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 v2.1)中DWI评分和ADC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分组(GGG)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前列腺良性病变(良性病变组)和94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患者。2组均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DWI(b=0、800 s/mm2)序列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前列腺癌GGG分为5组。DWI评分与GGG之间一致性行Kappa检验。ADC值与GGG的相关性行秩相关统计。2组ADC值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b=800 s/mm2时良性病变、前列腺癌组的ADC值分别为(1.198±0.147)×10-3mm2/s、(0.829±0.08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5,P<0.05)。94例前列腺癌的ADC值与GGG呈负相关(rs=-0.935,P<0.05),P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完全随机分成IR 1 ~3组,建立左肾缺血再灌注模型,3组左肾动脉夹闭时间分别为40、60、80 min,夹闭后松开动脉夹均再灌注48 h.分别于IRI前后行双肾MR冠状位%wI及BOLD扫描,检查完成后立即取左肾行病理学检查.分别测量双肾肾皮质(cortex,C)层、外髓(outer medulla,OM)层的R2*值,再将左肾与右肾相同区域的R2*值做比值(rR2*),并计算IRI前后左右肾rR2*的差值(△rR2*).IRI前后IR1~3组每组组内兔肾C层和OM层△rR2*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IR 1~3组C层和OM层△rR2*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 肾IRI后,IR 1 ~3组OM层△rR2*分别为0.27 ±0.04、0.47 ±0.01、0.49±0.01.IR 2、3组OM层△rR2*明显高于IR 1组(P<0.01),而IR 2组OM层△rR2*与IR 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 1~3组C层△rR2*分别为0.12±0.02、0.10 ±0.02、0.11±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OM层△rR2*均高于C层(P<0.05).结论 肾脏缺血时间越长,再灌注后损伤越重;肾脏缺血时间超过60 min后,肾脏IRI的程度已经达到最大程度.BOLD通过无创地检测肾脏外髓质血氧水平,能间接地反映肾脏IRI随缺血时间变化的趋势特点,有助于肾脏IRI的检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55例,其中良性23例(良性组),交界性10例(交界性组),恶性22例(恶性组);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b值=1200s/mm2)、DCE-MRI定量分析,并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最大阈值。结果 1)良性组和恶性组A1及Ktrans值、Kep值及Ve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和交界性组肿瘤A1及Kep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分析,良、恶性组A1值的诊断阈值为1179.4 mm2/s,AUC为0.945,Ktrans值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诊断阈值为0.0823min-1,AUC为0.913;交界性组与恶性组A1值的诊断阈值为1147.8 mm2/s,AUC为0.891,Kep值AUC为0.732,诊断阈值为0.273 min-1;3)高b值DWI联合DCE-MRI对卵巢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单独应用MRDWI、PET/CT以及二者联合应用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45例本院接诊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采取MRDWI、PET/CT单独应用以及两种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方案,对比不同b值下MRDWI技术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差异,对比不同诊断方案的准确率以及诊断效能指标。结果 1)相比于b=50 s/mm2,b=400 s/mm2、b=800 s/mm2时的信号质量指数、信噪比、信号强度均明显更低,且b=400 s/mm2低于b=800 s/mm2时的数值(P<0.05);2)实质区在b=800 s/mm2时的ADC值明显低于坏死区(P<0.05);3)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45例患者共有150个病灶,混合型骨转移、成骨型骨转移病灶分别为110个、40个,MRDWI联合PET/CT检测以及MRDWI单独检测不同转移性骨肿瘤病灶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PET/CT单独检测,且联合检测高于MRDWI单独检测准确率,MRDWI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水通道蛋白(MRI-AQP)成像评估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雌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1、12、24、48 h组)。对照组是在假手术后行MRI检查,另外4组均采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兔左侧肾蒂60 min后再灌注建立IRI模型,并在建模后1、12、24、48 h进行MRI检查。5组均进行横断面T2WI和MRI-AQP成像(即多b值DWI)。各组扫描完成后立刻行病理学检查。根据单指数模型和三指数模型计算获得肾脏皮质、外髓质的标准ADC值(ADCs )、纯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水通道蛋白扩散系数(ADCaq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5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 T2WI显示IRI后1 h肾脏皮质信号增高,外髓低信号带增宽、模糊,IRI后12 h皮髓质分界逐渐清晰。IRI后1、12、24、48 h组和对照组各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I后1 h 组ADCaq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RI后24、48 h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IRI后各组的ADCs、D、f值均低于对照组,以IRI后1 h组最显著,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IRI后1 h组细胞水肿最显著,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管型、肾小管的扩张随着IRI时间点的延长逐渐加重,炎性细胞浸润增多。 