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和探讨亚硝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研究。方法建立用亚硝酸钠为氧化剂,在含有稳定剂的酒石酸缓冲液条件下,仅使血清中结合胆红素被氧化,以此作DBil测定。并与改良J—G法(X1)和酶法(X2)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亚硝酸盐氧化法与改良J—G法(X1)和酶法(X2)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血红蛋白〈3.2g/L,抗坏血酸〈1.5g/L时不干扰测试,本法DBil在350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伊利康亚硝酸盐氧化法检测试剂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2.
4种总胆红素常规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4种常规的总胆红素检测方法进行性能评价,选择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KHC3法、改良化学氧化法、钒酸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试剂盒同时测定标本中的总胆红素,比较每种方法的精密度、线性、抗干扰能力、回收率,以及评价各方法与改良J-G法的相关性。[结果]改良化学氧化法、钒酸氧化法、胆红素氧化酶法的批内精密度均小于3.0%;4种方法的回收率均在95.0%~105.0%之间;KHC3法、改良化学氧化法、钒酸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424μmol/L、0-675μmol/L、0-629μmol/L、0-575μmol/L;胆红素氧化酶法和改良化学氧化法均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改良J-G法的测定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改良化学氧化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精密度好,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较宽,更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3.
用固蓝B、HCl、尿素已制单一试剂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方法学评价结果:线性范围0~342.0μmol/L,批内CV1.52%,批间CV2.10%,回收率98.2%~102.9%,表观摩尔消光因数K630=1.0007×105cm2/mol,Hb≤2.5g/L,NaN3≤2.0g/L基本不影响胆红素测定,与改良J-G法比较,γ=0.999,Y(本法)=0.99X+0.15。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改良Malloy—Evelyn法、钒酸盐氧化法和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直接胆红素(DBIL)时的偏倚,为室问评估结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分别用三种方法测定样本直接胆红素含量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和偏倚估计。[结果]以干化学法(X)为对比方法,对钒酸盐氧化法(Y)和改良Malloy—Evelyn法(Z)进行评估。钒酸盐氧化法(Y)和干化学法(X)测定DBIL的回归方程式为Y:1.012X 1.992,相关系数r=0.999;改良Malloy—Evelyn法(z)和干化学法(X)测定DBIL的回归方程式为Z=0.725X 2.334,相关系数r=0.988。DBIL浓度为10μmol/L、100μmol/L、300μmol/L时,钒酸盐氧化法(Y)的相对偏倚分别为21.1%、3.2%和1.9%,改良Malloy—Evelyn法(Z)的相对偏倚分别为4.2%、25.2%和26.7%。[结论]钒酸盐氧化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DBIL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随DBIL浓度增加而降低;改良Malloy—Evelyn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DBIL时,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随DBIL浓度增加而增加;建议临床实验室建立本实验室直接胆红素测定的参考值范围,以保证实验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不同类型标本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的差异及与临床符合情况。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心脑血管疾病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血分离血浆与血清,以血浆和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心脑血管组的血清和血浆测定结果(以;±5d表示)分别为(29.52±10.54)μmol/L和(18.64±9.04)μmol/L。对照组的血清和血浆测定结果分别为(16.28±4.36)μmol/L和(9.53±4.83)μmol/L。结论·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时,最好以血浆标本测定,其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的方法学性能。方法通过系列方法学评价实验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改良化学氧化法(Y)与重氮法(X)相关性良好,相关方程:Y=0.921X 0.586,r=0.999,n=45。Y=1.011X-4.336,r=0.992,n=45。总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3%、3.28%,平均回收率达100.3%,在0~733.5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直接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72%、4.60%,平均回收率达105.5%,在0~432.9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本中甘油三酯含量低于10mmol/L、维生素C含量低于1μmol/L(500mg/L)、Hb含量低于5g/L时,对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无干扰。结论改良化学氧化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特异性较高的方法,适用于常规自动化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  相似文献   

7.
