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青年AMI患者和同期40例中老年(≥45岁)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危险因素、诱因、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以男性为主,且男性所占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5.3%(29/34)vs.60.0%(24/40),P〈0.05],大量吸烟史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2.3%(28/34)执45.0%(18/40),P〈0.05],起病时呈典型胸痛症状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8.2%(30/34)vs.50.0%(20/40),P〈0.05];青年组AMI后心脏超声下左心室扩大、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百分数明显低于老年组[70.6%(24/34)vs.35.0%(14/40),P〈0.05;64.7%(22/34)vs.35.0%(14/40),P〈0.05],左心室短轴切面室壁节段性变薄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52.9%(18/34)vs.15.0%(6/40),P〈0.05];青年组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百分数高于老年组[76.5%(26/34)vs.40.0%(16/40),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8.2%(30/34)m25.0%(10/40),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以男性为主,吸烟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症状典型,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心肌受损程度较小,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共26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不同年龄组的主要症状、溃疡发生的部位、与NSAIDs相关性、伴随的慢性疾病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有典型症状者显著少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胃溃疡分别占47.6%和26.9%(P=0.001);两组胃多发溃疡分别占13.1%和5.1%(P=0.022);溃疡直径≥2cm者分别占17.8%和9.0%(P=0.012);恶性胃溃疡分别占22.4%和1.9%(P〈0.001);伴存病分别占75.7%和18.6%(P〈0.001),与NSAIDs相关的溃疡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分别为35.5%和10.3%(P〈0.001)。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症状不典型,胃溃疡、胃多发溃疡、巨大溃疡和恶性胃溃疡构成比高,老年人伴存疾病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其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65岁)32例,中青年血液透析患者(〈65岁)32例,对此64例患者的原发病、透析效果、营养指标以及近5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继发性肾脏疾病成为老年人尿毒症的主要病因。老年组尿素氮清除效率(KT/v),尿素下降率(URR)与中青年组比无明显差异,蛋白分解代谢率(PCR)低于中青年组(P〈0.05),心胸比值大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均低于中青年组(均P〈0.05),血清尿素氮(BUN)低于中青年组(P〈0.01),C反应蛋白(CRP)高于中青年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与中青年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在透析中低血压、血管通路血流不畅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01),高血压、感染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发生率与中青年患者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减少透析并发症,保持血管通道长期通畅,改善营养状况是提高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对46例青年组(≤40岁)和227例老年组(≥65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冠脉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青年组吸烟、饮酒、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冠脉病变多为单支,以轻中度局限病变为主,老年组冠脉病变多为多支,以重度弥漫病变多见,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可促使其提早发生冠心病,应注意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了38例老年及21例青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表明:青年组吸烟者占66.7%,饮酒占52.4%,明显高于老年组(P<0.025)。青年组AMI有典型胸痛者占85.7%,有明显诱因者占66.7%,以AMI为首发症状者占61.7%,均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和青年组AMI并发症分别为73.7%和33.3%(P<0.01),病死率分别为31.6%和143%(P<0.05)。冠状动脉造影表明,老年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56.5%,青年组则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占667%。两组室壁瘤形成率无显著差别。影响室壁瘤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高血压病、梗塞面积和侧支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因素与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CS、年龄〈45岁的69例患者(青年组)与65岁以上的421例患者(老年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病变程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以及相关因素的不同特点。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ACS危险因素中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明显升高,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则低于老年组。血脂谱分析显示,青年患者TG、LDL—C、ApoB显著高于老年组,HDL—C则相反。冠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73.9%)明显多于老年组(28.0%),而双支病变(10.1%)、多支病变(15.9%)则显著少于老年组(27.1%、55.1%);冠脉病变程度用改良的Genisi积分比较,青年组(7.68±5.31)显著低于老年组(16.61±7.82)。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LDL—C与改良的Genisi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287,P=0.041)。HDL—C(r=-0.581,P=-0.01)、ApoA—I(r=-0.357,P=-0.025)与改良的Genisi积分明显负相关。结论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代谢紊乱是青年ACS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显著低于老年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也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消化性溃疡(PU)并出血的临床、内镜特点及转归.方法查找资料完整的老年患者93例并随机与同期≤45岁中青年患者79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出血诱因、伴发病、病死率及内镜溃疡、伴发癌变(GCa)、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肠腺化生(IM)情况.统计学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临床特点:出血量>1000mL,老年组38例,占40.9%,中青年组17例,占21.5%(P<0.01).出现休克,老年组20例,占21.5%,中青年组3例,占3.7%(P<0.001).大便潜血阳性超过1wk,老年组44例,占47.3%,中青年组5例,占6.3%(P<0.001).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老年组16例,占17.2%,中青年组3例,占3.7%(P<0.01).伴发病,老年组76例,占81.7%,中青年组15例,占19.0%(P<0.01).病死率,老年组10例,占10.8%,中青年组2例,占2.5%(P<0.05).溃疡特点:胃溃疡(GU),老年组63例,占67.7%,中青年组16例,占20.3%(P<0.001).十二指肠溃疡(DU),老年组30例,占32.3%,中青年组63例,占79.8%(P<0.001).伴发CAG,老年组76例,占75.3%,中青年组20例,占25.3%(P<0.01).IM:老年组60例,占64.5%,中青年组18例,占22.8%(P<0.001  相似文献   

8.
