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泻病患儿大便细菌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与血清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12月在该院儿科住院部确诊为腹泻病的620例患儿分别进行轮状病毒、锌元素和 CK-MB 检测及大便细菌培养,了解腹泻病患儿大便细菌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与血清锌、CK-MB 水平的关系。结果620例标本有320例细菌培养和轮状病毒阳性,阳性率为51.61%;感染组锌缺乏水平与 CK-MB 升高水平明显较非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锌缺乏的腹泻病患儿,CK-MB 水平明显高于锌正常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感染性腹泻患儿比例较高,应重视进行病原学检测;感染性腹泻患儿容易引起锌缺乏与 CK-MB 升高,特别是锌缺乏的腹泻病患儿更易引起 CK-MB 升高,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以及二者与酸中毒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儿科诊治的114例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组,包括轮状病毒(RV)感染85例、诺如病毒(NV)感染16例、肠腺病毒感染7例及星状病毒感染6例,评定酸中毒情况;另选取30例无心肌损伤非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CK、CK-MB检测及血气分析,并分析CK及CK-MB与酸中毒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患儿比较,研究组RV感染性腹泻、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且RV感染性腹泻患儿明显高于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RV感染性腹泻患儿酸中毒发生率明显高于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P0.05)。研究组中,无酸中毒、轻度酸中毒、中度酸中毒、重度酸中毒患儿血清CK、CK-MB水平依次明显升高,pH值依次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CO2)依次明显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CK、CK-MB水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r=-0.356、P=0.004,r=-0.443、P=0.002),与PCO2呈显著正相关(r=0.410、P=0.002,r=0.389、P=0.003)。结论病毒性腹泻患儿,尤其是RV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CK、CK-MB水平可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酸中毒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感染性腹泻中临床意义。方法同时对我院儿科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52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61例及健康体检验儿童58例进行血清PCT及CRP的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CT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O.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CRP在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O.05), CRP在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是鉴别细菌或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敏感指标。而CRP作为鉴别诊断特异性差,不能作为细菌或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感染性腹泻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02-2603
研究分析法莫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选取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9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和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复常时间、体温复常时间与纠正脱水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法莫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更好的帮助患儿身体恢复,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CK、CK-MB)联合检测在儿童轮状病毒感染中心肌损伤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该院确诊85例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及同期72例非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清cTnT及心肌酶测定,按脱水程度进行分类比较,并对出现心肌损伤的轮状病毒患儿治疗后再进行血清cTnT及心肌酶测定。结果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组血清cTnT及心肌酶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组中,无脱水和轻度脱水患儿血清CTn-T、CK和CK-MB与中重度脱水患儿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现心肌损伤的轮状病毒患儿经治疗后血清cTnT及心肌酶明显回落,症状好转。结论儿童轮状病毒腹泻会使血清cTnT及心肌酶升高,出现心肌损伤,并且与脱水程度有关,脱水程度会加重心肌的损伤,可应用于早期诊断,便于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4例血清心肌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并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心肌酶的水平,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5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78例轮状病毒阴性的腹泻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抽取取空腹血清检查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经治疗,腹泻症状消失后,将心肌酶三项均增高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血清心肌酶三项(AST、CK-MB、CK)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入院时,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30例,占55.6%;对照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13例,占16.7%。观察组心肌酶异常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较非轮状病毒性腹泻更容易导致患儿心肌的损伤,经治疗后,心肌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因此,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应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并注意排除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腹泻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性腹泻(A组)、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B组)及非感染性腹泻(C组)患儿各5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B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降钙素原异常率显著低于A组(74.0%比100.0%,χ~2=14.942 5、P<0.001)。结论腹泻病患儿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诊断效果显著,且能够鉴别患儿细菌感染及轮状病毒感染,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在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87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大便次数、大便性状、体温)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大便性状与大便次数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及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可有效减轻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炎症反应,促进患儿体温、大便性状、大便次数复常,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锌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8(IL-8)、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类杆菌数量及血清IL-6、IL-8、NO和SOD等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肠球菌和肠杆菌等菌群数量及血清IL-6、IL-8和NO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类杆菌等菌群数量及SO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以上各指标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有效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平衡,下调炎症刺激因子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有无合并心肌损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观察组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cTnI、NT-pro BNP水平联合检测诊断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CK-MB敏感度高于cTnI和NT-pro BNP,特异度低于cTnI、NT-pro BNP(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血清CK-MB、cTnI及NT-pro BNP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补锌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及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锌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8、TNF-α水平较低,血清IL-2水平较高(P0.05)。