重氮法与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初步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氮法与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差别。方法:从精密度、线性范围及回收率三个方面对两种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氮法测定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批间和批内CV%为1.33与1.36和3.1与3.4,线性范围为260μmol/L与μmol/L,回收率为99.3%和99.9%;钒酸盐法分别为1.30与1.24和2.95与3.31,520μmol/L与260μmol/L,99.8%和99.8%。结论:重氮法在精密度和线性范围两项指标上不如钒酸盐法,在回收率上两者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致使皮肤、巩膜、黏膜及某些体液出现发黄的症状。正常血液总胆红素浓度为2~17.1μmol/L(0.1~1.0mg/dl),当其超过34.2μmol/L(2.0mg/dl)时,临床上出现黄疸。若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但小于25.7μmol/L(1.5mg/dl),肉眼不能察觉时,称为隐性黄疸。在胆红素大于25.7μmol/L时,肉眼可观察到皮肤、巩膜、黏膜的黄染,称为显性黄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的方法学性能.方法通过系列方法学评价实验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改良化学氧化法(Y)与重氮法(X)相关性良好,相关方程:Y=0.921X+0.586,r=0.999,n=45.Y=1.011X-4.336,r=0.992,n=45.总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3%、3.28%,平均回收率达100.3%,在0~733.5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直接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72%、4.60%,平均回收率达105.5%,在0~432.9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本中甘油三酯含量低于10mmoL/L、维生素C含量低于1 μmol/L(500mg/L)、Hb含量低于5g/L时,对改良化学氧化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无干扰.结论改良化学氧化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特异性较高的方法,适用于常规自动化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  相似文献   

10.
试剂携带污染对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结果的影响及消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消除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时试剂携带污染对结果的干扰。方法循环酶法测定20份血清标本中的TBA含量,然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9个项目后再测定TBA含量。结果在测定TC、TG、HDL—C后测定TBA导致20份血清标本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分别为14.95、15.36、22.20μmol/L。3种干扰试剂组分中的TBA含量分别为1016.9、1061.2、1216.8μmol/L。结论合理安排TBA与其他检测项目的分析顺序,或设置避免试剂携带污染功能程序,用碱性清洗液冲洗试剂针,可以有效地消除TC、TG、HDL-C试剂对血清TBA测定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血清总胆红素双波长直接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波长法直接测定稀释血清中总胆红素。正常参考值为12.6±4.05μmol·L-1,标准的线自0~348.84μmol·L-1范围内线性良好,批内CV为1.33%~1.64%,平均回收率为103.5%,与改良J-G法对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高胆红素对血氨测定结果 的影响.方法 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血清标本稀释前后血氨浓度,比较两种结果 的变化及其临床符合率,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平均值之间的显著差异.结果 血清标本总胆红素含量在18.1~85.0 μmol/L之间时,两种结果 相近,且临床符合率相当;当血清标本总胆红素含量大于85.0μmol/L 时,两种结果 及临床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稀释血清标本可消除高胆红素对血氨测量结果 偏低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双缩脲单试剂改为双试剂法,观察高脂、高胆红素、溶血标本对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干扰。方法用二种不同试剂对高脂,高胆红素.溶血及外观正常标本用原法及本法同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总蛋白。结果脂血标本对原法干扰十分明显,本法可完全消除脂血的干扰;总胆红素每增加50μmol/L,原法总蛋白增加0.4g/L,本法不受影响;溶血标本中血红蛋白对原法结果明显影响,1g/L血红蛋白对原法总蛋白增加2.85g/L。对本法总蛋白增加0.93g/L;外观正常标本二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结论双试剂法在保持原法的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消除了脂血、黄疸的干扰,明显减少溶血的影响,有利于自动生化仪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方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与重氮法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进行了比较。