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评价蜂蜇伤患者凝血功能并分析蜂蜇伤患者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常规凝血参数(PT、APTT、FIB、P-FDP、D-D)及TEG参数(R、K、α、MA、CI)的异常率,分析常规凝血参数值与TEG参数值的相关性,分析存在显著相关性参数的一致性,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描述.结果:常规凝血检验参数异常率为12.1% ~61%,其中APTT异常率最高;TEG参数异常率为24.4% ~46.3%,CI值异常率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R值与PT、APTT值呈正相关,与P-FDP、D-D值呈负相关;K值与APTT值呈正相关,与P-FDP、D-D值呈负相关;α值与P-FDP、D-D值呈正相关,与APTT值呈负相关;MA值与D-D呈正相关,与APTT值呈负相关;CI值与D-D值呈正相关,与PT、APTT值呈负相关;CI值与APTT值相关(r=0.713,P<0.001).一致性分析显示,CI与APTT的Kappa值为0.713,具有较高的检验一致性.ROC曲线显示,APTT值预测CI<-3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9.17%.结论:蜂蜇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出血风险较大;TEG与常规凝血参数具有一定相关性;APTT值与CI值具有检测一致性,检验结果可相互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指标的变化以及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73例脑梗死病例和46例脑出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栓弹力图(TEG)的5项主要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或α角(Angle)、血栓最大幅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和传统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imer)以及血小板数量(PLT)。 结果 3组的K值、Angle、MA值、CI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无明显差异;脑出血组的Angle、MA值、C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脑梗死组患者的Angle、MA值、CI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脑出血组的K值高于脑梗死组(P<0.05);脑出血组的PLT低于脑梗死组(P<0.05);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显示,脑出血组的APTT低于脑梗死组,PT、D-Dimer 高于脑梗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FIB、TT无明显差异;血栓弹力图的R值与APTT,K值与PT,Angle、MA和CI与FIB、PLT均呈正相关;而K与FIB、PLT,MA与PT、TT,CI与PT、APTT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脑梗死与脑出血在急性发病期凝血状态复杂,传统凝血功能检测存在片面性和不及时性,而采用血栓弹力图可以更加直观、准确地反映患者真实的凝血状态,以指导临床提高诊治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三项(PT、aPTT、Fbg)的检测结果,探讨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和Kappa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两种方法在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和湖北省中山医院2016年1~10月3 081例住院患者的TEG和常规凝血三项的结果,将TEG和常规凝血三项的各参数结果进行相关性、Kappa一致性和配对卡方检验分析,并评价TEG和常规凝血三项试验在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TEG R值与PT、aPTT呈线性相关(P 0. 001),TEG的K值、Angle、MA分别与Fbg呈线性相关(P 0. 001);出血患者TEG的R值与PT、aPTT的Kappa值分别为0. 1594、0. 1768,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0. 64 (P 0. 05)、X~2=21. 36 (P 0. 05); TEG的K值、Angle和MA值与Fbg的Kappa值分别为0. 1476、0. 1081、0. 3712,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38. 06(P 0. 05)、X~2=130. 15(P 0. 05)、X~2=40. 09(P 0. 05); R值的检测灵敏度高于PT、aPTT,K值、Angle、MA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Fbg。血栓患者血栓弹力图R值与PT、aPTT的Kappa值分别为0、0. 0678,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228(P 0. 05)、X~2=106. 85 (P 0. 05); TEG的K值、Angle和MA值与Fbg的Kappa值分别为0. 13、0. 25、0. 3571,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594. 58 (P 0. 05)、X~2=174. 99 (P 0. 05)、X~2=396. 20(P 0. 05); R值的检测灵敏度高于PT、aPTT; Angle的检测灵敏度高于Fbg,而K值和MA的检测灵敏度均低于Fbg,但是Fbg的特异度较低。结论 TEG与常规凝血三项各参数间显著相关但一致性较弱,TEG可直观地根据CI值判断患者低凝或高凝状态,并能反映患者的凝血全过程。两种方法判断(1)患者出血和血栓状态的灵敏度均较低,但是TEG的检测灵敏度优于常规凝血三项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元醒脑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6例。两组均根据指南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复元醒脑汤治疗,疗程为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值、最大血块强度MA、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 :(1)TEG各参数:试验组、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凝血功能:试验组、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T、APTT、DD、FI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值、K值与PT、APTT呈正相关,与DD、FIB呈负相关;α角、MA值与PT、APTT呈负相关,与DD、FIB呈正相关;(4)治疗后NIHSS评分、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1)复元醒脑法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TEG各参数、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TEG各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紧密相关,TEG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脑梗死凝血功能重要手段之一;(3)复元醒脑法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途径与其具有平衡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和抗血小板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相关参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IFF)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8例IF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前和术后1、7 