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黔南州农村水族和布依族7~12岁女性儿童骨骼发育的差异,并比较两民族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骨骼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1月共收集1 200名7~12岁女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水族组(592名)和布依族组(608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摄取两组各年龄段右手腕部X片,参照骨发育分级标准———骨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通过数学模型法计算骨龄,然后对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比值进行不同民族间差异性比较,并对影响骨发育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水族组骨骼早发育78人(13.18%),发育正常499人(84.29%),晚发育15人(2.53%);布依族组608名,骨骼早发育21人(3.45%),发育正常546人(89.66%),晚发育41人(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5,P<0.01)。②根据年龄将两民族均分为5个年龄段。水族组7~岁,8~岁,9~岁,10~岁,11~12岁年龄段骨龄、生活年龄、差值及标准化年龄水平分别与布依族组相应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族与布依族女性儿童骨骼发育存在民族差异,水族女性儿童的骨骼发育早于布依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017年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方法抽取2017年在苏州市姑苏区进行体检的82 405名0~3岁儿童,从妇幼信息系统中收集身高、体质量与体型评价资料,比较男童和女童的身高、体质量,并与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月龄之前生长最快,此后渐趋平缓。每个月龄组的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差值为1~2 cm;每个月龄组的男童体质量均大于女童,差值为0. 3~0. 7 kg。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均高于同月龄儿童WHO标准。男童身高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高约1. 5 cm,体质量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重约0. 7 kg;女童身高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高约1. 3 cm,体质量比同月龄儿童WHO标准重约0. 6 kg。相同月龄组的男童肥胖率、超重率均高于女童。6月龄男童肥胖率最高(8. 9%),8月龄男童超重率最高(23. 0%),6月龄女童肥胖率最高(6. 3%),8月龄女童超重率最高(20. 7%)。1月龄男童和女童的消瘦率分别为1. 3%和1. 2%,其余月龄儿童的消瘦率均在1%以下。结论苏州市姑苏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明显高于同月龄儿童WHO标准,但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卫生系统需及时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儿童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泾县3~7岁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与贫血状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改善幼儿园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安徽省泾县儿童健康监测资料,对其23所幼儿园6 867名3~7岁儿童的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泾县3~7岁幼儿园儿童中,男童、女童的比例分别为52.5%、47.5%,身高在各年龄组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高于女童;男童和女童体重在5~7岁、6~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体重高于女童,男童身高和体重以及女童体重仅在3~4岁组低于WHO推荐参考值,其余组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参考值;3~7岁幼儿园儿童中,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7%、5.9%;消瘦、生长迟缓、慢性严重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分别为2.0%、4.3%、0.1%;3~7岁幼儿园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1.5%,以轻度贫血为主。结论安徽省泾县幼儿园儿童体格发育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状况,且贫血患病率较高。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山东省3~7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现状,为提高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山东省留守儿童营养与发育状况调查问卷》,对选点内的山东省农村750名3~7岁的儿童(包括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山东省农村5岁、6岁单亲留守男童和4岁单亲留守女童体重,6岁单亲留守男童、3岁和4岁单亲留守女童身高均显著性低于2009年相应指标的标准水平(P0.05);农村双亲留守儿童年龄别身高Z分显著高于单亲留守儿童(P0.05),双亲留守儿童身高别体重Z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年龄别体重Z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山东省农村单亲照顾的各年龄段的男童及低年龄段的女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较差。单亲照顾(主要是母亲)不利于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深圳地区6~13岁健康儿童的体格匀称性指标,以协助体格匀称性的判断。