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目的了解5个县农村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分布特征,探讨宫颈癌防治对策。方法 2014年在安徽省5个县抽取21 078名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高危亚型/高危分型HPV初筛,并根据HPV初筛结果进行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病理等进一步检查,分析HPV感染状况和型别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21 078名妇女HPV初筛阳性检出率为8.01%,其中检出率最高的16型占18.41%;5个县中HPV初筛阳性检出率为6.06%~9.43%,且各县6种常见型别HPV检出率排序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39岁HPV初筛阳性检出率最低,为6.90%,55~65岁最高,为8.94%,随着年龄增加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P0.05);HPV检测对于识别宫颈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44%和89.74%;HPV检测对于识别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0%;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为488.66/10万,HPV初筛结果阳性者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为9.18%。结论安徽省5县HPV检出率存在地区差异,HPV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HPV初筛有助于宫颈早期病变的早发现和早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河北省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农村妇女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6年河北省25 128例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病变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项目包括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及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TCT检查发现异常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检提示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多点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从而确诊宫颈病变性质。结果 25 128例农村妇女中,慢性宫颈炎患病率最高(8.88%),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炎(7.12%);TCT异常244例,占0.97%,阴道镜检查宫颈炎症217例,占88.93%,CINⅠ16例,占6.56%,CINⅡ5例,占2.05%,CINⅢ3例,占1.23%,宫颈原位癌2例,占0.82%,宫颈浸润癌1例,占0.41%。CINⅠ患者年龄(43.20±3.40)岁,CINⅡ患者年龄(46.50±3.20)岁,CINⅢ患者年龄(48.70±4.50)岁,宫颈原位癌年龄(49.20±4.00)岁。结论河北省农村妇女宫颈病变和宫颈癌检出率较高,在健康意识薄弱、卫生保健水平较差的农村妇女中开展宫颈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对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随访,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青海省早期宫颈癌筛查结果,对落实宫颈癌前筛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青海省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11—; 2015年全部筛查妇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 2015年青海省某医院进行宫颈癌前筛查者10 964名,5年分别筛查妇女1 010、2 778、2 563、1 710和 2 903名,分别占9.21%、25.34%、23.38%、15.60%、26.48%。筛查妇女年龄35~68岁,以46~55岁为主,占46.55%。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共检出异常者259例,异常率为2.36%。不同年份TC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年龄筛查者细胞学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6~55岁异常率较高。高危HPV阳性检出1 419例,阳性率为12.94%,不同年份、年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6~68岁人群高危HPV阳性率较高。TCT异常者检出宫颈上皮瘤变39例,检出率为15.44%,高危HPV阳性者检出宫颈上皮瘤变100例,检出率为7.04%。TCT异常且高危HPV阳性者102例,检出宫颈上皮瘤变28例,检出率为27.45%,不同筛查结果人群宫颈上皮瘤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持续开展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降低宫颈癌患病率,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科就诊的500例宫颈病变筛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荧光PCR法检测HPV-DNA(16/18型)的表达水平,阳性者提取宫颈组织的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依据其病变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根据TBS分级系统进行判定,500例患者标本检测结果 TCT阳性253例,阳性率为50.60%,感染HPV16/18型305例,阳性率为61.00%;TCT和HPV-DNA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0.60%、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5),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TCT、HP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4.63%、89.97%,HPV-DNA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CT(χ~2=13.27,P<0.05);与正常或炎性改变组相比,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组HPV检测阳性率得到明显增高(F=7.82,P<0.05),CINⅢ与宫颈癌组HPV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16/18型DNA感染率逐步递增;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后,发生宫颈癌的指数较高(OR=46.34、25.43),发生CINⅢ的指数也较高(OR=15.98、21.17)。