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STEMI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53例,观察组于发病12 h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照组发病12~24 h择期行PCI术。结果观察组PCI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月观察组脑钠尿肽(BNP)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 d以及术后1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组间比较,除术后7 d,2组LVEDVI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时间点,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术可显著改善心室功能,降低BNP水平,临床建议对STEMI患者尽早使用PCI术实现梗死区域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血管开通前后E/E′与左室舒张末压(LVEDP)的相关性,探讨E/E′在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术后即刻左室舒张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入选的39例前壁STEMI患者分别于急诊PCI术前、术后即刻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D)、左房容积(LA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A峰,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下壁三个位点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计算E/E′。结果 (1)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E/E′与左室舒张末压无显著相关性;(2)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即刻E/E′与左室舒张末压无显著相关性;(3)急诊PCI术前、术后E/E′分别与术前、术后的LVEF、LVDD、LAV、E/A、DT的相关性分析中,术前的E/E′与LAV有显著相关性;(4)急诊PCI术前、术后平均E/E′及LVEDP比较中,术前、术后的LVEDP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E/E′与STEMI患者急诊PCI血管开通前后的LVEDP无显著相关性,E/E′不能用于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术后即刻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E/E′可能与长期的左室舒张功能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85例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单纯前壁STEMI患者。术前测定血清Lp-PLA2水平,STEMI 24h内、1周和3个月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选同期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 (1)STEMI发病24h内RT-3DE四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LVEDVI、LVESVI和LVEF均于STEMI 1周恶化达高峰(P0.01),随后于STEMI 3个月逐渐恢复但仍差于STEMI 24h内(P0.01)。LVMI于STEMI 1周明显上升(P0.01),于STEMI 3个月继续上升达高峰(与STEMI 1周比较,P0.01)。(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术前LpPLA2仅与STEMI 3个月LVMI、LVEDVI和LVESVI均呈正相关,与STEMI 3个月LVEF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后,术前Lp-PLA2仅与STEMI 3个月LVMI存在正相关(β=0.523,P0.05)。结论血清Lp-PLA2对单纯前壁STEMI后左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术前检测可预测此类患者PPCI后早期左室重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失去早期静脉溶栓时机后延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与瑞替普酶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延迟急诊PCI的应用价值。方法共109例STEMI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分为A组:急诊PCI开始距发病时间12~24h,入院后立即给予PCI治疗;B组:溶栓距发病时间≤6h,给予瑞替普酶溶栓和择期PCI。结果 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个月时A组与B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射血分数(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B组高,轻度出血则较B组低(P<0.05),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迟急诊PCI通过避开延迟静脉溶栓失败风险,及时开通IRA,可能使得延迟急诊PCI和早期溶栓成功后择期PCI具有相似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超声心动图观察早期再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的阻抑效应和心脏收缩功能改善作用。方法 发病 12h以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室壁瘤形成患者 98例,随机分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组(36例)、溶栓组(31)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31例),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后 2周、12周、2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并以体表面积校正为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同时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局部室壁运动指数 (RWMI)、左室质量(LVM),后者与体表面积相除得到左室质量指数(LVMI),评价LVESVI、LVEDVI和心室收缩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后 2周,PCI组和溶栓组各参数优于药物治疗组,治疗后 12周,PCI组LVESVI、LVEDVI低于溶栓组(均P<0. 05),溶栓组各参数优于药物治疗组(均P<0. 05)。PCI组和溶栓组各参数自身前后比较明显改善(均P<0. 05),LVEF较 2周时显著增高(P<0. 05)。治疗后 24周,PCI组LVEDVI、LVESVI仍低于溶栓组(P<0. 05),PCI组和溶栓组各参数均优于药物治疗组 (均P<0. 05),PCI组LVESVI、LVEDVI、RWMI较 2周、12周均减小(均P<0. 05),LVEF较 2周、12周显著增高(均P<0. 05);溶栓组各时段比较与PCI组大致相同。结论 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高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介入干预对心肌纤维化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因STEMI入院治疗、年龄≥70岁的86例患者根据是否行早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为PCI组和保守治疗组;随访6个月,观察就诊时及STEMI后第7天、3个月、6个月血液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透明质酸酶(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结束PCI组和保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8.8%(P〉0.05);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NT-ProBNP、PⅢNP、LN水平较心绞痛组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P〈0.05)。PCI组NT-proBNP水平于STEMI后3个月和6个月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低(P〈0.05):PⅢNP和LN水平在STEMI后6个月明显减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在STEMI后6个月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小(P〈0.05),而LVEF明显增高(P〈0.05)。6个月时PCI组室壁运动指数明显小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高龄STEMI忠者早期介入干预可减缓心室重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 T‐proBN P )、基质金属蛋白酶‐9(M M P‐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PCI术后4周时92例AMI患者左心室容积增加率的不同,将其分为左室重构组,非左室重构组,并设稳定性冠心病对照组。比较患者NT‐proBNP、MMP‐9水平及其与PCI术后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 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等的关系。【结果】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MMP‐9水平较稳定型冠心病对照组明显升高;左室重构组血浆 NT‐proB‐NP、MMP‐9水平持续增高,与非左室重构组在PCI术后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浆NT‐proB‐NP、MMP‐9水平与LVEDV均呈明显正相关( P <0.01),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 P <0.05)。【结论】AMI患者血浆NT‐proBNP、MMP‐9水平与左室重构指标有相关性,可作为AMI早期左室重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STEMI并行PCI手术患者78例,根据其术后48 h MCE检查结果分为灌注充盈正常43例(心肌节段造影剂充盈均匀且完全显影,A组)、灌注充盈稀疏20例(心肌节段造影剂充盈不均匀或部分显影,B组),灌注充盈缺损15例(心肌节段造影剂充盈缺损且完全不显影,C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MCE检测各组术后48 h、1个月、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记录并比较各组术后6、12、24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术后同一时间LVEDV、LVESV、E/A均升高,Am、E、LVEF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探讨海岛地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优化治疗.方法 40例发病<12h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溶栓组(30例)和急诊PCI组(10例),将常规治疗的同类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评估各组<24h冠状动脉再通率,出血发生率,30d病死率.3个月后通过心脏彩超监测各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结果 溶栓组和急诊PCI组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和急诊PCI组30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再通率高,能明显减少30d病死率,改善心室重构以及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是海岛地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首选治疗方法 .而溶栓后再转运行择期PCI治疗则使患者受益最大化,效果等同于急诊PCI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左心室容积定量技术测量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左心室容积的变化,分析其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关系,评价 PCI对 IMR的影响。方法采集87例患者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超声图像,根据二尖瓣反流容积(MRvol)的变化将患者分为 IMR减轻组(Ⅰ组)和非减轻组(Ⅱ组)。分别测量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包括16节段收缩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 16-SD%)和最大时差(Tmsv 16-Dif%)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两组患者 PCI术后左心室同步性指标均较术前改善;Ⅰ组患者术后左心室容积指标减小,重构减轻;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参数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左心室容积指标变化值与 MRvol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左心室同步性参数变化值与 MRvol变化值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PCI可以改善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反映重构过程的左心室容积指数与 IMR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