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验案赏析,阐述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及灵活的处方用药,治疗产后汗出的临床经验。[结果]本案连建伟教授平脉辨证,根据其脉证与病机转归,善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经典名方,随证候加减变化,以治疗产后汗出一证,疗效颇佳。[结论]连建伟教授四诊合参,善用脉诊,用方精炼,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后学于产后汗出一证之脉证认识,具有临床实践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辨证论治幻听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一则幻听病案,分析连建伟教授活用平肝熄风、袪湿化痰、活血化瘀三法,随证候变化,灵活处方施治幻听一证。[结果]连建伟教授通过平脉辨证,根据患者脉证、舌象及病机,灵活运用多法施治幻听一证,疗效颇佳。[结论]连建伟教授四诊合参,善用脉诊,处方灵活,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幻听的脉证认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和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分析研究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病案,总结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证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根据平脉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尤重"关脉"。临证医案脉诊时常以"右关缓""右关大""右关虚大""左关弦"为主。右关脉候脾胃,左关脉候肝胆,两关相参,重调肝脾,认为该病多与肝、脾相关。并参合舌诊辨其夹杂之证,辨脉论治,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具有浓郁的中医思维特色,临床效果突出,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建伟中医传薪录》体现的治学方法及学术特色。[方法]认真研读全书证治集要、方剂治验、医话选录、中医文化等篇章,撷取其中典型的医话、医论、医案加以分析研究,总结连建伟教授的治学方法、学术经验及临证特色。[结果]连建伟教授行医五十余载,积累了独到且深刻的治学心得、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连教授治学严谨,其治学方法包括:博古通今,熟谙经典;勤求精思,刻苦钻研;随师侍诊,学以致用;勤于积累,善于总结;善心善行,业进德进。学术上“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主要学术特色有:问道岐黄,深研医理;脏腑辨证,注重整体;博采众长,推陈出新;重视和法,善调肝脾。临证四诊合参,详于辨证,理法方药一以贯之,临证特色体现为:精于脉理,以脉测证;辨证立法,依法立方;尊经重方,圆机活法;用药精妙,以平为期等方面。[结论]连建伟教授学验俱丰,从医之路治学严谨,医道深厚,临证细致。其半个世纪追求的治学与临证之道可昭示后学,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夏永良老师治疗眩晕的临证特色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及反复研读夏永良老师临证病案,选取柴胡温胆汤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苓桂术甘汤案、补中益气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案以及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案,从病机、症候、方药等详述夏永良老师临证辨治眩晕的处方用药特色及经验。[结果]所选医案显示,夏永良老师论治眩晕,将其主要病因归结为"风""火""痰""瘀""虚",但认为单一病邪为患见之甚少,多种病邪相兼屡见不鲜,或气郁风痰上扰,或脾虚湿浊为患,或气虚精血内竭,或血水互结内阻等,并分别治以行气解郁、化痰熄风,运脾化浊、通阳利饮,健脾益肾、补气升阳,活血利水、温经通络等法,疗效确切。[结论]夏永良老师临证以柴胡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苓桂术甘汤、补中益气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分型论治各类眩晕,辨证精准,疗效可观,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建伟教授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连建伟教授治疗内科杂症的临床验案,探究其学术思想,并总结其临证经验。[结果]连教授对于眩晕病,表现为走路歪斜、不能直行者,辨证为阴虚阳亢,以滋阴平阳法治疗获愈;对于微量尿蛋白增高患者,辨证为脾虚湿胜,以运脾利水胜湿法治疗获愈;对于小便频数、前列腺炎患者,辨证为脾肾两虚,以脾肾双补法治疗,补泻兼施而获愈。[结论]连建伟教授治疗疑难杂症强调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坚持辨证审因,脉证互参,依法立方。所举验案亦于平淡中见奇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连建伟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连建伟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的验案,从中选取中短期疗效显著的医案三则,详细摘录并加以按评。[结果] 连教授对于产后汗出患者,辨证为气阴两虚、兼夹湿邪,以补脾益气、扶正祛邪法治疗获愈;对于荨麻疹患者,辨证为气血不足、血虚生风,以补脾益气、养血活血法治疗获愈;对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辨证为脾气虚弱,以补脾益气法治疗获愈。