结论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密切相关,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大庆地区4 850例育龄妇女进行宫颈TCT联合HPV检测,对TCT和/或HPV检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1 193例TCT结果异常,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发现CINⅠ~Ⅲ501例(41.99%);HPV检测阳性1 87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发现CINⅠ~Ⅲ1 030例(54.93%);HPV和TCT均阳性684例,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发现CINⅠ~Ⅲ625例(91.3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75例HPV阳性患者检测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以20~30岁为感染的最高峰。结论:宫颈TCT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应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浙江省人民医院实施宫颈癌筛查的23~67岁7 16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CT法筛查宫颈癌及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进行13种高危型HPV基因亚型的检测,对上述检查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而对于阴性者则采取自愿进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方式。根据TCT、高危型HPV检测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受检女性TCT涂片结果阳性率为1.5%(106/7 160),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60.4%(64/10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34.9%(37/106),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占4.7%(5/106)。与病理结果对照,TCT诊断LSIL的符合率为41.7%(43/103),诊断HSIL的符合率为71.4%(5/7),诊断SCC符合率为71.4%(5/7),TCT诊断与组织学检查总体符合率为65.0%(106/163);7 160例受检者中HPV感染者占7.4%(533/7 160),HPV感染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检出率为72.8%(75/103),CINⅡ+CINⅢ的检出率为86.8%(46/53),检测出SCC 4例,占57.1%,HPV检测的总体符合率为76.7%(125/163)。其中,宫颈的病变越重,检测出的HPV感染阳性率越高,各级的病变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P0.01);患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年龄多集中在30~55岁,占检出病变的78.6%,其中30岁和55岁的受检者病理诊断为阳性的构成比为17.5%和3.9%。30~55岁年龄段患病率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P0.01);HPV对于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为65.0%,TCT的总检出率为76.7%,二者联合筛查病变的总检出率为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检测的检出率高于TCT检测,且二者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更高。结论 TCT技术和高危型HPV检测的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项技术检测,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筛查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探索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的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参加宫颈癌筛查的36 000例农村妇女进行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CIN)195例,患病率为0.54%;筛查出宫颈癌45例,患病率为0.13%。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应加大普及力度,扩大筛查对象的范围;生殖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应宣传倡导防治知识;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妇女自觉参加宫颈癌筛查,有效地降低妇女宫颈癌患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HR-HPV在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在中国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防治及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宫颈癌高发区江西修水县人桥乡2499例年龄为30~49岁农村已婚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横断面研究。采用了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多种筛查技术的联合筛查:包括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检查、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碘染色肉眼观察(VILI)以及阴道镜检查等方法。不同方法间遵循独立、双盲原则。对其中任何一项检查异常的妇女进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HPV DNA检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ybrid capture-2,HC-Ⅱ)对受检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行HPV DNA半定量检测。观察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病变程度与HR-HPV感染的关系以及HR-HPV在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人群中的感染状况。结果:2499例受检妇女中,352例妇女因HPV DNA缺失被排除,其余2147例妇女纳入本研究,共检出无宫颈病变1966例、宫颈鳞状细胞化生81例、慢性宫颈炎271例、CINⅠ82例,CINⅡ37例、CINⅢ59例、宫颈癌3例。HR-HPV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感染率分别为5.1%、54.9%、66.9%、80.5%、94.1%、98.1%、100.0%。HR-HPV检出妇女中总阳性率为20.63%,在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07%、19.66%、21.29%及20.54%。宫颈癌前病变妇女HR-HPV感染率与慢性宫颈炎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及原因,探索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的可行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5881名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0.73%;宫颈癌检出率0.01%。40岁-组宫颈癌前病变(含宫颈癌)检出率最高为1.00%;随年龄增加,宫颈癌前病变(含宫颈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P〈0.05)。