d行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TEG[反应时间(R值)、血块形成时间(K值)、血块生成率(α角)、最大血栓幅度(MA)]检查,所有患者随访3周,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DVT诊断,以DVT形成者为血栓组,从剩余无DVT形成者中选择同样例数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血栓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凝血五项指标、TEG参数,分析术前血栓组凝血五项与TEG参数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术前凝血五项、TEG参数中相关指标对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术后1 d、术后7 d,血栓组的FIB、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值、K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α角、MA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血栓组R值、K值与PT均呈正相关,与FIB、D-D均呈负相关(P0.05);α角、MA值与PT均呈负相关,与FIB、D-D均呈正相关(P0.05)。术前FIB、D-D预测D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840(P0.05),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K值、α角、MA值预测DVT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580、0.722、0.589(P0.05)。结论:围术期行TEG检查可反映IFF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可预测患者DVT形成风险,对DVT形成评估及预防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常规凝血试验的相关性,评价两种方法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血中的差异。方法:选择临床医生申请进行TEG检测的住院患者72例,同时进行TEG检测和常规凝血项检测及血小板计数(PLTs),将所得TEG参数与常规凝血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两种方法指导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示凝血因子的各参数比较,R值与APTT、PT呈正相关(P0.05);表示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各参数比较,K值与FIB和PLTs呈负相关(P0.05),Angle、MA与FIB和PLTs均呈正相关(P0.05)。与常规凝血试验比较,TEG在指导临床用血中减少了输血率及各种血液制品的使用量(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更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可将两者相互结合,起到互补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凝血功能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住院当日及治疗4周后行TEG(包括R值、K值、α角、MA及CI值)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包括PT、PT-INR、APTT、FIB)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R值、K值、PT值、PT-INR值、APTT值均较治疗前增加,仅角、MA值、CI值、FIB值均较治疗前下降(t=-22.14、-25.54、-2.83、-5.80、-6.10、50.50、69.08、33.10、11.68,P均<0.01)。TEG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灵敏度(68.60%)大于常规凝血检测(39.53%)(χ~2=7.60,P<0.01)。治疗前TEG检测凝血因子型高凝状态为4.65%,治疗后为10.46%;血小板型分别为23.26%和25.58%;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型分别为40.70%和15.12%。相关性分析显示R值与PT值、PT-INR值呈正相关(r=0.88,P<0.01;r=0.86,P<0.01),与FIB值呈负相关(r=-0.819、P<0.001),MA值与FIB值呈正相关(r=0.219,P=0.042),CI与PT、PT-INR值呈负相关,与FIB值呈正相关(r=-0.326,P=0.002,r=-0.333,P=0.002;r=0.246、P=0.023)。结论 TEG检测能从多角度全面评估整体的凝血系统,灵敏度优于常规凝血检测,对临床诊治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贺扬欣  张萌  崔颖  马峰  岳彦伟  王宝燕 《西部医学》2024,36(1):91-96+102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指标在预测脑卒中血栓栓塞症的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我院输血科进行TEG检测的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做TEG和抽血检查传统指标,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分为单纯脑卒中组97例,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组81例;合并VTE组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预后不良组22例。采用TEG分析仪检测TEG相关指标变化。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传统凝血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传统凝血指标与TEG指标的关系;ROC曲线分析传统凝血指标与TEG指标对脑卒中合并VTE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VTE组患者R、K值均明显低于单纯脑卒中组,MA、CI值、Angle角均明显高于单纯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VTE组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脑卒中组,APTT、TT、PT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水平与R、K值呈负相关,与MA、CI值、Angle角呈正相关(均P<0.05);APTT与R、K值呈正相关(均P<0.05),与MA、CI值、Angle角呈负相关(均P<0.05),TT与R、K值呈正相关(均P<0.05),与MA、CI值、Angle角呈负相关(均P<0.05);PT与R、K值呈正相关(均P<0.05),与CI值、Angle角呈负相关(均P<0.05)。TEG各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脑卒中合并VT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7,传统凝血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TEG各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脑卒中合并VT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传统凝血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1,TEG对于脑卒中合并VT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略高。