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PCa)定性诊断中3.0 T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联合扫描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60例高度疑似PCa患者,给予3.0 T MRI多序列检查,分别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将病理活检穿刺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对比T1WI、T2WI、DWI单独与联合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T1WI、T2WI、DWI单独及联合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对比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PCa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多模态MRI参数。结果 T1WI、T2WI、DWI联合诊断准确率(96.7%)、灵敏度(88.9%)均高于T1WI(76.7%、22.2%)、T2WI(76.7%、31.2%)、DWI单独诊断(7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ZOOMit IVIM和T1 mapping的定量参数在鉴别肺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并评估它们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76例诊断为“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肺MRI检查,良性11例(良性组),肺癌65例(肺癌组),测量ADC、D、D*、f和T1等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与肺癌组之间对比分析,良性组的ADC值、D值、f值和T1值均大于肺癌组(ADC值P<0.001;D值P<0.001;f值P=0.004;T1值P=0.02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的AUC最大,诊断效能最好(ADC值AUC=0.9552;D值AUC=0.9483;f值AUC=0.7769;T1值AUC=0.710)。而D*值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结论 ADC、D、f和T1有助于鉴别肺的良恶性病变,ADC值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 MR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参数与直肠中分化腺癌 T 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37例直肠中分化腺癌患者的直肠 MRI 图像(包括 IVIM-DWI 序列)及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是否突破固有肌层,将 T 分期分为未突破组(T1、T2期)和突破组(T3、T4期);测量直肠癌与正常直肠壁真实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直肠癌与正常直肠壁,不同 T 分期,不同分组直肠癌各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分析 IVIM-DWI 参数和 ADC 值与直肠中分化腺癌 T 分期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的 D、D?、f 和 ADC 值均低于正常直肠壁,其中 D、f 和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 T 分期肿瘤 D 和 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 法两两比较显示 T1期与 T4期,T3期与 T4期肿瘤的 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0.003),T2期与 T3期肿瘤 D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未突破组与突破组肿瘤 D 值分别约(0.93±0.16)×10-3 mm2/s、(0.77±0.19)×10-3 mm2/s,D?值分别约(12.6±2.44)×10-3 mm2/s、(12.3±3.49)×10-3 mm2/s,f值分别约(27.1±2.94)%、(24.6±4.13)%,ADC 值分别约(0.95±0.09)×10-3 mm2/s、(0.87±0.12)×10-3 mm2/s,其中 D 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2,P =0.017)。结论IVIM-DWI 参数和 ADC 值能够区分直肠癌和正常直肠壁,D 值可以辅助鉴别直肠癌是否突破固有肌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治疗前多模态MRI联合血清miR-125b水平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于我院首次接受全程新辅助化疗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9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乳腺MRI检查,记录病灶直径、边缘、形状、平扫T2WI图像上病灶内是否高信号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表观扩散系数(ADC)、单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依据Miller-Payne分级标准对病理学反应进行评估,分为病理反应不佳(NR)组和病理反应良好(R)组。结果: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R组52例(57.78%),NR组38例(42.22%),两组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中Ki-67>14%的比例显著高于NR组(P<0.05)。R组与NR组的肿瘤直径、边缘、形状、T2WI信号、D值和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的TIC类型为Ⅲ型的比例显著高于NR组,ADC...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术前预测Ⅰ型与Ⅱ型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型(n=31)与Ⅱ型(n=19)EC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IVIM-DWI和DCE-MRI扫描。测量所有患者IVIM-DW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的值,并分析其在鉴别Ⅰ型与Ⅱ型EC中的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对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 Ⅰ型EC的ADC值和D值明显高于Ⅱ型EC,D*、Ktrans、Ve值明显低于Ⅱ型EC,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MRI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病变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搜集44例女性乳腺病变患者的MRI图像,由两名影像科医师独立勾画每个病灶的感兴趣区并测量T1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分别评估并比较T1值、ADC值和T1+ADC值对于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诊断效能,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使用Spearman分析T1值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4例患者共50个病灶(17个良性病灶,33个恶性病灶)。