以上三则验案均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补虚除湿,标本兼顾,异病同治,体现了连教授“探求病机,相机立法”的原则。[结论] 连教授治疗疑难杂病强调顾护“胃气”,坚持辨证审因,脉证互参,依法立方,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王氏医案》中辨脉论治肺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王氏医案》中的六则医案,整理王氏以脉理释病机、辨治肺病及选方用药的思路。[结果]王氏所选六则肺病医案,均为他医误治,或久治、延治不愈的重症顽疾,或虚实难辨,或寒热错杂,或脏腑同病。王氏诊察三部九候之脏腑定位,细推气血阴阳之变化,明辨寒热虚实之真伪,以脉解证,以脉定证;阐述重症顽疾中滑数脉、弦滑脉、滑而缓脉的临床意义,寸滑如珠、尺中小细的脏腑定位,真脏脉如雀啄脉、解索脉的病因病机,指导精准用药,为后世医家拓展了辨证论治思路。[结论]脉诊对于临证,尤其是肺病重症顽疾的辨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王氏临证重视脉诊,辨脉治肺经验丰富,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疾病的理论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病案,从病因病机、脉诊、用药探讨连建伟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附胃痞、腹胀、失眠、血精属肝郁脾虚证的病案以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认为肝郁脾虚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证型,依据四诊合参,只要病机符合,均可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连教授善于通过左右关脉诊断肝郁脾虚证,肝郁多为左关弦、小弦,脾虚多为右关虚、缓;用药轻灵,如疏肝之柴胡多不过6g,若肝郁甚,则加香附、佛手等;健脾多以白术、茯苓,用量的多少视肝郁与脾虚病机的轻重,法度严谨。所选胃痞、腹胀、失眠、血精等四则病案,皆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健脾法,方以逍遥散灵活化裁,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连建伟教授运用疏肝健脾的临床经验丰富,临证以患者情志以及左、右关脉为依据,辨证为肝郁脾虚证者,皆可运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方以逍遥散化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浙江省级名中医蔡宛如教授治疗肺系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概要,以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跟师侍诊,聆听教诲,整理典型医案,探究其临证思路和辨证规律,以及对蔡宛如教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总结其学术思想,并举验案以证明之。[结果]蔡宛如教授有五个方面独特的学术思想: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明确诊断,中西合参",讲究"病证结合,整体辨治",专注"灵活用药,非轻不举",倡导"继承创新,经方新用"。[结论]蔡宛如教授临证三十余载在治疗肺系病的理论研究与诊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值得传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脉诊之道,意蕴深刻。陶汉华教授受仲景脉法影响深刻,临证取脉辨证颇具特色。陶教授强调客观认识脉诊价值,认为分辨脏腑阴阳气血是脉诊的目的,在脉诊上既细致划分脉位,又强调整体脉象,把握"明显脉象",脉证合参,在脉势、脉体、脉位等要素下,综合分析,重视趺阳脉、少阴脉。凭脉用方是将诊断与治疗结合的重要环节,脉证合参,重视脉诊,辨证用方,是陶师脉诊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建伟教授诊治妇科杂病之经验。[方法]收集近年连建伟教授有关不孕,月经不调等妇科医案427例,并汇总其中有代表性医案,探讨连教授的诊治特色。[结果]连建伟教授运用四诊辨证加减组方,针对妇女虚、寒、瘀体质引起的不孕,月经不调等疾病,灵活诊治,扶正祛邪,达到满意的疗效。[结论]连建伟教授使用古代妇科方药可有效治疗现代妇科问题,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清代名医王堉所著《醉花窗医案》中的各种鉴别诊断方法及其特色之处,期以提高临床辨治水平。[方法]对全书明确涉及鉴别诊断的58案进行分析提练,总结《醉花窗医案》的鉴别诊断特点。[结果]《醉花窗医案》全书共有101案,其中58案明确涉及鉴别诊断,其鉴别方法,多从主症、兼症、脉诊三方面入手,而又尤重脉诊,是为特色。[结论]抓住主症,参以兼症,注重脉诊,脉证相合,是《醉花窗医案》中鉴别诊断的最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整理、分析闫小宁教授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两则验案佐证。[结果]闫小宁教授认为血瘀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风热毒邪聚结肌肤,或营血亏耗,生风生燥,导致气血凝滞而发病。针对此病因病机,采用凉血活血、解毒化瘀、养血消斑的治疗总则,并自拟克银汤治疗此病。所列两则医案均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其中案一患者辨证为血瘀夹湿热证,治以凉血活血、清热利湿之法,投以自拟方克银汤加减治疗,疗效甚好。案二患者为典型血瘀证型银屑病,首诊以凉血活血、通络化瘀为主,经运用克银汤治疗后皮疹基本消退,故续用前方佐以滋阴之品巩固治疗。