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09-3611
目的评估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0d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8+均降低,CD3+、CD4+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90%)显著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4、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15%)较对照组(28.13%)略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桔贝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桔贝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趋化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及咳嗽、咳痰、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IL-6、IL-10、TNF-α、MCP-4、MDC、Cys LTs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MCP-4、MDC、Cys LT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桔贝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趋化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分析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炎症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肺部啰音、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2d后,观察组血清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8(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缩短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炎症反应,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乳酸脱氢酶、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06,阿奇霉素治疗)与对照组(n=106,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IL-12、IFN-γ水平、CD4^+/CD8^+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血清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VC%、FEV1%、PEF%、MEF25%、MEF50%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gE及EOS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4水平均下降,IL-12、IFN-γ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7%(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索)和对照组47例(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热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咳嗽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阴影吸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病情反复次数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消失时间快、疗程明显缩短(P<0.01);病情反复次数明显减少(P<0.01);总有效率97.2%,优于对照组的87.1%(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快速缓解症状和体征,效果显著,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基础上联合使用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单独治疗相比,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对血清 IL-4、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前后IL-4、IFN-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0%,对照组为75.68%(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听诊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IL-4和IFN-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IFN-γ较前升高,IL-4下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佳,可以有效调节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脂溶性维生素治疗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成都市西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伤的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再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脂溶性维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一般情况及疗效,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T(cTnT)、炎症因子及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E选择素(E-selectin)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X线检查阴影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4.00%、9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心肌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腺脱氢酶(LDH)、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的水平均出现下降,且以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以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RDW及E-select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下降,以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脂溶性维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疗效显著,既能缓解气道炎性反应,又能有效改善并发心肌损伤,降低RDW及外周血E-selectin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9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CD4+/CD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3以及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TNF-α、IL-13以及IL-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咳嗽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患儿的免疫力,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儿童大叶性支原体肺炎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接诊的120例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抗炎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观察组CD4~+T细胞百分比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NF-α、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还能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特布他林辅助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趋势因子白细胞介素-8(CXC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治疗的13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68例,研究组患儿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和特布他林,对照组患儿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指标、疗效、血清炎症因子、CXCL8、ECP、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0.88%)明显高于对照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1、4.112,P=0.011、0.043),研究组患儿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ECP、CXC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反应明显降低,安全性较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异丙托溴铵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基于此,对照组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d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肺部音消失、气促缓解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8、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利于改善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治疗前情景模拟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20年2月1日收治的11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家长参与治疗前情景模拟;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咳喘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依从性、血清炎症因子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咳喘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血清炎症因子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家长参与治疗前情景模拟应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不仅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提高治疗依从性,还能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然后按照信封法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额外加用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炎症指标与其他治疗指标。结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炎症指标方面,观察组患儿的TNF-α、IL-12和IL-18指标在治疗后都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指标方面,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更短,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能够有效地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并控制临床反应,让患儿的恢复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治疗。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胸片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降低炎症因子,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止咳、胸片恢复、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炎症因子、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G-CSF、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C、G-CSF、NT-proBNP、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对照组为5.17%,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针对支原体肺炎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性反应,降低G-CSF、NT-proBNP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效果,进一步分析对肺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就诊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随机分组,对照组纳入进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50例患儿,观察组则纳入辅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50例患儿。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FEV1、FVC、PEF、MMEF以及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WBC、ESR、TNF-α、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相关恢复指标组间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计算,结果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不良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加用糖皮质激素安全有效,可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体征,有利于改善肺功能以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