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9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就诊。体检:左侧颈部触及一约25mm×25mm肿块。质软,界清。曾于外院B超检查提示脂肪瘤。本院B超检查表现:紧邻甲状腺左侧叶上方,甲状舌骨肌深面探及一24mm×23mm×8mm略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细密欠均匀。CDFI显示血流丰富,Vmax20cm/s,RI0.66(图1)。超声诊断:甲状腺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滤泡状腺癌(FTC)与甲状腺良性结节(TBN)声像图差异性,探讨超声检查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入组经手术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的48个甲状腺结节(FTC 20个,TNB 28个),回顾性分析48个结节声像图,包括二维灰阶图(结节内部回声、边缘形态、声晕情况、边界)、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型及多普勒血流阻力指数(RI)、超声造影,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FTC与TNB二维声像图和多普勒血流分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血流阻力指数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采用χ2检验比较造影前后病灶大小改变。结果 FTC与TBN结节内部回声、结节边缘形态、声晕情况、边界、血流RI、造影定量参数、造影后病灶是否增大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401.50、128.00、26.00、146.00;t=3.98、5.86、3.22、4.39、7.16;χ2=15.67,P值均<0.05);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60.00,P=0.66)。结论 结节内部回声、边缘形态、声晕情况、边界、血流阻力指数RI、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评分联合超声弹性成像乳腺浸润性癌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08例(108个肿块)BI-RADS评分以及超声弹性成像资料,以病理为金标准,采用χ2检验对比BI-RADS评分、超声弹性成像单独及联合对乳腺浸润性特殊癌鉴别的价值,采用t检验对比良恶性肿块超声弹性评分、BI-RADS评分等参数。结果乳腺恶性肿块共58个,占58/108(53.7%),其中乳头状癌18例、小管癌9例、髓样癌20例、鳞状细胞癌11例;乳腺良性肿块共50个,占50/108(46.3%),其中乳腺纤维腺瘤27例、乳腺叶状肿瘤14例和乳腺腺瘤9例。与BI-RADS评分、超声弹性成像单独检查相比,BI-RADS评分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浸润性癌诊断敏感度、阳性预测值更高(χ2=4.83,P=0.03;χ2=3.28,P=0.05;χ2=4.49,P=0.03;χ2=2.94,P=0.05);恶性肿块的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超声特征联合肿瘤标志物方面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133例cN0-PTMC患者的超声特征和肿瘤标志物。超声特征包括病灶数量(单灶和多灶)、纵横比、微钙化和甲状腺包膜完整性;肿瘤标志物包括Ki-67、Galectin-3和CD56。根据术后病理诊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0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73例)。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超声特征、肿瘤标志物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各危险因素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灶性、微钙化、包膜突破、Ki-67阳性、CD56阳性是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χ2=20.135,11.255,16.947,4.693,3.806;均P<0.05)。多灶性、包膜突破和CD56阳性对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分别为82.2%、79....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相应的病理学表现。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并复阅病灶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对照分析29例(男3例,女26例,年龄50~83岁,中位年龄67岁)不同病理类型PTL的超声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29例PTL中15例甲状腺双侧叶均受累,13例单侧叶受累,1例峡部受累。超声表现为9例呈单纯弥漫型改变,12例呈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合并多发低回声结节型改变,7例呈肿块型改变,1例呈甲状腺双侧叶多发低回声结节。29例PTL中有21例(72.4%)伴周围颈部区域淋巴结肿大。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对应不同的超声表现类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超声影像多表现为弥漫型(3/4);混合型淋巴瘤均表现为弥漫型伴多发结节型(7/7);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影像表现多样,其中弥漫型5例,弥漫型伴多发结节4例,肿块型7例;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表现为弥漫型(1/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超声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8岁。