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2组干预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2组干预后采用SAS、SDS、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不依从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无陪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王鑫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04-4006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无陪护患者焦虑等症状的缓解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取样,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2.26±8.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5,P=0.003)。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65,P=0.018)。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无陪护患者焦虑等症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缓解甲状腺瘤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3例甲状腺瘤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即临床常规的121头教育及生活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并比较干预前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预后干预组SAS评分为(39.62±4.08)分低于对照组评分(46.41±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97,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方式对缓解甲状腺瘤患者的焦虑情绪起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影响.方法 将78例住院需要冠脉介入治疗伴焦虑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好转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方法能有效减轻术前病人的焦虑,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安全度过了待手术期,保证了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治疗性沟通系统中的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3方面,分阶段、分主次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前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的例数分别为0、11、17、22例,对照组分别为0、10、17、23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6,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15、18、10、7例,对照组分别为0、15、21、14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3,P〈0.05)。观察组干预前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例数分别为0、10、18、22例,对照组分别为0、9、19、2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3,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14、17、10、9例,对照组分别为0、15、20、1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明显,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MECT )的精神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MECT的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采用自制调查表评估患者对MECT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后研究组HAMA评分为(6.65±2.32)分,明显低于干预前(24.12±4.34)分和对照组(22.87±5.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19.44,15.70;P<0.01);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25/30)明显高于干预前(16/30)和对照组(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50,5.08;P<0.01);音乐疗法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4.65±1.73)分,明显高于干预前(3.42±1.71)分和对照组(3.87±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7,2.05;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行MECT前实施音乐疗法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MEC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共11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51名和对照组61名,观察组由健康教育小组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告知.比较两组患者MECT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5.8%,98.2%,均高于对照组的45.1%,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38,4.97;P <0.01);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家属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AS评分为(37.42 ±3.72)分,对照组为(40.89 ±4.4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MECT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缓解其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特质应对方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合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前伴焦虑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基线可比(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消极应对水平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水平、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好转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优化其应对方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邹晖  张燕红  朱园  徐进宇  吕园  曹香  徐敏  钱瑞莲 《护理研究》2014,(11):4050-4051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精神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放松训练,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病人的焦虑状况,采用依从性问卷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放松训练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下降、病人对MECT的依从性、满意度提高(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病病人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实施放松训练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了解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引起抑郁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原因,并观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35例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家属在治疗及心理干预前、治疗及心理干预后分别进行量表评定。结果女性家属治疗及心理干预前的HAMA、HAMD评分明显高于男性家属。所有家属疗程结束后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根据导致MECT治疗抑郁症患者家属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苏茜  王维利  王恒俊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41-1544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胃癌患者术前焦虑及特质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以胃癌术前伴焦虑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干预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的治疗性沟通。干预前后(入院当天、术前1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与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前,一般资料、焦虑、特质应对方式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焦虑有所缓解,特质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有所提高,消极应对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焦虑的好转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比较有效地缓解胃癌患者术前焦虑,提高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30 min(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同时采用同一血压计测量血压,检测心率.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收缩压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实施有计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焦虑情绪、稳定血压、降低心率,有利于患者顺利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40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焦虑抑郁状况筛查,共筛查出合并焦虑抑郁症状者2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6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均予以经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6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6周末,采用焦虑白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后抑郁发生率为38.00%,焦虑发生率为41.25%,焦虑抑郁共病率为26.50%。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问题严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脑梗塞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躯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疗法对康复期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2组均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焦虑症状改善情况,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干预组干预2周末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以显著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3例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分别于就诊时和干预12个月后对2...  相似文献   

16.
曹春凤 《全科护理》2011,(3):193-195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的疗效、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以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是降低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电话随访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PCI术后出院患者按出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给予定期电话随访。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出院6个月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发生焦虑、抑郁的患者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能够有效缓解PCI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家属的知识水平、健康行为、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肝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预防慢性乙肝家庭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将101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与疾病的关系、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疾病、饮食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动等)。试验开始及结束后采用乙肝相关知识测试表(SAS、SDS、SF-36评分表)对2组患者家属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家属干预6个月后慢性乙肝知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试验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家属实施连续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慢性乙肝患者家属对乙肝知识的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连续健康教育是促进家属肝功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住院的1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干预组除常规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外,增加系统心理护理,内容包括一般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指导、身心放松训练、集体心理治疗、家庭及社会支持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焦虑、抑郁状况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心理干预前后失眠、胸闷、胸痛、纳差等临床表现的变化、心电图改变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分的变化。 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后,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