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抗凝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连续、长时间的治疗过程,对于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抗凝技术是保证CRRT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本文简述了CRRT中抗凝的基本原则、技术类型和监测目标,同时对于临床常用的肝素抗凝、无肝素法以及局部枸橼酸钠抗凝作了详细介绍,强调合理抗凝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抗凝剂的正确选择和密切的临床监测对防止并发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枸橼酸三钠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液净化疗法都必须面对抗凝问题。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 ,低分子肝素 ,及新型抗凝剂水蛭素。然而当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 ,或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时 ,这些抗凝方法几乎都属禁忌。枸橼酸三钠 (trisodiumcitrate ,枸橼酸钠 )则具有局部抗凝的优点 ,因此近年来在血液净化治疗时 ,尤其在肝素或其它抗凝剂禁忌的患者中已广泛应用[1] 。1 枸橼酸钠抗凝的机制血清离子钙在机体凝血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参与了瀑布反应过程中多个步骤 ,枸橼酸钠通过络合作用 ,降低血清离子钙浓度 ,阻断其作用 ,进而阻断了血液凝固过程 ,而这种作用是可逆的 ,只要再…  相似文献   

3.
何献春  寇俊杰 《心脏杂志》2016,28(3):370-373
抗凝是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关键,一旦确诊APE,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除非存在明显的禁忌证。传统治疗APE方案包括初始胃肠外抗凝治疗(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随后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VKAs)。尽管传统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静脉血栓栓塞(VTE)复发,但长期服用VKAs存在局限性,因此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肺栓塞患者,目前需要一种无需实验室监测和剂量调整的口服抗凝剂,这就使新型口服抗凝剂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中肝素与小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血液透析中肝素与小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00034)姜筠刘平血液透析中使用抗凝剂是为了防止透析器及透析管路发生凝血,因此充分、合理的抗凝是保证透析质量的关键之一。1普通肝素的临床应用常规的血液透析,首选的抗凝剂为普通肝素,其...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和水蛭素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从高 《山东医药》2000,40(21):43-45
抗凝疗法是利用抗凝剂预防或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抗凝剂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防止血栓形成或发展。肝素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是两类常用的抗凝剂 ,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 ,并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 ,此处不再赘述。本文着重讨论两种较新的抗凝药物 ,即低分子量肝素 (L MWH或 L MMH)和水蛭素 (HRD)。1  L MWHL MWH是未组分肝素 (或称普通肝素 )经化学处理或酶解法处理获得的分子量较小的组分制品。其分子量为 30 0 0~70 0 0 (平均 5 0 0 0 )道尔顿。目前已有多种 L MWH投放市场。因为制备方法的…  相似文献   

6.
王新月  周莉  董金玲  陈煜 《肝脏》2023,(12):1496-1500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在肝衰竭患者的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体外循环装置的顺利运行,通常采取的体外抗凝剂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甲磺酸萘莫司他等。体外抗凝剂的选择对于人工肝血液净化体外循环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鉴于目前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各种抗凝剂的合理应用尚未统一,本文现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和新出现的血液净化抗凝方法进行综述,探讨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中抗凝剂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肝素作为抗凝剂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然是最有效的抗凝药物。我们用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自1995年3月至1996年2月以来,应用此疗法的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体外抗凝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一项关键技术,肝素曾是CRRT首选的抗凝剂,但由于出血风险高,临床使用受限。枸橼酸作为一种新型局部抗凝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荐,但对于肝衰竭患者的应用一直存在争议。通过阅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肝衰竭患者中的代谢特点、监测方法及其在CRRT应用中的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静脉内滴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后,继续静脉内肝素抗凝已被证明与提高冠脉再通率有关。由于对肝素反应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定期给予抗凝监测防止抗凝剂量不足或抗凝过度。部分激活凝血时间(aptt)是评价肝素抗凝的基本方法。为评价床旁抗凝监侧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预期通过GUSTO-1研究以比较用床旁监测仪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并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以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对中国北方城市7个血液净化中心的1175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选择及抗凝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及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及出血、血栓并发症的异同。结果 中国北方城市血液透析患者最常使用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用的抗凝剂是普通肝素。CVC组患者更多选择低分子肝素(LMWH)做为抗凝剂,其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VF组;并发血栓的患者没有增加LMWH的使用剂量,也没有增加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的肝素封管浓度明显过高,可能给患者带来出血风险。结论 中国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尚需改进,尤其是对于使用CVC的患者。有必要开展临床评价研究,建立适宜的抗凝方案,推进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