不同妇科病患者中,宫颈癌前病变(含宫颈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以宫颈炎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含宫颈癌)检出率最高为2.85%。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联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产后4个月-1年妇女进行HPV-DNA和TCT检查。结果 1630例产妇HPV-DNA感染119例,感染率为7.30%,以高危型感染居多,主要集中在20-25岁、31-35岁年龄组。TCT异常21例中,10例宫颈病理学异常者,分别为C IN(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3例,C INⅡ级4例,C INⅢ级1例,宫颈鳞癌2例。10例患者均有HPV感染。11例阴性患者,3例有HPV感染,感染率为27.27%,且年龄均在30岁以下。结论 HPV-DNA联合TCT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方法有利于早诊早治和HPV感染随访管理,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农村妇女宫颈癌的筛查,了解安庆市农村妇女宫颈癌患病水平.方法 根据项目管理方案,收集2017-2019年安庆市各县(市区)免费宫颈癌筛查的35~64岁农村妇女筛查资料,分析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情况.结果 共筛查136243名妇女,检出阳性个案1087例,其中宫颈癌检出率19.08/10万,癌前病变检出率491.03/10万,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887和3.781,P值均大于0.05);检出生殖道良性疾病30147例,生殖道良性疾病患病率为22.13%.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为95.61%.取材工具改进后的巴氏涂片法与TCT法用于宫颈细胞学筛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1%和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0,P=0.532).结论 安庆市开展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筛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遵义市部分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ms,HR-HPV)感染的主要类型、年龄分布、感染状况,探讨HPV 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86名妇女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16种HR-HPV病毒亚型,同时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lfinPrep liquid based cytology test,TCT);对TCT和(或)HR-HPV为阳性者再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HR-HPV阳性者376例占21.1%,细胞学结果有异常者342例为筛查人数的19.15%,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LSIL)是异常细胞学结果中最常见的两种约为73.1%;②对TCT和(或)HR-HPV为阳性者再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随着TCT的级别越高,阴道镜下活检符合率越高。LSIL级别以上TCT、HR-HPV以及两者均为阳性检出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正常人群中年轻的性活跃妇女HPV感染率高(P<0.05);④遵义市妇女HPVl6型感染率最高(P<0.05),其次为HPV51型及18型。结论:①女性生殖道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和对HPV感染的筛查以及密切监测已感染HR-HPV人群;②TCT与HPV结合对检测宫颈癌前病变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舒桂兰  王琼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61-3462
目的:探讨新柏氏TCT作为妇科门诊常规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003年7月~2004年11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行新柏氏TCT检测2 4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CT检测异常占11.70%,宫颈癌占0.17%,HPV检出率0.87%。结论:新柏氏TCT作为妇科门诊常规检查,筛查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无锡市2013—2017年社区常住已婚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阳性率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率统计分析,评价社区宫颈HPV分型检测作为初筛工具在社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2013年起无锡市卫生部门对全市社区内已婚妇女(35~64周岁为主)的宫颈癌筛查流程,采取宫颈HPV分型检测初筛,初筛阳性者行新柏氏液基细胞技术(TCT)检查,HPV及TCT均阳性者行电子阴道镜及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的方式,分析HPV阳性率及确诊宫颈癌及高度癌前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3—2017年无锡市参加宫颈病变筛查人数中HPV阳性人数及阳性率分别为23 935人(12.91%)、11 391人(9.74%)、18 526人(11.67%)、12 327人(10.89%)和17 415人(10.00%),各年份HPV阳性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 098.71,P<0.001);2013—2017年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共2 861人,检出率分别为3.67‰、4.88‰、4.17‰、2.85‰和3.58‰,各年份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0.94,P<0.001);2013—2017年确诊宫颈癌共116人,检出率分别为18.89/10万、17.09/10万、13.86/10万、13.25/10万和13.79/10万,但是各年份宫颈癌检出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逐年规范的社区免费宫颈癌筛查,社区妇女的宫颈癌及高度癌前病变发生率逐年下降;加强健康宣传教育,促进社区健康妇女自觉参与宫颈病变筛查,对高危HPV持续感染患者的密切监测并随访,可以有效预防宫颈高度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对妇女宫颈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有效提高居民满意度,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促进医改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扫描(TCT)在筛查宫颈病变中的预测价值,以期提高女性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提高预后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且行阴道镜活检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行TCT检查、HPV基因分型检查及阴道镜活检。