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早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液体量、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106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VAMT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现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18个月,2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VAMT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观察组)与开胸手术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种手术方式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2组患者CRP、TNF—α以及IL-6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2组患者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急性期反应低,疗效肯定,可作为常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8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38例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清扫个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清TNF-α、CRP、IL-6、IL-10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组TNF-α、CRP、IL-6及IL-10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3 d血清TNF-α、CRP、IL-6、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谢溟 《实用癌症杂志》2016,(7):1187-119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纵膈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开胸手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之间和住院费用的临床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作为大多数纵膈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月至2017年3月,河南博爱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5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5 d视觉模拟评分。 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5 d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与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选择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于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1年和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1年、3年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患者恢复快,是临床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电视胸腔镜组(n=40)及开胸组(n=20),电视胸腔镜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胸组相比,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天数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术后VAS评分较低(P<0.001)。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开胸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8,P=0.006)。淋巴结清扫数目、肺癌病理分型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原发性肺癌具有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并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收集经胸腔镜手术治疗74例(胸腔镜组)及开胸手术治疗80例(开胸组)的Ⅰ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声音嘶哑、心肺总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胸腔镜组在双侧N2淋巴结清扫的数量高于开胸组(P〈0.05);2组双侧N1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声音嘶哑发生率及心肺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期NSCLC根治术中,胸腔镜下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技术上符合肿瘤外科原则,优于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指标等。结果两组患者患淋巴结清扫个数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 4%,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 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术后5年的随访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远端转移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愈率(87.5%)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且术后的引流置管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vs 27.5%,χ2=9.52,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单孔与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统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胸腔镜手术的ⅠA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共81例,其中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51例(对照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24h胸引量、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分别为(4.27±0.29)cm、(208.80±61.12)min、(92.33±73.75)mL、(15.62±5.12)个、(401.70±53.31)mL、(6.30±3.01)d、(19.03±5.85)d、13.33%,对照组分别为(3.86±0.23)cm、(184.30±51.36)min、(84.90±80.98)mL、(15.84±5.66)个、(398.00±52.73)mL、(6.10±3.25)d、(18.69±6.81)d、25.49%,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观察组(2.32±0.94)分,对照组为(4.18±0.95)分,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单孔胸腔镜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叶菊花  时红云 《癌症进展》2016,14(6):559-56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胸腔镜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全胸腔镜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细胞水平、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全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引流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后、单肺通气结束后、手术结束时,全胸腔镜组CI、CO、MAP、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手术后7 d NK、CD4+、CD8+、CD4+/CD8+免疫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手术后7 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4.55%)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4.55%、18.18%、88.64%,对照组分别为11.36%、25.00%、7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侵袭性小,可有效维护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肥胖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肥胖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每组各100例.观察和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心肺并发症,以及术后心肺功能.结果 2组术前2 d、术后7 d、术后6月体重、BMI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 FVC、FEV1.0/FVC、MVV、F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月观察组FVC、FEV1.0/FVC、MVV、FRC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明显改善肥胖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并于术后6月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而从免疫学角度探讨肺癌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自2016年01月至2016年10月I期或IIa期肺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开胸组(TTS组)和胸腔镜组(VATS组)各3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两组术前及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比较两组间免疫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VATS组与TTS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最大直径、手术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疼痛评分方面,VATS组明显优于TTS组(P<0.05)。VATS组与TTS组术前1天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TTS组的CD3+T、CD4+T/CD8+T比值、NK细胞较VATS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第5天,VATS组CD3+T、CD4+T、CD4+T/CD8+T比值,较TTS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与肺癌术后免疫功能变化相关,胸腔镜手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更小,且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c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79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9例,采用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20例,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组.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4和48 h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2组患者术前24 h、术后24 h及第7天的C反应蛋白(CRP)等体液免疫指标.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疼痛及止疼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和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2组患者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CRP水平又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降低创伤和出血量,减少术后患者疼痛和并发症的优点,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创伤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4.95±1.22)d,术后住院时间为(6.56±1.6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4±1.88)d及(8.14±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5天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41±0.42)分及(2.46±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1±0.71)分及(3.20±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在保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方式对行全胸腔镜手术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4例)和B组(64例),分别在全胸腔镜手术下行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比较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A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出血量>200 ml、纵隔淋巴结切除比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 d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中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方式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治疗在医源性创伤程度、术后康复时间及手术安全性方面较为接近;但肺段电刀切割方式应用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术中操作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