发现甲状腺肿物4年余。患者4年前查体发现甲状腺肿物,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约3 cm大小,未行特殊治疗。1月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诊。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肿大,颈软,甲状腺无压痛。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显示不清,可见局部一巨大囊实性包块,气管明显受压向左侧移位,大小约9 cm×8 cm×4.2 cm,边界尚清,边缘欠规整,内回声不均,见大片状无回声区,内透声尚可,周围血管受压外移,气管明显受压左移(图1,2);其余实质回声均匀。双侧颈部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囊实性包块TI-RADS 3类(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  相似文献   

7.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阴囊肿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4例阴囊肿块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恶性病变23 例,良性病变11例,分析恶性病变及良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恶性病变声像图特征是睾丸形态失常,体积增大,肿瘤呈低回声(15/23)或不均匀混合回声(8/23),边界不清楚,CDFI显示肿块周边和内部血流丰富,呈条状或树枝状血流.良性病变声像图特征是睾丸大小形态常正常,病变多呈低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整,CDFI显示病变内血流信号较少(8/11)或无血流信号(3/11).超声对阴囊肿块性质的诊断准确率88.2%(30/34),与手术和穿刺病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儿 男 ,3个月。左颈部出现包块 1月。查体 :左颈部扪及约 4cm× 4.5cm肿块 ,质硬 ,边界不清 ,活动差 ,气管右移 ,心肺听诊正常。肝脾未及。  X线胸片示 :左上纵隔阴影增宽 ,气管右移 ,肿块边界清晰并与左颈部包块相连 (图 1)。B超显示 :左颈部探及一实性低回声肿块 ,边界尚清 ,形态不规则 ,约 7.5cm× 4.6cm大 ,回声均匀 ,并有通向肿块的血管回声。CT扫描 ,从左颈至左中上纵隔有一巨大软组织块影 ,其CT值为 37~ 43Hu ,左颈图 1 胸部正位片示 ,左上纵隔增宽 ,气管向右移位 ,肿块与颈部相连 图 2 磁共振T2 加权像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单灶型甲状腺微小癌中效果,并分析单灶型甲状腺微小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80个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灶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予进行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组为研究组(颈部淋巴结转移,40例)与对照组(颈部淋巴结未转移,40例)。记录所有患者超声表现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同时找出两者间相关性。结果经分析发现,癌结节形态(χ~2=0.95,P=0.32)、癌结节内部回声(χ~2=0.72,P=0.39)、癌结节边界(χ~2=1.26,P=0.25)、癌结节后方回声(χ~2=0.73,P=0.39)、癌结节周边回声(χ~2=0.95,P=0.32)、癌结节位置(χ~2=0.44,P=0.93)与单灶型甲状腺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癌结节大小(χ~2=25.08,P=0.00)、癌结节与被膜间关系(χ~2=25.84,P=0.00)、癌结节内钙化类型(χ2=19.52,P=0.00)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癌结节大小(OR=5.721,P=0.00)、癌结节与甲状腺被膜关系(OR=4.961,P=0.00)、癌结节内钙化类型(OR=4.689,P=0.00)有关,P0.05。结论采用超声用于临床诊断单灶型甲状腺微小癌可通过观察患者临床超声表现来判断其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叶状肿瘤(PTB)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选取61例不同类型PTB患者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回声等形态学特征,对比超声检查确诊PTB以及误诊患者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1)本组PTB 61例,良性43例(70.5%),交界性10例(16.4%),恶性8例(13.1%),伴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0.16%)。良性组肿块平均最大径(3.0±1.42)cm,交界性/恶性组肿块平均最大径(5.5±1.33)c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界性/恶性组PTB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乳腺BI-RADS系统区分PTB肿块良恶性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1例超声检查诊断PTB 19例,准确率31.1%(19/61),误诊42例,误诊率68.9%(42/61);超声检查确诊PTB组肿块大于3 cm者占比明显大于误诊为纤维腺瘤、乳腺癌和不定性肿块组(P<0.05);本组肿块声像图以分叶/融合状、回声不均匀、伴暗区、后方回声增强为主要特征,少见后方回声衰减及钙化(P<0.05);误诊为腺瘤组肿块多体积相对小、形态规则、回声均匀、少分隔(P<0.05),血流分布以0~I级为主;误诊为乳腺癌组肿块多形态不规则、回声不均匀(P<0.01),血流分布均以II~III级为主;不定性组肿块兼有腺瘤和乳腺癌两者特征。