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临床对于肺癌的干预手段比较少,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因此,晚期肺癌患者预后不佳。近些年逐渐开始实施免疫治疗,这也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在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是主要的免疫检查点,证明其抑制剂抗PD-1单抗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况存在明显关联,另外PD-L1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能够有效进行疗效预测。本文主要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实施抗PD-1/PD-L1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抗肿瘤治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免疫治疗主要包括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肿瘤疫苗以及细胞因子和小分子药物治疗等。免疫治疗为晚期实体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泌尿肿瘤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靶向药物治疗出现以前,治疗晚期肾癌主要采用高剂量白介素-2和干扰素。随着2011年3月伊匹单抗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以后,一系列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取得突破。免疫检查点已经在晚期泌尿肿瘤中取得成功,并且在晚期肾癌与膀胱癌中获批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对于晚期泌尿肿瘤的免疫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免疫治疗为抗肿瘤治疗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晚期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尽管免疫治疗的疗效显著,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缺少预测疗效、不良反应及超进展的标志物等。错配修复缺陷、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肿瘤突变负荷等是目前人们研究最多的肿瘤免疫治疗标志物,但这些标志物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并不理想,探索肿瘤免疫治疗标志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与胃癌转移或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行胃癌根治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法检测PD-1及PD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PD-1及PDL-1表达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D-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N分期无明显关系,但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ratio,LNR)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患者术前CEA水平、肿瘤N分期、LNR密切相关。LNR(P=0.013)、PD-L1阳性(P=0.002)、肿瘤浸润深度(P=0.05)是胃癌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PD-L1表达阳性与患者术前CEA水平、肿瘤N分期、LNR密切相关,是胃癌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禚守荣  牛梦迪 《精准医学杂志》2021,36(4):370-372,376
乳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威胁着全球女性的健康.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高,且无法从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中获益.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较好的疗效.PD-L1抑制剂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可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特别是在PD-L1表达阳性的人群中,取得总生存期的获益.乳腺癌正式进入免疫治疗新时代.本文将围绕三阴性乳腺癌中PD-1/PD-L1信号通路、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子宫肉瘤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的占比不足10%,病理分型不同,治疗策略也不同。肿瘤分期是影响子宫肉瘤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早期子宫肉瘤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晚期或复发性子宫肉瘤患者预期寿命有限。综合、合理的治疗手段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晚期或复发性子宫肉瘤在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局部治疗等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均位居全球癌种前列,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健康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于针对肿瘤细胞的传统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近年来针对全身免疫系统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种新型的治疗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有限,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筛选出获益人群。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是一种潜在的独立生物标志物,可预测NSCLC免疫治疗效果,本文将对TMB和基于TMB的NSCLC免疫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和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即抑制性信号通路存在于免疫系统中,对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强度、持续性予以调节,防止损伤组织,并在对自身抗原耐受性进行维持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肿瘤若不想受到免疫杀伤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性信号通路予以利用,再对T细胞活性进行充分抑制。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靶向免疫检查点药物,可抑制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治疗肿瘤并持续缓解。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靶向免疫检查点作用巨大,且未来主要趋势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技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抗体结构及功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靶向消除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治疗技术正已为抗肿瘤的研究方向。目前,被批准在临床应用的靶向药物已有20多种,其主要通过靶向阻断肿瘤细胞的血供和细胞信号通路,进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在胃癌晚期患者中应用靶向治疗,能够准确作用于肿瘤病灶,阻断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诊率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化疗是进展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是,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方案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化疗有效率。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中涌现出的新治疗手段。随着对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这种治疗手段也逐步应用于胃癌治疗的临床实践。这些靶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HER2单克隆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mTOR抑制剂,c-Met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IGF-1R抑制剂,HSP90抑制剂等。本文就进展期胃癌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结果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就目前的数据统计来看,每年的新发病率约为1万人次,而5年生存率小于30%。统计分析当前的胃癌治疗发现,在检测技术提升和治疗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患者的预后可以有效改善,但是部分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属于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对于胃癌患者的预后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胃癌诊断做具体的分析,诊断中利用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是血液生物学指标的检测,而血液肿瘤细胞标记物CTC、ctDNA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当中有非常明显的指向性作用,其对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有显著的意义,所以文章就血液肿瘤细胞标记物CTC、ctDNA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当中的具体研究成果等进行总结,旨在为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D2根治术治疗对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70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35例,开腹D2根治术治疗)、研究组(35例,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1年内肿瘤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量、1年内肿瘤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腹腔镜D2根治术与开腹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远期疗效相当,两组复发率接近,但前者可有效缩短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行多西他赛+顺铂和替吉奥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所接收的82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41例研究组和41例参照组,参照组行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治疗,研究组行多西他赛+顺铂+替吉奥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和信息,并且对于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行多西他赛+顺铂+替吉奥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5.
After two decades of unchanged paradigms, th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advanced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have been revolutionized by emerging 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programmed death-1 (PD1) inhibition therapy. Increased evidence is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 PD-L1/PD1 inhibition therapy in both second-line and first-line settings. However,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ho benefit from anti-PD-L1/anti-PD1 therapy is still low. Many questions have been rai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marker-driven approaches for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nd patient selection. In this perspective, we discuss PD-L1/PD1 expression in urothelial bladder carcinoma, review approved anti-PD-L1/anti-PD1 agents for bladder cancer treatment and current ongoing studies investigating combination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explore PD-L1 expression status for the evaluation of bladder cancer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40例,将其列为观察组,选取体检健康者40例,将其列为普通组,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对两组患者的CEA、CA72-4、CA19-9水平及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CEA、CA72-4、CA19-9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在胃癌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患者的诊断较为确切,利于患者的确诊及后期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吗啡与二羟丙茶碱在肿瘤患者呼吸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肿瘤呼吸困难患者58例,具体的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9例,参照组行二羟丙茶碱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行吗啡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og、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Brog、VAS评分较试验组更高,治疗有效率较试验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吗啡与二羟丙茶碱的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DVT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接受化疗的18例合并DVT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同期87例不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腺癌、存在并存疾病、D-2聚体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缩短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腺癌、存在并存疾病、D-2聚体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APTT缩短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DVT患者生存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癌、存在并存疾病、D-2聚体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APTT缩短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DVT提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蒙药阿拉嘎-斑布有效提取物斑蝥素及斑蝥素衍生物在抗消化道肿瘤过程中的药理作用及生物学功能的改变,进而分析斑蝥素及斑蝥素衍生物在抗消化肿瘤方面的可能作用机制,并对近几年有关斑蝥素及斑蝥素衍生物在消化道肿瘤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近况做一概述。以期为斑蝥素及斑蝥素衍生物在抗消化道肿瘤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经查阅资料发现蒙药阿拉嘎-斑布有效提取物斑蝥素及斑蝥素衍生物对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抑制,可能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发挥抗肿瘤作用。如改变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测情况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在将同期收治的肝部良性病变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均行CTC检测,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在临床的应用情况。结果检测两组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C、C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与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以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