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深圳市4所学校6~13岁儿童的体格匀称性。将男、女各分7个年龄组,由内分泌专科医师测量身高、体重、坐高(顶臀长)、指距,计算其坐高/身高、指距/身高、(下肢长+指距)/坐高三项指标。结果 1)共调查3 212人,剔除451人,纳入2 761人(男1 400人、女1 361人,其中汉族2 670人,占96.7%,少数民族91人,共有18个少数民族);分性别各年龄组人数在67~333。2)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指距/身高、(下肢长+指距)/坐高分别从(0.97±0.02)cm和(2.56±0.11)cm增高到(0.99±0.02)cm和(2.80±0.11)cm;女童指距/身高、(下肢长+指距)/坐高分别从(0.96±0.02)cm和(2.57±0.09)cm增高到(0.99±0.02)cm和(2.76±0.10)cm,男女儿童的坐高/身高均从(0.55±0.01)cm减低到(0.52±0.01)cm。3)12~13岁组男童的坐高/身高的均数低于女童(P0.01);11~12岁组及12~13岁组男童的(下肢长+指距)/坐高的均数高于女童(P均0.01);7~8岁、8~9岁及9~10岁组男童的指距/身高的均数高于女童(P均0.05)。结论体格匀称性的判断对矮身材病因鉴别很关键,此次调查的结果可作为深圳地区6-13岁健康儿童体格匀称性判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3~7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今后本地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5—7月,选取兰州市城关区10所幼儿园的1383名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采用WHO推荐的Z评分法进行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价。结果:除4~5岁年龄段外,其他各年龄组男童的身高、体重均高于同年龄段女童,不同年龄段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和女童的身高别体重(WHZ)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FWHZ=7.524,女童FWHZ=3.149,P<0.05),男童组的年龄别身高(HAZ)和年龄别体重(WAZ)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FHAZ=0.003,FWAZ=0.034,P<0.05)。结论:兰州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总体发育情况较好,但营养不良情况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7岁以下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并计算脂肪重聚发生年龄。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6月抽取乌鲁木齐市7个区、1个县7岁以下9682名维汉(维吾尔族)儿童(男童5139人,女童4543人,汉族6152人,维族3530人),测量其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比较维汉民族男女童身高别体重(weight for height Z-score,WHZ)的差异,绘制维汉男女童WHZ曲线并通过双变量随机模型和自然增长模型推算维汉男女童脂肪重聚年龄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组的维汉男女童比较发现,低年龄组体格发育差异较为显著,并且在婴幼儿期各项体格发育指标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在维、汉男童WHZ比较中,0月~(t=4.277,P<0.001)、6月~(t=2.133,P=0.033)、5岁~(t=2.278,P=0.023)、6~7岁(t=2.503,P=0.013)及各段合计组(t=5.2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汉女童WHZ比较中,0月~(t=2.533,P=0.011)和1岁~组(t=-2.141,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岁以下维、汉男童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高于女童(超重率:维族男童7.97%,女童5.46%,汉族男童12.55%,女童5.90%;肥胖率:维族男童5.58%,女童3.48%,汉族男童7.73%,女童3.92%),而维族女童超重-肥胖比(OOR=1.57)高于男童(OOR=1.43),汉族女童超重-肥胖比(OOR=1.50)低于男童(OOR=1.62)。经数学模型计算汉族男童脂肪重聚发生最早[3.94(95%CI 3.54~4.33)岁],其次为维族男童[4.17(95%CI 2.70~5.72)岁]和汉族女童[4.56(95%CI 4.14~4.99)岁],维族女童脂肪重聚发生最迟[5.57(95%CI 4.00~7.13)岁]。结论 2015年乌鲁木齐市7岁以下汉族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均高于维族儿童,且汉族儿童脂肪重聚年龄早于维吾尔族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为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3~6岁儿童5 813例。测试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皮褶厚度、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持续跳跃。结果各项形态指标存在性别差异,身高、坐高、体重、胸围男童均大于女童,皮褶厚度除6岁组之外女童大于男童。5年间,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体重平均增加0.49 kg,身高、胸围、坐高分别平均增长1.00 cm、1.16 cm和0.31 cm。儿童安静心率男童为88.36~94.31次/min,女童为90.44~95.86次/min,均低于全国水平。男童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连续跳优于女童,女童坐位体前屈优于男童,存在性别差异。立定跳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成绩大都有提高;男童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6岁组10米折返跑、网球掷远成绩下降;3岁组网球掷远成绩有提高,但仍低于全国水平。结论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增长符合3~6岁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心脏功能发育良好;素质指标总体上优于全国水平,部分指标尚有待提高;应结合体质监测的结果开展科学的体格锻炼,加强对大班儿童监管。  相似文献   

9.