结论 传统凝血指标与TEG指标对预测脑卒中血栓性栓塞具有一定价值,及时识别脑卒中患者血凝状态的异常,评价患者预后,但TEG略有优势,临床需相互结合,有利于早期预测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检查与传统凝血功能检查(CC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宜春新建医院2020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9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均进行CCT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另外采用TEG检查评价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内容包括凝固反应时间(R值)、水平夹角(Angle角)、凝血速率(K值)及最大振幅(MA值)。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并对二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CCT结果显示,与伤后6 h比较,伤后12 h时的PT、APTT均有延长(P<0.05)。伤后6、12 h的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伤后6 h比较,伤后12 h时的FIB、D-D水平均降低(P<0.05)。TEG结果显示,与伤后6 h比较,伤后12 h时的R值、K值和Angle角均增大,MA值减小(P<0.05)。R值与PT、APTT均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P<0.001)。K值与TT呈负相关,Angle角与TT呈负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进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时间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早产儿为研究组,100例足月儿为对照组,对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在APTT、TT及PT上均较足月儿延长,FIB较足月儿降低(P <0. 05);轻度与重度窒息的早产儿APTT、TT及PT较足月儿延长,FIB降低(P <0. 05);早期出血、出血期早产儿在APTT、TT及PT上较足月儿延长,FIB降低(P <0. 05)。结论:针对早产儿,实施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时间监测,可判断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为新生儿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各指标的相关性,评价两种方法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8例择期行瓣膜手术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于手术结束时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常规凝血试验和血常规检测血小板(PLT)计数。分析患者TEG检测中R反应时间、K值、α角、最大振幅(MA)与凝血试验中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PLT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R时间与PT、INR、K值呈显著正相关,与α角呈显著负相关;K值与PT、INR、APTT呈显著正相关,与α、MA呈显著负相关;α角与PT、INR、APTT显著负相关,与MA显著正相关;MA与PLT显著正相关,与APTT显著负相关。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PT、INR、APTT、TT延长,FIB降低,R时间延长,MA降低。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术后TEG指标与凝血试验检测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两者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监测都具有重要作用。心脏瓣膜手术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低,凝血因子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反映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80例,根据中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Integral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CDSS评分)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并将入组患儿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收集2组患儿基本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炎性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标,分析炎性指标与CDSS、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TEG的相关性。 结果 DIC组血白细胞明显低于非DIC组;CRP、IL-6高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淋巴绝对值、PCT、IL-2、IL-4、IL-10、TNF-α、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TT、DD、R值均高于非DIC组,FIB、Angle角、MA值、CI值低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SS评分与IL-6、CRP、PCT、R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INR、APTT、DD呈正相关,与MA值、CI值FIB呈负相关(P<0.05)。PCT与APTT呈正相关,CRP与R值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DSS评分系统与脓毒症儿童TEG、凝血四项和炎性指标存在相关性,IL-6与CDSS相关性最高,可能是DIC发生发展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各指标的相关性,评价两种方法在围术期检测凝血状况的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需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同步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与常规凝血试验.结果 胆囊结石组R值和K值明显缩短,α角、MA值和CL值明显增大,表明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R值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呈负相关.α角与PT、PT-INR、APTT呈负相关.MA值与FIB呈正相关,与PT、PT-INR、APTT呈负相关.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指标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两者可起到互补作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对于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风险、指导输血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对进口和国产两种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对实验动物SD大鼠和人血凝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及人血凝标本,分别用国产和进口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检测PT、APTT、TT及FIB血凝四项指标。