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9例胃癌、10例癌旁和11例胃溃疡旁粘膜组织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发现:①癌旁和溃疡旁粘膜上皮均为ER阴性,胃癌组织ER阳性率达33.7%,其ER颗粒在细胞内分布呈核型、浆型和核浆型;②胃癌Borrmann Ⅳ型、低分化癌和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ER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P<0.05或P<0.01)。研究表明,ER阳性表达的胃癌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i-67、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统计分析Ki-67、Her-2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202例患者中,Ki-67阳性率为73.3%(148/202),Her-2阳性率为19.3%(39/202)。 Ki-67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ER、PR)表达情况相关(P<0.05),与年龄大小、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 Her-2的表达与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表达相关(P<0.05),而与年龄大小、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无关( P>0.05)。 Ki-67低表达、Her-2表达阴性时与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大小、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 Ki-67表达水平与Her-2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Ki-67高表达提示肿瘤组织学分级更高,分化程度更低,即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越易转移;Ki-67高表达、Her-2阳性提示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低,治疗效果差;检测Ki-67、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对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乳腺外科进行诊治符合研究要求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结果 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以肿块≥2cm者多见,73.07%(57/78)的患者肿块边缘毛刺征或蟹足征,51.28%(40/78)的患者CDFI血流分级为Ⅲ级者;ER、PR、Ki-67、C-erb B-2在毛刺征中、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及无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等-低增强中ER、PR、C-erb B-2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增强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有灌注缺损中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灌注缺损的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DFI血流分级中,ER、PR、Ki-67、Cerb B-2组内阳性表达率随CDFI血流分级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随之上升(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69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测定组织学分级。结果169例患者ER、PR、CerbB-2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6.21%、63.91%、54.44%和75.15%;Ⅰ、Ⅱ、Ⅲ级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递增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P〈0.05);ER的表达与CerbB-2、Ki-67的表达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不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CerbB-2、Ki-67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ER的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而与Ki-67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15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59例淋巴结转移灶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4表达。结果CXCR4在52.2%(60/115)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仅2例表达(10.0%)。59例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CXCR4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7%(50/59)和83.1%(49/59),两部位CXCR4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CXCR4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4在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XCR4的表达对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非手术治疗选择靶点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 (ER)水平之间的关系 ,评价根据IDC钼靶X线征象预测ER表达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8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手术病理证实的IDC ,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ER表达情况 ,将IDC钼靶X线表现中的恶性钙化、毛刺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得的ER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1例IDC中 ,肿块伴毛刺者 85例 ,有钙化者 74例 ;ER阳性者 99例 ,毛刺组ER阳性率与无毛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毛刺组中ER阳性表达更多见于较小癌灶 ;无钙化组ER阳性率较钙化组略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DC中毛刺征与ER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 ,应用钼靶X线征象反映IDC的ER表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Co-Ⅳ)、层黏连蛋白(LN)及67 k Da层黏蛋白受体(67LR)在肺癌中表达及相关性,旨在发现潜在反映肺癌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分别检测Co-Ⅳ、LN、67LR 3种抗原成分在不同组织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84例肺癌原发灶及52例转移灶中的表达分布,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Co-Ⅳ、LN的表达在鳞癌和腺癌的高、低分化原发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高表达,低分化癌低表达;在各病理类型原发灶与转移灶阳性表达上,除鳞癌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表达高于转移灶。67LR在鳞癌和腺癌高、低分化组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中低表达,低分化癌中高表达。Co-Ⅳ、LN、67LR在鳞癌和腺癌高、低分化组间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Co-Ⅳ与67LR、LN在病理组织类型上各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有无淋巴转移组间和不同生存期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Ⅳ、LN在有淋巴转移组和生存期≥4年组高表达,而67LR低表达。结论对Co-Ⅳ、LN、67LR表达的综合检测能为判断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提供更多的信息,可望成为揭示肺癌转移潜能和评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癌单个转移淋巴结的分布规律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给进一步用示踪法前瞻性检测胃癌SLN提供参考,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只有单个淋巴结转移的75例胃癌,将此转移淋巴结视为胃癌SLN,研究SLN的出现部位及与原发癌灶的关系。结果显示,单个转移淋巴结约55%(4l/75)发生在临近原发癌灶(N1),约28%(2l/75)分布在相对远离原发癌灶处(N1),17%(13/75)出现在N2-N3;发生“跳跃性”转移的13例胃癌中除l例癌浸润限于粘膜层(M),余12例均浸润粘膜下或以上。研究表明,胃癌首先转移的淋巴结(SLN)分布呈随机性和多向性,“跳跃性”转移发生率远高于预期,虽不能就此否定SLN概念于胃癌的适用性,但提示只在临近癌灶处检测胃癌SLN是不可靠的,需要联合两种示踪法检测胃癌SLN。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计数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并对微血管密度进行计数 ,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乳腺癌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3 9 6% (3 8/96)和 8.9% (6/5 6)。组织学Ⅲ级癌P53蛋白阳性率 (5 5 .3 % ,2 1 /3 8)高于Ⅰ级癌 (2 0 .8% ,5 /2 4) (P <0 .0 5 )。乳腺癌P53蛋白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ER状态相关 (P <0 .0 5 ) )。 