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温病“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之概念在温病学中运用极为广泛,在病因病机理论方面尤为重要。而历代不同医家对“毒”之含义阐释各有不同,且当今“毒”之概念运用颇为混乱,故澄清“毒”之概念内涵,对于温病病因学说的完善是必要的。1温病病因学中,毒之含义有四1.1病邪中有传染性,并能引...  相似文献   

2.
李超  樊巧玲 《中医学报》2013,28(5):677-678
  相似文献   

3.
在中医书籍中,含"毒"字的术语不乏其见.诸如瘴毒、毒气、火毒、水毒、蛊毒、毒药、阴阳毒,温毒等皆是.这些"毒"字是否相同?又究属何义呢?下面仅就课余翻阅的一些书籍及摘录的一些材料,整理归纳,谈谈对中医关于"毒"及有关问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田玉良 《大家健康》2013,(11):26-26
据央视曝光,江西南昌市面上部分皮蛋由工业硫酸铜腌制,以缩短腌制时间。工业硫酸铜往往合有铅、砷、镉等有毒有害元素,如果用于食品加工,将导致食品重金属含量超标,因此这一事件又被称为“毒皮蛋”事件。许多人甚至因此谈皮蛋色变。皮蛋究竟是怎么来的,到底有没有那么可怕?  相似文献   

5.
浅析“肺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学对“肺毒”的认识.方法:依据中医学理论体系,研究“肺毒”与病因的相关性、“肺毒”与肺脏生理病理功能的相关性、“肺毒”致病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从整体层面认识并指导肺系病的诊疗.结果:“肺毒”形成病因主要有六淫、内伤、吸烟等;“肺毒”致病特征主要包括伏藏性、依附性、从化性、正损性、顽恶性;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气、解毒、扶正.结论:“肺毒”学说的构筑将为脏腑毒理论的建立提供理论模板,可为肺系难治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或为肺系病新药开发或诊疗方法优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伟  卢绪香 《中医学报》2012,27(12):1556-1559
  相似文献   

7.
目的:全面总结中医学有关“毒邪”的证治理论.方法:收集相关“毒邪”理论及“毒邪”致病的文献资料,归纳“毒邪”历史源流,探讨“毒邪”致病的证治规律.结果:“毒邪”可归为“邪盛为毒”与“邪蕴为毒”二说,长于“外毒”而短于“内毒”.从“毒邪”辨治来看,对于诸多顽疾的认识与治疗亦有所创新.结论:近代医家对“毒邪”颇有创新,主张“邪盛为毒”,倡导“毒分内外”,其中“内毒”为患,既为病变之所生,亦为病变之始因,但其毒理未详,尤当深究.  相似文献   

8.
"温毒"作为温病病因,包括热毒、湿热之毒、疫毒、疠气等。根据《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记载方剂名称可知,"温毒"治毒法包括解毒法、消毒法、败毒法、化毒法、透毒法、攻毒法等,其在疾病不同阶段、不同发病趋势情况下各呈优点。解毒法常用于"温毒"在表;消毒法针对"温毒"在气分;败毒法多采用扶正败毒;透毒法多用于毒入营分;攻毒法多采用寒凉药物;化毒法多用于热毒伤阴。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今古对比研究,汲取百家之言,浅谈"毒"的含义及解毒之法。方法通过查找文献和归纳总结名医经典理论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重点论述了"毒"的古今含义及解毒之法,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医有关"毒"的理论。结论毒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也是药物的本性;同时使人们在应用时应树立客观辩证的态度,避其害,用其利。  相似文献   

10.
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了对毒更加认识,就其对人体的致病因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药物选用方面做了简述,以告诫人门增强防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巴山 《现代健康人》2004,7(2):12-13
她曾经是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她因贪图享乐而被人包养,她的生活原本应该五彩斑斓,可是她却一失足堕掉进了毒品黑色的沼泽里……  相似文献   

