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唇裂修复术后的营养及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唇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生率为0.82‰-1.6‰。这类患儿的口腔功能:如吸吮发音,咀嚼等均或多或少受到干扰,而目前对唇裂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修复,辅以其他正畸治疗,要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不仅与手术方法及技巧有关,也与手术前后的g养治疗密切相关,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5例唇裂患儿手术前后的营养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35例行唇裂修复术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行该手术患儿的年龄从3个月-18个月(附表)。附表手术患儿的年龄状况2营养及饮食护理2.1本前准备术前应做一系列检查,包括体重、发育和营养状况及其他常规化验…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唇裂是常见的一种口腔颌面部畸形,发病率约为1:1000,常造成容貌缺陷及生理功能障碍(如吮吸、表情以及呼吸等),对于唇裂患儿手术整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恢复功能和接近正常形态的目的。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因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不容忽视。2001—08/2005—12我科共收治唇裂患儿86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伍平群  孟冰波  金文潮 《现代康复》1998,2(10):1065-1065
双侧唇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手术修复方法颇多,各有优点。我们从1991年起选用了manchester'法对6例患儿(2~6岁,男性)作双侧完全性唇裂的初次手术,认为该手术方法有其特点,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唇腭裂患儿喂养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型之一,采用手术修复是治疗唇腭裂患儿的唯一手段。治疗的成功除手术技巧外,手术后的营养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就605例唇腭裂患儿喂养方式进行探讨。1 临床材料605例均为我院1993年6月~1998年10月收治的唇腭裂患儿。男性417例,女性188例。Ⅰ°唇裂15例,Ⅱ°唇裂301例,Ⅲ°唇裂伴完全性腭裂257例,混合唇裂32例。2 喂养唇腭裂患儿在接受唇成形手术前后的营养及健康状态对手术成功与否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对喂养方式的特殊性应加强重视。21 母乳喂…  相似文献   

5.
邵月保  尚校军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31-1332
唇裂是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生率约为0.18%。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手术修复与围手术期护理,笔者根据患儿体重、手术伤口愈合情况,对两种原有的喂养方式进行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唇裂和腭裂是颜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1000。目前,主张唇裂修复术在出生后第10周进行,腭裂修复术在第6~12个月进行旧J。我院在2002年11月施行了21例唇(腭)裂手术,患儿的年龄均较大.这给手术及麻醉带来了一定难度。现将我院较大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生儿唇裂修复术的安全性和优缺点.方法:对在新生儿期行唇裂修复术的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诊断及手术方式与之相匹配的3个月龄行唇裂修复术的11例患儿比较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能很好地耐受手术,上唇形态恢复良好,手术瘢痕两组差异不明显,两组患儿家属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均为91%(均为10/11).结论:新生儿唇裂修复术是安全可行的,其最大优点是能尽早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其手术修复效果及瘢痕形成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其手术、麻醉及护理的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唇裂24小时内即刻整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秋萍  兰建宏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0):2323-2324
目的:探讨初生唇裂患儿24h内即刻整复的安全性、实用性,观察其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年龄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新生儿唇裂即刻手术整复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对64例出生24h以内的单侧和双侧唇裂患儿进行即刻手术整复,对手术效果进行1~12年的随访观察,并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64例新生儿唇裂即刻整复手术全部成功,与常规年龄组整复效果比较表明,新生儿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年龄组。结论:唇裂患儿出生24h内即刻手术整复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儿的正常发育,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24小时内唇裂修复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唇裂24h内施行修复手术的成功,为颌面部裂中先天性畸形唇裂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确定唇裂手术时机,新生儿健康状况最为关键,术前、术中、术后的细致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每一环节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完善、严谨而周密的护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生儿唇裂修复手术进步与发展,颌面部单侧、双侧1~3度唇裂修复手术等护理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唇裂和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疾病。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唇裂、腭裂患儿210例,其中5岁以下者170例,最大者9岁,最小老两个月。下面将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术前护理1.1患儿应在健康情况下进行手术患儿入院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营养发育、体温、消化、精神状态和局部皮肤有无炎症等情况,如有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做适当处理。1.2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有关化验及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血液交叉试验、尿常规、胸大片和心电图等。1.3督促患儿执行好饮食医嘱术前三天开始用液管或汤匙喂奶和流食,使患儿术后适应…  相似文献   