96例乳腺癌平均MVD(5 1 .3± 1 7.0 )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 (2 9.3± 9.5 ) (P <0 .0 1 )。MVD计数与组织学分级 (P <0 .0 1 )和淋巴结转移 (P <0 .0 1 )密切相关 ,但与ER状态无关 (P >0 .0 5 )。MVD计数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与 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P53蛋白表达和MVD计数不但可以作为乳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而且对揭示早期乳腺癌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高回声晕超声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癌高回声晕的超声特征,包括晕环的最大厚度、完整性、清晰度、规则与否及血流分级,并与病理结果和ER、PR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完整、清晰的高回声晕ER阳性率和PR阳性率均高于不完整、不清晰的高回声晕,完整、清晰的高回声晕与ER、PR阳性表达有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流分级的高回声晕与ER、PR阳性结果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级与ER阳性结果表达水平呈弱相关。高回声晕的最大厚度及规则性与ER、PR阳性结果表达均无相关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高回声晕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与ER、PR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P53、ER、PR在海岛妇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蛋白、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有明显的相关性。P53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ER的表达与PR的阳性表达正相关。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密切相关。结论P53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应用于临床,其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ER、PR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ER、PR的缺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AIM: Most human cancers, including breast one, increase in frequency with ag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hypothesis that aging also alters breast cancer biology.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20 women with primary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We correlated the patients age and diagnosis with the commonly used clinical, pathological factors and newer tumor biomarker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conducted for p53, c-erbB-2, Ki-67, estrogen (ER), progesterone (PR) receptors, and angiogenesis. RESULTS: In our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negative steroid hormone receptors (ER and PR) we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e patients with nodal involvement and positive hormone receptors.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atients age, diagnosis and angiogenesis. No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patients age and tumour size, histological grade, p53, c-erbB-2, and Ki-67.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upported only partially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breast cancer biology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 patient's ag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激素相关生物指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雌激素诱导基因(estrogen induced gene,pS2)在乳腺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非典型增生及原发性乳腺癌细胞中ER、PR、pS2的表达。结果:ER、PR、pS2在26例正常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53%,15.38%,0;在5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疾病中阳性率分别为22%,28%,8%;在45例非典型增生症中阳性率分别为64.44%,73.33%,31.11%;在46例原发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67.39%,56.52%,34.78%。结论:女性激素相关生物指标ER、PR在不典型增生细胞中检测阳性时临床上应特别重视,其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增大。pS2的阳性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2月就诊的乳腺癌13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7.9%(...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评价超声表现术前预测ER、PR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最终证实的96例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ER、PR表达水平。结果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52/96)、50%(48/96)。ER、PR双阳性、双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40/96)、37.5%(36/96),超声表现为蟹足状或毛刺状乳癌中,ER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0.05),内部回声不均质及后方有声衰减组乳癌中,ER、PR单阳性及共同阳性均有较高的表达(P<0.05)。当ER、PR共同阴性表达时,肿块内血流信号增多(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可大致反映ER、PR的表达水平,联合ER、PR的表达检测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4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乳腺癌癌旁正常组织均有PTEN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较强,PTEN表达于乳腺小叶腺泡上皮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胞核。146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57.5%(84/146),PTEN蛋白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PTEN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病理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有关,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2年生存情况明显优于低表达者(P〈0.05),且ER、PTEN同时表达的乳腺癌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高于其中之一未表达或均未表达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或减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分子生物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黏液癌钼靶X线表现及病理、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对21例乳腺黏液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钼靶X线表现、病理基础,免疫组化检测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状态。结果:钼靶X线表现:肿块16例,仅表现为钙化2例;结构变形3例。病理:单纯型15例,混合型6例。21例中,P53阳性8例、阴性13例;ER阳性16例、阴性5例;PR阳性18例、阴性3例。结论:乳腺黏液癌钼靶X线表现具有不同病理基础,分子生物学特点提示其预后较好。本研究为探讨其X线表现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检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的价值.方法:对58例乳腺肿块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同时检测ER、PR、CerbB-2的表达,并与手术切除标本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58例患者中,穿刺活检检测ER、PR、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5.17%(32/58)、43.10%(25/58)、46.55%(27/58).术后标本ER、PR、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6.90% (33/58)、44.82% (26/58)、48.27% (28/58).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准确检测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