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共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135例,术中肌壁注射垂体后叶素12单位,子宫收缩变硬后,在子宫肌瘤最突出部位用单极电凝钩纵切口或横切口切开子宫肌层,如果肌瘤较大,可采用肌瘤表面梭形切口,切去部分肌瘤包膜,再用有齿抓钳钳夹固定瘤核边旋转边向上提拉,钝性分离肌瘤假包膜,完整剥除肌瘤。肌瘤剥除后创面电凝止血,0-1薇乔线修复子宫。创面小者采用8字缝合,切口大者采用连续及扣锁缝合法。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剜除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两年来收治的120例施行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全部实施子宫肌瘤剜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为100%;术中发现肌瘤个数1~30个,平均16个;直径大小4~12cm,平均7.8cm;其中肌壁间肌瘤63例,黏膜下肌瘤38例,浆膜下肌瘤19例;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55.4min;术中出血量16~152ml,平均40.4ml。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占1.9%,并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5~11d,平均6.8d。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除1例患者出现复发外,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子宫功能正常,没有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理想、身体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子宫功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陈中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31-1531
我院2002年3月-2004年6月施行电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0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6例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多发性子宫肌瘤78例,子宫腺肌瘤2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子宫增大分别为孕6~8周大小,均为已婚已产,有腹部手术史16例。  相似文献   

4.
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及效果.2008年期间,对14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肌瘤挖除术治疗.患者年龄在38-52岁,病例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肌壁间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6例.数目1~3个,肌瘤直径大小2~9 cm,所有子宫切口均进行了缝合.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估计失血量分别为(91.43±55.59)min和(94.64±39.60)nd,病人平均住院日为(5.8±1.2)d.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访2~6月,所有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无一例复发和手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和肌瘤挖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0-01-2009-12笔者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手术16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01-2009-12笔者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手术共162例,其中全子宫切除(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LAVH)56例,子宫肌瘤剜除术64例,附件切除术42例。患者年龄25~58(平均38)岁。同期对比资料为单一应用单极电凝者116例,其中子宫肌瘤剜除术52例,随机选取的附件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传统手术方式,但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备受关注。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8例(观察组),年龄23~45岁,平均(36·25±5·45)岁;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7例(对照组),年龄25~48岁,平均(36·92±5·30)岁,两组术前行B超检查均提示子宫肌瘤,子宫小于…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年龄24~49岁,平均36.3岁。未婚2例,已婚66例。单发肌瘤35例,其中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8例,阔韧带肌瘤9例;多发肌瘤33例,其中2个肌瘤18例,3个肌瘤9例,4个肌瘤4例,5个肌瘤2例。最大肌瘤直径12cm×11cm×9cm,最小肌瘤直径1cm×1cm×0.5cm。合并不孕症6例,卵巢肿瘤18例,有腹部手术史者16例。术前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及活动度,B超检查确定子宫肌瘤位置、数目及类型。68例患者均有腹腔镜手术适应…  相似文献   

8.
潘敏  林建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57-115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效果.方法 腹腔镜下对3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肌瘤26例,多发肌瘤12例.单发肌瘤中壁间肌瘤22例,浆膜下肌瘤3例,阔韧带肌瘤1例.27例予垂体后叶素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注入子宫肌层,11例予缩宫素注入子宫肌层.结果 3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5~300 ml,平均(68.0±24.1)ml;手术时间45~160 min,平均(97±21)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0.25~1.5 d,平均(1.3±0.2)d;术后住院天数(4.9±1.4)d;术后病率为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7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结果7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发生,其中肌壁间肌瘤29例,浆膜下肌瘤(无蒂)15例,阔韧带肌瘤14例,峡部肌瘤12例,肌瘤直径0.5~15cm,平均6.3cm,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30~150ml,平均50ml,术后住院5~8d,平均6d,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有效且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莹  黄云霞  王宪华 《贵州医药》2002,26(4):367-368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约有 1 5~1 4的育龄妇女患此病。肌瘤剜出术是只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 ,能保留生育功能。我科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电视腹腔镜下对 38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剜出术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2 6~ 4 2岁 ,平均 32岁。均已婚 ,38例中 2 0例已生育 ,18例未生育。 8例有下腹不适及疼痛。 38例术前均行妇科检查 (双合诊 )及B超检查 ,提示肌瘤为壁间 (1~ 2个 )或浆膜下 ,直径≥ 3cm ,术后均行病理检查。1 2 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Wolf公司生产的电视腹…  相似文献   