结论 MRI-AQP成像可以定量评估肾脏IRI的动态变化,间接反映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和微血管损伤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常国庆  夏兆云 《武警医学》2018,29(4):358-360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面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组21例,前列腺炎组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25例,测量病变区及前列腺增生外周带的ADC值,并在癌与非癌组之间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ADC值为(0.74±0.10)×10-3 mm2/s,前列腺炎组为(0.98±0.07)×10-3 mm2/s, BPH组中央带为(1.21±0.09)×10-3 mm2/s,外周带为(1.38±0.14)×10-3 mm2/s,组间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当ADC值为0.95×10-3 mm2/s时,诊断的敏感性达92.8%,特异性达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结论 磁共振DWI和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观察单次平面回波成像(SS-EPI)和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成像(RS-EPI)不同b值的图像质量和显示直肠癌病灶的效果,选择最优的b值。方法 对48例直肠腺癌患者行b值1000 s/mm2的SS-EPI和多个b值的RS-EPI,对比图像质量和病变信号强度分级,测量并比较不同b值下肿瘤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强度比(SIR)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 S1000、R1000、R2000、R3000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R1000的图像质量评分最高,R3000的图像质量评分最低。R1000、R2000、R3000图像中Ⅰ型数量逐渐减少,Ⅱ型数量逐渐增多,Ⅲ型仅存在于R2000、R3000中;S1000、R1000、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48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和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MD值小于HER-2阳性型、三阴型(P<0.05);Luminal B型的MK值大于HER-2阳性型(P=0.021);HER-2阳性型的Ktrans和Ve值均大于其他分子分型(P<0.05);三阴型组Ve值均小于其他分子分型(P<0.05)。当MD≤1.96×10-3mm2/s、MK≥0.70/min、Ktrans≤0.36(min-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DC值和相对ADC(relative ADC,r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病理或活检证实的乳腺病变,其中良性病变组31例,恶性病变组41例,测量病变区ADC值及其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并计算rADC(病变ADC值/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将良性病变组ADC值和恶性病变组ADC值;良性病变组rADC和恶性病变组rADC分别做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良性病变组ADC(1.33±0.24)×10-3 mm2/s,恶性病变组ADC(0.94±0.25)×10-3 mm2/s(t=-6.755,P<0.001);良性病变组rADC 0.71±0.12,恶性病变组rADC 0.50±0.12,(t=-7.389,P<0.001)。ADC值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264×10-3 mm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80.7%,rADC最佳诊断分界点为0.6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90.3%。结论ADC值、rADC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rADC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5T MR 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分析行常规MRI和DWI(b值为400、800、1 400 s/mm2)扫描,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PCa 12例,前列腺增生(BPH)17例,分别测量各b值DWI上感兴趣区(ROI)的信号强度,对ROI的可视化程度进行分级,比较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超高b值与高b值DWI PCa病灶的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957,P=0.000<0.05);b值越高,DWI上PCa癌灶亮度对比越高,可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8,P=0.003<0.05).超高b值DWI上PCa癌灶与BPH和正常外周带信号强度有统计学意义(χ2=25.913,P=0.000<0.05),超高b值DWI PCa病灶亮度主要是亮和灰亮(占71.4%),BPH和正常外周带的亮度以暗和灰暗为主(BPH组占63.0%,正常外周带组占73.3%);可视化程度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Z=-6.908、-6.110,P值均为0.000<0.017).b=1 400 s/mm2的DWI信号强度和可视化程度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1.5T MR超高b值DWI能提高PCa癌灶的显示率,易于观察和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3.0T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兔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I/R模型36只,随机分成6组(Sham,0.5 h,2 h,6 h,12 h,24hI/R组),每组6只.肝缺血组采用half-Pringl.结扎肝左叶血供60min后,恢复血供,b值分别选取50mm2/s,100mm2/s,300mm2/s,600mm2/s,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生化天门冬氨酸轻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结果 除b=600mm2/s外,0.5h与24h组AD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b=50,100mm2/s时,6h组与Sham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 h和12hUR与Sha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VR血清AST,ALT明显高于Sham组(P<0.05).