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角膜炎为常见致盲眼病,寻求角膜炎有效治法方药,是眼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医籍中蕴含着大量宝贵治疗经验,有待于进一步发掘整理。文献梳理研究发现,对角膜炎的治法研究奠基于唐代,丰富于金元时期,完善于明代。历代医籍中提出以下治法:发散退翳法、退翳清热法、清热发散法、清肝泻火法、疏风活血法、调理脾胃法、祛风清热法、升阳发散法和血清热法。其中,以祛风发散、清热泻火、活血退翳法治其标,调理脾胃、升阳补血法顾其本。该研究丰富了角膜炎治法学内容,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古代医籍和当代医学文献,研究不同时期代表医家的有关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观点,追溯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历史源流,以全面阐述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理论的历史发展。认为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理论认识和医疗实践由来而久,其指导理论、治则治法、方药运用等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可以认为,《黄帝内经》是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理论来源,汉代张仲景首开温肾助阳法的先河,唐代孙思邈对温阳方药的运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宋金时期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明清时期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理论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整理归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时期古代文献中关于"骨痹"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并检索现代文献中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病因病机的认识,阐释骨质疏松症理论研究源流。  相似文献   

4.
食疗亦称为饮食疗法,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消渴药食的理论已经开始发展,五脏虚弱被认为是消渴的重要因素,治疗多以补五脏、清热为主的食物。魏晋隋唐时期,医家认识到饮食不节和消渴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且提出控制饮食的治疗原则。宋金元时期,食疗的原料数量空前,不仅限于"局方",民间也有大量食疗方药的记载。明清时期的食疗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提出"饮水多不禁"的治疗思想。历代医家均认识到合理的食疗对消渴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食疗是预防和治疗消渴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研究基本方法,对历代医家防治眩晕证之方药进行整理研究。认为汉唐时期在张仲景辨证论治眩晕证的基础上,临床防治方药的运用日渐分化和具体化。两宋时期,对眩晕证的论治进入高峰发展时期,受宋代医家注重外因致眩理论的影响,解表药与疏肝理气、清心降火之品的应用大大增加。金元时期,诸医家对眩晕致病之成因的认识更趋于多样化,形成了论治方法及防治方药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明清时期,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论基本确立,除传统的虚、风、痰、火之外,血瘀致眩理论上升至本病病因病机的主流行列,活血祛瘀方药开始大量用于临床防治眩晕的治疗中。总体而言,在眩晕证防治方药方面,古代先贤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专于祛邪→祛邪为主,兼以补虚→补虚为主,攻补兼施”的认识、发展和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11,(12):36-37
治疗原则简称"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治法"。治法是针对疾病所制定的具体治疗大法及治疗方法,如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是治疗大法,而辛温解表、疏肝理气、滋阴清热、健脾化湿等,则是治疗方法。前者适应范围较广,是针对某一类疾病层次较高的治法;后者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病证所制定的具体治疗方法,它限定在某一治疗大法的范围之内。如汗法中的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滋阴发汗、助阳发汗等,统属于汗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19,(7):1375-1379
在中医学文献中,对消渴治疗的记载较早且详备。先秦两汉时期,治以祛湿化瘀、温阳化气、滋补肾阴为主;魏晋隋唐时期,治以滋养清润为主,并提出了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治疗消渴的新思路;宋金元时期,出现三消分治、养肺降火、补脾升阳、益肾养血、补血活血、滋阴润燥等治法;明清时期,消渴的治法进一步丰富,通过辨虚实、阴阳、气血而达到治疗消渴的目的,还提到了针灸疗法以及消渴的预防调护。  相似文献   

8.
沙菲  石岩 《中医学报》2019,34(7):1375-1379
在中医学文献中,对消渴治疗的记载较早且详备。先秦两汉时期,治以祛湿化瘀、温阳化气、滋补肾阴为主;魏晋隋唐时期,治以滋养清润为主,并提出了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治疗消渴的新思路;宋金元时期,出现三消分治、养肺降火、补脾升阳、益肾养血、补血活血、滋阴润燥等治法;明清时期,消渴的治法进一步丰富,通过辨虚实、阴阳、气血而达到治疗消渴的目的,还提到了针灸疗法以及消渴的预防调护。  相似文献   