良性组和恶性组之间的ADC值和T1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ADC值具有最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989。T1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呈负相关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0.472,P<0.01)。结论 增强前T1 mapping成像有潜力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T2 mapping成像定量参数对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应用。方法 对临床因颈痛就诊的80例颈椎间盘退变患者行颈椎T2WI、DKI及T2 mapping定量成像扫描,按照Miyazaki分级进行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类,对颈椎髓核的DKI定量参数值平均扩散系数(MD)、平均扩散峰度(MK)及T2 mapping参数T2值与Miyazaki分级、被检者性别和椎间盘形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MD值与Miyazaki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850,P<0.01),MK值与Miyazaki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1),T2值与Miyazaki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851,P<0.01)。C6/7节段T2值(56.51±24.58)高于C2/3(50.43±18.13)、C3/4(49.96±17.5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1 mapping在直肠癌分级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3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高分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增强前及增强后T1 mapping扫描,测量增强前T1弛豫时间(T1pre)、增强后T1驰豫时间(T1post)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直肠黏液腺癌T1pre、T1post、ADC值高于普通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腺癌T1pre、T1post值低于中-低分化腺癌,ADC值高于中-低分化腺癌,T1pre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1-2期T1pre、T1post值低于pT3-4期,ADC值高于pT3-4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1-2组T1pre、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评估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后肢坐骨神经行单次立体定向照射,照射剂量35 Gy,照射中心位于神经层面距腓肠肌后缘3 cm,照射野直径1 cm,照射体积约0.79 cm3,对侧为对照侧。所有兔于照射前、照射后1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评价肢体功能变化,并行T2多回波及T2WI/SPIR序列扫描。扫描完成后于上述各时间点随机处死2只兔,取照射段坐骨神经行电镜检查。结果照射后1 d,照射段神经T2值明显升高,神经肿胀、T2WI/SPIR信号稍增高;照射后1个月T2值较1 d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WI/SPIR上信号未见升高;照射后2个月起T2值进行性升高,并至4个月达高峰,T2WI/SPIR上2个月起神经及周围肌间隙出现小片长T2信号影,3、4个月异常信号逐渐加重并出现条索状短T2信号影。结论 T2值能较好地反映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急性改变,但它对于评价放射性损伤时神经的细微改变可能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及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定量参数在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诱导化疗(IC)近期疗效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搜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经病理活检证实的Ⅲ~Ⅳa期鼻咽癌(NPC)患者53例,均行IC,于治疗前行IVIM-DWI及3D-pCASL扫描,IVIM参数包括: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3D-pCASL参数包括血流量平均值(BFmean)、血流量最小值(BFmin)、血流量最大值(BFmax)。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 1.1)分为完全缓解组(CR)(n=25)和非完全缓解组(nCR)(n=28)。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CR组治疗前D值较nCR组低(P<0.001),CR组治疗前BFmean值及B...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比较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DWI与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并探讨两种模型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共93个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4个,恶性病变49个。患者术前均行IVIM-DWI及DCE-MRI检查,获得病灶的6个定量参数值,IVIM-DWI的定量参数有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DCE-MRI的定量参数有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组之间各定量参数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各参数和参数联合鉴别乳腺恶性肿瘤的阈值、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IVIM-DWI灌注参数与DCE-MRI灌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的D和f值明显低于良性组,Ktrans和Kep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f、D+f、Ktrans、Kep和Ktrans+Kep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891、0.827、0.937、0.933、0.948和0.955,IVIM-DWI参数联合诊断模型(D+f)与DCE-MRI参数联合诊断模型(Ktrans+Kep)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1,P=0.568)。