以阴道镜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HPV高危基因、TCT检查及HPV高危基因联合TCT在预测女性宫颈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探讨HPV联合TCT在预测女性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50例受检者共检出HPV阳性40例,HPV阳性率80. 00%,高危HPV 32例占80. 00%。经TCT检查,正常6例,宫颈炎18例,ASCUS9例、LSIL9例、HSIL6例,鳞状细胞癌1例,腺癌1例。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宫颈正常4例,宫颈炎症17例,宫颈癌或癌前病变2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0例、Ⅱ级9例及Ⅲ级7例,宫颈癌3例。HPV筛查结果以高危型HPV阳性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标准。特异度和准确度:HPV筛查结果以高危型HPV阳性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阳性标准。特异度和准确度:HPV预测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 76%、52. 38%、70. 00%,TCT预测分别为:72. 41%、76. 19%、74. 00%,HPV联合TCT分别为:86. 20%、61. 90%、76. 00%。采用并联的方式判断TCT+HPV预测结果。HPV联合TCT对预测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TCT和HPV预测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结论 TCT联合高危HPV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级宫颈癌,具有无创、特异度及准确度高的优点,用于临床大规模筛查宫颈病变,可降低行阴道镜活检甚至手术探查的概率,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1 025例患者的TCT及HPV检查结果,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比较分析TCT检查、HPV检测及两者联合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组织病理学诊断正常或炎症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7,P=0.000 0);TCT检查结果级别越高,筛查假阴性率越低,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P=0.011 7)。随着TCT检查结果级别的升高,组织病理学级别升高(χ~2_(趋势)=691.22,P=0.000 0);TCT联合HPV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TCT检查及HPV检测。结论TCT联合HPV筛查能降低宫颈癌筛查的漏诊率,是最为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实验对30~49岁的已婚妇女进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采用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18.7%,与正常组相比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χ2=444.04,P<0.001)。各年龄组宫颈HPV DNA的检出率几乎一样,无显著性差异(χ2=10.25,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及癌症的发生高度相关(OR=121.1)。结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TCT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测法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CT液基细胞学薄片检测法联合基因杂交捕获法(HybridCapture,HC-Ⅱ)对189例20~65岁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薄片检测法进行检测,细胞学异常及临床高度怀疑病变者行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189例样本中,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61.11%,单HPV检测灵敏度为94.44%,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7.22%。结论: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准确、快速、敏感,可用于大规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且阴性预测值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高危型HP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武汉市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其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2016年1月-12月在武汉市10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取宫颈细胞进行HPV检测,有明确HPV分型结果,分析宫颈癌、癌前病变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600例患者,HPV感染499例,感染率为83.17%,宫颈癌前病变患者HPV总感染率低于宫颈癌患者(P0.05);CINⅡ~Ⅲ级患者HPV感染率高于CINⅠ级患者(P0.05);宫颈鳞癌、腺癌患者HPV感染率高于CINⅡ~Ⅲ级患者(P0.05);(2)宫颈癌单一感染所占比例为83.33%,二重感染所占比例为11.33%,无三重及多重感染病例,而CINⅠ级三重、多重感染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CINⅡ级;(3)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感染HPV16亚型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宫颈癌感染HPV16所占比例高达56.00%,其次为CINⅢ级;感染HPV18亚型所占比例位列第2,其次为HPV52亚型,宫颈癌患者感染HPV18所占比例高于CINⅠ~Ⅲ级患者,CINⅠ~Ⅲ级患者低危型HPV感染阳性率高于宫颈癌;(4)年龄25~34岁群体HPV感染率最高,其次为35~44岁与20~25岁,25~34岁群体高危型HPV感染率最高。结论 HPV感染与年龄相关,25~34岁为HPV感染高峰期,且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发生率较高,以HPV 16亚型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阳工业区常住及流动育龄妇女常见妇女病、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病情况,分析其发病原因及趋势,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新阳工业区自愿参加妇科普查的常住及流动育龄妇女,进行免费妇科检查、宫颈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对TCT结果异常者行阴道镜和活检。结果共筛查育龄妇女6 249人,生殖道感染检出率11.0%,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为主;常住育龄妇女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流动人口则相对居高不下;TCT结果异常者130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癌前病变18例,宫颈癌2例。结论新阳工业区常住育龄妇女常见妇科病检出率较高,特别是流动育龄妇女。应加强保健知识宣传、治疗生殖道感染,以降低宫颈癌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