了解中国8省6 ~13岁儿童腰围身高比分布特征及其与血压升高的关系,为探讨科学合理的儿童血压评价预警指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江苏、湖南、广西、重庆、内蒙、安徽、山东和甘肃8省26 575名6~13岁儿童腰围、身高和血压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儿童腰围身高比分布特征,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腰围身高比水平下儿童血压升高的相对危险.结果 我国8省6~13岁儿童腰围身高比呈正偏态分布,男童腰围身高比中位数为0.43,女童为0.42;北方儿童腰围身高比(男童0.44,女童0.43)大于南方儿童(男童0.43,女童0.41)(x2值分别为142.08,210.04,P值均<0.01);城市男童腰围身高比(0.44)大于农村男童(0.43)(x2=56.27,P<0.01),城市女童腰围身高比(0.42)与农村女童(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7,P>0.05);经济发达地区和中等地区的男童和女童腰围身高比(男童0.43,0.43,女童0.42,0.41)均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0.44,0.43)(x2值分别为194.42,174.27,P值均<0.01).与腰围身高比在P85以下的儿童相比,P85~P89,P90~P94及P95以上之间的男童发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OR值分别为1.62(95% CI:1.42~1.87),2.47(95% CI:2.06~2.96),3.42(95% CI:2.92 ~4.02),女童分别为1.53(95%CI:1.30~ 1.79),1.56(95%CI:1.27 ~ 1.94),2.86(95%CI:2.38 ~3.44).结论 中国8省6~13岁儿童腰围身高比与血压升高呈正相关,建议将腰围身高比作为儿童血压升高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余红  陈晓霞  程洪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132-1133
了解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现状,为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幼儿园为单位,调查17 640名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均值均超过2006年WHO标准和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各年龄组男童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肥胖总检出率为4.92%,男童(5.72%)高于女童(4.04%);营养不良总检出率为1.11%,男童(0.92%)低于女童(1.31%);不同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和营养不良患病率均为3岁组最低,6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良好,营养不良处在较低水平,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北京市0~3岁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结果,为制定促进0~3岁儿童健康的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进行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的1 726名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体指标、丹佛发育筛查(DDST筛查)、听力和血常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检查结果。结果 1 726名儿童中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者为1 651名(95. 65%),其中男童905名(54. 82%),女童746名(45. 18%);测量头围者766名(44. 38%),其中男童425名(55. 48%),女童341名(44. 52%)。同年龄段男童的身高、体质量、头围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1 726名儿童中,接受听力检查725名(42. 00%),其中听力障碍73名(10. 07%);接受DDST筛查109名(6. 32%),其中异常2名(1. 83%);接受末梢血常规检测1 618名(93. 74%),其中贫血568名(35. 11%)。结论 0~3岁儿童发育基本正常,存在超重/肥胖现象,男童的身高、体质量、头围高于女童,部分儿童伴有听力障碍和贫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儿童体格测量方法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4项形态指标,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以2005年全国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表作为标准参考值进行比较。结果 485名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5.5~6.0岁年龄组身高(男、女)与2005年标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7.0岁年龄组身高、体重(男、女)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5.5~6.0岁年龄组胸围与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在4.5~6.0岁年龄组与标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MI)与年龄变化无关,克托莱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身高胸围指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小,且与2005年全国同龄儿正常男女童标准比较,3项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安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李一辰  陈欣欣  孟杰  何辉  潘迎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00-190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儿童6 405名,测量儿童的身高、坐高、体重及胸围四项发育指标,计算各项发育指数。结果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整体趋势为男童优于女童、城市儿童优于农村儿童。男童体型呈相对粗壮型,女童体型呈相对瘦长型。结论指数法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各个指数的局限性,联合运用各种指数,让其发挥充分的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武汉市洪山区流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促进流动儿童体格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洪山区两所小学9~12岁学生,收集752名流动儿童的体质监测资料,对生长发育水平进行分析并与全国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各年龄组流动儿童身高均低于全国同龄儿童的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9岁组、10岁组和女童9岁组的体重均低于相应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瘦检出率男童高于全国城乡水平,而女童低于全国城乡水平;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男童与全国城市水平接近,女童高于全国城市水平。男童的消瘦、超重及肥胖的检出率与女童相比均较高,11岁年龄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市流动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低于全国城乡儿童均值,流动男童营养不良的状况与女童相比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儿童身高发育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海珠区904名3~12岁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儿童身高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结果:3~5岁组男、女童,6~岁组男童,7~8岁组男、女童,9~岁组男童的身高均值均低于全国水平(P<0.05)。当前身高低于遗传身高的儿童占21.6%;与遗传身高一致占65%;高于遗传身高的占13.4%。母亲身高,体型是否肥胖,经常吃钙片、喝牛奶,慢性疾病史,每天运动时间为身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儿童身高发育的整体水平较低,大部分儿童没有发挥身高的生长潜能,应重视环境因素对身高的影响,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进儿童身高增长。  相似文献   

16.