12.
“毒邪”致病极为广泛、多样,与传统的“六淫”“七情”等病因相互协同在发病中起着关健的作用。正确认识这一点,对于丰富中医病因理论和一些疑难病中医治疗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略论温病之“毒”杨钦河(广州中医药大学96级博士生,广东510407)主题词温病/中医病机“毒”在中医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含义,在温病学中,“毒”既是病因又是病机概念。随着对温热病理论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毒”作为病因学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明...  相似文献   

14.
徐强  王晓忠 《肝博士》2016,(5):51-52
正长期以来,中草药无毒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药物性肝损害报道呈升高趋势,中草药相关因素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2014年由凤凰周刊发布了一篇名为"被掩盖的风险:中草药对肝损害的调查"的报道,其中提出在全国16家大型医院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例中,中草药占致病因素的20%。3家大型专科医院的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药肝病例与中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健康科普知识的不断普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生活环境越来越讲究,为了防止健康"杀手"的随时出现,为了守住最后的堡垒——家,人们对买回来的菜使劲地泡;外面穿的衣服回家后立刻换掉;家里的地板、家具一律要绿色环保产品……可是,尽管你严防死守,仍然会在无意间把"毒"带回了家——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从“毒”“虚”论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从“毒”“虚”论治初探张丰强(山东省临沂地区人民医院山东276000)关键词:乙型肝炎;正虚;毒邪;扶正解毒乙型肝炎为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病程漫长,迁延难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有幸跟随肝病治疗大家刘渡舟、关幼波教授侍诊,获益良多,对乙肝的诊治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996—201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挖掘,分析"癌毒"本质。方法:结合现代医学恶性肿瘤特性,并参照各家对中医"癌毒"认识,提取"癌毒"5个典型特性;对属于传统中医文献系统调研,经两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判断,识别"癌毒"文献正确率并建立文献数据库,分析其辨证意义。结果:1 099篇文献中确定的"癌毒"文献562篇(51. 14%),可疑"癌毒"文献192篇(17. 47%),非"癌毒"文献324篇(29. 48%);典型"癌毒"特性与"癌毒"文献符合率分别是:易伤正气516篇,占全部"癌毒"文献的91. 81%;其性沉伏460篇,占全部81. 85%;发病猛烈440篇,占全部78. 29%;其性善行435篇,占全部77. 40%;易与痰瘀凝结521篇,占全部92. 70%;病位辨证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肾、血、脾、气、肺、肝、心;病因辨证由高到低排序为湿、瘀、痰、火、寒、风;病性辨证由高到低排序为虚、实。结论:中医"癌毒"本质包括:易伤正气、其性沉伏、发病猛烈、其性善行、易与痰瘀凝结。  相似文献   

18.
“伟哥”(Viagra)的通用名叫西地纳非(Sidenafil),是一个口服有活性的强效选择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自从1998年3月在美国辉瑞制药公司问世后,迄今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辉瑞公司称,世界上每秒钟开出4片“伟哥”(万艾可),全球已有800余万人接受了治疗。说明“伟哥”的作用是肯定的。然而不幸的是,仅在美国服“伟哥”丧命者就已超过130余人。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不得不重新认识和评价“伟哥”,以免害死更多的人。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禁,已试验证明“伟哥”对多数阳痿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周仲英提出伏毒论。"伏毒"是伏而后发的毒邪,潜藏人体,待时而发,具有伏时不觉,发时始显的特点。肺癌的发生发展可看作是"伏毒"潜藏人体,暗耗正气,逐渐正邪不能相安共处,或因新邪引触,导致伏毒暴戾发病的过程。肺癌之伏毒主要以热毒、痰毒、瘀毒为主,正虚为伏毒潜藏、致病的基础。治疗上可在伏毒理论的指导下,辨病、分期、辨证论治,把握时机,攻毒扶正。  相似文献   

20.
中药“毒”的历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