结论乳腺PTB在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对中、老年女性、较大不规则肿块、回声不均、伴暗区及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丰富者应考虑PTB,但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对于PTB鉴别诊断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及超声特征,以提高超声医师对两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的50例PTL患者及141例结节>2cm的PTC患者,定量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二分类数据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结节大小、伴甲状腺非对称性肿大、合并桥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L在内部回声极低、内部条索样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富血供、缺乏钙化方面比例高于P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后方回声增强、缺乏钙化、内部条索样回声为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内部回声极低、内部条索样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缺乏钙化等超声特征有助于PTL与PTC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张铭  王翔  潘昌杰 《放射学实践》2018,(11):1128-1132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所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经喉镜或病理证实的6例因CPSF所致AS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下咽造影(6例)、CT(6例)及MRI检查(5例)。结果:6例患者均为左侧AST,以瘘道显影作为确诊依据,下咽造影确定2例CPSF,CT扫描确诊4例CPSF,MRI扫描确定1例CPSF。对于继发性炎性改变的显示,在下咽造影检查中3例患者可见梨状窝形态改变(变浅或消失),颈部蜂窝织炎及甲状腺脓肿无法显示;CT检查中梨状窝形态改变显示4例,颈部蜂窝织炎及甲状腺脓肿分别显示5例、4例;MRI中梨状窝形态改变显示4例,颈部蜂窝织炎及甲状腺脓肿分别显示5例、5例。结论:先天性梨状窝瘘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证实瘘道的存在是诊断CPSF的关键。本研究提示对细小瘘道的显示,CT增强或口服对比剂后CT比下咽造影及MR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于颈部继发炎性改变的显示,特别是炎症累及范围及边界,MRI比CT更具有优势。下咽造影、CT及MRI检查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对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人工智能超声辅助系统(AI系统)在不同超声参数下对甲状腺结节的检测定位准确度和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3月30日—5月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外科准备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47例患者共289枚结节,调节不同的超声参数,在各参数下使用AI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检测及良恶性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超声参数下甲状腺结节检测准确度及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在标准超声参数下,AI系统检测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为94.1%,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9.6%,准确度为86.6%。在检测准确度方面,与标准超声参数下相比,AI系统在低增益(χ2=4.453,P=0.035)和高增益(χ2=6.215,P=0.013)参数下准确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效能方面,低增益的特异度(χ2=4.620,P=0.032)、准确度(χ2=7.521,P=0.006)、曲线下面积(Z=3.102,P=0.001)、高增益的敏感度(χ2=...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肿瘤血管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内肿瘤血管及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分析42例甲状腺癌和4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癌复发病例中,69.0%(29/42)血流为Alder2级或3级,38.1%(16/42)可见穿入性或分支异常的血管,71.4%(30/42)血流为高阻力型(RI>0.7)。甲状腺良性结节中,上述表现发生率分别为39.1%(18/46)、6.5%(3/46)、10.9%(5/46)。23例甲状腺癌可见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其中82.6%(19/23)的血流形态表现为紊乱分布的包膜下血流。结论:甲状腺癌肿瘤血管的发现及颈部淋巴结的血流表现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胸部CT在健康体检中的广泛应用,偶发甲状腺结节(以前未被临床发现或怀疑而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的结节)非常多见,约25%的胸部CT和16%~18%的颈部CT中发现这种偶发甲状腺结节[1]。