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Ⅴ、Ⅵ型)28例的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8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参考Merchant标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骨折均愈合,4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患者出现关节僵硬,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2%。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并发症较少、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19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全部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全部采用暴露双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79%(91/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81/96),2组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的时间、完全负重的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周广福 《当代医学》2011,17(36):73-7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9例,21例患者有骨缺损、9例患者合并有半月板损伤、3例患者合并有侧副韧带损伤、7例患者合并有交叉韧带损伤。本组患者均充分评估病情、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充分术前准备后,实施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患者先清创转变为闭合性骨折,而后行骨牵引,肢体消肿治疗7天后行手术治疗。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5±0.4)年。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内骨折愈合;术后6个月根据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1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完全负重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TPA和P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与普通解剖钢板临床疗效相比,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①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完全负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术后当天、3个月和12个月的TPA和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与普通解剖钢板临床疗效相比,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8月于我科进行治疗的19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锁定钢板内固定组)96例和观察组(传统双钢板内固定组)96例,后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好,固定稳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能够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赵静忠  张慧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22-182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 56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均采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中36例取髂骨植骨。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其中7例关节面轻度塌陷,行走疼痛;1例术后发生感染,伤口不愈合,经多次扩创,去除内固定,改为外固定,经过长期换药后伤口愈合,未出现其他影响关节功能的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固定不依靠骨摩擦力来实现连接,而是依靠钢板自身的交锁结构来实现,遵循外固定的生物学原则。放置时钢板与骨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能够极大地改善血运和骨膜的生长和恢复,能够提供持续、稳固的固定,是符合生物力学观点的内固定器材。胫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髂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满意,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4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1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等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平台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0.05)。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切口双钢板治疗组患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12个月患膝关节HSS值均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t=0.79,2.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组长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t=1.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与双钢板固定所提供的力学稳定性相似,临床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4例(16.6%),良12例(50%),中6例(25%),差2例(8.4%)。结论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适用范围广,固定稳固,预后好,术后并发症少,可以作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较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李林  何久圣  陈楚鹰 《当代医学》2021,27(16):146-147
目的 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参照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4、8、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锻炼时间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4、8、12个月,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锻炼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膝关节各项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Ⅴ型、Ⅵ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Schatzker骨折分型:Ⅴ型13例,Ⅵ型8例.对21例胫骨平台Ⅴ型、Ⅵ型骨折患者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20个月,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例Ⅴ型骨折患者术后浅层切口感染,1例Ⅵ型骨折患者术后局部切口皮瓣坏死.按照Merchant功能评定标准,总优良率85.7%.结论 对胫骨平台Ⅴ型、Ⅵ型骨折的患者,解剖锁定钢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优良率均较高,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9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应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54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双钢板组,而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则略高于双钢板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TPA与PA度数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段内TPA与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4.8%。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以起到与双切口双钢板相似的治疗效果,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的固定,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蒋军威 《吉林医学》2013,(34):7215-7216
目的:观察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各型胫骨平台骨折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定期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均在术后1524个月,平均16个月。定期X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均在术后1524周愈合。本组除1例关节面塌陷外,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膝关节僵硬、关节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1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1.8%。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临床疗效较好的内固定方案,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完全负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当天、3个月和12个月的TPA、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解剖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相近,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7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则分为锁定钢板组与双切口双钢板组各86例,锁定钢板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双切口双钢板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等指标。结果锁定钢板组的手术时间较双切口双钢板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双切口双钢板组(P0.05);锁定钢板组与双切口双钢板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与11.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锁定钢板组与双切口双钢板组的Rasmussen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2.1%与70.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在有效性与安全性两方面效果相当,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方面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韩凤旺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40-1041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及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钢板固定,另一组采用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肢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肢体胫骨平台后倾角、内翻角度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骨折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膝关节功能优秀率及总有效为40.0%和85.0%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3、6和12个月的PA、TPA以及膝关节活动度随访结果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2.4±3.6d、85.6±22.3d和95.4±27.7d,均显著短于常规钢板固定组(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15%,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稳定可靠、骨折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与普通解剖钢板比较,探讨锁定钛板内固定及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28例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为观察组),另20例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比较(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疗效、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及植骨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稳固的固定及良好膝关节力线,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再次塌陷甚至再次手术,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赵刚 《大家健康》2017,(12):129-130
目的:研究比较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11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任选其中56例为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余56例为对照组,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差异.结果: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其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给予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均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不过锁定钢板可达到双钢板效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