9.
中医伤科方药历史悠久,从远古至战国时期是伤科治疗骨时期是伤科方药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时期,宋金元时期是伤科折用药感性经验积累时期;秦代至三国时期是伤科用药理论的方药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至明清时期是伤科方药传统延续和形成时期;晋至南北朝时期是伤科用药经验的总结时期,隋唐创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臌胀病的理论与证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春秋战国至汉晋时期,《内经》、《伤寒论》等书所论,为后世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宋金元时期,对于臌胀病认识,治疗理论和临床,均有效的突破和创新,尤其是金元医家主攻派与主补派的论争,更加促进了臌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明清时期医学在地前人论治臌胀的基础上,赋予新义,并有所发明,无论在病因病机还是诊断,治法方药上均有较大的进步。近现代医学继承和发扬前人经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脱发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早有相关记载。秦汉至隋朝时期,对脱发病因病机已有初步认识。中医学认为主要病因是自身体虚及风邪侵袭,主要病机是肝肾不足,气血虚衰;唐至明朝时期,主要以血论治,运用补益气血、清热养阴、祛风除湿等多种方法治疗,在此时期开始出现治疗脱发的专方;清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各医家在总结完善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更提出了血瘀致脱发的新观点;新中国成立以后,脱发治疗方法南北各异,北方注重清热祛风润燥,南方注重清热利湿,因人、因地制宜,灵活用药施治。  相似文献   

12.
脾脏的盛衰是疫病防治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结历代防治疫病的经验,认为中医学对疫病的防治经历了从以伤寒论治到创立温病学说的一个变化过程,治疫顾脾亦从秦汉偏重温脾补气,晋唐燥湿运脾,宋金元寒凉泻热益脾阴、攻邪清脾,到明清宣透芳化、涤浊醒脾、恢复气机的过程。从疫病的发病、治法及遣方用药中,总结出未病期补脾实卫,已病期运脾祛邪,恢复期养脾扶正等贯穿始终的治脾思想。   相似文献   

13.
郑伟达教授论治消渴病以肾为重中之重,辨证时强调辨体质、辨年龄、辨标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本证与并发症,治疗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基本大法。针对病情,因人制宜,经常选用清热泻火、健脾益气、滋阴补肾、补肾涩精、活血祛瘀等治法,总以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燮理气血阴液升降出入为纲。另外,郑教授认为三消临床表现虽异,但其基本病机则一,临证时将三消截然分开无益于治疗。用药处方时应直捣黄龙,病急则药急,病缓则药缓,但消渴病多以养为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瘀血学说的论述,可以看到瘀血学说起源于《内经》,奠基于仲景,成长于隋唐,发展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随着近代血瘀证研究的深入,中医气血学说必将有所突破,从而促使中医在学术上出现一次大飞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临床研究文献中常用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及复方,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便秘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为检索对象,对相关文献阅读、分析后统计有效方药。结果纳入215篇有效文献,统计单味中药136种。当归、白术、火麻仁、黄芪、枳实、甘草、肉苁蓉、生地黄、枳壳、桃仁等10味中药在单味药中使用频次较高,分别属于补益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调理气血药(理气、活血)、泻下通便(润肠、攻下、清热)、其他(宣肺、化湿健脾、消食、通窍)等3大类。结论功能性便秘主要与患者气血阴阳亏虚、气机郁滞、肠燥等因素相关,治疗上以补气健脾、养血润肠、行气活血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张雪梅主任医师辨治常见男科病的临证经验。张主任擅长于将中医辨证与现代男科学认识结合,考虑体质禀赋、七情致病、工作强度、五运六气、生活环境、饮食特点等因素,抓住男科病病因病机的复杂性、易发性特点;治则予虚实并治,清补结合,消补兼施,标本兼治,祛邪不伤正;应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分清泌浊、疏利三焦、疏肝解郁等诸种治法多靶向治疗,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并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从方药和针灸治疗两方面的文献入手,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药治疗思路与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待化疗毒副作用,其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相应的治疗方法为健脾补肾、补益气血、和胃降逆、清热解毒,并兼活血化瘀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关节液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变化及清肝祛瘀和补脾肾清热利湿方药对MMP-3的影响。方法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肝祛瘀饮组、补脾肾清热利湿饮组、秋水仙碱组及贝速清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后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右踝关节内MMP-3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MP-3值明显升高(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MMP-3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清肝祛瘀和补脾肾清热利湿方药能有效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踝关节液中的MMP-3水平,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辛温药在治疗外感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辛凉相配的3个变化过程。萌芽阶段(战国到晋唐)、成长阶段(宋金元)与形成阶段(明清)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3个重要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辛温药由最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与寒凉药的比例也不断变化。本文对三个时期温病初起时辛温与寒凉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梳理,强调根据病机临证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性味合化的组方思路,辨治温病初起时可体现为辛温与寒凉药物配伍,意在使用辛温开郁达邪,与清热凉解祛邪相结合,根据气机郁闭与热邪炽盛的程度决定选药与用量。为临床辨治温病时辛温药与辛凉药的配伍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沈鲁珍为清代早期名医,著有《沈氏医案》。他在学术上具有承前启后,善于创新的特点,为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临床治疗中辨证准确,疗效卓著,重视脾胃,培补元气,注意调心,药食同用,且煎丸并进,善用膏方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