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在巩义市中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采取便利抽样法,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实施前,2018年10月—2019年1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比较两组手术室安全管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环境合格率及空气洁净率显著增高,手术室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在服务态度、专业技术及手术室环境及满意度总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士配合度、消毒麻醉、器械准备及设备管理等分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佩 《吉林医学》2015,(8):1670-1671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落实患者病情"十知道"后在精神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十知道"落实情况评分标准表,护理部每个月选派护理考核质量小组对实施前和实施后6个月内精神科两个封闭病区患者安全护理、基础护理、责任护士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考核。结果:实施前后精神科两个封闭病区患者安全护理、基础护理、责任护士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落实病情"十知道"可提高精神科患者安全护理、基础护理、责任护士知晓率,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换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xx院门诊换药室护士4例,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区段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94.51%,显著高于对照组(79.33,P<0.05);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6.04%,显著低于对照组(13.40%,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门诊换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郭志芬  张蓓 《吉林医学》2013,34(11):2182-2183
目的:探讨层级培训在儿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参加培训的儿科新护士100名,培训方法为层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培训、人文护理培训与护理能力培训。结果:护士的护理基础知识和护理能力技能考核成绩平均分明显提高(P<0.05),培训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从68.2%提高到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培训在儿科新护士带教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住院精神病病患者腹泻86例进行分析.结果:封闭病区患者腹泻率显著高于开放病区(χ2=4.732,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腹泻率显著高于其他精神病组(χ2=5.361,P<0.05),患者在入院≤30天腹泻率显著高于入院>30天(χ2=20.613,P<0.01).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腹泻与病区环境、精神疾病类别及住院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莉 《吉林医学》2013,34(12):2355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素质在胸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体会,为提升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胸外科护士实施素质管理来提高其素质,并通过问卷调查实施前后的自我评价情况(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及管理依从性)及200例住院患者(实施前后各100例)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的护士自我评价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除责任意识P<0.01,其余项目均为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提高护士素质在胸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较高,不仅也提升自身水平,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二级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探讨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市二所二级医院抽样调查在岗护士180名,采用90项症状自评表(SCL-90)进行测评.结果: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分与常模比较,各量表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P<0.05),而忧郁及偏执与常模比较无差异,人际敏感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结论:研究对象群体精神卫生状况低下,与其职业应激密切相关.管理者应在引导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职业应激的同时,考虑二级医院护理工作特点和相应的对策.改善护士的心身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每1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依照表格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高(P<0.05),患者满意率高(P<0.05),平均住院日短(P<0.01),住院费用低(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增强了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15日至2017年12月30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45例)和细节管理组(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细节管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对肺结核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擅自更改药量率、漏服率、规律用药率分别为48.9%、42.2%、40.0%;细节管理组患者擅自更改药量率、漏服率、规律用药率分别为22.5%、10.0%、77.5%。细节管理组患者擅自更改药量率、漏服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规律用药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节管理组对肺结核知识掌握率高于常规护理组,细节管理组护理质量(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病室管理)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和耐药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燕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4):111-113
目的:探索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患者健康知识的影响。方法:选择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出院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药品知晓率和预防知晓率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且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极大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并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秀珍 《吉林医学》2013,34(19):3917-3918
目的:探索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的影响。方法:将功能制护理模式和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时段的眼科患者分组,观察其使用眼药水的正确率。结果: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比功能制护理模式的患者对眼药水正确使用知晓率、正确使用率提高,出错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护理管理模式,能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提高患者滴眼液的正确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强度.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 )对96名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护士组)和72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了测试.结果:职业任务得分护士组为146.06±15.83,对照组为127.04±14.17,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紧张源为责任感、任务过重和任务不适应.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护士组为26.25±7.14,对照组为21.06±6.60,差异有显著性(P<0.01 ).女护士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为27.31±6.35,男护士为22.04±6.39,差异有显著性(P<0.05 );职业任务总分男护士为155.31±15.24 ,女护士为142.73±15.82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明显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男女护士职业紧张源不同.  相似文献   

13.
曾小兵 《吉林医学》2014,(3):651-652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室护士工作细节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思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各项满意度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工作细节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对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每天A班交班后,由护士长主持,对新收治、重病、特殊背景或有特殊要求的患者进行规范的高级责任护士查房,1次/d。结果:规范神经内科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后,护士的病情知晓率由78.95%上升至100%,护士专科理论考核优秀率由52.63%上升至94.93%,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由47.36%上升至94.73%。护士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评分及评判性思维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能激励护士主动学习热情,提高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是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针对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的科室为重点研究对象.比较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本科室的护士的考核和护理质量的情况的对比,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后,护士疾病知识的普及、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方面均较实施前的合格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显著(P<0.05),护士的考核优秀率也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实施护理安全综合量化管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甘艳军  刘云宏 《海南医学》2016,(7):1197-1198
目的 观察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度487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且未实施预防跌倒细节护理;选取2013年度501例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细节护理.比较预防跌倒细节护理管理前后患者的意外骨折率、护患纠纷率、护理满意率及护理业务水平.结果 未实施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前,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意外骨折发生率、护患纠纷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2.05%(10/487)、2.87%(14/487)和81.25%(39/48),实施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后,上述观察指标则分别为0.60%(3/501)、1.20%(6/501)和95.92%(47/49),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分,实施后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预防跌倒细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赵忠凤  徐国良 《吉林医学》2013,34(13):2579-2580
目的:探讨在内科病区中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传统护理模式200例患者和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200例患者。责任制护理小组将全体护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1名组长,责任护士2~3名,负责该组患者所有的健康教育和治疗护理工作。结果: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后,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呼叫后护士到位时间缩短、日均输液呼叫铃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94.5%)高于传统模式的护理满意率(81%)和对疾病知识知晓率(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个性关怀护理达到康复目的,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方法 将172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用抛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6例),因经济困难脱落1例,实际完成85例.用护理观察量表(NORP-40)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1],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3个月后,BPRS评分比较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护士的个性化关怀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情绪稳定,是医院工作成功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连秋宜 《当代医学》2012,(29):23-2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从2011年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施行细节管理,对比细节管理在医护人员中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率为78%(156/200),实施细节管理后,医务人员的总体满意率显著提高,达到93%(18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安全问题识别能力和检测合格率均显著上升,实施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科室满意度,值得护理工作的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红英  吴伟娥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13-1714,1764
目的:观察应用循证护理对缓解期精神病患者不良心理的疗效.方法:选择8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期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UCLA孤独量表测定,所有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SDS、SAS、UCLA孤独量表等各项主要因子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结论:循证护理对缓解期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