肝炎、肺结核史。西医诊断 :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治法〕 益胃养阴〔处方〕 沙参 15克、麦冬 12克、石斛 15克、黄精 30克、玉竹 15克、丹参 30克、川贝母 10克、生地 15克、玄参 15克、天花粉 30克、丹皮 15克、枇杷叶 10克、芦根 30克。二诊 :1991年 12月 12日。症状减轻 ,口干咽痛已减 ,脘堵痛及便…  相似文献   

7.
正冬天气候干燥,中医认为,燥邪伤人,易耗津液。因此冬季养生应以防燥、养阴润肺为主。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侯莉莉推荐三叶润燥茶,来"吃"掉燥气。三叶润燥茶具体的服用方法是:人参叶、桑叶、枇杷叶、麦冬各15克,桔梗6克,甘草5克,适量水煎煮,每日1次当茶饮。其中,人参叶可清肺、生津;桑叶对干咳无痰等有较好效果;枇杷叶可降逆止呕;麦冬能养阴生津,  相似文献   

8.
男子不育方     
《家庭医药》2008,(1):I0061
验方补肾填精方方药:金樱子、菟丝子各30克,枸杞子、仙灵脾、补骨脂各12克,狗脊、川断各15克,肉苁蓉、熟地各18克,仙茅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男子不育症。  相似文献   

9.
名方雷公藤利尿汤(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王刚教授自创方/周恩超博士推荐)方药:生黄芪30克,生地、车前子各15克(包煎),雷公藤10~15克,丹参、丹皮各12克,苡仁根、白茅根各30克,炙甘草6克。  相似文献   

10.
验方选登     
血脂异常方①(原名降脂茶组方) 方药:降脂Ⅰ号:桑椹子、黄精、草决明、首乌、山楂各30克,钩藤、白芍、丹参各15克。 降脂Ⅱ号:法夏、鸡内金各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山楂、桑椹子、草决明、首乌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末,用袋泡纸分装成3小包,每次1包,每日3次,用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养阴润肺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养阴润肺口服液的煎煮工艺及精制工艺;与川贝枇杷露临床对照应用。结果:养阴润肺口服液的最佳煎煮工艺为8倍水,煎煮3次,每次30min;精制工艺为80%乙醇沉淀24h、水沉12h各一次。临床应用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养阴润肺口服液制备工艺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验方选登     
偏头痛方(方名桂枝汤加减)方药:桂枝10克,白芍、川芎各30克,南星10克,全蝎、甘草各5克。功效:温阳通脉,化痰通络。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主治:偏头痛。加减:脉细数(细而快)者减桂枝为5克,加生地15克。舌淡苔白润脉细迟者倍用桂枝。疗效: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0例,痊愈13例,有效17例。(详见《湖北中医》杂志1987年第5期)类风湿关节炎方(方名乳香地黄汤)方药: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功效:化淤通络,利湿除痹。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一个疗程。主治…  相似文献   

13.
骨刺方     
《家庭医药》2008,(1):I0023
验方消刺汤方药:刘寄奴、苏木、红花、丹参各15克,皂刺、秦艽、川椒各12克,海桐皮、老枣树刺各20克,伸筋草、透骨草各30克,刺猬皮、牛膝各10克,防风2克。  相似文献   

14.
红眼病方     
《家庭医药》2008,(1):I0040
验方1.赤白柴草汤方药:赤芍、白头翁各30克,柴胡、谷精草各20克,麻黄6克,番泻叶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有风热表证(恶寒发热、咳嗽、脉浮数、舌苔薄黄)加蔓荆子、木贼各10克,热毒甚者加夏枯草20克、陈皮10克;有出血点或血性分泌物加蒲黄、槐花各10克。主治:红眼病。  相似文献   

15.
小儿多汗方     
《家庭医药》2008,(1):I0057
荐方1.生芪白术散方药:生黄芪、大枣各15克,白术、糯稻根各9克,党参12克,防风3克,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益气养阴。主治:汗证。  相似文献   

16.
《家庭医药》2008,(1):I0021
验方芎芷丹参饮方药:川芎20克,白芷12克,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荆芥、薄荷、泽泻各10克,蔓荆子、黄芩、天麻、生地各15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7日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7.
汗症方     
《家庭医药》2008,(1):I0067
验方生芪白术散方药:生黄芪、大枣各15克,白术、糯稻根各9克,党参12克,防风3克,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药液混匀,分2次服。  相似文献   

18.
外阴瘙痒方     
《家庭医药》2008,(1):I0051
荐方玉屏风散加味方方药:防风、黄芪各9克,白术12克,首乌、乌梢蛇各20克,牡丹皮、生地各10克,荆芥15克,丹参30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用2周后,症状消失,再巩固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9.
胆结石方     
《家庭医药》2008,(1):I0016
验方安胆汤方药:苎麻根30克,片姜黄12克,威灵仙、川楝子各10克,延胡索15克,生鸡金粉(吞服)6克,杭白芍、决明子各20克,生甘草8克。  相似文献   

20.
方药:太子参、生黄芪各30克,云茯苓、生薏米、枸杞子各20克,川断、桑寄生各15克,泽兰、泽泻、丹参各12克,凤尾草、车前草、百花蛇舌草各25克。功效:健脾益肾、渗利水湿。主治: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症见:身倦乏力、易感冒、胃纳减少、腰腹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