11.
陈红  冯莉  周云保 《江苏医药》2012,38(19):2276-227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其中,肌壁间肌瘤40例,多发性肌瘤6例,阔韧带肌瘤2例,浆膜下肌瘤2例.手术时间35 60 min,术中出血60-30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d.1例患者术后第3天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治疗后好转.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分类、大小及数目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08例.单发肌瘤100例,多发肌瘤108例,其中肌壁间肌瘤100例,浆膜下肌瘤2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与浆膜下肌瘤同时存在80例,阔韧带肌瘤8例.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本组208例术中经过顺利,手术时间35~235min,术中出血量为30~60 ml.术后无不良反应,术后病理检查200例均为子宫平滑肌瘤.8例为富于细胞型,所有病例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诊,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月经正常.结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理想的,是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剜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评价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术后情况均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85例,术后80%月经恢复正常.85例中有生育要求者25例,其中15例术后妊娠,妊娠率为60%.平均受孕时间为术后1年.无异位妊娠及子宫破裂发生.85例患者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为4%.结论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应用应日益重视.剜除肌瘤保留子宫不但能明显改善症状,对要求生育者术后妊娠率可达60%.为减少肌瘤的复发,术中应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流产2例,早产6例,多发生于孕21~28周黏膜下肌瘤和较大肌壁间肌瘤患者;臀位5例,产后出血3例,均发生在剖宫产术后,手术时间(58±12)min。12例经阴道分娩;28例剖宫产患者均在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其中切除子宫3例:2例为肌瘤多发,直径5—8cm,术中创面大,出血多,为避免术后感染、出血而切除子宫;1例为肌瘤过大,直径约12em,肌壁间肌瘤,突向官腔,挖除后子宫内膜缺损过多而行次全子宫切除。结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使子宫肌瘤患者避免了二次开腹手术,故认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可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681-681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以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9月我院治疗的92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资料的回顾和分析。结果:9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21例经阴道分娩,14例行剖宫产术,56例行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剜除术,1例行保罗氏剖宫产术。92例中53例为单发肌瘤,39例为多发性肌瘤,其中病理检查27例提示子宫平滑肌瘤伴红色变性,4例伴组织坏死,2例伴玻璃样变性。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剜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病情准许的条件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剜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复发性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索复发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40例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复发性子宫肌瘤接受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84%和90%。肌瘤平均缩小率为22.7%,46.2%和70.5%。术后12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率为63.7%。40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复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除传统开腹手术外,还可选择腹腔镜及阴式肌瘤剔除术。现总结我科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行阴式肌瘤剔除术共3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之间具备有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且自愿行此术式者患者共36例,年龄为27~43岁,平均(36.3±1.8)岁,均为有阴道分娩史  相似文献   

18.
王兴旺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39-1340
<正>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经阴道手术已渐成为妇科医生处理子宫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现将我院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经阴道手术随访1982例中,39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1982例患者年龄28~64岁,平均43.5岁。孕产次:已婚未产259例,剖宫产史者128例,经阴道分娩者1595例。术前诊断:子宫肌瘤1156例,子宫腺肌瘤258例,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治中的优势、并发症以及对日后生育的影响。方法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其中0型32例,Ⅰ型18例,Ⅱ型6例,肌瘤直径为2~5 cm,同时合并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者11例,通过宫腔镜肌瘤电切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结果56例患者全部通过妇科内镜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切除术),其中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45例,宫腔镜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1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20~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术中出血10~300 ml,术后保留尿管24 h,平均肛门排气时间10 h。1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时发生子宫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部位缝合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术后感染及盆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中有6例已妊娠,分娩1例,无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具有直观、微创、子宫损伤小的优势,尤其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宫腔镜手术更具有其他术式不能替代的优点,手术中对于子宫内膜的保护会更有利于提高术后妊娠率,保持子宫肌层的完整性,对避免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绝经前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5例绝经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48~120 min,平均(92.2±31.4)min,出血量50~220 ml,平均(103.2±75.6)ml,术后有阴道少量流血8例,4~6 d均干净;住院4~7 d;病理检查均为子宫平滑肌瘤.结论 绝经前期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剔除肌瘤术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