乳腺肿瘤的D值与Ktrans、Kep值均呈中度负相关(r=-0.469,P<0.001;r=-0.510,P<0.001);f值与Ktrans、Kep值呈弱负相关(r=-0.397,P<0.001;r=-0.328,P<0.001);D*和Ve值与其它参数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VIM-DWI和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D及f)均能有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且诊断效能相似,IVIM-DWI与DCE-MRI灌注参数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指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双指数模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在胰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临床或手术证实的37例胰腺癌患者行胰腺多b值DWI.应用单指数、IVIM双指数模型分析多b值DWI,测量胰腺癌和癌周胰腺组织的标准化表观扩散系数(ADCstandard)、纯扩散系数 (ADCslow)、假扩散系数(ADCfast) 和灌注分数(f),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胰腺癌的ADCslow值高于癌周胰腺组织的ADCslow值(0.611×10-3 mm2/s vs 0.521×10-3 mm2/s,P=0.037),而胰腺癌的ADCfast和f值低于癌周胰腺组织的ADCfast和f值(5.066×10-3 mm2/s vs 7.188×10-3 mm2/s,P=0.035;55.8% vs 64.0%,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的ADCstandard值和ADCslow值显著正相关(r =0.824,P=0.000);ADCfast值和f值显著负相关(r=-0.558,P=0.000).结论 IVIM-DWI的灌注相关参数(ADCfast、f)和扩散相关参数(ADCslow)可以有效鉴别胰腺癌和癌周胰腺组织,IVIM-DWI是无创性早期诊断和鉴别胰腺癌与癌周胰腺组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的磁共振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4月间临床证实的结节性硬化症1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MR检查,其中3例进行增强检查。不合作儿童检查前采用6.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睡眠。结果 全部病例均显示大小不等(1~5mm)的室管膜下结节。皮层或皮层下结节10例,表现为脑回核心样病灶和H型病灶。白质异常信号6例,分别呈线状、楔形、不规则形。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论 MRI对TSC诊断的敏感性高,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室管膜下结节是TSC最重要的MR影像学表现之一,以T1加权成像(T1WI)及梯度回波序列显示效果最佳。T2加权成像(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对TSC大脑皮层或皮层下区结节、脑白质区病灶的显示优于T1W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AGiC技术在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颈椎MRI检查的患者40例(共200个颈椎间盘),患者均行常规颈椎MRI检查及T2 MAP、MAGiC成像数据采集。由两位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医师对T2WI图像的所有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分别对T2 MAP和MAGiC序列的前、后纤维环及髓核进行定量值测定。结果:T2 MAP序列与MAGiC序列的T2值呈高度相关性(r均>0.8),T2 MAP序列与MAGiC序列的T2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髓核区T2值与Pfirrmann分级的负相关性最为显著(r=-0.950,P<0.01)。相邻Pfirrmann分级间MAGiC定量值分析结果显示,前纤维环的T1、T2、PD值在PfirrmannⅢ级与Ⅳ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CE-SWI)与常规对比增强T1WI成像(CE-T1WI)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检出率差异,分析脑转移瘤内出现对比剂诱导相移(CIPS)与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间的关联性。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7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其中腺癌组40例,鳞癌组18例,小细胞癌组21例,均行颅脑MR常规平扫、SWI、CE-T1WI及CE-SWI检查,比较CE-SWI与CE-T1WI检出的脑转移瘤数目及转移瘤内是否存在CIPS,转移灶经3个月后随访证实。结果:CE-T1WI与CE-SWI对腺癌脑转移瘤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P=0.025),对鳞癌(χ2=0.00,P=1.000)与小细胞癌(χ2=0.27,P=0.603)脑转移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癌组、鳞癌组、小细胞癌组三组间CIP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04),其中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激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47例临床确诊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垂体常规序列平扫和增强扫描(冠状面T1WI、T2WI和增强前后矢状面T1WI)、冠状面动态增强扫描及增强后3D容积采集快速自旋回波(VISTA)序列T2WI。将每例患者的MRI图像按照序列进行组合,得到3组图像集,A组包括常规序列平扫+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和常规增强扫描),B组仅包括增强后3D-VISTA T2WI,C组包括所有序列的图像(A+B)。由3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阅片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3组中对泌乳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检出效能。