[结论]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个人见解值得学习推广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颜乾麟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颜师临证思路、辨证特色的探究,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总结其2型糖尿病学术思想,着重介绍其对2型糖尿病基本病机的认识及处方用药的特色,并举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颜师认为2型糖尿病基本病机不再是阴虚燥热,而是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瘀血贯穿始终。临证时颜师善古方新用,以葛根芩连汤、当归六黄汤、李氏清暑益气汤等方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取效甚佳。[结论]颜师重视临床辨证,不拘泥古说,从"气虚湿热"立论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取效甚佳,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连建伟教授临证运用仲景茵陈蒿汤加减诊治黄疸病经验,掌握其治疗黄疸病思路。[方法]整理连建伟教授临证论治黄疸病验案,并罹选验案5则,根据其病机将其归纳为五种辨治大法,并系统论述连教授辨治黄疸疾病的独到经验。[结果]连建伟教授临证善于运用张仲景茵陈蒿汤加减成茵陈合剂,治疗各种黄疸疾病。连教授论治黄疸,四诊合参以辨证组方,其针对不同黄疸证候,或用柴胡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四苓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凉血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消毒茵陈合剂退黄法,或用参苓茵陈合剂退黄法,并常与利湿之法参用,常获佳效。[结论]仲景之方,严谨有度,其立茵陈类方,为后世论治各种黄疸疾病之准绳。整理连建伟教授诊治内科黄疸病之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仲景辨治黄疸病之精髓,掌握治疗黄疸病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中医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论治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特点与用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黄桂成教授侍诊抄方,整理医案、临证揣摩,总结黄桂成教授从络病角度论治膝骨关节炎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黄桂成教授认为筋骨由络脉充养,络脉不通是膝骨关节炎的病机本质,临证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辨证立足络病理论,从发病因素、病邪新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病血病等方面着手,治疗上提倡"以通为用",并善于运用辛味药、虫类药、藤类药、补益药等药通络蠲痹,临床疗效突出。所举医案患者辨为肝肾亏虚、寒湿阻络证,黄教授从"络"论治,以补益肝肾、温经通络为法,注重通络药与其他药物的灵活运用,经治后患者多年痼疾告愈。[结论]黄桂成教授诊疗膝骨关节炎,从"络"论治,强调辨证与用药的统一,思路清晰,特色突出,疗效明显,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诊察技术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临证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而"跟师研习"模式对此技术培训极其重要,以"四诊合参"客观采选病证"三征象"、比照临检参数,准确辨识病证与患者整体状态;然中医"望诊和脉诊"当是研究生临证研习的首要诊察技术,因其深奥且难以把握、而临证培训最薄弱,当重点抓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衢州雷氏医学第五代学术传承人林钦甫儿科临证特色。[方法]通过长期跟师衢州雷氏医学第五代学术传承人林钦甫老中医抄方学习,观察林老诊治方式,体悟林老辨证方法和用药思想,同时通过整理林老典型临床医案,查阅林老论文著作,综合探寻林老儿科临证特色。[结果]林钦甫儿科辨证重视经典理论,立法注意药性升降,辅偏救弊,治疗儿童时病,遵循雷丰六十法;诊断上特别重视望诊,通过观神色定病势,审苗窍定病位,审三关定病性,重视小儿嫩阴嫩阳之生理,通过平复心神、平衡阴阳、平和治法,平和药性调理,且处处顾及脾胃。[结论]林钦甫儿科学术思想上传承汇通新安王氏医学和衢州雷氏医学,诊断上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重视望诊,立法用药上重视小儿体质,以平和方法、药物达到小儿阴阳平衡,具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鲁贤昌教授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跟随老师临诊学习,搜集鲁贤昌教授的临床医案,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诊治特点和用药规律等角度,总结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鲁贤昌教授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正气虚衰,筋骨肌腠空虚,外加风寒湿邪侵犯机体,阻滞经络,气机运行不畅,久之形成痹证。治疗时衷中参西,证病结合,主要从温阳通痹、护脾胃等角度遣方用药,处方善用精当药对,同时重视西药及外治联合,临床效果明显。所举医案,充分应证了其上述学术经验。[结论]鲁贤昌教授中西结合、内外兼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特色鲜明,疗效确定,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深入学习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