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颖  蔡燕玲 《河北医学》2008,14(11):1351-1353
目的:研究及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28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经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很好的配合、术后正确的功能练习,除1例因脊髓横断需进一步恢复功能外,其余患者均治愈或基本治愈出院.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对预防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钟萍  严小虎  杨璐  张贤高 《西部医学》2011,23(9):1812-1814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护理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经单纯前入路治疗55例,经一期后-前联合入路治疗16例,总结其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71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良好,护理满意程度高。结论对下颈椎骨折患者实施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明显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应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重建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12例髋臼前柱骨折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最佳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75%),良2例(17%),可1例(8%),差0例,优良率为92%,康复率为100%.结论:对于改良Stoppa入路重建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骨折患者,通过术前积极防治合并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保证手术成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重视腹部手术的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46例颈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23)和研究组(n=2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运动功能及PSQI指数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26.08%,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65%、78.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手术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晶  韩红云  樊海燕 《吉林医学》2012,33(3):664-665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4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重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颅骨牵引的护理,呼吸道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以及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7~11分,无脊髓功能损害加重;按Frankel分级评价,有17例完全恢复正常,上升2级44例,无改善13例。结论:围手术期优质的护理服务,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恢复和功能重建至关重要。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绍华  徐月琴 《河北医学》2009,15(4):474-476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25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并详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根据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麦校添  曾雄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40-141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分为前入路组(21例)、后入路组(22例),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术中、术后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伤后早期手术彻底减压、确切的内固定、围手术期正确的处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李爱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516-3517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的临床资料,均行c臂机监视下闭合复位双枚钛合金加压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术。结果: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均获随访,时间1 a~2 a,疗效满意。局部疼痛症状消失,患肢活动功能良好。结论:闭合复位双枚钛合金加压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围手术期争取有效的心理、饮食等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6例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6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的疗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本科自2006年~2008年12月收治的5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脊髓损伤,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58例患者术前、术后完善的护理,术后骨性完全愈合,伤口均1期愈合,手术后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无1例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应重点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保持颈椎稳定,各项生命指征的观察、监测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闫鹏  郑伟东  李亮  张季凯  谭云冰  宋成 《吉林医学》2013,34(16):3114-3116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前路行减压、植骨、内固定;后路12例行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18例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固定,1例行棘突间钢丝捆绑固定,术后定期行X线片检查观察损伤节段的融合情况,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因脊髓损伤平面上升导致呼吸衰竭死亡,2例术后失访,余28例患者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4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术后4~6个摄片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采用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可靠、减压充分、增加颈椎的稳定性,方便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减少了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科学的、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本组62例无一例发生坠积性肺炎、褥疮及泌尿感染等并发症,伤口I期愈合,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移动,神经功能均较术前好转,日常生活可逐渐自理。结论科学、系统、全面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与促进患者功能重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董得了  吴小兰 《中外医疗》2013,(34):181-182
目的 探讨颈椎前后路联合治疗颈2椎体骨折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该院从收治的12例颈2椎体骨折伴脱位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通过该院12例患者术前术后完善的护理,术后骨性完全愈合,伤口均Ⅰ期愈合,手术后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颈前后路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应重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保持颈椎稳定性,加强护理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气道护理和基础护理以及有效的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多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复杂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多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治疗后括约肌控制、行走能力、移动功能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关节镜下多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不仅能够对骨折移位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同时能够行良好的复位及植骨处理,内固定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25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并详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根据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张德慧 《当代医学》2009,15(24):140-141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分析本组18例颈椎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问题措施及效果,总结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结果患者术后康复快,卧床时间短、精神愉快。本组患者18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点,进行正确康复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尹芝华  秦晴  高征  黄婷 《四川医学》2011,32(12):2033-2034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合理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67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干预.从术前心理问题评估、疼痛护理、合理冷敷、正确体位,术后踝关节活动的限制、功能康复指导等方面归纳总结,构成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结果所有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治疗,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治愈出院。结论按照术前、术后的护理流程来分配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提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49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并详细介绍心理护理、术前配合、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1~5年,根据功能评价,受伤神经、肌力均有较好的恢复,植骨一般3个月愈合,无塌陷、脱出、脱钉现象出现,椎体间稳定。结论:对于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与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9例(对照组),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膝关节评分(HSS)、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12-26个月随访,观察组HSS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能提供良好的显露,损伤小,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