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控制释药部位的药物传输系统——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口服定位释药系统主要分为胃内滞留型和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两类。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包括胃内漂浮型、胃内膨胀型和胃壁粘附型等。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包括时控型、pH敏感型、酶解型、以及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系统。  相似文献   

2.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控制释药部位的药物传输系统-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口服定位释药系统主要分为胃内滞留型和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两类。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包括胃内漂浮型,胃内膨胀型和胃壁粘附型等。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包括时控制,pH敏感型,酶解型,以及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和结论根据不同给药体系的释药机制,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主要可分为pH依赖型、时滞型、压力控制型和菌群触发型释药系统,而多触发型释药系统是一种处于前沿的定位释药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4.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和辅料,包括时间依赖性结肠释药系统;可被结肠酶或细菌降解的结肠释药系统;pH依赖性结肠释药系统;压力控制结肠释药系统;并对其优缺点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构建口服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系统。方法:以延时性和pH值依赖性为结肠控释依据,采用多层薄膜包衣法制备结肠定位释放片剂,采用γ射线显影法,考察包衣片在狗体内的释药部位与释药时间。结果:研制的口服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片剂制备工艺简单,药物释放稳定,在狗的升结肠崩解释药。结论:构建的5-氨基水杨酸的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近年来口服结肠释药系统临床和药学研究动态,为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比和分析,总结口服结肠释药系统制剂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发展方向。结果结论:口服结肠释药系统是通过口服给药,在结肠处定位释放药物的靶向制剂。此类制剂以其靶向释药方式和独特的临床使用价值,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同时也成为药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7.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在狗体内的靶向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自制的口服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在体内的结肠靶向性。方法 用γ射线显影法考察结肠定位释放包衣片在狗体内的释药部位与释药时间。结果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片剂在狗的升结肠崩解释药。结论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片具有结肠靶向性。  相似文献   

8.
崔哲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54-2655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释药技术,它可按时间节律释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几种类型及其所使用的材料.介绍并结肠的特殊结构和功能.阐明药物在结肠的吸收和作用机理作一综述。1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近十年来受到药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它不但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结肠癌等局部性肠道疾病,还可通过延迟释药方法用于生理节律疾病的治疗.而且在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吸收上有广阔的前景。短短几年来中,即形成了多种给药类型.并开发了多种靶向性材料。这一给药系统的迅速发展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相似文献   

9.
柴慈民 《天津药学》2006,18(3):59-61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是通过药物在结肠的定位释药来改善药物的吸收、降低不良反应、增强疗效和提高生物利用度。根据结肠迟释制剂的释药机制,可分为时滞型、敏感型、酶解型和压力依赖型等。本文就目前国内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吲哚美辛-果胶钙片结肠定位释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菲  黄雨荪 《中国药业》2002,11(10):47-48
目的:考察吲哚美辛-果胶钙片是否符合结肠定位释药的要求。方法:对吲哚美辛-果胶钙片进行体内、体外以及稳定性实验。结果:该药片在胃内不崩解,在小肠处少量释药,在结肠定位释药,定位效果可靠。结论:果胶钙可作为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1.
细菌触发型结肠靶向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菌触发型靶向释药系统是依据人体结肠独特的菌群分布,利用细菌具有的偶氮还原酶、糖苷酶及糖苷酸酶等多种酶,能生物降解药物载体,使药物在结肠定位释放。按释药机制和给药方式,细菌触发型结肠释药系统可分为4类:前体药物释药系统、多糖载体释药系统、联合pH依赖型或时滞型的复合释药系统、偶氮芳香族水性凝胶释药系统。它们需采用独特的溶出性试验评价药物的体外释放和γ-闪烁照相法观察药物的体内行为,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王霁辉  姚静  周建平 《药学进展》2008,32(7):303-308
多层片给药系统由含药片层及屏障层组成,通过屏障层控制药物的释放。综述近年来该给药系统在缓控释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其在定位释药(颊部黏膜给药、胃内定位释药和结肠定位给药)和控制释药形式(双相型释药、零级释药、双峰型释药和延时型释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口服胃定位释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服胃定位释药系统可分为普通口服释药系统和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两类。本文主要介绍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中目前研究较多的胃内黏附型、胃内漂浮型和胃内膨胀型三种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康复新结肠定位滴丸在犬体内结肠定位释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康复新结肠定位滴丸在体内结肠的定位释放性能.方法 用γ-射线闪烁照相法考察包衣滴丸在犬体内的定位释药部位与释药时间.结果 包衣滴丸在犬的横结肠和降结肠崩解释药.结论 康复新结肠定位包衣滴丸具有结肠定位的释药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刘辉  潘卫三  聂淑芳  杨星刚  颜延旭 《药学学报》2008,43(11):1147-1151
建立3步释放度实验法考察布地奈德结肠定位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并通过模型拟合阐明其释药机制。分别模拟胃、小肠和结肠部位的pH值、肠道菌群、特异性生物酶、蠕动和转运时间等生理参数,设计定位片体外释放度试验,24 h内定时取样,HPLC法测定布地奈德的累积释放度,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对定位片的释药曲线进行拟合度分析。结果表明,布地奈德结肠定位片在2 h内无药物释放,6 h累积释放度约为5%,24 h累积释放度达77.5%,其体外释药行为符合First-order模型。本实验建立的3步释放度实验可作为评价布地奈德结肠定位片结肠靶向性的方法,定位片的释药行为遵从以渗透压作为主要释药动力的微孔型渗透泵的释药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近年来口服结肠定位给药方法药剂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分析有关文献资料,对结肠的生理特点,口服结肠给药系统的原理和常用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有多种药剂学方法可实现结肠给药的目的,目前主要应用的方法有时间依赖型、pH依赖型、酶解型等系统。结论: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作为现代药物剂型的高新技术之一,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口服胃定位释药系统可分为普通口服释药系统和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两类。本文主要介绍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中目前研究较多的胃内黏附型、胃内漂浮型和胃内膨胀型三种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18.
陈重 《中国药业》2002,11(2):76-77
通过查阅献资料,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口服结肠靶向药给系统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的概念及其优点和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几种类型:pH依赖型,时滞释药型,菌群触发型及其使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ral colon target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OCTDDS))将治疗结肠疾病的药物靶向输送至结肠,不仅降低常规的口服或直肠给药的毒副作用,且能将药物输送至病灶处,减少给药剂量,提高患者的顺应性;还能提高多肽、蛋白等类药物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笔者将近年有关口服结肠给药系统的研究综述如下。1口服结肠释药系统的应用1.1时控给药根据时辰药理学原理,应用药剂手段使药物在一定的时滞后释放,使之与人的生理周期相匹配,可用于治疗哮喘、高血压、心绞痛、消化道溃疡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节律性的疾病。结肠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20.
以丙烯酸树脂 和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 ,采用锅包衣法制得盐酸地尔硫口服结肠释药片。通过正交设计和体外释放度实验 ,考察处方和工艺对结肠定位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片子释药时滞的主要因素是包衣液处方中丙烯酸树脂 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 ,比例越小 ,时滞效应越强。通过调整处方和工艺 ,可制得在酸性条件下不释药 ,在模拟胃肠液 p H条件下经 5~ 6 h时滞后形成爆破释药的结肠释药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