结果 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对大鼠血凝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存在差异,大鼠血凝指标PT、APTT、FIB国产试剂检测结果高于进口试剂(P<0.05);大鼠血凝指标TT进口试剂检测结果高于国产试剂(P<0.05);而人血凝标本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检测SD大鼠血凝四项(PT、APTT、TT、FIB)结果可存在差异,各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背景数据。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原地区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特征及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将青海红十字医院2015 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纳入研究,根据高原居住时间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长期在高原居住的观察组(n =30)、初到高原的对照组(n =30)。术前及术后3 h 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血常规、血栓弹力图等指标,进一步分析血栓弹力图与凝血、血常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 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及红细胞(RBC)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h R值、CL30 水平低于对照组,M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栓弹力图中的R值、CL30与PT、APTT呈正相关,与FIB、PLT、HGB、Hct及RBC 呈负相关(p <0.05),MA 与PT、APTT 呈负相关(p <0.05),与FIB、PLT、HGB、Hct、RBC 呈正相关(p <0.05)。结论高原地区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血栓弹力图可以直观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状态,可用于临床凝血状态监测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指标(CCTs)联合检测对创伤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观察组)多发创伤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入院时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坎帕拉创伤评分(kampala trauma score,KTS)进行伤情初步分级测评,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于伤后10 h内对4组行CCTs和TEG检查,并对检查指标的差异性进行评估,以精确诊断患者凝血功能和创伤严重程度。结果 TEG检验各指标[R值、K值、α角和MA值]比较,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中症组仅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与对照组CCTs检验各指标[PT、APTT、TT、FIB和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中症组间,随着患者创伤严重程度提升,PT、FIB和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CCTs在多发创伤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区别判断方面均有显著特异性,联合检测TEG和CCTs可全面诊断创伤多发患者的严重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静脉注射凝血酶造成大鼠高凝态模型,为高凝态的研究提供合适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分为六组,分别于股静脉恒速注射生理盐水和2.5、5、10、20、40 U/kg凝血酶溶液,5 min内采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并观察大鼠死亡情况以确定最佳凝血酶剂量。在此基础上,以最佳剂量凝血酶溶液股静脉注射给予大鼠,分别于0、10、30、60、120、180、300 s采血测APTT、PT、FIB以确定最佳采血时间。最后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与凝血酶组(最佳凝血酶剂量和采血时间),采集血样测定APTT、PT、FIB以及全血粘度。结果 10 U/kg凝血酶组大鼠血浆APTT、PT明显缩短,FIB明显升高,且大鼠死亡率低。注射凝血酶后60 s大鼠血浆APTT、PT缩短最多,FIB含量升至最高。同生理盐水组相比,凝血酶组大鼠血浆PT、APTT显著缩短,FIB、全血粘度显著增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注射凝血酶溶液可复制大鼠血液高凝态模型,最佳凝血酶剂量为10 U/kg,凝血酶浓度为2 U/mL,最佳采血测试时间为60 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凝血功能指标在子痫前期中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疾病程度又分为子痫前期组(n=81)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75),并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妊娠期女性1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PT、APTT、FIB水平与病情程度成负相关(P<0.05),TT、D-D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凝血功能部分指标随病情发展产生变化,表明凝血功能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联系。  相似文献   

19.
邓碧兰  庄燕玲 《海南医学》2011,22(8):117-119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对各型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和87例临床已确诊为肝病患者的PT、APTT、FIB、TT和D-D。前四项采用自动血凝仪检测,后一项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结果不同的肝病患者PT、APTT、FIB、TT和D-D与健康组对比,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肝硬化、肝癌患者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降低(P〈0.01),D-D水平较高,分别为72.2%和60.0%。急性肝炎组PT时间延长(P〈0.01)、APTT时间也延长(P〈0.01)、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平为18.8%,慢性肝炎组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IB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为7.4%。各型肝脏疾病PT、APTT、TT的值和D-D水平呈现肝硬化组〉肝癌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而FIB则相反。结论 PT、APTT、FIB、TT和D-D可客观地评价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并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相一致。这可以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动态观察以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