老年与青年肺癌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和青年肺癌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在我院经病理学证实的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老年(≥70岁)组86例,青年(≤40岁)组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存病、病理、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老年组和青年组有胸痛的比例分别是18.6%和53.3%(P〈0.01),有并存病的比例分别是59.3%和13.3%(P〈0.01);(2)老年组和青年组鳞癌占的比例分别是56.9%和26.6%(P=0.001),腺癌占的比例分别是25.6%和46.6%(P=0.008),晚期肺癌(Ⅲb-Ⅳ期)的比例分别是48.8%和65.7%(P=0.024);(3)老年组和青年组半年、1年的生存率分别是72.3%和91.1%(P=0.022)、58.1%和75.6%(P=0.027),2年生存率分别是44.2%和51.1%(P=0.066)。结论老年人鳞癌比例较高,并存病多,治疗受限,预后差;青年人腺癌比例较高,并存病少,治疗更积极,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将临床确诊AMI的135例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年龄35~59岁,59例)、老年组(年龄60~ 74岁,29例)和高龄老年组(年龄75 ~ 87岁,47例);分析各组患者冠心病(CHD)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中,中青年组吸烟史和CHD阳性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高龄老年组,而高龄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血脂谱分析显示中青年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B(Apo B)均显著高于高龄老年组患者(P<0.05).3组AMI患者检出率最高的血脂异常为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中青年组单支病变(23.7%)显著多于高龄老年组(4.2%).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积分比较,高龄老年组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结论 高脂血症是各年龄组AMI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HDL-C降低.应重视冠心病患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血脂检测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杨珉  马行一  舒贝  栾森  曾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2):1622-1624
目的探讨老年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RTA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1例老年组与69例非老年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血、尿生化指标异常变化方面无明显差异;与非老年相比。老年组继发性RTA患者病因中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较大(19.35% vs 4.35%。P〈0.05);首发症状以乏力萎靡(90.32%,P〈0.05)、骨关节疼痛(54.84%,P〈0.05)多见;合并心电图异常者较多(32.26% vs 5.80%,P〈0.01);并发骨质疏松(16.13% vs 4.35%,P〈0.05)及慢性肾功能衰竭(CRF)(25.81% vs 4.35%,P〈0.01)的比例增高。少数可发展为尿毒症甚至死亡;两组患者误诊率均较高。结论老年RTA患者中。糖尿病所致比率增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应给予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13.
林紫薇  郑萍 《胃肠病学》2011,16(2):112-114
瘘管是克罗恩病(CD)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许多临床试验证实英夫利昔对瘘管型CD安全有效.对传统治疗方案无效者,早期规律给予英夫利昔可很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和复发.对单药治疗效果不佳者,联合英夫利昔和内外科治疗可提高疗效.本文就近年英夫利昔治疗瘘管型C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黄素诱导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潘亮  袁耀宗等 《胰腺病学》2002,2(4):214-217
目的 从凋亡信号传导的角度探讨中药大黄素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非治疗组,大黄素组,以腹腔注射雨蛙肽物方法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后6,24,48,72,96小时处死大鼠。应用HE染色比较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Tunel法检测胰腺细胞凋亡指数,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凋亡调控基因Bak和BaxmRNA表达。结果 大黄素干预治疗急性胰腺炎后96小时淀粉酶值显低于未治疗组,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高于未治疗组,凋亡调控基因BakmRNA的表达与未治疗组之间无显性差异。而BaxmRNA的表达显高于未治疗组。结论 大黄素治疗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可能与干预凋亡调控基因有关。诱导凋亡调控基因Bax表达增强可能是干预凋亡信号传导的重要机制,而与Bak基因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对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88名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核科护士平均年龄为(33.04±9.07)岁,工作年限(12.70±9.04)年,每月夜班数(4.25±2.25)个.本研究结核科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分为8个维度,共有61个条目,采用分量法计分.其中,没有压力1分,压力程度一般为2分,压力程度较高为3分,压力程度非常高为4分,可能的得分范围为61~244分,分数越高,表明护士所承受的压力越大.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方法,取得知情同意.由研究者亲自发放调查问卷,30 min后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88份,有效88份,有效回收率97.8%.结果 (1)结核科护士压力源总体得分为(154.81±36.03)分.(2)压力源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结核护理专业特殊性的问题(3.07±0.81)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2.88±0.81)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67±0.78)分;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2.63±0.78)分;护理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2.55±0.74)分;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2.52±0.68)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45±0.74)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1.89±0.64)分.(3)得分排在前10位的压力源条目分别是:长期接触排菌、耐药肺结核患者(3.55±0.78)分;担心自己患上结核病(3.47±0.88)分;同伴被确诊患上结核病(3.36±0.89);担心消毒防护设施的效果(3.28±0.94)分;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21±0.95)分;工作环境差(3.18±0.92)分;病区拥挤(3.02±1.07)分;收入差距大(2.98±0.94)分;工作量太大(2.97±0.94)分;经常倒班(2.94±1.03)分.结论 结核科护士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指导护士积极应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凋亡信号传导的角度探讨中药大黄素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非治疗组、大黄素组.以腹腔注射雨蛙肽的方法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后6、24、48、72、96小时处死大鼠.应用HE染色比较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Tunel法检测胰腺细胞凋亡指数,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凋亡调控基因Bak 和Bax mRNA表达.结果大黄素干预治疗急性胰腺炎后96小时淀粉酶值显著低于未治疗组,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未治疗组,凋亡调控基因Bak mRNA 的表达与未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Bax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治疗组.结论大黄素治疗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可能与干预凋亡调控基因有关,诱导凋亡调控基因Bax表达增强可能是干预凋亡信号传导的重要机制,而与Bak 基因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2011年全国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1年全国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人畜病情和相关因素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地区疫情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2011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以及居民感染率分别为7.78%和0.54%,家畜感染率为0.97%,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2011年8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98.30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222 6只/0.1 m2,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 3只/0.1 m2,钉螺感染率为0.14%。有螺地带敞放家畜12 422头,比2010年上升46.99%。结论2011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较2010年下降不明显。仍需加大家畜传染源控制措施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