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肛瘘是继发于肛周脓肿的慢性疾病,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一般分为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这两种肛瘘又都分为复杂性肛瘘和单纯性肛瘘。传统手术对肛瘘治疗采用切开或挂线的方法[1],但这两种方法都有愈合时间长、病人痛苦大的缺点。为了弥补这些缺点,近年来越来越多肛肠科医师尝试切除肛瘘后一期缝合切口,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我科  相似文献   

2.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因肛门周围间隙感染或由于疾病、损伤、异物等病理因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因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analfistu-la,fistula-in-ano)。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之一[1]。目前国内外肛瘘的手术方法主要分为括约肌切断手术和括约肌保存手术两大类。现将肛瘘的术式进展及临床选择策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肛瘘是小儿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在护理上与成人肛瘘有所不同,其主要症状为常有脓液或分泌物从瘘口流出,或肛旁有硬结。小儿肛瘘保守治疗很难治愈,且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段与肛周皮肤相通的管道,是肛管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现就其治疗的开放与封堵介绍如下。 1肛瘘治疗的传统理念-开放 传统理念认为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使瘘管开放,敞开引流,使新生组织从基底部开始生长,填复创面,达到彻底治愈之效果。传统理念的手术方法包括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肛瘘挂线术、  相似文献   

5.
肛瘘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形成异常通道,常因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口引流后遗留。肛瘘的治疗方法多样,但由于瘘口经常流出分泌物或粪便,临床治愈率不高,仍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近年来,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肛瘘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各有其优势和特色,其中一些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肛瘘的恢复治疗。本文综述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治疗肛瘘的不同方法及其临床疗效,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旨在为肛瘘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合并肛裂或肛瘘的痔环形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的痔环形切除术能否应用于既行肛裂或肛瘘切除,又同时行痔环形切除手术。方法采用改进的痔环形切除方法,对痔病患者42例(合并肛裂20例、肛瘘22例),既行肛裂或肛瘘切除同时又行痔环形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切口感染、出血,术后平均住院3~7d。术后随访1~6年,无肛门狭窄或大便失禁,无肛裂或肛瘘复发;亦无肛门部不适,无大便带血,无肿块脱出。结论合并肛裂或肛瘘的严重环形痔病同时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肛瘘手术治疗中,准确寻找和处理瘘管内口是肛瘘治愈的关键,但有很多肛瘘内口隐匿或有多个内口寻找困难或不能一次全部寻及。2002--2009年我院共收治肛瘘患者1468例,其中内口不能一次寻及或全部寻及26例(占1.7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小儿肛瘘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58d,3岁以下婴幼儿24例,14岁以下小儿12例。低位肛瘘26例(单纯性肛瘘18例,复杂性肛瘘8例),高位肛瘘10例(单纯性肛瘘8例,复杂性肛瘘2例)。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氯胺削静脉麻醉。将左手小指或食指润滑后伸入肛门内,右手持球头探针从外口或切开排脓口向直肠方向缓缓探人,直抵肛内,手指感觉探针于手指问最薄弱处引出。  相似文献   

9.
肛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瘘的手术治疗周宏滔肛瘘的手术治疗,既要有效地防止复发,又必须避免肛门功能损伤。一、肛瘘复发的原因:1.内口与原发灶存在或处理未彻底:手术未找到内口,或仅处理多个内口中的一个,或未彻底清除感染的脏窦与肝脏。2.导管残留:肛瘘管道多较弯曲,复杂肛瘘常有...  相似文献   

10.
肛瘘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低位肛瘘(皮下肛瘘、低位括约肌间肛瘘及低位经括约肌肛瘘)通过直接的瘘管切开术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对复杂性肛瘘,行瘘管切开术会不同程度地损伤肌肉复合体。导致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各种保留括约肌手术应运而生。经直肠推移瓣技术(endorectal advancement flap.ERAF)首先由NobleE用于直肠阴道瘘的治疗。1912年,Elting将该方法应用到肛瘘的治疗中。1948年,Laird在前者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目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肛瘘、直肠阴道瘘及直肠尿道瘘等。ERAF是将向基底部(头侧)游离的直肠黏膜瓣或黏膜肌瓣覆盖在肛瘘的内口上.以封闭瘘管的高压端.使肠腔内容物或细菌无法进入瘘管。致外侧瘘管逐渐萎缩直至闭合。该技术的优点包括: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解剖的完整性,保护了括约肌的功能,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可以避免转流性造口,失败后不影响再次手术。作为一种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手段,其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肛瘘的诊断     
钱群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4):224-225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又称为肛管直肠瘘.肛瘘一般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是肛瘘的感染源.瘘管包括主管和支管,在不同的解剖层次穿过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外口是瘘管通向肛周皮肤的开口.内口大多位于齿线附近,多为1个,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1个或多个.肛瘘大部分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形成的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的慢性阶段.  相似文献   