了解西安市城区2013年0~6岁儿童超重肥胖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10 374名.以WH0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依据,将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与2005年全国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6.9%,肥胖率为8.2%.除3岁组与5岁组男童超重率高于女童(x2值分别19.696,11.756,P值均<0.01)外,其余年龄段儿童超重率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4~6岁组儿童肥胖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龄组肥胖率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2005年全国同年龄段儿童相比,西安市2岁和4~7岁儿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1岁和1岁组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而西安市0~6岁儿童总体超重率低于全国水平,总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P值均<0.05).5 498名男童超重率为18.3%(1 008名),肥胖率为8.9%(491名);4 876名女童超重率为15.2%(742名),肥胖率为7.3%(358名),男童均高于女童(x2值分别为17.898,8.677,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超重率、女童超重率均低于全国水平(P值均<0.01),西安市男童肥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市城区0~6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制定预防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武汉市江汉区36441名学龄前儿童健康检查结果,为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和预防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武汉市江汉区16所幼儿园3~6岁儿童共36441人的健康体检结果,通过观察其身高、体质量、血常规、视力、口腔检查指标,综合评估江汉区学龄前儿童发育状况。结果2016-2018年武汉市江汉区3~6岁儿童身高、体质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身高每年增加7~8 cm,体质量每年增加2~3 kg。各年龄组男童平均身高、体质量均高于女童平均身高、体质量(均P<0.05),相同年龄段男童与女童身高、体质量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随年龄增长,男童和女童的体质指数(BMI)逐渐增加,同时男童和女童BMI差值有减小趋势;男童和女童肥胖率逐年增高,女童肥胖率增长速度较男童快(χ2=2.156,P<0.05);男童和女童营养不良率逐年降低,女童营养不良率降低更明显(χ2=9.843,P<0.001)。随年龄增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增高,男童和女童贫血率逐年降低。儿童视力异常以近视和散光为主,男童与女童视力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05)。随年龄增长,2016-2018年武汉市江汉区3~6岁儿童龋齿发病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8,P<0.05),龋齿颗数由3~4岁的不到1颗发展为5~6岁的2颗以上。结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武汉市江汉区学龄前儿童整体体格发育较好,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率显著下降,但同时部分儿童存在营养过剩状况,儿童肥胖、视力异常和龋齿发病率逐年升高,这应当引起家长和托幼机构的重视,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江苏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项目以后出生的24 683例1.5~3.5岁出生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使用统一制定的儿童随访调查表,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将得到的结果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郊区以及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结果】①无论城区还是农村,男童身高、体重都高于女童;②城市男童各个年龄组身高、体重数值均高于农村男童。大多数年龄组城市女童身高、体重高于农村女童;③江苏省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儿童身高、体重都高于1995年九市城、郊区儿童;④除了33个月和3.5岁组男、女童身高略低于WHO参考标准以外,其余各组身高、体重都高于WHO参考标准参考标准;⑤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96%和3.32%;低体重2.72%;营养不良0.39%。【结论】江苏省1.5~3.5岁儿童的体格发育存在城乡和性别差异,超重和肥胖可能成为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隐患,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清远市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体测量法,测量采用清远市279名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及头围,包括142名男童,137名女童,年龄2.5~4.0岁,测量时间自2003年9月~2006年9月。[结果]身高男童平均增高19.03~21.84cm,女童平均增加19.34~22.72cm。体重男童平均增加5.93~6.31kg,女童平均增加6.04~6.30kg。胸围男童平均增加4.74~5.42cm,女童平均增加4.03~4.76cm。克托莱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其他指数(身高头围指数、身高胸围指数、维尔维克指数和体质指数)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结论]男女童体格在4年间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形态指标低于全国9市1995年值,亦低于广州市属幼儿园2003年值,但清远市男女童形态发育符合本身的正常生长发育规律,儿童生长发育潜力有待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盘县与都匀两地农村苗族女性6~12岁儿童骨发育的差异性。方法:收集1 126名苗族女性6~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盘县535名,都匀591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摄片法拍摄右手腕部X片,参照骨发育分级标准、骨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通过数学模型法计算骨龄,然后利用SPSS16.0软件对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比值进行两地间的差异性比较;同时测量儿童身高、坐高、前臂长和下肢长等指标,并对影响骨发育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地农村苗族女性6~12岁儿童身高、坐高、前臂长、下肢长均值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盘县9~10岁、10~11岁、11~12岁年龄段儿童身高、坐高、前臂长、下肢长均值与都匀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盘县女性儿童骨发育在9~10岁(不含10周岁)年龄段比都匀超前约0.30岁,在10~11岁(不含11周岁)年龄段比都匀超前约0.27岁,在11~12岁(不含12周岁)年龄段比都匀超前约0.41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海拔高度、每天户外运动时间、饮食习惯、每周腌制食品摄入量等是影响苗族6~12岁女性儿童骨骼发育的相关因素。结论:贵州盘县与都匀两地农村苗族女性6~12岁儿童骨发育存在地区差异性,盘县女性儿童的骨骼发育早于都匀女性儿童,呈现先慢后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