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4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织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特点。方法 选择248例进行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现行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分别作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轻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最好,为90.7%。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中度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6.6%,有部分慢性肝炎中度的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患者,其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为5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78.6%。结论 临床诊断标准对慢性肝炎的诊断有指导意义.但仍不能完全客观反映肝脏的实际状况,必要时应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97例肝穿活检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民娇 《广西医学》2001,23(5):1070-1071
目的:应用肝组织活检评价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方法:采用快速肝穿活检,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总符合率53.6%,急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的符合率分别为56.25%、44.44%、55.56%和75%。结论: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低与当地HBV感染后无症状携带率高,病情隐匿有关。为明确诊断,对肝穿无禁忌症者应进行肝活检。  相似文献   

3.
邹邑  邹淑碧 《重庆医学》1995,24(5):260-261
本文对165例肝活检证实的慢性肝炎进行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临床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76例,病理诊为慢性活动性肝炎62例,其余14例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符合率81.6%。临床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69例、病理诊断慢性迁延性肝炎41例,其余28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符合率59.4%。慢性活动性肝炎组ALT、AST、球蛋白显著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  相似文献   

4.
256例病毒性肝炎临床及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结果:临床诊断与病诊断不符合率为30.1%,其中以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度慢性肝炎符合率较低,结论:影响临床诊断的原因与肝脏的代偿功能和再生能力,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使用降酶药物有关,影响病理诊断的原因与肝穿刺取材,死亡后穿刺,处于不同病期,慢性肝病各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有时难以明确分界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结果发现,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46.6%,其中,急性肝炎的诊断符合率最低(23.8%),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为44.8%;HBsAg阳性首次发病的患者中,急性乙型肝炎仅为11.2%(2/18);临床诊断的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仅为病理检出的25.7%(9/35);肝炎患者中脾肿大,凝血酶元时间延长、A/G值<1.2、抗HBcIgM阳性可作为慢活肝与慢迁肝鉴别的重要指标。这些对提高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诊断的准确率及指导临床治疗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2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肝活组织检查,并与临床做了对照分析。结果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56%。误差率为44%;其中ASC符合率最高,仅23.08%,肝癌及肝硬化符合率最高为75%及73.3%;其他依次为慢活肝58.82%,慢迁肝炎55.2%%,急性肝炎55.56%。表明肝功能,病原学及影像学检查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武俊  王松贤 《中原医刊》2003,30(8):30-31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中脂肪肝的发生率。方法:采用Menghini型快速肝穿刺取得321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10%甲醛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结果:321例病毒性肝炎中66例病理证实合并有脂肪肝20.6%(66/321),其中42例为B超检出,检出率为13.1%(42/321),B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3.6%(42/66),慢性肝炎中合并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为24.7%(57/231)。结论:慢性肝炎易合并脂肪肝,无创伤性B超检查为脂肪肝诊断首选,肝组织活检是目前唯一的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梅  阎荣 《医学争鸣》1989,10(1):50-53
肝穿活检确诊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130例,其病理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61.5%,其中急性肝炎为84.8%,慢迁肝为67.6%,慢活肝为35.5%,重症肝炎为45.4%,肝硬化为62.5%。将病理诊断作为依据,结合症状、体征、肝功、免疫学检查改变,归纳出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可作为临床分型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551例肝脏活检病理检查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俊  王松贤 《中原医刊》2003,30(5):19-20
本组551例临床诊断与肝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74%,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病毒携带者分别为82.6%、38.5%、12.5%、76.9%、50%、14.3%.慢性肝炎中、重度及携带者与各组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认为肝穿刺活检操作简便、易行,对及早发现亚临床肝炎、慢性肝炎分度,特别是中、重度及病毒携带者鉴别诊断,完善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和化指标等多种因素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以双盲法,由临床医师和病理医中自进行临床分型和病理分级分期诊断,在同一临床病理诊断的基础上以其症状,体征,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仍断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66.6%,肝炎患者临床体征与肝组织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理改变程度。结论: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将仍断和病理诊断结合起来,有助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患者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采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对肝穿组织进行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分级的总体符合率约66.7%;其中以慢性肝炎重度符合率最高,达80.0%;而以慢性肝炎中度的符合率最低,达50%.结论 病毒性肝病临床与病理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提高慢性肝病的临床确诊率,应尽可能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戴秀霞 《河北医学》1998,4(10):54-55