结论:补锌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及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可升高血清抑炎细胞因子浓度,降低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浓度,促进症状与体征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尿半乳糖检测在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天津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210例纳入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组,另48例细菌感染腹泻患儿纳入细菌感染性腹泻组,47例症状性腹泻患儿纳入症状性腹泻组。3组患儿均进行尿半乳糖检测,并比较3组患儿乳糖不耐受阳性率。分析210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季节分布情况。结果轮状病毒主要侵犯1岁以下婴幼儿,且全年均有感染发生,尤其好发于11~12月,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并发乳糖不耐受阳性率高于细菌感染性腹泻组和症状性腹泻组(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及早做尿半乳糖检测,及时停饮母乳或牛乳,采用去(或低)乳糖饮食,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儿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和乳糖不耐受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1岁以内非感染性腹泻婴儿,经大便常规、临床症状、轮状病毒检测后除外感染性腹泻,作为腹泻组,选同期无腹泻因其他疾病就诊的婴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大便常规、大便pH、尿半乳糖测定。对两组体重、喂养情况、大便pH、尿半乳糖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入选腹泻组58例,对照组45例。腹泻组多数年龄<3个月(71.21%)。腹泻平均持续时间18.2 d,腹泻病程>14 d共23例(39.66%)。腹泻组82.75%是母乳喂养,对照组57.78%是配方奶喂养,两组喂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体重比较:将体重按所处体重百分位进行分组,与同年龄同性别标准体重比较,两组入组时体重分布无统计学差异。(3)大便pH测定:腹泻组大便pH值平均5.17,其中pH<5.5占68.96%。对照组大便pH值平均5.78,pH<5.5占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尿半乳糖测定:腹泻组尿半乳糖测定阳性3例(阳性率5.17%),可诊断乳糖不耐受;对照组尿半乳糖测定均为阴性。结论婴儿非感染性腹泻以年龄3个月以内小婴儿和母乳喂养儿多见,大便多为酸性,体重多在正常范围内;迁延性腹泻(病程>14 d)约占40%,病因中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占5.17%,多数病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后心肌酶学指标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87例RV感染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RV组,同期87例腹泻但RV检测阴性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 enzymes-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谷草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rlin I,c Tn I)、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T,c Tn T)的水平;并依据心电图、心脏彩超及患儿临床表现将RV组分为心肌损伤组38例、未损伤组49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分析引起RV感染腹泻患儿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RV组患儿的血清CK、CK-MB、LDH、AST、α-HBDH、cTnI、cTnT及心电图QT离散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生心肌损伤的RV感染腹泻患儿血清钠、血清钾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独立危险因素是血清钠水平、血清钾水平降低(P0.05)。结论: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风险较高,心肌酶学指标早期即发生改变,同时低血钠、低血钾可增大RV感染腹泻患儿发生心肌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4-12—2015-12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例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行西咪替丁与干扰素治疗的设为对照组(50例),将联合补锌治疗的设为研究组(56例),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脱水纠正、大便恢复正常、退热时间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72.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14%略低于对照组14.00%,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加快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改善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呕吐改善时间和退热、治愈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认知、情绪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和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2组患儿均给予补液、补充热量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1周。观察2组患者的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及胃肠道症状评分,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组患者治疗后腹泻次数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腹泻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2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症状评分均改善,而观察组胃肠道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K、CK-MB、TNF-α及IL-6均较治疗前降低,而IL-10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血清检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对照组有1例恶心、呕吐,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小儿腹泻,可有效降低血清心肌酶、同工酶及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在鉴别儿童感染性腹泻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6月来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50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纳入标准分为细菌组(95例)和病毒组(55例),另选取同期95例在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当天采集粪便做粪便常规、相关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和细菌培养的同时,均采集静脉血检测HNL、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HNL、PCT、CRP水平差异,统计其在细菌组的阳性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HNL、PCT、CRP水平变化对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组患儿HNL、PCT、CRP水平分别为(231.52±72.85)ng/mL、(2.46±1.62)ng/mL、(55.12±35.45)mg/L,均明显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HNL、PCT、CRP阳性率分别为93.68%、84.21%、70.53%,均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NL诊断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效能与PCT相仿(P>0.05),但优于CRP(P<0.05);血清HNL cut off值为142.39 ng/mL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结论血清HNL可作为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指标,在鉴别急性感染性腹泻为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肠道外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与肝脏转氨酶及心肌酶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腹泻患儿RV阳性组(观察组)与RV阴性组(对照组)两组间肝脏转氨酶及心肌酶水平。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血清ALT、AST、LDH、CK-MB和HB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肌酸激酶(CPK)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肝转氨酶及心肌酶测定对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的生物学因素与小儿脂肪泻的关系。方法通过收集遂宁市中心医院门诊婴幼儿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145例,包括轮状病毒腹泻与细菌性肠炎2组患者。145例婴幼儿患者标本中75例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型腹泻,74例是由各种炎性反应引起的感染型腹泻。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标本组设为观察组,由各种炎性反应引起的腹泻标本设为对照组。利用胶体金法和显微镜镜检观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结果用显微镜镜检发现脂肪泻呈阳性44%,而白细胞镜检呈阳性(+~++)则只有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照组中,发现脂肪泻呈阳性为7%,而白细胞镜检成阳性(+~++)为71%(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引起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因中,轮状病毒感染是夏、秋、冬季常见的病因,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患儿脂肪泻。因此,患儿脂肪泻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