结论 3.0TDWIADC值能动态监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采用较小的b值(b<300mm2/s)能敏感地反映肝脏血窦淤血等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26例恶性肿瘤,13例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术前对肿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DCE-MRI检查,测量肿瘤实性区ADC值、定量参数(Ktrans、Kep、Ve),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并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结果 卵巢恶性组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组实性区ADC值、Ktrans值、Kep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ROC曲线,当b值=1200 s/mm2时,肿瘤实性部分ADC值的阈值为931 mm2/s, AUC为0.7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76.9%,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58.8%,诊断准确率74.4%;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携带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抗靶向超声微泡和对比超声结合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IL-2Rα靶向超声微泡(MBIL-2Rα)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0只左肾缺血50min的小鼠,再灌注24h后,随机先后注入MBIL-2Rα和MB(间隔30min),分别于注入5min后行对比超声检查,并测量肾的声强度(VI)。结果对比超声图像显示MBIL-2Rα组左肾造影显著增强,VI值高达21.6±4.8U,而在MB组左肾仅见轻度造影增强,VI值为9.7±2.9U,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是MBIL-2Rα组还是MB组左肾VI值均明显高于右侧肾脏VI值(3.8±1.5U,3.7±1.7U,P<0.05)。两组右侧肾脏之间VI值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MBIL-2Rα和对比超声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肾IRI,从而对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计算弥散加权成像(cDWI)拟合得到的高b值DWI图像及瘤周DWI高信号(NePDH)征象在区分不同IDH-1基因型胶质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0例Ⅱ~Ⅳ级胶质瘤患者(IDH-1突变型25例,野生型35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WI (b=0、1 000、3 000 s/mm2)扫描。使用cDWI技术将DWI((0,1 000))拟合得到cDWI((0,3 000))图像。比较DWI((0,3 000))、cDWI((0,3 000))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医师判读NePDH征象的一致性。评价NePDH征象阳性、肿瘤实质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0,1 000))与IDH-1基因型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cDWI((0,3 000))图像SNR、CNR优于DWI((0,3 000))(P<0.05)。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MRI)在定量评估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肾功能及病理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名健康志愿者和53例经肾活检确诊的CGN患者行BOLD-MRI检查,并测量肾皮髓质R2*值,记录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积分,分析R2*值与CGN患者肾功能及病理损伤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与轻度损伤CGN组、中重度损伤CGN组肾皮髓质R2*值均有统计学意义(F=10.171,P<0.001;F=19.666,P<0.001)。皮髓质R2*值与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分别呈负、正相关(r=-0.570,P<0.001;r=0.357,P<0.009),肾皮髓质R2*值与胱抑素C、病理积分均有相关性,肾皮髓质R2*值鉴别对照组与轻度损伤CGN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磁共振多参数定量分析对区分卵巢-附件磁共振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 MRI)4分病变良性和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44个)O-RADS MRI评分为4分的病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T2WI信号强度比值、T1WI增强强化率及信号强度值相应标准差。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确定最佳定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约登指数确定最优参数阈值并组合为不同诊断模型,计算相应诊断效能。结果:入组44个病灶中26个(59.1%)为恶性。恶性组T2WI信号强度值标准差[11.2 (5.1,23.25) vs 58.95 (32.3,78.58),P=0.001]、最低信号区ADC平均值[1.16 (1.0,1.5)×10-3mm2/s vs 1.79(1.31,2.21)×10-3 mm2/s,P=0.001]及最小值[(1.11±0.38)×10-3 mm2/s vs(1.63±0.51)×10-3 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诊断价值及通过与肝酶、病理对照研究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2只,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按照IRI后行MR扫描时间分为0.5、2.0、6.0、12.0、24.0和48.0 h IRI组及假手术(Sham)组。IRI组阻断肝左叶血供60 min后,恢复血供。Sham组未作缺血处理。采用3.0 T DWI,梯度因子(b)=20、50、100、200、300、400、500、600 s/mm2,同时行T2WI、T1WI和T1WI增强扫描,并行组织病理学和肝酶学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检查。不同b值下多组ADC值、各IRI与Sham组的AST、ALT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均数差异的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 ADC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在复氧后0.5h明显下降,然后在2.0h组急剧上升,经过6.0~12.0h缓慢上升后,24.0h组再次下降,于48.0 h组ADC明显升高。