1984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们对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观察.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2例,年龄21~35岁。早期妊娠8例.中期妊娠20例.晚期妊娠4例。第1胎24例(有1例为双胎).第2胎8例。按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32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类患者中.急性黄疽型肝炎17例.慢性肝炎轻度8例,慢性中度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早期2例,中期2例。甲型18例,乙型12例,2例病原未定。1.2临床表现,本组32例,发热26例(81%),纳差乏力32例(100%).恶心呕吐12例(37%),牙…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患者临终前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有关临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以51例死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基础,对临床诊断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临终前各项生化指标中以凝血酶原活动度诊断价值较大,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其次,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例、γ-球蛋白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以凝血酶原活动底低于40%作为诊断重型肝炎的必备条件,对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符合率,对慢性重型肝炎有25%(5/20)的漏诊率,并使33.3%(7/21)非重型肝炎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结论:尖对病毒性肝炎重型化指标作进一步的研究调整。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HBV 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88例病人均做肝活检组织检查,比较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检测其HBV DNA的水平。结果88例病人中肝炎肝硬化符合率最高为90.0%,慢性轻度肝炎符合率为84.0%,慢性中度为36.0%,慢性重度符合率最低为33.3%。病理改变的程度与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高度重视病理诊断,以利提高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肝炎患者227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及HBsAg、HBcAg免疫组化测定。结果87例疑似慢性HBV携带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3.79%,110例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早期肝硬化的符合率分别为59.39%、65.22%、69.23%和90.00%,30例原因不明肝炎诊断明确率为53.33%。结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对无肝穿禁忌证者最好进行肝活检,尤其对疑似慢性HBV携带者及原因不明慢性肝炎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8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明华  江建宁  刘志红 《广西医学》2003,25(9):1638-1639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对88例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肝穿刺病理活检,并与临床诊断相比较。结果:临床诊断为急肝、慢肝轻度、慢肝中度、慢肝重度、肝硬化与病理诊断分级相符率分别为50%、93.7%,15.4%,422%及74.7%;与病理分期相符率分别为50%,93.7%,15.4%,61.5%及41%。病理分级与分期显相关。结论:按1995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临床分度中有关中度异常范围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分型的差异,对81例患者进行了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临床分型均有一定的误差,与病理分型相比较,急性肝炎的符合率最低,为39.3%,漏诊最多的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同时在慢性肝炎病例中,有的呈现肝硬化病理特征。提示临床上应注意隐匿发病、表现不典型的慢性肝炎,并提倡多方面综合检查和评价,以提高对肝炎分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肝穿刺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提高临床对不明原因性肝炎的诊断率。方法:对原因不明性肝炎患者44例在常规检测生化、病原学指标的基础上再作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及HBsAg、HBcAg、HCVNS3、HCVNS5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44例原因不明性肝炎确诊30例(68.18%),其中急性肝炎2例,慢性肝炎30例;病毒性肝炎共19例(43.18%),其中乙型肝炎17例(38.63%);脂肪肝5例。结论:肝活检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原因不明性肝炎诊断价值极大,是提高临床及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方法,建议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9.
血清Ⅳ型胶原含量与病毒性肝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Ⅳ型胶原含量与病毒性肝炎关系上海市杨浦区安图医院刘晓萍,薛兰娣,江声璞,王琳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共同的病理基础。探索无创伤早期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是近来肝炎临床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就1994年4月~7月收住本院的5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肝...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分析林国贤王桂芝(福建省莆田县医院,351100)老年病毒性肝炎多为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急性肝炎相对少见。我科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老年急性肝炎56例,占同期成年急性肝炎的9.8%。为探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现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