11.
董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93-4194
2001/2006年共有560例3-12个月先天性唇裂患儿在我院施行了唇裂修复术,手术配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唇裂修补术是口腔外科最常见手术之一。为确保手术成功,良好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我科从1999年至今共收治唇裂患儿18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23-24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06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唇裂患儿5d拆线,住院7—9d;腭裂患儿不拆线,住院18d。唇裂均I期愈合,腭裂仅2例发生软硬腭交界处穿孔。结论:对先天性唇腭裂患儿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惠儿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唇腭裂506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23-24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06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唇裂患儿5 d拆线,住院7~9 d ;腭裂患儿不拆线,住院 18 d .唇裂均Ⅰ期愈合,腭裂仅2例发生软硬腭交界处穿孔.结论:对先天性唇腭裂患儿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患儿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改良Millard法同期鼻畸形整复矫治双侧唇裂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颖秋  王洪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92-3194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和鼻畸形同期整复的手术要点。方法:随机选取46例双侧唇裂(伴/不伴腭裂)患者,应用改良Millard法进行唇裂整复,术中解剖复位口轮匝肌,重建口轮匝肌环;恢复干湿唇交界线的连续性,重建唇珠形态。同期初步矫正鼻畸形,延长鼻小柱。结果:患儿术后上唇瘢痕近似于人中嵴;唇红缘、干湿唇交界线连续、协调、对称,唇红丰满,上下唇、鼻底宽度协调,鼻小柱延长明显,鼻尖形态满意。结论:改良后Millard法可一期完成双侧唇裂和鼻畸形整复。术中便于同期行鼻畸形早期整复,能有效地初步纠正鼻畸形,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唇裂37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唇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由于胚胎时期唇部发育受到障碍而发生。“唇裂”不仅对容貌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儿的生长发育。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护理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2008年我们通过对37例唇裂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加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唇弓减张护理等,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医患双方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3个月~3岁。其中单侧唇裂29例,双侧唇裂8例。1.2护理1.2.1心理护理唇裂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多较自卑,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与患儿亲密接触、抚摸、拥抱、引逗患儿,给予其情感满足,消除陌生及恐惧感,为进一步治疗及护理打下良好基础。唇裂患儿心理、社会行为能否正常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及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唇裂患儿的出生对其家长的打击很大,患儿家长承受着各种不同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应向家长讲解疾病原因,多与家长交流、解释,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以极大的同情心、和蔼的语言与家属进行友善沟通,缓解其焦虑心情,详细讲解手术的方式、方法及术后效果。让其与医护人员建立起亲情关系,积极配合治...  相似文献   

17.
范慧芳  李晓丽 《护理研究》2008,22(24):2205-2206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全球发病率为1.82%[1].其发病机制是胎儿发育过程中中鼻突与侧鼻突或球状突之间融合发生障碍所致,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2].唇裂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3],关注患儿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全方位护理十份重要.2005年12月-2006年4月在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颅颜外科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交流,现将208例台湾先天性唇裂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唇裂围术期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法。方法先天性唇裂是VI腔颌面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我们在唇裂手术前后进行系列护理方式。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护理;术后采用手术室与病房连贯的方法并结合常规唇裂术后护理。结果经过系列的精心术前和术后护理,切口愈合很好,没有出现感染病例,且伤口愈合平整,疤痕不明显。结论唇裂围术期的系列护理方法,其临床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唇裂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全球发病率为1.82%。其发病机制是胎儿发育过程中中鼻突与侧鼻突或球状突之间融合发生障碍所致,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唇裂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关注患儿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全方位护理十份重要。2005年12月-2006年4月在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颅颜外科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交流,现将208例台湾先天性唇裂患儿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胚胎突起,融合发育障碍形成唇裂。唇裂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为0.1%~0.2%。常见的发病原因为营养缺乏、遗传、感染病毒与损伤、内分泌失调及某些药物(安眠药等)引起。唇裂造成婴儿咀嚼、吸吮及外貌缺陷,通常采用手术修补方式治疗,以恢复功能改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