B值分别为20、50、100、200、300 s/mm2时,Sham组ADC值分别为(3.47±0.53)×10-3、(3.11±0.39) ×10-3、(2.87±0.19)×10-3、(2.56±0.37)×10-3和(1.95±0.33)×10-3mm2/s,0.5 h IRI组ADC值分别为(2.63±0.31) ×10-3、(2.47±0.32)×10-3、(2.12±0.38)×10-3、(2.01±0.51) ×10-3和(1.61±0.17)×10-3mm2/s,24.0 h IRI 组ADC值分别为(2.72±0.09) ×10-3、(2.51±0.11) ×10-3、(2.28±0.30)×10-3、(1.96 ±0.14)×10-3和( 1.58 ±0.17)×10-3mm2/s。当b≤300 s/mm2时,0.5h与24.0 h IRI组ADC值均低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0.5 h IRI组、2.0 h IRI组、6.0 h IRI组、12.0 h IRI组、24.0 h IRI组和48.0 h IRI组ALT分别为(80±8)、(181 ±34)、(413±62)、(474±83)、( 424±41)、(332±41)和(302±39) U/L,AST分别为(79±10)、(454±55)、(547±72)、(607±31)、(649±79)、(785±49)和(1526±167) U/L,各IRI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表现在IRI早期肝窦内、汇管区、中央静脉及小动脉内充血淤积,随着损伤加重,肝窦肿胀,肝细胞核同缩凋亡,肝窦解离,最后发展为凝同性坏死。结论 3.0T DWI能够动态监测肝IRI的病理发展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3.0 T MR多b值DWI探讨b值选择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癌(CG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鉴别效能的影响.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28例CGPCa及23例BPH患者行常规序列及DWI序列扫描,DWI设定4个b值(0、500、1000、1500 s/mm2),分别选取b=0、1000 s/mm2,b=0、500、1000 s/mm2,b =0、1500 s/mm2,b=0、500、1500 s/mm2,b=0、1000、1500 s/mm2,b=0、500、1000、1500 s/mm2拟合得到ADC图,测量感兴趣区域(ROI)的ADC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GPCa组与BPH组ADC值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b值组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b=0、1000 s/mm2和b=0、500、1000 s/mm2两组在CGPCa及BPH组各ROI的ADC值均相等.CGPCa及BPH组在不同b值组合下ADC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b=0、1000 s/mm2,b =0、500、1000 s/mm2,b=0、1500 s/mm2,b =0、500、1500 s/mm2,b=0、1000、1500 s/mm2,b=0、500、1000、1500 s/mm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912、0.952、0.950、0.952、0.950;两两比较显示b=0、1500s/mm2,b=0、1000、1500 s/mm2,b=0、500、1000、1500 s/mm2三组分别与b=0、1000 s/mm2和b=0、500、1000 s/nmm2组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0.009、0.015.在b=0、1500 s/mm2组,当ADC值阈值为0.901×10-3mm2/s时,诊断CGPCa的敏感性为92.86%,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5.2%.结论 b=1500 s/mm2的高b值DWI对于鉴别CGPCa与BPH具有显著意义,诊断效能优于b=1000 s/nm2的常规DW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腺癌、鳞癌及间质肉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是否有区别,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子宫内膜腺癌36例,宫颈腺癌4例、宫颈鳞癌47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5例),以及怀疑有其他盆腔病变的女性患者47例(26例卵巢囊肿、21例子宫肌瘤),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磁共振扫描(包括常规序列及DWI,DWI选择b值为700 s/mm2),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子宫恶性肿瘤与正常子宫内膜ADC值之间以及不同病理类型子宫恶性肿瘤ADC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鳞癌、内膜间质肉瘤及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分别为:(1.032±0.14) s/mm2、(1.063±0.21) s/mm2、(0.89±0.26)s/mm2、(1.55±0.13) s/mm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腺癌、鳞癌及肉瘤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腺癌与鳞癌的ADC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肉瘤、鳞癌与内膜间质肉瘤的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起源不同的子宫恶性肿瘤的ADC值之间有差异。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腺癌与鳞癌。结论 ADC值有助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量化,对内膜间质肉瘤与腺癌和鳞癌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ZOOMit IVIM和T1 mapping的定量参数在鉴别肺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并评估它们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76例诊断为“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肺MRI检查,良性11例(良性组),肺癌65例(肺癌组),测量ADC、D、D*、f和T1等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与肺癌组之间对比分析,良性组的ADC值、D值、f值和T1值均大于肺癌组(ADC值P<0.001;D值P<0.001;f值P=0.004;T1值P=0.02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的AUC最大,诊断效能最好(ADC值AUC=0.9552;D值AUC=0.9483;f值AUC=0.7769;T1值AUC=0.710)。而D*值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结论 ADC、D、f和T1有助于鉴别肺的良恶性病变,ADC值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