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中医药》2008,(3):F0002-F0002
广宋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33年,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拥有五家三甲医院、四个分门诊的大型中医院。医院门诊量持续增长,2007年全年门诊量超过440万人次。医院有床位近3000张,拥有超过5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较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分院、芳村分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大学城医院5家三甲医院,广州下塘、天河、罗冲围及香港4个分门诊的大型中医院。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5,13(3):F002-F002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拥有超过4亿元医疗设备、1,800多张病床、2,200多名员工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其中,包括4个三甲医院,4个分门诊和1个药材加工厂,第五个医院——大学城医院正在建设中。 医院全年门诊量360多万人次,住院病人20,000多人次,拥有100多个专科专病。其中,8个专科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为了促进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医院致力于科技创新,努力建设研究型中医院,主持了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重点课题,并邀请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全国名老中医在内的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来院帮助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医院先后获得了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多项荣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还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1995年评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2012年成为全市首批"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首批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西南大学药学院等多家高校的教学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协作医院;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先后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十佳医院、文明单位、群众满意医疗机构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5.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F0004-F0004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6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现己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合理的人才梯队、先进的仪器设备,在跨入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的基础上,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相似文献   

6.
黄宏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附属骨伤科医院)主任医师、办公室主任,兼任广东省中医骨质疏松病专病医疗中心主任。黄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近30年,学贯中西,学验俱丰,对骨质疏松症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2年来亲聆教诲,受益顿深,观察记录了黄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正骨》2007,19(1):I0001-I0001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是一所创建于1956年,以中医骨伤科著名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急症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医院”等荣誉称号。2004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国际培训基地”及广东省“创伤科研中心——中医骨伤基地”。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林某,女,32岁,2006年8月6日21:30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科急诊就诊。诉失眠2年,面部白斑4个月,全身多处肿痛瘙痒1天。患者2年前起失眠,长期靠服用安定等才能入睡,4月前口周出现白斑,进行性扩大,在多家医院按白癜风治疗,  相似文献   

9.
莫矜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1962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六年制本科毕业,在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74年调入云南中医学院任教。担任《中医内科学》教学和管理工作。曾任云南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研究生班导师。  相似文献   

10.
<正>林一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附属骨伤科医院)副院长,脊柱专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林教授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医术精湛,以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张以督脉理论指导临床诊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2,12(4):63-64
深圳市中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和省示范中医院,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近三年来,以杨卓欣为首的医院领导班子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卫生改革为契机,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目的,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科教兴院为战略,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依靠中医传统优势,挖掘潜力,中医院各项业务取得成倍的增长,全面推动了医疗各项工作的发展,连续2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单位,2001年被广东省评为“百家文明医院”和“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文明中医院”。老百姓…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4年,现已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内设无锡市中医研究所、无锡市中医骨伤中心。医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219平方米。编制床位450张,开放床位500张。现有职工594人,其中高级卫技人员74名,省名中医6人,省中西医结合专家2人,市名中医10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名,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名,市学科带头人7名。医学博士5名、硕士、临床研究生30多名。医院中、西医并举发展,专科颇具特色,临床一级科室15个,二级专科15个,中医特色专病门诊40多个。肿瘤科、骨伤科为…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中医院始建于1975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 该院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毗邻港澳,占地面积30012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4万平方米,设住院部和两个门诊部。由政府支持,投资1.55亿、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将于200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使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到8万平方米,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中医医院之一。医院年门诊量近15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近万人次。现有在职职工7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1人,正高职称56人,副高职称118人,中级职称236人;博士24人,硕士32人;博士(博士后)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1人;广东省名中医5人,深圳市名医6人 医院目前固定资产1.75亿,其中医疗设备值8068万元,主要设备有MRI、螺旋CT机、数字化胃肠X光机、胃肠电子内窥镜、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彩色多谱勒心脏超声仪、经颅多谱勒、全功能血液净化机、MS人工肝支持系统、SE-90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RA-X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骨密度仪等。 医院于1995年3月被授予“国家示范中医院”、 “广东省示范中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院”,1998年被接纳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现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个(肝病专科);省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肝病专科、中医急诊、针灸科、肾病专科)及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骨伤科、脾胃专科);市级重点医学专科4个(肝病专科、针灸科、肾病专科、脾胃专科)。有国家二级实验室一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此外,肝病专科、骨伤科、针灸科、肾病科、心血管专科、男科、蛇伤科、耳鼻喉科等8个专科被市卫生局确认为深圳特色中医专病专科,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4.
用整体观念诊治骨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基长 《新中医》1997,29(4):10-12
用整体观念诊治骨伤病陈基长陈基长,男,广东省潮阳市人,1938年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科教研室教授、主任,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4年毕业于原广州中医学院,留校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一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  相似文献   

15.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本研究依托于国家科技十五攻关“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课题(任务书编号2004BA721A02)。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全部病例来源于2005年7月~2006年10月之间,22家协作医院连续纳入的537例随访完整的患者。研究分别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22家医院进行。1·2研究方法1·2·1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中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脑梗塞临床分型标准(OCSP分型)。1·2·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缺血性…  相似文献   

16.
(上接第20期) 莫矜耀教授,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1962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六年制本科毕业,服从国家分配来到云南。先在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74年调入云南中医学院任教。担任《中医内科学》教学和管理工作。曾任云南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研究生班导师。  相似文献   

17.
郝光明 《中医药学刊》2004,22(4):736-739
2003年上半年,非典型肺炎在全国肆虐,面对来势汹汹的非典型肺炎,广州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疗效显著。至今年6月。附属一院治疗80余名SARS患者,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平均住院时间9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二附院至4月初收治112例患者,平均退热时间7天,平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中医急症工作进程,拓宽中医急症工作的专业覆盖面,提高中医急症防治研究水平,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的领导支持下,全国肺系病急症协作组于1996年4月在全国急症工作会议(彭州)上正式宣布成立。挂靠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北京)组长:晁思样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大内科主任兼肺牌科主任)罗侃教授(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经过协商研究,首批吸收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中医学…  相似文献   

19.
林颖 《新中医》2005,37(2):15-16
陈达灿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全国名老中医榻国维教授、朱良春教授弟子,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工作20余载,医术精湛,临证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玉屏风散治疗斑秃、慢性顽固性荨麻疹、白癜风等病,获良好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医护理专业的本科教育起步较晚.我校护理学院的前身是l97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的卫训队.1978年正式成立护士学校,1989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药学校,1999年成立扩理学院开展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