结果 钒酸盐氧化法(Y)与重氮法(X)相关性良好,相关方程:YTBIL=1.184XTBIL-1.29(r=0.9954),YDBIL=0.982XDBIL 1.43(r=0.9947);总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67%、3.02%,平均回收率达98.3%,在0-628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直接胆红素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2%、3.28%,平均回收率达97.6%,在0.229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本中甘油三酯含量≤5mmol/L、维生素C含量≤0.5g/L时,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无干扰,但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对钒酸盐氧化法和重氮法测定总、直接胆红素均产生正干扰。结论 钒酸盐氧化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特异性较重氮法高的方法,适用于常规自动化测定血清总、直接胆红素,但在抗血红蛋白干扰方面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正常新生儿早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疽,此时若伴有其他高危因素则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发生。本文收集了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疽,血清胆红素浓度>85μmol/L,生后72小时内的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05μmol/L,早产儿>256μmol/L,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另外,葡萄糖-6-磷酸酶(G6PD)检测,采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还原率为74%~31%为中间缺乏值25例,还原率为30%以下为G6PD严重缺乏值14例。1.2一般资料:1996年1月~1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评价Cys-C试剂盒性能指标。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EP系列文件,对Cys—C试剂盒性能指标作出评估。结果透射比浊法有较好的稳定性,本实验的检出限为0.11μg/mL;3种不同浓度的定值质控血清在准确度评估中相对偏差(Bias)均小于8%;3种不同浓度的临床患者混合血清及3种不同浓度的定值质控血清评估精密度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5%;在线性范围评价中均未发现离群点,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7934+0.9932X,r=0.993。稀释变异P为0.42(P0.05=0.6841),P〈0.05,稀释变异可接受,线性失拟检查G=3.12(F0.05=3.29),G〈F0.05,线性良好;干扰试验以Bias〈8%为医学决定水平,间接胆红素浓度小于28.2μmol/L,直接胆红素浓度小于29.1μmol/L,血红蛋白浓度小于9.7g/L,乳糜浊度小于2583FTU,Cys—C相对偏差尚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Cvs—C试剂盒稳定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前,血糖测定应用较广的是GOD-PAP法和HK法,其中GOD-PAP法所需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易寻找,成本低,准确度、精密度都能达到临床要求,是一般实验室常规方法。但一些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等可抑制呈色反应。好在现在的商品试剂盒中,都含有抗干扰成分,能有效地排除上述物质的干扰,黄疸标本总胆红素浓度342μmol/L以下对测定结果均无显著影响。但实际工作中发现,重症黄疸患者的血糖测定采用GOD-PAP法常在2.8mmol/L以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配制液体单试剂,建立酶两点动力法测定血浆中血氨含量。方法在荷兰威图科学公司DPU-41型半自动生化仪和美国贝克曼公司CX5-CE型全自动生化仪上研究酶两点动力法,建立实验参数。结果试剂含量:三乙醇胺缓冲液(pH7.4)0.25mol/L,α-酮戊二酸15mmol/L,还原型辅酶0.3mmol/L,谷氨酸脱氢酶大于160U/L。该法最低检出限为1.9μmol/L,线性范围达321μmol/L(r=0.9961),批内CV=2.2%,批间CV=4.4%,平均回收率=99.3%,胆红素〈175.8μmol/L,血红蛋白〈3.4g/L,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结论本法灵敏度高,线性、精密度好,结果准确,胆红素、血红蛋白干扰小,操作简便,适用于全自动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就是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一般临床治疗以针对性去除病因及酶诱导剂、白蛋白、光疗、中药及换血等方法,我科应用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例1:女,8岁。自幼间歇性巩膜、皮肤黄染。每次发作3~50d,多于发热时黄染加重,除黄疸外,无其他不适,大、小便颜色正常。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有生理性黄疸史,无肝炎接触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孕期健康。查体:生长发育正常,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①黄疸期:黄疸指数15~35U,血清总胆红素38.4μmol/L,未结合胆红素33.4μmol/L,结合胆红素5.0μmol/L,肝炎全项检查均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