结果:单独3D-VISTA T2WI序列对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结果与金标准(临床诊断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平扫+增强MRI(A组)及其联合增强后3D-VISTA T2WI(C组)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临床诊断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P=0.109)。A组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34/69)和68%(53/78),B组分别为46%(32/69)和97%(76/78),C组分别为88%(61/69)和97%(76/78);平扫+增强序列结合增强后3D-VISTA T2WI的综合影像组(C组)显示出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对于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增强后3D-VISTA序列T2WI作为常规MRI序列的重要补充,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该序列联合平扫+增强序列在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双指数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WI+IVIM+DCE-MRI模型)对TICⅡ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115例,TICⅡ型良性组30例,恶性组85例,所有病例均行DWI、IVIM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值;绘制ROC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TICⅡ型良性组ADC、D值高于恶性组,而Ktrans、Kep、Ve值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D、Ktrans、Kep、Ve的AU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0.01~1.64,P>0.05),但D值的特异度及准确度最高。DWI模型的AUC为0.72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MRI定量检测法,探讨T1WI序列苍白球(GP)区相对信号强度(RSI)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B)诱导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住院的HB足月儿65例,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峰值分为轻-中度增高组(n=30)、重度增高组(n=25)和极重度增高组(n=10)。根据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分为脑损伤组(n=12)、非脑损伤组(n=53)。所有新生儿完成常规脑MRI检查,测量并比较T1WI序列GP区的RSI值。选择同期正常健康足月儿10名头颅MRI作为正常影像学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P区RSI值及TSB值对HB诱导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HB患儿常规脑MRI的T1WI序列中GP区呈高信号,RSI值与TSB值呈正相关(r=0.483,P<0.01)。极重度增高组T1WI序列GP区RSI值高于重度增高组(P<0.05),高于轻-中度增高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重度增高组RSI值高于轻-中度增高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良性与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和25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良性肿瘤29个、交界性肿瘤31个)的术前MRI表现及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肿瘤的形态、大小、分房、肿瘤基质、囊液信号、病灶边界、囊壁及分隔的厚度、强化程度、扩散加权成像、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腹腔积液及腹膜种植灶、同侧卵巢显示等情况,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 2组肿瘤在其大小和累及双侧性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333,P=0.480);2组肿瘤在肿瘤基质(囊性、囊实性)、蜂窝状子房、T2WI呈单一高信号、T2WI含低信号、囊壁或分隔厚度、腹腔积液及腹膜种植灶7个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2WI呈单一高信号及肿瘤基质为完全囊性仅见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腹膜种植灶及肿瘤基质为囊实性仅见于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蜂窝状子房(P=0.006)、T2WI含低信号(P<0.001)、腹腔积液(P=0.01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外周血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脏MR(CMR)T1 mapping左心室心肌固有T1值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入组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孤立性房颤患者55例(孤立性房颤组),均排除其他相关疾患。另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期进行检查提供正常参考值范围。所有入组者均1周内完成外周血PIIINP、CTXI、hs-CRP和CMR检查。CMR检查包括电影序列、非增强T1 mapping序列和延迟强化序列。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房颤患者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房颤患者左心室心肌固有T1值与血生物标志物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组孤立性房颤患者均为阵发性房颤。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患者PIIINP为5.83(3.52,12.40)ng/ml,CTXI为4.63(3.31,6.82)μg/ml,hs-CRP为3.41(1.72,6.61)mg/L,左心室心肌固有T1值为(1261±23)ms,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左心室心肌固有T1值与PIIINP(r=0.492,P<0.05)、hs-CRP(r=0.516,P<0.05)呈正相关,与CTXI(r=0.021,P>0.05)无相关性。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PIIINP、CTXI、hs-CRP均升高,且PIIINP、hs-CRP与左心室心肌固有T1值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