12.
挂线治疗高位肛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位或经外括约肌上部但未达肛门直肠环的肛瘘,在全部肛瘘中不足10%。耻骨直肠肌在肛门节制中起关键性作用,但即使保留耻骨直肠肌,切断外括约肌深部也可导致肛门失禁。治疗高位肛瘘广泛运用挂线技术,促进其纤维化,可顶防肌肉回缩。作者论述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特别着重肛门的节制功能。1971~1983年间共收治肛瘘281例,其中23例(8.2%)穿过括约肌的高位肛瘘,首次应用了挂线疗法。23例中无外伤性肛瘘或合并克隆氏病、结核及癌性肛瘘。一例死于随访期,—例失访,尚余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随访8年(2~14年)。4例患者拒绝临床再检查或回答提问细  相似文献   

13.
蹄铁型肛瘘是一种复杂性肛瘘,大多数是由肛管后位肛腺感染,经肛管后深间隙或直肠后间隙扩散至双侧坐骨直肠窝或骨盆直肠间隙而形成,也可由前位肛腺感染经肛管前深间隙向左右两侧扩散形成。我们采用主管切开、支管旷置、近主管端缝合术治疗蹄铁型肛瘘患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肛瘘继发黏液腺癌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和预后。方法对4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肛瘘癌变的主要诱因,确诊依靠瘘管及相关肿物的病理学活检。结论对于长期不愈的脓肿和/或肛瘘患者,应保持警惕黏液腺癌可能,对于瘘道或脓肿周围组织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肛瘘癌变六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患者的重视不够、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单纯性肛瘘经历多次治疗或反复发作后,可发展为复杂性肛瘘,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慢性肛瘘还可继发恶变,危及患者生命。我们自1986年以来至今发现6例肛瘘恶变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对肛瘘癌变的临床特点、慢性肛瘘与肛管癌的关系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例1男性,50岁。反复肛周肿痛,局部破溃溢液伴瘙痒20余年,加重并破溃处有胶冻状物流出半年,  相似文献   

16.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42%~65%),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炎症的急性表现,而肛瘘则为其慢性期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肛瘘手术方式。方法:经肛门括约肌一次切开高位肛瘘瘘管之内盖,直视下完整切除瘘管、内口及其周围坏死组织。括约肌断端旷置,缝线标记或缝挂在切口上。术后近期观察括约肌回缩、肛门失禁情况、长期观察肛瘘复发情况。结果:全组无大便失禁,无肛瘘复发。结论:经肛门括约肌高位肛瘘切除术具有手术野显露好,切除彻底,复发率低和不影响肛门排便自控功能的特点。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我们总结了 1992年以后收治的 8例结核性肛瘘 ,均经药物治疗而获痊愈。现将临床结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2 0~ 45岁 ,平均 32岁。病程6个月~ 3年。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各 2例 ,高位单纯性肛瘘 1例 ,高位复杂性肛瘘 3例。 1例拍胸片显示肺部有钙化影。2 治疗方法低位单纯性肛瘘行管壁全切除术 ,低位复杂性肛瘘行切开术 ,高位肛瘘行切开挂线术。患者均于手术时取瘘道管壁组织送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为结核性瘘管。瘘管切开或切开挂线的换药方法 :浅显处用止血钳去除脓苔或腐肉。位置较深处 ,用…  相似文献   

19.
复杂性肛瘘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复杂性肛瘘,特别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若治疗不当,难于治愈。如一次或多次手术后仍复发或不愈,再治疗起来更加困难且并发症及后遗症增加。我们对1990~1993年间所收治的34例复杂性肛瘘作一总结。全组病人入院前均于外院做过1次至数次手术,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94例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72例行非手术治疗和/或单纯切开引流术,5例肛瘘直接行切开挂线术.结果:本组获得随访77例,52例痊愈,2例好转,23例因脓肿复发为肛瘘和肛瘘非手术治疗无效而行切开挂线术.随访2月~2年,平均13个月.肛门功能正常,均无复发及肛门失禁,狭窄,畸形等后遗症.结论:婴幼儿肛周脓肿(肛瘘)有自愈的可能,行非手术治疗或单纯切开引流治疗效果确切,具有痛苦小、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