超声是目前诊断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方法,但较依赖检查者的操作技术和临床经验,且超声对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定位、定性不准确;颈部MR扫描时间长,受吞咽运动影响大,对病灶内各种形态的钙化不敏感;同位素扫描多用于判断甲状腺癌术后残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钙化性原位乳腺导管癌(DCIS)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原位导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36例非钙化性DCIS的超声影像,总结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29例(81%)超声成像显示肿块型,7例(19%)显示为非肿块性病灶。29例肿块的超声成像表现为多样性,其中25例形态不规则(占86%),4例(14%)显示边界不清; 9例(31%)肿块出现成角和毛刺样改变,6例为非纵向生长肿块(占21%),26例患者出现肿块内血流信号,2例病灶边缘示低回声晕征,纵横比1的23例。结论非钙化性DCIS的超声图像表现有较明显的特征,与浸润性癌相似,可以成为非钙化性DCIS的筛查、诊断的影像学方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 44岁, 半个月余前行甲状腺癌根治术, 因咨询术后131I治疗就诊。患者2021年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 定期复查。2023年3月复查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甲状腺左叶上极见1.8 cm×1.3 cm×1.4 cm的低回声结节,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 纵横比大于1, 内可见数个点状强回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内见条状血流信号, 分布欠规则, 考虑为高风险结节;左颈部Ⅲ、Ⅵ区可见数个低回声淋巴结, Ⅲ区较大者1.1 cm×0.5 cm, Ⅵ区较大者0.8 cm×0.5 cm, 均皮质增厚, CDFI:内见条状血流信号。因甲状腺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上极结节有风险, 遂行甲状腺左叶上极结节及Ⅲ区淋巴结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 病理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2023年5月行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病理为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典型, 最大径1.3 cm, 侵透被膜, 淋巴结转移(16/41:喉前4/6, 气管前3/5, 左侧气管旁4/5, 左侧Ⅱ区2/17, 左侧Ⅲ区3/8)。术后复发风险评估为中危, 遂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乳腺黏液腺癌(MBC)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冠状面图像和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21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MBC患者28例,包括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PMBC)和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MMBC)各14例,观察病灶ABVS冠状面形态、边缘特征及高频超声下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及后方回声、血供情况等特征,并与超声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PMBC与MMBC组间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MMBC组较PMBC组血流丰富,仅血流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6,P<0.05),病灶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及后方回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腺体层上,ABVS冠状面对PMBC、MMBC病灶的恶性征象诊出数量多于高频超声,两种检查显示病灶形态、边缘是否模糊及有无边缘成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42、14.998、14.703,P均<0.05),边缘毛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冠状面见病灶后方出现白墙征(25...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3岁,因发现右颈部肿块8年,迅速增大半年,呼吸困难伴吞咽困难1月入院。查体:患者呈吸气性呼吸困难,气管向左侧偏移,无颈静脉怒张。右颈部可触及边缘不清的肿块,大小约10.0 cm×8.0 cm,质硬,无波动感,有轻微触痛,不随呼吸上下活动,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疑为右侧甲状腺癌。B超:右叶甲状腺增大,无正常的组织结构,左叶呈结节样回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不排除右侧甲状腺癌。CT检查:平扫见右侧甲状腺肿块,约10.0 cm×8.0 cm,边缘清晰锐利,密度均匀,CT值42 HU,于气管、喉的平面可见气管和喉明显受压变形并向左前移位,肿块自气管、喉…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于颈部肿块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但用于小儿者报道不多。作者报道了49例小儿颈部肿块之US表现。3周至18岁,用切面实时超声仪,探头为5或7.5MHZ。作者认为对以下四种病变US有其特征性表现。①甲状舌管囊肿(6例):在舌根到甲状腺峡部之间的中线或稍偏中处可见到典型的无回声、边界清晰、透声好的囊性肿块(4例),发现窦道更确诊无疑;合并感染时可呈不典型的混合性肿块(2例),一例囊壁回声增强,一例呈回声不均之实质性肿块。②胸锁乳突肌肿块(4例):3例新生儿斜颈,在胸锁乳突肌中见一比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