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溃疡甚至感染,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并且强化足部保健措施,保持足部健康,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足部具体保健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病程长、愈合慢,而且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如不积极治疗,形成溃疡甚至坏疽,引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院于2000年6月-2003年4月收治糖尿病足32例,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强全身管理,并对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足部溃疡)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提高,糖尿病足患者也在逐渐增多,因糖尿病足截肢给人们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为,预防是治疗的关键,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及干预,可显著减少糖尿病足发生及截肢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坏疽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2型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坏疽不但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需要截肢。在非创伤性截肢中,糖尿病足坏疽占54%以上。2002-2005年我院共收治46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经针对原发病治疗,并加强对糖尿病足坏疽的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是治疗的关键,充分认识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重视足部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史、住院前空腹血糖、血糖控制的情况、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病史越长、入院时空腹血糖越高、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良和合并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者,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因此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临床工作中几点护理本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护理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护理体会张丽坤,王桂珍甘肃省中医院(730050)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积极治疗,可因截肢致残。我科于1991年元月收住了1例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糖尿病足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糖尿病足就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残率极高。对糖尿病足及早给予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致残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笔者近几年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及活血、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脾虚湿热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病机,湿热下注是糖尿病足发病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临床上采用健脾、清热、祛湿等方法,可以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患者及早采取健脾祛湿,养阴清热的措施,可以避免湿热下注,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合并肢端特别是足部坏死性病变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性并发症之一,导致足坏疽的直接原因为肢端中小血管循环和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局部缺血、缺氧、营养功能障碍加上局部挤压、摩擦、碰撞、皮肤干燥破裂或合并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而导致。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治疗措施不当,病情常在短期内加剧,甚者需行截肢或合并败血症而亡。国内报道其占糖尿病患者的0.9%~1.7%,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者占2.8%~4.5%,欧美国家报道其发病率5%~20%,因糖尿病足而截肢者占非外伤性截肢的一半,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笔者现将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法治疗本病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并发糖尿病足的病例也明显增加,加强糖尿病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足,积极预防并配合医护人员合理治疗尤为重要。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因疗效显著已成为近来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7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7例未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为对照组,后进行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统计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治疗有效率。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依从性、下肢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等。观察组47例糖尿病足患者中,治疗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1.49%。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积极控制各糖尿病足高危因素,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护理干预,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以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和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溃疡、坏疽或感染,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病程长,治疗困难,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台州医院2001--2005年共收治了79例糖尿病足患者,其有10例进行截肢(趾)手术。随着近十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足的问题也就显得尤为突出。笔者就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以及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发展中健康宣教的重要性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分析,探讨护理措施对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为实验对象,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患者护理后对护理的总满意度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的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时6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控制血糖、抗感染、控制饮食、足部护理等治疗措施,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3例进行截肢治疗,余经2周一3月治疗,均愈合。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87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总结8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87例糖尿病足进行资料分析,探讨糖尿病足临床发病相关因素与护理方法。结果87例糖尿病足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后治愈率38%,总有效率84%,与糖尿病足级别有关。结论糖尿病足的治愈好转率与Wanger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糖尿病足重在预防,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增强自我监测及管理意识,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金花 《北京中医》2005,24(4):223-224
糖尿病足(diabctic foot)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和/或因双下肢缺血造成的足病理状态,常合并感染,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甚至指趾脱落为主要表现,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痛苦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仅用抗感染、控制血糖的方法疗效不理想。笔者多年来摸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把改善全身症状与局部创面处理相结合,结合本人治疗糖尿病的体会,用自拟消疽汤共治疗糖尿病足坏疽3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近两年来,我科收治老年糖尿病足部病变患者9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曹玉祥 《科学养生》2009,(12):30-31
现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达2亿人,而其中有15%的病人并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四大严重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著名糖尿病防治专家向红丁教授就如何防治糖尿病足的问题为患者支招。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形成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持续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特别是老年糖尿病的出现概率显著提升,而糖尿病足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容易形成。为此,该文分析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特点、诱因、预防和护理措施,旨在实现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治疗时,在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针对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改变的药物治疗、足部感染控制的药物治疗和传统医药及其联合西医治疗等不同的措施,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促进足部病变好转甚或痊愈,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